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的价值阐述、现存问题与建议选择

    张东华 高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视觉化为手段的视觉传播成为档案信息表达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以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的价值为论述切入点,分析了当前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的现状及问题,提出提升表达深度的视觉技能、增加用户体验的视觉建构、深化情感依赖的视觉信任、塑造公众认可的视觉形象等建议选择。

    关键词:视觉传播 档案信息 档案信息表达 信息表达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visual communication by means of infor? mation visualiz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ways of archival information express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value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in the ex? pression of archive inform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discussio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in archival in? formation expression, and puts forward sugges? tions on improving the visual skills of expression depth, increasing the visual construction of user ex? perience, deepening the visual trust of emotional dependence, and shaping the visual image recog? nized by the public.

    Keywords: Visual communication; Archive infor? mation; Archive Information expression;Information expression

    隨着视觉传播时代的到来,以便捷、生动、形象的视觉元素为主要载体的视觉传播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并在信息社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视觉传播成为信息获取、理解与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视觉传播的形式主要包括“图”和“像”两种,“图”包括图示、图表、图片等,“像”则包括动画、影像、视频等[1]。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不仅指静态的图画、摄影照片、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等图形、图像,还包括各类动态的动画、影像等。学界基于档案学视角下的视觉文化[2]、视觉艺术[3]、视觉功能[4]及视觉展览[5]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但有关档案视觉传播[6]研究成果欠缺。视觉传播更新档案信息表达方式,档案信息资源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也将具有更高的视觉价值。纸质发黄的文书、边角磨损的照片、外表斑驳的编研画册与制作独特的影像等具有鲜明特征的档案,以及精心编辑、画面优美的档案微视频等,都会给用户带来视觉愉悦。视觉传播以全新的方式,对传统单一静态的档案信息表达方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随着信息视觉化的快速普及,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的价值阐述

    档案信息表达通过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在内容方面的增值,以达到吸引用户注意、加深用户理解的目的。许多人往往忽视档案信息视觉化的本质,认为其是在原有图像化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插图与图表,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视觉化,仅是一种简单的档案信息呈现。视觉传播以一种新的观察与思维,将信息进行视觉分析和编辑加工,以视觉方式传播给受众,增加信息的到达率,是对信息视觉化与视觉信息传达过程的研究[7]。视觉传播应用于档案信息表达,有助于将复杂的档案信息进行直观化、形象化地传播,从而降低信息表达的难度,使档案信息表达方式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表现与发展,让档案用户以动态和具有沉浸感的参与性方式体会档案。视觉传播比较直观,档案机构与不同用户之间更容易沟通。视觉传播诉诸修辞和情感,与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真实性属性相适应,使得档案信息表达的内容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其理念可以在档案信息潜移默化的表达之中体现,使用户的接受心理与视觉传播的时代特征相适应,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的价值凸显。

    (一)视觉呈现:形象化视觉效果降低档案信息获取成本

    视觉传播在表达叙述上比文字更加直观形象,采用直接诉诸视觉表达的交互图表、老照片、编研画册、微视频等,以及间接诉诸文本文字的视觉表达,使得档案用户可接收到最为直观和原始的信息,增强档案信息的视觉效果与感染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图像为媒介的档案,改变了历史呈现的方式,逐渐以视觉影像呈现[8]。档案用户获取档案信息的方式也发生着变化。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形象化的视觉效果降低档案信息的获取成本,引导档案用户进入情景化、形象化的视觉图景之中,提升档案用户的使用感,实现档案信息表达效果的最优化。

    (二)视觉感知:轻量化视觉叙述增加档案用户信息储备

    视觉传播改变了单调静态的信息表达方式和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渠道,社会信息由内容稀缺转变为信息过载。面对大量可选信息,用户感知直接影响用户对档案信息服务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决定用户的使用意向和使用行为[9]。静态档案信息表达形式单一,多数为简易的图像,并配以篇幅短小的文字叙述,这样的档案信息表达要求档案用户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视觉传播是对档案内容本身的语义加工,形象深刻,信息量大。视觉传播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档案信息表达轻量化,有利于档案用户有效地获取信息并增加其信息储备。轻量化视觉叙述从以往的口传、笔录等向图像、视频、直播互动转变,以图片、视频为元素的视觉图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多元化的渠道进行传播,极大限度地提升了档案信息的表达效果,扩大档案信息的视觉传播渠道。

    (三)视觉展演:普适化视觉审美满足档案用户交互体验

    视觉传播通过新颖且具有普适化审美属性的视觉元素,引发用户愉悦的心理体验。在档案信息表达中充分运用全息影像技术、VR、AI等交互式传播技术,能够生动、立体、全方位地对档案信息加以视觉展演,使用户以交互式体验方式获取档案信息。视觉传播以其不受时空限制、生动形象、灵活性强等特点,深化用户对档案信息的认知,提高用户获取档案信息的趣味性,拓宽其视觉传播空间。档案用户通过观看立体的全息影像,强化用户的临场体验[10]。档案信息的视听交互式表达,既满足档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又提高档案用户的参与度,能够实现档案部门与用户之间双向的深度交互。档案信息的普适化视觉审美满足了档案用户交互体验,为档案信息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与范围。

