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军人身份认同建构的情感化

    常媛媛 曾庆香 仇筠茜

    

    

    

    【摘要】通过对《人民日报》微博与主报军人报道的对比分析发现,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军人身份认同建构的情感类型趋向多样,情感强度更大。新闻的情感强度、情感类型数量与传播力并不相关,而不同新闻主题与新闻报道形式的传播力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新闻报道通过不同的情感类型传达了军人的身份位置,完成军人从“扁形人物”到“圆形人物”的塑造;通过对身份“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兼顾,以同情机制唤醒身份认同;通过图片尤其是视频中符号元素的大量使用,赋予“情感能量”与“道德品质”,建构军人身份认同。

    【关键词】身份认同;情感化;军人报道;新型主流媒体;《人民日报》

    一、研究背景

    军人身份认同是军队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包含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接受,影响受众的认同感与社会的向往率。[1]主流媒体为身份定位提供了稳定、权威的标杆,是社会成员定位自我、他者及相互关系的重要力量,既提供了打造军人身份认同的大量材料,又标明了军人身份的风格、位置及价值。

    在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新媒体阅读、转发、评论新闻的语境下,新型主流媒体不仅在权威性上无与伦比,在市场辐射力上也是举足轻重。以《人民日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型主流媒体成为建构军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力量。

    情感表达有助于形象塑造、身份建构以及社会地位的确认。主流媒体新闻中展示的情感,具有建构现代公众和人群的道德权威,是建立认同和主体性的方式,[2]成为理解和考察军人身份认同不可或缺的维度。那么作为关系纽带以及社会黏合剂的情感是否是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建构军人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呢?

    本文旨在通过对《人民日报》微博与主报军人报道的对比分析尝试回答:第一,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军人身份认同建构是否更加情感化;第二,新闻表达的情感化是否影响传播力;第三,新闻表达的情感化以何策略机制实现身份认同。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为理解新媒体语境下情感之于身份认同的效用提供实证的支持;另一方面,为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军人身份认同的情感化传播实践提供启示。

    二、情感与军人身份认同

    (一)情感与身份认同

    情感社会学中的相关研究表明情感对身份建构的重要作用。情感可以标明身份在情境中是否可行,当身份及行为符合社会文化框架内的期待时,个体将体验到积极的情感,他人将体验到愉悦与赞扬,否则个体将感受到消极的情感,他人将感受到失望甚至愤怒。情感对身份进行控制从而实现社会控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情感反应表达与获知哪种特定的身份是不恰当的,从而使得个体停止展示不为他人接受的身份。[3]

    (二)新媒体情感化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报道与受众舆论都表现出明显的情感化特征。首先,为了适应社交媒体的交往化和亲密性,《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微博新闻采纳了情感化的叙事风格,尤其是新闻标题表现出明显的情感特征。[4]其次,情感是网络话题事件的根本动力,事件的展开过程中充满着大量的情感共享。[5]在这种情感化的普遍氛围下,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身份建构是否也更加情感化呢?目前,研究者主要关注网民之间的情感互动所塑造的身份认同,缺乏对新型主流媒体新闻身份认同建构情感化的研究。

    (三)军人身份认同

    关于军人身份认同,研究主要关注广播、电影、电视剧、真人秀节目对军人的身份认同,或从纵向的角度分析荧幕中军人身份的变迁,或从横向的角度分析各类军人群体的身份呈现。研究表明,军旅剧中呈现了军人越来越多的情感状态,包括生活的不易、训练的艰辛、爱情的甜蜜等。[6]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作为建构军人身份认同的重要力量,是否也体现出更强烈的情感倾向,情感化如何实现军人身份认同?

    (四)情感的分类与计算

    大连理工大学林鸿飞教授在Ekman六大类情感分类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比较全面的中文情感词汇本体库,将情感划分为乐、好、怒、哀、惧、恶、惊7大类和21小类,共含有情感词27466个。情感倾向又称为情感极性,一般可简单划分为积极、消极和中性。目前,情感强度一般是综合考虑情感词语的强度及副语言的权重计算,即构建情感词典识别文本中的情感词、否定词和程度副词,并加权计算词语、句子和文档的情感强度。[7]

