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山水画之“一笔三象”

    王恪松

    [摘要]“一笔三象”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笔墨语言,它指的是画者一笔应呈现三象:视觉之象、心灵之象与哲思之象。山水画作者运用笔墨的点、线、面、色等言语建构视觉之象,使观者从中领略到景物原初的鲜活气息;画者以笔墨塑物造象时,一笔唤起的心灵之象在节律、时间的变奏中,呈现出滞涩光润、软揉硬枯、亦或曲直、流动的痕迹,传达的是人心灵的畅欢、忧虑、酸涩等情感,笔净心空、笔凝心重;山水画以充实为美,讲究执两用中,追求象外传思,以哲思之象创造出中国山水画特有的审美样式。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一笔三象;哲思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3.018

    中国山水画作者的笔墨语言应有“一笔三象”的特质,即画者一笔画过后应呈现给观者以视觉之象、心灵之象和由二者延伸出来的哲思之象。

    一、视觉之象

    山水画画者运用笔墨的点、线、面、色等言语建构视觉之象,使观者在观赏中把作品复原为具有鲜活气息的场景,并从中领略到中国山水画所特有的艺术韵味。

    1.点

    山水画画者以笔吮墨落纸为点,形成笔墨视觉之象的基本言语,要使观者面对白纸墨点悟读出“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1](P95),让“点”之象外传达出有意味的神韵。如宋代画家米芾父子所创造的“米氏云山”,即是以浓淡不同、大小不一的墨点言语,展现江南山水的朦胧之美;近现代画家黄宾虹以积墨点创造出了黑墨团里天地宽的点画神奇等。“点”在山水画中因表述的物象差异分为雨点皴、豆瓣皴、马牙皴等。点的视觉之象既具有传达自然物象质感、量感、空间感的特性,又有着独立的艺术精神内涵,画者自由发挥其灵性,大可超出法度之外。点的视觉之象所蕴涵的艺术精神和生命情感是永恒的,是画者运行生命之气对自然万象的录影。

    2.线

    点的延伸为线。不同视觉之象的线传达着不同的精神风貌。如,横线“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竖线若“万岁枯藤”[1](P95)。线的横竖、粗细、长短以及形状的不同,会给观者以不同的艺术感受。线作为外物的界面,具有将对象从背景的混沌中独立出来的功能,且含有画者情感流露出的人文精神意韵。

    线在山水画中塑物造形时,按中国画皴法又分为披麻皴、牛毛皴、折带皴等,画者以此描绘山泉林石等万物自然奇谲纷呈的色貌形质。线在中国画中又具有壮气强骨的审美内涵,在用笔的轻重、急缓、涩畅、干湿、燥润中可彰显出气骨与韵律等形而上的玄机。

    3.面

    面是点的扩展。面的视觉之象既可以是实际的面,也可以是虚幻的面。不同的面传达给观者的是不同的象征作用和精神特性,“实”的面展现给观者稳定和踏实的特性,“虚”的面则展现出流动的视觉生命律动的特征。

    面,成于墨,本乎气。画者塑造的一树一石均是匠心营造的幻化自然,亦称第二自然,它能让观者从第一自然的时空中超脱出来,在对“面”的视觉之象的审美观照中升华自我,在凝神化境之中,观者不但忘却了审美对象以外的世界,且亦忘却了自我的存在,达至一种悠然意远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4.色

    色彩是人的感性中最敏感的视觉之象。人们共同的色彩认知经长期的感情积淀,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形成对色彩之象的释读规则,使色彩感情逐渐转化为一种心理记号,色彩在观者的心目中逐步成为一种抽象的、主观的观念,它不但影响着观者的视觉感受,而且提升着观者的精神和审美意境。仅中国山水画用色来说,隋初杰出画家展子虔在其作品中施以青绿彩色,随类赋彩的青绿山水使人陶醉,心旷神怡,在山水画意蕴之中平添了一股来自青山绿水间的气息和审美情趣。唐代杰出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更以大青绿山水画著称,且以泥金勾线创作富有堂庙气象的金碧山水画。青绿山水画用色明快浓郁,传达了画者和观者对青绿重彩山水言语的审美追求。

    画者以点、线、面、色等言语赋物象以生命,描摹大千世界的自然之状,同时又映现画者之情感。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为视觉之象增添了意味,使作品走向审美,也不知不觉地改变了画者和观者的气质,引起二者心灵的共鸣,提升了人生境界。

    二、心灵之象

    山水画画者以笔墨塑物造象时,一笔唤起的心灵之象在节律、时间的变奏中,呈现出滞涩光润、软揉硬枯,抑或曲直、流动的痕迹,传达的是人心灵的畅欢、忧虑、酸涩等情感。笔净心空、笔凝心重,是画者通过想象和概括而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的心灵之象。