二、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现状分析

    1.视觉老照片展览。截至2020年8月31日,我国各省级档案馆官方网站已全部开通“网上展厅”(栏目名称不一,或称做其他名称)。大多省份网上展厅仍以“视觉图片”“老照片”“珍档数字化展示”为主,而少部分省份已率先将现代展示技术应用于网上在线展览。将多媒体图片、影像等视觉符号以网络传播为平台进行视觉展示,如天津市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的三维展厅;浙江省档案馆的VR网上展厅;北京市档案馆与福建省档案馆采用360度全景技术,通过搭建高科技的视觉场景,满足用户的视觉体验。

    2.视觉微视频展播。微视频具有时长短、观看场景多样、创作门槛低、内容丰富等特点,当前用户规模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成为网络视听市场的新生主力军。取材于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自1892年以来的1000多万张珍贵照片的《国家相册》栏目于每周五播出,应用360度幻影成像技术与三维复原技术,让静态平面的照片有了历史空间感,该栏目每期时长5分钟左右,通过互联网、电视台、移动端及户外屏幕同步传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中央档案馆推出12分钟完整版的开国大典微视频,央视微博发布该微视频的24小时浏览量达3.2亿,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极大的社会影响[11]。

    3.视觉珍档册编研。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省级档案馆的官网上都公布了该馆的档案文献、图册的汇编目录,且以公开发行与内部出版两种形式进行视觉传播。表1以北京市档案馆为例,经筛选后,列举了以珍贵视觉图片为基础的画册编研成果。

    

    (二)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1.视觉表达与题材选择匹配度尚浅。虽然视觉化的档案信息显得更受青睐,但并非所有的档案信息都适合视觉传播方式,同时,可视化的档案信息可以对档案内容本身做出宏观的展现,但在微观叙事能力上,却不及传统的文字叙述。视觉传播可以使档案信息表达更形象直观,档案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接收到档案信息,却很难抓住其细节,感受其深度。因此,档案信息表達中若是只顾追求视觉表达形式的新颖而忽略题材选择和信息表达的内在意涵,忽视档案信息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将手段作为目的,则会陷入为可视化而可视化的境地,可能会导致更适合文字叙述的档案信息表达效果减弱。

    2.视觉内容与技术应用融合度较低。存在将视觉传播视作单一的数字化图片呈现与简单的档案信息展示的问题,忽略了视觉内容在档案信息表达中的应用。不少省级档案馆网站的档案视觉传播仍属简单的文本堆积,缺少深层次的挖掘与二次开发利用,某些视觉档案的展示,只是将文本档案的数字化视觉图片的材料上传,画质较为模糊,视觉图片中的内容辨识困难。一些视觉档案未标明原始出处与档案记录年代,无法展示出历史事实和背景。尽管目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给用户带来了极具吸引力的新体验,但在档案信息表达方面的利用率并不高,没有做到技术与档案内容的和谐统一。单纯的视觉手段本身不仅不能构成档案信息表达的差异化,反倒容易沦为同质化的标签,从而引发档案用户的审美疲劳。

    3.视觉信息与版权保护安全度不足。档案信息视觉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因忽视版权保护而失去档案信息本身应有的真实性尺度的问题。我国有18家省级档案馆有意识地采取了一些版权保护措施,运用最多的方法是在数字化图片上附加水印。有24家省级档案馆官方网站允许视觉图片下载至本地,其中有不少档案馆没有版权保护措施,其官方网站的视觉信息可随意下载。随着大众化视图编辑软件的迅速发展,个别用户为了获取更多的阅读量与浏览量,可能会利用某些智能的合成软件,生成一些非客观化、非理性化的图像,使得档案信息表达变得低俗化、泛娱化。这不利于保障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视觉传播中的虚假因素和档案信息元素互相结合,易造成档案信息视觉传播的真实性危机。

三、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的建议选择

    (一)提升表达深度的视觉技能

    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要充分弘扬历史文化,展现地方特色,选题的局限和人文关怀的缺乏会影响档案用户的参与热情。准确定位视觉传播的主题是档案信息充分表达的重要前提,在“标题党”与文本修辞泛滥的现状下,有情怀、有温度的视觉信息加之独特的传播形式是实现档案信息视觉表达的重要路径。档案视觉传播选题工作的开展,应当在把握正确的宏观方向的基础上,从微观小处入手,不拘泥于传统,结合档案资源特色,从用户需求与兴趣点出发。在视觉技能方面,应兼顾档案信息与视觉性,以场景化传播效能和视觉化传播矩阵,依托移动社交平台,由单一的平面化传播向立体的视觉传播转变,注重结合新媒体传播方式,提高档案对用户信息传递的有效性[12]。档案部门之间的互通互联,可以有效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与利用,扩大信息资源的完整度,实现优势互补,优化档案资源。此外,还应深耕表达深度,通过推出社会各界喜闻乐见的档案信息,满足档案用户的需求。