    三、研究假设

    情感是塑造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情感化程度更高。对于军人身份建构,新型主流媒体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蕴含了多种类型的情感,如爆款产品“军装照”体现的“从军”的骄傲及对军人的崇敬,《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发布的短视频《老兵》蕴含的“如有战召必回”的义无反顾的爱国热情。因此,研究假设:

    H1:相比传统媒体,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军人身份认同建构的情感类型更多。

    H2:相比传统媒体,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军人身份认同建构的情感强度更大。

    对新媒体的研究表明,情感作为一种信息的表露,外在表现更容易吸引公众的注意力,高情感含量的信息扩散和传播的速度更快。[8]引发大量关注的军人报道往往蕴含着强烈的情感,例如《老兵》引起了和平年代不同社会群体对牺牲奉献老兵的情感共鳴,一周内点击过亿。因此,研究假设:

    H3: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建构军人身份认同,其情感强度与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呈正相关。

    此外,博文的情感多样性对博文的转发量有显著的影响,情感丰富的博文与一般博文相比转发量更高。[9]有关军人的新媒体新闻除了表达传统的赞美、崇敬外,常常突出有趣好玩的一面。例如《不了解解放军,电影你都看不懂》以极其幽默的方式赞美军人,获得用户的喜爱和好评,成为10万+爆款。因此,研究假设:

    H4: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建构军人身份认同,情感类型数量与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呈正相关。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分析变量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军人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第一,《人民日报》对军人身份认同的建构代表了国内的主流观点,是观测军人身份定位的核心坐标。第二,《人民日报》受众面广且数量大,对军人身份认同可以辐射到军人群体的自我认同及社会认同,影响力大。第三,《人民日报》在新媒体语境下积极探索转型路径,强调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形成情感共鸣。

    分析的时间范围为《人民日报》微博开通日(2012年7月22日)至数据检索日(2019年4月11日)。在此时段内,《人民日报》纸质版军人报道共138篇,微博军人报道共426篇。为保证后续比较分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采用系统抽样方式,从微博报道中抽取138篇样本,以均衡纸质版和微博报道。

    分析的变量包括:

    文本形式:1.报纸;2.微博。

    报道主题:1.保障军人合法权益、倡导军人优先;2.军人的美德、品质;3.军人的贡献、成就;4.军人艰苦、危险的环境、经历;5.军人身体、技艺的呈现;6.军人的家庭生活;7.军人日常的行为表现;8.其他。

    微博报道形式:1.图片;2.视频。

    文本字数与情感强度:由于纸质版报道与微博报道字数差异较大,因此情感强度进行“(情感强度/文本字数)×100”(微博字数在100字左右)处理后进行比较;

    主要情感类型:1.乐;2.好;3.哀;4.惧;5.恶;6.惊。

    情感类型“好”:1.尊敬;2.赞扬;3.相信;4.喜爱;5.祝愿。

    情感类型数量:一篇报道中情感类型的总数。

    微博的传播力:转发量、点赞量、评论量。

    (二)情感分析方法

    本研究情感强度计算步骤:第一,对文本进行分词,基于大连理工大学情感词汇本体库(增加了“泪崩”等新媒体中常见的情感表达词)识别出分词后文本中的情感词,对应标注其强度、频次及类型。第二,检测情感词前程度副词并加权处理。基于知网的程度级别词语库,将程度副词极其、超、很、较、稍、欠的权重系数分别设为2、1.7、1.5、1.2、0.6。第三,判断该句是否为感叹句,是否为反问句,设置“感叹句”及“反问句”的权重均为1.5。第四,将微博文本表情符转化为对应情感词进行计算。最后,对所有的分值进行累加,获得该文本情感强度的最终得分。

    由于“怒”情感类型在报纸与微博报道中的统计结果均为0,因此,本研究将情感类型分为乐、好、哀、惧、恶、惊六类。在此基础上对文本中出现的每一类情感词数量进行统计,以出现数量最多的情感类型作为报道的主要情感类型。由于军人报道“好”情感类型最多,因此将其进一步细分为尊敬、赞扬、相信、喜爱、祝愿五类。

    五、研究发现

    (一)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军人身份认同建构:情感类型趋向多样

    文本形式与主要情感类型及情感类型“好”各自的卡方检验结果(χ2=39.580,p=.000<0.05;χ2=74.440,p=.000<0.05)表明,《人民日报》微博与报纸军人身份认同建构的情感类型呈现显著差异。根据表1,两者主要情感类型皆以“好”为主,但微博相比报纸“好”的比重有所下降,其他情感类型如“乐”“哀”比重开始增加;对于主导性情感“好”,报纸与微博皆以“赞扬”为主,但后者较前者比重较低,且“尊敬”“喜爱”等情感类型有所增加。因此,假设1得到支持。