    1.笔净心空

    山水画以笔墨表述出既简洁又有着广泛内涵的心象,将其置于无边无际的虚白里,让观者驰骋遐想。“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1](P294),以一笔之色,蕴万象之本,彰显玄化清趣,形以神显,神以形明,摒去机巧,突显笔净心空的玄化之境。中国山水画画者察观大千世界的方式是感性的、宏观的,相信有永恒的存在,万物在这种永恒之内互鉴、相生,个体在整体和谐下体现出生动的个性特征。笔墨只是暗示或隐喻个别的自然之物,是对宏观精神的具体显现,笔墨清而趣味净。

    笔中有墨,墨中有笔。清朝画家董棨曰:“弄笔如丸,则墨随笔至,情趣自来。故虽一色,而浓淡自见,绚烂满幅。”[2](P225)中国画用笔用墨,即是用心用情用趣,有着玄净、洁清、稚嫩、老辣之别。清朝画家方薰曰:“用墨无他,惟在洁净,洁净自能活泼。涉笔高妙,存乎其人。南宋文学家姜夔曰:‘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墨法,浓淡精神、变化飞动而已。用墨,浓不可痴钝,淡不可模糊,湿不可溷浊,燥不可涩滞,要使精神虚实俱到。”[2](P140)画者观自然万物的目的是寻找他内心的追求,达到心灵与自然的融合统一。主观情势与程式意味的注入将自然重构成笔墨意义上的“心灵之象”。画者通过笔墨构象,创造出一个可使心灵逍遥其中的笔净心空之境象,这是山水画心象思维的精神财富。

    笔净心空是画者出自心灵、发于魂魄的无音之声,它是画者的心灵之灯点照自然万物,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自然万物)的一种移情与神思。由于画者主体激情的投射与照耀,客观物象的样式、姿态被内化和变形,变为主体精神外化的艺术符号。心灵之象即是心化的对象,此时,画者与万物、主体与客体完全融合为一,达到了不知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的虚幻境地。

    2.笔凝心重

    画中追求凝重和沉着,笔重墨透,笔凝心重,是说有重量感的笔墨可以形成较高的艺术品位。重感较强的笔墨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用笔有力。笔墨凝重如画中之点,常用“高山坠石”来形容。我们虽不必执着于字面的意思,但笔墨要传达一种重力的感觉,这是肯定的。近现代著名画家黄宾虹笔下的山水厚重绵密、浑厚华滋。绵韧且有运动感的线条表现了自然生命的律动,画面浓郁苍茫,笔墨沉稳生动且意境深远,用凝重鲜活的笔墨传达出大自然的浓郁生机,画面充满深厚的视觉力量和老辣凝重的审美意味(见图1)。

    二是用笔用墨宽大壮实。宽实的笔墨有力可扛鼎、老辣纷披和凝重沉雄之感,能带给观者以苍厚、艰涩、旷野的视觉感受和雷霆万钧的心灵震撼。老辣纷披的线常常是包裹在鲜嫩剔透的淋漓水色之中,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的结合,粗涩的力掩盖于清丽秀润之中。力量从线条的内部慢慢地源源不断地涌出,默默向前扩张,力量深厚,力道强劲,具有吞吐大荒之势。

    笔凝心重的心理感受是与大、高、深、厚、宽、丰、满这样一些概念相联系的。画面的重量感,不只是物理的体量,更体现出心理的能量。它彰显着刚强不纤弱、壮实不虚浮、大略不委琐、质直不忸怩、开放不萎缩、果断不犹疑的风骨,一笔一画的心灵之象就是通过这种笔墨状态展示出来的。

    画者只有洞悉和感受大自然的脉搏,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在作品中赋予大自然以新的生命力,使观者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作品中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三、哲思之象

    山水画笔墨不仅以视觉之象折服观者,以心灵之象与观者产生心灵感应,更注重以哲思之象开启观者的睿智。

    1.充实为美

    山水画既是自然现实的映现,又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形似,以自然物象的真实样式来折射客观现实中蕴含的某些道理。山水画以充实为美,追物之妙,创物之真,传物之性。“山水以形媚道”[1](P288),画者以绘画来表现对宇宙、人生和历史的思考。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充分意识到真实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并做了概括与阐释。他说:“画者,画也。废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真者气质俱盛。”[3](P251)画者将自然物象的缤纷仪态、生气神韵,依物之常理,按自然一贯之常象生动充实地表现出来。如孟子所云:“充实为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4]“大气”来源于画者充实的生命体验、人生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满腔激情。画者在气象万千的世界面前,思情浩荡,体悟出诡秘自然的玄奥,将大自然的山川丘壑悟化为画者的胸中丘壑,继而以有意味的山水样式,将胸中丘壑呈现为画上丘壑。万壑千岩之气象、博大雄浑之势态、趣味横生之气韵,与画者壮阔宽达的性情、豪迈的志向、超脱独立的人格、脱尽媚颜的精神气质交互同构,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画者正是用灵动的笔墨契合元气淋漓的自然之道,在延伸拓展某种无法描述的个人体验时,使之超越语言物象,以求充实为美。