    (二)增加用户体验的视觉建构

    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文本内容的过度堆砌与现代展示技术的滥用都会影响视觉传播的效果。因此,在视觉传播的技术手段上要把握适度原则,协调处理好档案信息视觉内容、表达形式以及历史厚重感之间的关系。坚持现代技术与传统传播方式的有机结合,在视觉建构中将科技感与历史厚重感融为一体。档案信息内容是重点,有效的信息传递是目的,技术则是手段,视觉传播正逐步向着动态化、多元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档案部门可以通过利用VR技术制造场景还原历史,以满足用户体验[13]。动态视觉传播利用多视角来进行展示,更为生动逼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方位的视听一体化的传播形态。多维度的视觉传播使得档案信息表达内容更加适应用户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缩短了用户接收信息所花费的时间。除合理利用多媒体展示技术外,档案视觉传播还应充分考虑视觉元素带来的冲击效果,利用多元化、新颖的视觉元素,提高档案用户的视觉体验满意度。

    (三)深化情感依赖的视觉信任

    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认知性和情感性元素影响用户信任,应当采取措施提高用户对档案部门的信任度。首先,增强档案用户与管理人员的版权意识,深化视觉档案利用者的情感依赖,增强对档案部门的信任感。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适应视觉档案信息发展的需求,在管理服务体系中加强信息安全防护,强化内部管理和监督。最后,档案部门也可以通过采取数字签名、文件加密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对视觉档案信息的保护力度,深化用户情感依赖的视觉信任。数字签名具有防篡改功能,有利于维护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安全性[14]。当前,档案部门也加强了在传播过程中对视觉档案版权保护的重视程度。

    (四)塑造公众认可的视觉形象

    发挥视觉传播在档案信息表达中的功能及影响力,可以为塑造档案部门的视觉形象带来不一样的思路、角度和方法。档案信息视觉传播应彰显其文化性,弘扬独具特色的档案文化。档案部门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依托自身资源,传播档案文化特色[15]。加强视觉宣传,从整体需要出发合理运用视觉元素,达到内容与外在展现的统一。档案部门应积极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使用户及时知晓何时何地有何种档案信息,以提升视觉信息的有效性。另外,档案部门可以通过与媒体行业加强合作,扩大档案信息视觉传播的传播面与影响力,塑造公众认可的视觉形象。专业媒体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的合作,是促进档案视觉信息增值的力量,良好的视觉形象也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具有档案特色的视觉元素,展现地方人文特色的图片、微视频、汇编画册等优质档案信息内容,多角度反映档案视觉形象塑造的内涵,全方位展示档案视觉形象塑造的成果,提升社会公众的认可度。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基金项目“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档案馆信息服务研究”(项目编号:20TQ01)、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据伦理视角下档案数据开放规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TQ20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吕艺.论当代报纸视觉传播特点及其价值:基于“静态”图像与“动态”图像的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6,38(3):81-90.

    [2]周林兴,丁京晶.视觉化的档案服务:档案文化传播新路径探析[J].档案与建设,2019(12):4-8.

    [3]冯雪.当代视觉艺术中的档案文化渗透现象及其对档案的影响[J].档案学通讯,2018(2):42-46.

    [4]张嵩,覃斌.档案视觉功能理论与实践[J].中国档案,2014(9):69-70.

    [5]劉迪,徐欣云.知识、视觉与空间:实体档案展览定位与策展路径探究[J].档案与建设,2018(7):4-7.

    [6]张东华,高芮,李萌.移动视觉场景下档案馆微视频视觉传播探析[J].档案学研究,2020(6):115-118.

    [7]张浩达.信息管理中的信息表达:视觉传播[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41(9):1-6.

    [8]杨光,奕窕.记录媒介演进与档案历史叙事的变迁[J].档案学通讯,2019(4):19-27.

    [9]邓君,王阮,盛盼盼.用户感知视角下档案网站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8(4):62-71.

    [10]车婷婷.“数字中国”布局下的档案馆服务新形态:交互式传播服务模式[J].北京档案,2019(8):30-32.

    [11]郭办.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优势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开展多项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J].中国档案,2019(10):30-31.

    [12]赵雪芹,张奕萍.我国省市级档案网站在线展览调查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8(6):110-117.

    [13]黄霄羽,展晓鸣.国外档案服务创新的亮点:应用VR(虚拟现实)技术[J].北京档案,2018(3):40-43.

    [14]赵屹.电子文件防篡改技术发展对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启示[J].档案学研究,2019(6):77-85.

    [15]李财富,郑思聪.论档案馆的文化功能[J].档案管理,2016(1):4-6.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