    以“赞扬”为主的“好”的情感类型偏向反映出主流媒体对于军人身份一以贯之的肯定,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的身份价值观的回应。微博相对于报纸而言,“乐”“哀”及“尊敬”“喜爱”等情感类型的增加则是新型主流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建构军人身份的积极调整与转型,与报道主题及方式的变革有关。

    从表2报道主题的分析发现,《人民日报》微博与报纸相比,倡导维护军人合法权益、军人优先及评论赞扬军人美德的报道大幅下降,而有关军人“艰苦危险的环境、经历”“身体、技艺呈现”“家庭生活”“日常行为表现”的报道显著增加。

    (二)新型主流媒体新闻军人身份认同建构:情感强度更加强烈

    文本形式与情感强度独立样本检定结果(t=3.824,p=.000<0.05)表明,《人民日报》微博与报纸建构军人身份认同的情感强度存在显著差异,微博平均情感强度显著高于报纸(微博32.81,报纸24.98),假设2得到支持。微博的語言表达情感鲜明丰富且语势更加强烈,“致敬”“心疼”“点赞”“泪崩”“看哭了”“默哀”“震撼”“惊呆”“敬佩”等情感词大量出现在博文标题中。报道既突出军人使命任务、环境经历的特殊性,着力渲染其不平凡,亦回归军人身份的一般属性,突出婚恋和家庭生活、退伍军人职业命运选择中的情感。

    军人身份认同情感化类型的多样与表达强度的增加反映了新型主流媒体新闻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积极调适。一方面,它不再是传统主流媒体高高在上的新闻仪式的展演,而是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实现与用户话语的共振及情感的共鸣;另一方面,在大数据海洋中,有鲜明情绪指向的内容更容易获得注意,并且更有助于受众在媒介使用中实现“情感表达”的满足。因此,相较于严肃及程式化的传统叙事,社交媒体开始趋向多样化的情感表达且强度也在增强。

    (三)情感强度、情感类型数量与传播力均不相关

    对“情感强度”“情感种类”和“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显示,情感强度、情感种类与以上三个传播力指标均不相关,因此,H3与H4均未得到支持。对于军人报道而言,不同主题与报道形式呈现了更具差异的传播力。

    从表4可以看出,“军人家庭生活”的报道转发量最高,“军人合法权益”“军人优先”的报道评论量和点赞量均最高,“军人艰苦危险的环境经历”的报道点赞量也较高。这主要是由于:第一,新闻“接近性”价值要素的重要性。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那些关乎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总能得到较多的关注。因此,有关保障军人合法权益、军人出行优先的报道容易得到受众的积极讨论。第二,文章中蕴含的情感是否能够引起用户的共鸣是刺激用户转发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10]有关家庭生活的情感体验能够引发大多数人的情感共鸣,受众在感动之中更愿意分享。

    不论报道的主题如何,相比于图片,有视频的报道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平均数都较高(见表4)。短视频相比文字和图片,融合了听觉与视觉,军人训练的场景、动人的旋律更易让受众产生高昂的情绪体验,同时也符合受众碎片化的媒介消费习惯。

    六、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人民日报》微博版与纸质版军人报道的主题、形式、情感强度及情感類型的对比发现,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中军人身份认同建构的情感类型趋向多样,情感强度更大。新闻表达的情感强度、情感类型数量与传播力并不相关,而不同新闻主题与新闻报道形式的传播力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具体来说,报道通过以下情感表达策略机制实现军人的身份认同。

    (一)情感传达身份位置:从“扁形人物”到“圆形人物”

    坎迪丝·克拉克(Candace Clark)认为,情感传达了个体在互动中的位置和角色,赋予了身份意义,表明某种身份是否为他人及社会所支持。[11]不同的情感类型鲜明地标注出特定的身份位置与意义。作为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对军人的报道传达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对军人身份的定位。纸质版和微博版报道都以“赞扬”作为对军人的主导情感,微博报道以更加强烈的情感强度再现军人生活与情感世界,增加“尊敬”“喜爱”“哀伤”等情感类型,使得军人身份从“扁形”趋于“圆形”。

