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在高校教育中的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早在2011年,我国皮影戏就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申遗成功也使得环县道情皮影戏有了更好的发展,同时在当地也形成了一条地方特色产业道路。在这种大背景下,探讨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本文先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环境中的传承路径,在明确环县道情皮影传承人高校培养意义的基础上,对比了环县道情皮影传承人传统培养模式与学院派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最后还探讨了高校教育培养模式的具体展开措施。

    【关键词】环县道情皮影;非物质文化;高校教育;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145-02

    环县道情皮影戏是道情唱腔配合皮影操纵的民间戏曲表演形式,同时也融入了音乐、美术、文学、宗教、民俗等多项内容,最终形成了一个活性化的文化復合体。环县道情皮影戏是我国文化艺术体系中的瑰宝,但在当前发展中也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虽然目前环县已经形成了关于皮影戏传承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但是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同时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传承路径受到了较大的阻碍,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投入到这项传统艺术发展事业中。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提出了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的高校培养模式,以此来解决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培养断层以及其他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环境中的传承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环境中能够实现较好的传承。结合高校当前教育环境与具体教学方法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传承路径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选修课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面向学生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但这种模式主要倾向于理论教学,同时教学深度也并不高,适合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对于传承发展的作用比较小。第二,专业课程方式。这种方式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心内容列入到课程体系中,能够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培养传承人来说也有着较好的帮助。第三,校企联动方式。这种方式迎合了当前我国关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相关理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内容跟外部行业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凸显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文化内涵的飞速发展。

    二、高校培养模式对环县道情皮影传承人培养的重要意义

    对于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培养来说,全方位贯彻使用高校培养模式也具有较为显著的意义。一方面,高校教育本身就是当前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同时师资力量也比较雄厚,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展开分析。而将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培养纳入到高校体系中,就可以借助高等教育的内容,从音乐、戏曲、皮影戏操作、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皮影戏艺术体系教学,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高校教育模式能够给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与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这主要是因为高校教育模式本身就可以持续提供各类教学资源,并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保证了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发展的力量。除此之外,通过高校培养模式,整个学校就能够定期培养出很多皮影戏人才,给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的培养带来了显著帮助。

    三、环县道情皮影传承人传统培养模式与学院派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在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培养过程中,传统模式和高校模式具有各自的优点,这里也针对这两种模式进行全方位分析,明确两种模式的具体情况,以选择最有效的方法。

    (一)环县道情皮影传承人传统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环县道情皮影传承人的传统培养模式主要为民间模式,比如戏班模式等。这里也以敬家班为例,深入分析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培养模式的具体内容。敬家班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第五代,而第一代和第四代敬家班皮影戏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特别是在第四代中,敬延玺的次子敬登歧和堂弟敬延孝成为了第四代传人,继承了先辈改革精神,同时也保留了传统老道情的韵味。但在敬家班第五代传人中,以敬延玺幼子敬登琨和侄子敬登军等人为主体的皮影戏班组已经逐步没落,很难全面展开皮影戏的传承工作。这种情况也说明了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的传统培养模式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困难和危机,通过传统培养模式来进行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也变得非常困难。

    虽然说传统培养模式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传承人的技巧,使得传承人具有较高的技艺水平。但是传统培养模式也有着非常大的弊端,导致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受到了较大的打击,很难继续发展下去。这主要是因为在传统培养模式下,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培养力量比较散乱,主要依赖于家族式传播。而单个家族的力量相对来说是非常薄弱的,一旦无法通过皮影戏盈利,那么整个家族就会转向其他行业,放弃皮影戏。除此之外,在当前大环境下,环县道情皮影戏虽然还比较出名,但是皮影戏只能作为区域性的民俗演出,盈利方式非常单一,最终也使得很多传统皮影戏艺术家族难以谋生,导致传统培养模式不断没落。

    (二)环县道情皮影传承人学院派培养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培养模式也可以通过高校教育模式展开,而这也需要地方政府部门能够在环县乃至全国进行联动,逐步形成皮影戏产业体系。如此,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高校培养模式就能够全面展开。高校培养模式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实现皮影戏的规范化与体系化教学,使得每一项教学内容都能够直指皮影戏艺术的内涵。不仅如此,通过高校教学模式也能够稳定培养皮影戏的专业人才。而高校培养模式的不足主要在于无法有效开展皮影戏实践教学,使得整体教学偏理论化,学生毕业以后也很难从事皮影戏相关行业。

    (三)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高校培养模式的贯彻策略

    第一,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环县道情皮影戏艺术的传承发展价值,积极开设相关课程内容。在课程构建方面,相关人员也应该重视皮影戏的理论体系分析,最终能够形成多方面的理论课程体系。

    第二,高校在进行环县道情皮影戏教学培养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遇到实践教学力量不足的情况,这也需要高校能够请到一些皮影戏老艺术家进行技术教学,同时积极组织皮影戏的校外实践活动或者竞赛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够在高校教育环境中进行各项实践技术的学习,从而提高技术水平。

    第三,高校在进行环县道情皮影戏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明白皮影戏艺术传承单靠高校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还应该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在区域内部构建相对完善的艺术产业体系,提高皮影戏人才培养的成效。

    四、结语

    综合来看,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的高校培养模式具有较好的效果,在以后的发展中将成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对于环县周边高校来说,一方面应该积极明确环县道情皮影戏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开设相关专业与课程。另一方面,请一些皮影戏老艺术家来校进行现场技艺教学,补充高校教育模式的实践教学资源。除此之外,环县政府部门也应该在平时的规划发展过程中,将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发展放在战略位置上,并通过民俗旅游、皮影艺术活动等来提高大众对皮影戏的关注程度,同时还要在后续的发展中逐步壮大皮影戏产业体系,实现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柴慧霞.口述史研究方法在研究民间戏曲中的运用——以环县道情皮影戏为例[J].北方音乐,2018,38(09):8.

    [2]王玉,乔武涛.传播学视阈下环县道情皮影传播变迁研究[J].中国报业,2016,(20):34-38.

    [3]田娣.环县道情皮影戏文化传承方法之探索[J].北方音乐,2014,(12):138+147.

    基金项目: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高校与职业院校一般课题“环县道情皮影戏传承人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S[2018]GHBBK016。

    作者简介:常建萍(1975-),女,汉族,甘肃省高台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