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海西求发展勇于创新建功勋

    魏海正

    “十一五”规划开启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人民银行海西州中心支行立足柴达木这片热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国家货币政策,改进和加强辖区金融服务,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依法履职,开拓创新”的要求,积极履行央行职责,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在参与海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做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全州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上级行和海西州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一、立足海西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货币政策,积极支持海西经济发展

    认真执行、传导国家货币政策是基层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两年来,我们根据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立足海西经济金融运行实际,制定出台了多项切合海西经济金融发展的信贷措施,并与海西州政府经济主管部门沟通协调,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调控政策的融资项目,推动了海西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一是金融业运行态势良好。“十一五”规划开局的两年时间里,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州金融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全州金融运行健康平稳,金融机构盈利水平有所提高,现金投放同比增加。截止2007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28788万元,较上年增加21442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737370万元,较上年增加131821万元;实现盈利25082万元,较同期增加12515万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885万元,较同期增加1068万元。现金净投放130109万元;累计发放各类贷款412104万元。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能源建设、资源开发、循环经济等经济增长热点行业和项目。

    二是货币政策效果显现。近两年,我们研究制定并报州政府批准印发了“海西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见”、“海西州金融环境建设评价办法”。目前,州政府及辖区市、县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局面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我们针对海西州工农业发展特点,制定下发了2006年和2007年度“海西州货币信贷工作指导意见”、“金融支持现代农牧业发展指导意见”、“关于做好农业春耕生产资金供应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弱势行业、弱势群体的指导意见”等指导性工作意见,积极引导辖区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把握投放重点,履行社会责任,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是积极搭建银企融资平台,加强了银、政、企的沟通和协调工作。我们通过组织召开金融工作汇报会、银政企座谈会、金融机构联席会、季度和年度经济金融运行分析会,进一步加强了银、政、企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促进了各方信息的相互交流,提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2006年至今,我们主动与州、县两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和州内各金融机构进行协调,在东部农牧区“三县一市”精心筛选优势企业和项目,在德令哈市成功举办了海西东部县域金融服务融资项目洽谈会,实现签约项目14个,签约资金2.49亿元;在格尔木市成功举办了“海西西部银行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暨格尔木市中小企业融资项目洽谈会,实现签约项目18个,签约资金7.81亿元,促成场外协议资金40亿元。上述两个融资洽谈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海西州中小企业的一致好评和州政府的高度赞扬。

    四是加大了支农再贷款的支持和引导力度,指导农村信用社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利率定价机制。2006年至今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2.43亿元,确保了全州农牧业生产资金需求。我们根据海西农村牧区资金需求现状及农牧民负担情况,研究制定了符合海西农牧区实际的“利率定价管理办法”和“利率定价实施细则”,形成了兼有政策性、灵活性和风险覆盖性的浮动利率定价机制。2007年,全州农牧区小额信贷利率浮动水平下降了40%,减轻了农牧民融资负担,让农牧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利率改革的成果。

    五是继续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2007年,我们组织开展了全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评优工作,制定了《海西州“文明诚信客户”评比管理办法》,成立了海西州“文明诚信客户”评选领导小组,推动了诚信建设,引起了州政府的高度重视。

    六是继续推行金融服务试点工作。在县域金融服务试点县乌兰、天峻二县制定了“信用乡镇建设规划”,并指导农村信用社制定了《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评比管理办法》,对信用村、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质的信贷扶持政策。2007年6月15日全省首家信用镇在县域金融服务试点县乌兰县茶卡镇挂牌,标志着海西信用环境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县域金融服务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加强年”活动,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