    扁平人物在最纯粹的形式中依循着一个单纯的理念或性质被创造出来,只表现被视为人物身上占统治地位的或在社交中表现出的最明显的特征,人物面向较为单一。圆形人物能够给人以新奇之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活泼的生命,表现出更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12]通过对军人性格血性、爱国、酷帅、坚强、柔情、伤感、可爱等不同侧面的刻画与不同情感的表达,新型主流媒体新闻以更丰富强烈的情感诠释了军人的身份价值。

    (二)同情唤醒身份认同:兼顾“特殊性”与“一般性”

    同情指为他人感到悲伤和怜悯,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关键情感,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特殊的负担规则”作为同情的重要规则,强调那些必须执行特殊困难任务的人是值得同情的。[13]新型主流媒体军人报道突出了军人身份使命的特殊面向,展示了军人危险艰苦的环境经历以及军人身体遭受的巨大伤害甚至生命的牺牲,为军人赋予更多的同情额度,从而得到受众的点赞,唤醒受众对军人身份的认同。

    人们经常唤起自己的同情体验以保持和已有文化脚本的一致性,而所有的同情行为都始于移情加工。通过移情,受众将自身置于军人的位置上感受和体验同样的情感。“家庭生活”主题作为移情最好的载体,使得受众在亲情和爱情叙事中将自己置于军人的位置,从而激发心底的共鸣,加强对军人身份的肯定与敬重。

    (三)符号建构身份认同:赋予“情感能量”与“道德品质”

    每个群体都有特殊的文化符号,如果群体的文化资源是高度具体和特殊的,那么其能够保持群体的符号高度显著。一旦群体被符号所象征,对符号的呈现就能够单独唤醒情感。新型主流媒体新闻通过图片和视频的使用,大量生动地展示了军人独有的符号,并唤起相应的情感体验。随着时间的进程,军人特色符号的循环演变为军人的特色文化资本,包括语言、知识、技能、身体、服饰、环境、记忆、经验等,成为军人身份符号的铭记。

    短视频作为新闻内容的承载方式,通过叙事、图像、音乐等多种方式,展示了军人群体的特色文化符号,通过受众积极的转发、评论、点赞,产生了某种互动仪式的效应,唤醒了神圣的爱国、自豪等情感意蕴并被赋予诸如牺牲、奉献、勇敢等道德品质,从而论述了“尊崇军人”“军人优先”的道德合法性。

    值得讨论的是,新媒体语境下,传播者采用更加情感化的语体来接近受众,以期在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中获取更多的注意力。然而,从建构军人身份认同的文本来看,情感化与传播力之间并不相关,在普遍情感化的语境中,只诉诸情感化本身也许并不能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这提醒传播者更加审慎地反思这一努力。从实践的角度看,本研究有以下启示:

    第一,丰富特定情感类型。情感在新媒体中的泛化存在,使其变得庸常、普遍,受众淹没在情感化的表达中,习以为常。因此,报道在适应主题与形式的情境下,可丰富特定情感类型,更加立体呈现身份特征。第二,注重报道主题的接近性。接近性作为新闻的重要价值要素,在新媒体语境下依然凸显。发布具体实用、关乎切身利益的信息,能增加受众对特定群体及其权益的关注和讨论。第三,注重短视频、直播、H5等新媒体形式的使用。短视频比图片表现出更强的传播力,其他多媒体形式产出了爆款产品,但目前较成功的只有少数个案,在重要节点如建军节、国庆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形成稳定成熟的策划日程,打造更多新媒体产品,能进一步增强受众对军人的关注与认同。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研究重在分析报道中情感的呈现及对身份认同的建构,而忽视了对受众评论的分析及对受众身份认同感知的调研。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访谈、实验等多种方法进一步探讨新闻报道的情感化对军人身份认同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合伦.军人形象的衡定体系及其社会舆论的评价标准[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6(4):42-46.

    [2]林郁沁.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M].陈湘静,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13.

    [3]Stryker,S.(2004).Integrating emotion into identity theory. In Theory and research on human emotions(pp.1-23).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4]曾庆香,玄桂芬.社交媒体召唤结构:新闻交往化与亲密性[J].现代传播,2019(1):42-48.

    [5]蒋晓丽,何飞.互动仪式理论视域下网络话题事件的情感传播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20-12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