    2.执两用中

    山水画注重笔墨经营,讲究用墨留白。在有与无、黑与白、枯与润、轻与重、干与湿等相反相成的两极艺术规律语境下执其两极而用中,以两极相反相成的哲学思维逆向而求,不断地向两极拓展延伸。同时,它又强调两极的相依、相佐、相生的高度统一。黑白两极是一种虚实相随、有无相生、相反相成的艺术韵律,传达出的哲思之象是人对宇宙本质的朴素解读,具有很强的辩证色彩,喻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又是由于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极的矛盾而产生的,从而在黑白自身的组合过程中创造出奇妙的艺术境界。

    黑白两极相依,“有无相生”。所谓绝对的黑白、有无是没有的。黑、有必须依白、无而存在,白、无一定依黑、有而呈现。这一互依相对的辩证关系,实则是画者心源与大千自然,以及画面中的形与神、似与不似等的对立统一,画者将其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山水画中的白或无,不是消极的、绝对的、无生命的,而是无为而又无所不为的,是积极的、相对的,因而是充满无限内涵的。观者从无中看到有,从虚中看到实,从混沌中看到有序,从空白处看到无限的内涵,从“无画处皆成妙境”[5]获得自由、充实而又多样化的哲思之象。贾又福先生认为:“我坚信,执其两极,逆向而求,愈远愈近,愈离愈合的相反相成之理,在哲学思辨的意义上,启迪着中国山水画‘进技为道,不断提升山水画的审美智慧和审美层次。在探索山水画高(吐弃到人所不能),大(含茹到人所不能),深(曲折到人所不能)至极境界的艰苦修炼过程中,执其两极相反相成,愈离愈合,妙在得中,便是要诀。”[6](P185)“执两用中”是来自博大、苍莽、浑厚、深不可测的自然山水,加之画者对哲学的领悟,在混混沌沌、恍恍惚惚中开辟一个不固定的、没有限制的空间。“执两用中”的哲思之象亦即成为山水画的奇妙之境。

    3.象外传思

    山水画笔墨的象外传思是画者以其一点一画传达其真实情感,画是作者心中思想的产物。画者具有真实的自我思想情感,才可能以景象为载体来传达心中之意、象外之思。“虔诚的艺术家开始以毕恭毕敬的态度画山水不是想进行什么个别的教导,也不是仅仅当作装饰品,而是给深思提供材料。”[7]不论是景中生情,还是情中生景,两者都是画者借助客观之景抒发主观之情思。笔墨的象外传思需要画者具备独特的人生感悟。画者在山石林泉之前神飞扬、思浩荡,将人生、社会、历史、哲思等缕缕之念寄予一物一世界之中,且借助艺术作品予以表达,无论画面是“有我之境”或是“无我之境”,只要是画者直抒胸臆且给受众带来美感的作品皆可称为达到了象外传思的妙境。如,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见图2),画面气势高耸突兀,壮气夺人,给人以高山仰止的感觉。此作品象外传思的是社会上升期的气派与精神。中国山水画笔墨传达象外之思,无论是玄奥、壮丽、争抗、伤悲,抑或静谧、幽远,无不是大地与人的和谐共鸣,以虚静空明的心境观照山川万

    物,方能感悟山川万物之灵性。

    山水画者常以传统哲学为基础,将哲理寓于绘画艺术之中。以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成就艺术的教化、助人品质,是绘画精神的终极价值取向;道家的天人和谐、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以及张扬个性、独立的精神,无疑是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佛家的澄明及对生命本体的体验,更是艺术创造在品格上的追求方向及方法论的源泉。在这种心态下,画者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组合、重构、熔铸,化心象为画境。古人说:“境生于象外”,就道破了意境在景象外的延伸才是更高层面意义上的意境。所以意境神妙而不可言说,正是因为可以由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创造和享受,而达于无穷无尽的境界和妙不可言的审美

    感受,从中得到精神陶冶和智慧的开发。[6](P147)画家通过画境象外传思,创造出中国山水画特有的审美样式,用它去观照自然、感悟生命,使人从自然宇宙万物的感性直观中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与哲学体验,使人的生活境界得以升华。

    四、结语

    具有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之特征的中国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视觉之象,不仅给观者带来了魅力无穷的视觉盛宴,而且也引起了作者与观者内心世界的交互感应。山水画的心灵之象给观者以温馨抚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1](P295)。山水画的哲思之象令观者在感悟“逝者如斯”的社会人生体验的同时,精神境界得以升华。如何找寻到适合的山水笔墨言语来传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表现样式和精神气质,创造出适合当代审美意识的山水画作品,展示东方人的审美意境,这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作者的时代命题。“一笔三象”或许是以崭新的时代精神造就崭新的笔墨言语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潘运告.汉魏六朝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2]潘运告.清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何志明.唐五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251.