    在2006年确定的“金融服务提升年”基础上,我们把2007年确定为“金融服务加强年”,并研究出台了《人行海西中支金融服务承诺制》、《人行海西中支金融服务问责制》、《人行海西中支金融服务责任制》和《人行海西中支依法行政责任制》等四项制度,围绕经济金融发展中的瓶颈、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贴近海西实际的调查研究和协调工作,加强了与金融机构和政府经济部门的联系与沟通,使金融服务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一是省内首家由农村信用社代理的国家金库天峻县支库成立。国库资金结算不畅问题是制约天峻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引起省、州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关注。人民银行海西州中支为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在海西州委州政府、天峻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与县政府、农村信用社共同完成了天峻县国库代理的可行性论证。经西宁中支批准,2007年4月10日,在天峻县隆重举行了国家金库天峻县代理支库挂牌暨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开辟了省内农信社代理国库业务的先河,解决了天峻县多年来远距离、跨地区办理国库业务的现状,为保证各项税款的及时入库、财政资金的正常使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了地方党政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

    二是在省内首次推出了《海西州普惠金融建设实施方案》。2007年,我们针对海西州弱势群体(主要指下岗职工、贫困大学生、农牧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现状,深入开展对辖内弱势群体的调查研究,出台了《海西州普惠金融建设实施方案》,经州政府批准印发全州各地区执行。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弱势行业、弱势群体的指导意见》,全州金融机构相继开办了小额农户贷款、扶贫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等信贷品种,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为促进社会和谐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金融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在省内率先组建反假工作联络站。针对海西农村牧区反假货币工作薄弱的现状,研究制定了《海西州农牧区反假人民币工作站制度》,建立了20个以基层政府为主导、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为核心、农村金融机构为平台的反假货币工作站。经培训考核,在各乡镇农牧区聘用了154名反假联络员,实现了 “乡镇有组织、村村有人管、宣传经常化”的反假货币工作体系,此做法得到了上级单位领导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和欢迎。

    四是解决了现金供应不畅的问题。针对天峻、乌兰两县没有发行库,现金调运困难,供应不畅这一现实问题,我们主动协调两县信用社与海西银鹰运钞公司鉴定了现金押运协议,实现了两地信用社可直接到海西中支发行库提取现金,既减少了现金供应环节,节约了调运成本,又降低了运钞风险。

    五是发放省内首批生源地助学贷款。2007年9月,在人行海西中支的大力推动下,我辖乌兰支行积极与县政府、财政和教育局联系,协调解决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财政贴息及手续费等资金来源问题,引导乌兰县农村信用联社率先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6笔,金额7.8万元,让贫困家庭子女享受到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扶助政策。

    六是深入开展特色研究,一批重点调研成果引起上级行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搞好调研当好参谋,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央行职能的转换,为上级领导和各级政府当好参谋,提供参考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立足县域经济金融运行状况,联合地方党政部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监管机构和金融企业组织力量深入开展大调研,并注意加强对调研成果的综合运用,使其转化为上级服务决策、指导工作的有效信息。相继完成了《金融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金融支持柴达木资源开发探析》、《盐湖卤水下降对盐湖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影响》、《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地理交通状况合理规划发行库布局》、《对构建基层央行内部“大监督”体系的调查与思考》等调研文章,引起了州政府和上级行的高度重视,州政府领导还对个别重点课题作了重要批示。

    三、切实强化内部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提升

    强化内部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做好人民银行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近两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在全辖组织开展了“内控制度学习月”活动。通过学习、讲座、案例分析和座谈交流,有效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工作责任心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有效地杜绝了事故案件的发生。二是树立“平安海西人行是金,和谐海西人行是福”的思想理念,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工作融入到了各项管理工作之中,全面落实了“无四类案件、无安全责任事故”的工作目标,得到了州市综治办的高度好评,并在州政法委组织的考核中成绩优异。三是制定了《海西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预案》,组织开展了消防、电力中断等应急演练工作。通过组织演练,提高了我中支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作为在海西的央行分支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维护金融稳定,服务地方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履行央行职责紧密结合起来,把握新形势下州委州政府对海西工作的战略举措,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履行好各项央行职责。在执行货币政策、保持币值稳定、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的同时,注意对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和县域经济等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发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的窗口指导和调控引导作用,改进货币信贷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货币政策执行绩效,加强与政府、企业、金融的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方式,推动海西经济、金融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人行海西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