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语境下纪录片对中华文化的传播

    【摘 要】 纪实影像《航拍中国》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和飞行拍摄技术,将镜头聚焦我国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以及社会发展。该片集纳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内容为价值旨归,在串联式的碎片叙事结构下构建中国形象,通过中国特色的言语表达为观众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借由“新技术+”赋能构建声影融合艺术空间,在视听美学盛宴中全景式呈现中国风貌;与中华文化形成观照,阐释了天人合一的哲思,在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中塑造了独特的“中国记忆”,深入浅出地为观众展现中华文化。

    【关 键 词】《航拍中国》;纪录片;“新技术+”;中华文化

    【作者单位】卫姚伊,西京学院。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09.024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影像,是国家形象在国际传播中的文化载体。大型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制作出品,以航拍视角俯瞰中国,利用无人机、轨道卫星、VR等新技术,多层次、立体化地呈现了中国各具风貌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观众展示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新技术+”语境下,《航拍中国》以影像符号表征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及民族符号,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传播中国声音。

    一、内容旨归:自然与人文视域下的叙事与言语修辞融合

    1.碎片叙事下的中国形象建构

    纪录片是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航拍中国》冲破传统自然类纪录片的“窄巷思维”,使用无人机、载人机和轨道卫星进行多层次影像呈现,使用VR摄像机在平面上进行特效呈现,并采用“一镜到底”场景飞行拍摄等手法,以自然生态带动历史人文、社会形态的探寻,由表及里,以串联式叙事方式深层次构建中国影像。可以说,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是中国形象的影像史诗。

    《航拍中国》将独立的叙事元素串联在一条主线中,形成碎片化定点叙事。《航拍中国》两季皆以方位东、西、南、北、中为叙事线索进行串联式叙事表达,集中讲述地区特色,借由串联式的叙事结构降低受众因空间跳跃所造成的视觉断裂。“新技术+”语境下,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更具自主性,并呈现碎片化特点。在整体串联式的叙事结构中,《航拍中国》选取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风光进行碎片化叙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表达。《航拍中国》以省为单位,以空间递进的方式进行叙事串联。例如,第一季的第四集,在陕西秦岭—华山—终南山的叙事主线下,选取三个地方的代表物种进行跨越式叙述转换,观众在大大压缩的叙事时间线中实现视觉空间的转换,接收由碎片化影像拼接而成的信息,通过联想在脑海中勾勒出陕西的整体风貌,这个过程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享受和美学观念的表达。

    2.文化基因深耕下的言语创述

    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独特的影像创意,将我国的自然生态之美、历史人文之美作为创作素材及观照对象,将叙事框架根植于中国语言的修辞文化基因,加工并再现了具有中华文化底蕴的语言修辞艺术,彰显了纪实影视的艺术美学意蕴以及中华文化语言的魅力。

    《航拍中国》构建了具有中国话语特色的意义空间,在言语表达上善设悬念,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在《江苏》一集中,故事以朱元璋所设立的皇家禁地开篇,既借由历史故事巧设问题,又拓展了时空,勾起观众的串联式记忆。基于传播受众定位,《航拍中国》在强调内容通俗易懂的同时,还在语言解说中充分发挥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运用大量拟人、比喻、铺陈、用典等语言修辞手法深化主题意蕴。在《甘肃》一集的解說词中,将黄河拟说为“民族母亲”,把七彩丹霞比喻为“大自然随手打翻调色板的无心之作”,通过对语言表达进行艺术加工,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联想,借由影像与语言的相互观照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航拍中国》运用解说词等语言符号构筑中国纪录片话语传播的新范式,对中国语言修辞美学进行现代化转化,展现了中国语言审美观照的民族特色及根据新时代受众需求进行艺术转化的实践。

    二、视听美学:全景式呈现中国风貌

    1.声影整合下艺术空间的构建

    《航拍中国》是我国首部以航拍视角呈现壮美景观的大型纪录片,每集围绕一个省份进行编排,将叙事逻辑进行可视化处理,并借助高科技航拍辅以生动的解说及音乐、动画等媒介,融合有声语言与图像技术,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航拍中国》为观众展现祖国大地的生态及人文风貌,实现了纪录片的传播意图,达到了良好的叙事效果。