    [4]孟子.孟子·尽心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49.

    [5]网易博客.清·笪重光《画筌》[EB/OL].(2008-04-16)[2013-11-25].http://qinghonghua.blog.163.com/blog/static/356394200831654258673/.

    [6]贾又福.贾又福画语录[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2.

    [7][英]贡布果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81.

    物,方能感悟山川万物之灵性。

    山水画者常以传统哲学为基础,将哲理寓于绘画艺术之中。以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成就艺术的教化、助人品质,是绘画精神的终极价值取向;道家的天人和谐、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以及张扬个性、独立的精神,无疑是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佛家的澄明及对生命本体的体验,更是艺术创造在品格上的追求方向及方法论的源泉。在这种心态下,画者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组合、重构、熔铸,化心象为画境。古人说:“境生于象外”,就道破了意境在景象外的延伸才是更高层面意义上的意境。所以意境神妙而不可言说,正是因为可以由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创造和享受,而达于无穷无尽的境界和妙不可言的审美

    感受,从中得到精神陶冶和智慧的开发。[6](P147)画家通过画境象外传思,创造出中国山水画特有的审美样式,用它去观照自然、感悟生命,使人从自然宇宙万物的感性直观中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与哲学体验,使人的生活境界得以升华。

    四、结语

    具有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之特征的中国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视觉之象,不仅给观者带来了魅力无穷的视觉盛宴,而且也引起了作者与观者内心世界的交互感应。山水画的心灵之象给观者以温馨抚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1](P295)。山水画的哲思之象令观者在感悟“逝者如斯”的社会人生体验的同时,精神境界得以升华。如何找寻到适合的山水笔墨言语来传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表现样式和精神气质,创造出适合当代审美意识的山水画作品,展示东方人的审美意境,这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作者的时代命题。“一笔三象”或许是以崭新的时代精神造就崭新的笔墨言语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潘运告.汉魏六朝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2]潘运告.清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何志明.唐五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251.

    [4]孟子.孟子·尽心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49.

    [5]网易博客.清·笪重光《画筌》[EB/OL].(2008-04-16)[2013-11-25].http://qinghonghua.blog.163.com/blog/static/356394200831654258673/.

    [6]贾又福.贾又福画语录[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2.

    [7][英]贡布果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81.

    物,方能感悟山川万物之灵性。

    山水画者常以传统哲学为基础,将哲理寓于绘画艺术之中。以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成就艺术的教化、助人品质,是绘画精神的终极价值取向;道家的天人和谐、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以及张扬个性、独立的精神,无疑是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佛家的澄明及对生命本体的体验,更是艺术创造在品格上的追求方向及方法论的源泉。在这种心态下,画者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组合、重构、熔铸,化心象为画境。古人说:“境生于象外”,就道破了意境在景象外的延伸才是更高层面意义上的意境。所以意境神妙而不可言说,正是因为可以由作者和欣赏者共同创造和享受,而达于无穷无尽的境界和妙不可言的审美

    感受,从中得到精神陶冶和智慧的开发。[6](P147)画家通过画境象外传思,创造出中国山水画特有的审美样式,用它去观照自然、感悟生命,使人从自然宇宙万物的感性直观中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与哲学体验,使人的生活境界得以升华。

    四、结语

    具有彰显中华民族精神之特征的中国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视觉之象,不仅给观者带来了魅力无穷的视觉盛宴,而且也引起了作者与观者内心世界的交互感应。山水画的心灵之象给观者以温馨抚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1](P295)。山水画的哲思之象令观者在感悟“逝者如斯”的社会人生体验的同时,精神境界得以升华。如何找寻到适合的山水笔墨言语来传达具有新时代特征的表现样式和精神气质,创造出适合当代审美意识的山水画作品,展示东方人的审美意境,这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作者的时代命题。“一笔三象”或许是以崭新的时代精神造就崭新的笔墨言语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

    潘运告.汉魏六朝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2]潘运告.清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3]何志明.唐五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251.

    [4]孟子.孟子·尽心下[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49.

    [5]网易博客.清·笪重光《画筌》[EB/OL].(2008-04-16)[2013-11-25].http://qinghonghua.blog.163.com/blog/static/356394200831654258673/.

    [6]贾又福.贾又福画语录[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12.

    [7][英]贡布果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