    作为中国航拍艺术的标杆,《航拍中国》突破传统的二维视角,通过场面调度、画面阴影等对人文自然景观进行空间视角的重塑再构,借用航拍镜头开阔的视角延伸画面的纵深感,颠覆了观众对时空的认知,激发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观看《航拍中国》的过程中,观众既可以突破时间的束缚,跨越四季、纵横古今,又可以冲破空间的藩篱,穿越沙漠、湖泊、云海、雪原,感受中国广袤大地的壮美。此外,影片还将无声影像与有声语言相结合,邀请优秀作曲家王备作曲,借由背景音乐将碎片化的影像语言串联起来,并辅以生动的语言解说,达到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视觉与听觉的平衡,打造了一个声画同步的艺术空间。

    在航拍海南时,导演将不同镜头进行运动组接,多角度展现海南全貌。运用直升机、无人机的垂直运动,以广角镜头呈现海南全景,并借助三维的动态影像展示海水的激荡澎湃。动态画面配以舒缓的女高音哼唱,给观众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及听觉的冲击力。而遨游在海南骑楼老街时,镜头转为延伸画面视角的纵深感,赋予静态物体生命力。该片解说词饱含深情,娓娓道来,在舒缓和紧凑之间形成叙述的张力。无论是从宏观场面还是微观细节,影片完整地呈现了立体化的海南风貌,有效提升了观众的观看热情与情绪体验。

    2.“新技术+”重塑影像空间

    借助航拍无人机及VR摄影机等新技术,赋能拍摄4K超高清影像,《航拍中国》将航拍技术熟练地运用到了纪录片的创作之中。为达到精准拍摄,《航拍中国》借助卫星技术及三维地图全真模拟地理面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拍摄选址、实地彩点、构图、摄影运动构思,利用无人机调控在空间维度上找寻最佳拍摄视角,以动态形式展现该地区线条轮廓的延伸变化。

    纪录片作为一种纪实影像,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展现真实为本质, 《航拍中国》在航拍技术的助力下,生态的自然状况及风貌得以呈现。一方面,借助新技术可以深入无人区,拍到人们无法用常规手段拍摄的景观。例如,在《陕西》一集中,利用无人机噪音小的特点在不过度打扰动物的生活的前提下,镜头得以捕捉到全世界唯一一只棕色熊猫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借助新技术通过转换不同的拍摄视角,刷新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新鲜感。在《新疆》一集中,航拍真实客观地还原了新疆特克斯县八卦城独特的城市布局,平面图式的大远景中,城市阴阳中心延伸开的八条主干道向观众们展现了古时中国文化的哲学思想。振奋人心的航拍镜头、生动的解说词、舒缓的音乐,触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在旧城与新城、古今景观的对比中,观众在历史与当下的对比性审视下跨越时空界限,思考中国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三、表达向度:中华文化的立体呈现

    1.现实观照下“天人合一”理念的话语阐释

    不同于其他自然人文类纪录片,《航拍中国》将更多的镜头聚焦在中国辽阔土地之下的中国文化。中国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人文为《航拍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则为《航拍中国》提供了文化养料。在各色自然风光的映现下,《航拍中国》更注重中国“天人合一”这一哲思的理解和思辨,注重在文化视角观照下对自然本质、人类生存环境、人类发展的探寻与突破。《航拍中国》突破了现实意义上的记录,提升为更高层面的审美选择和价值判断,在潜移默化间构筑中华文化认同,使观众深刻体悟到中华民族精神。

    《航拍中国》将镜头对准我国纷繁的自然地貌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展现了不同地域的人文生活,切实从观众的立场出发,在呈现自然风光时始终秉持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江苏》一集中,通过记录盐城湿地,给观众展示了世界级濒危物种丹顶鹤的生活状态;在航拍陕西中,为观众展现了原本仅有七只的珍稀动物朱鹮如何在人类保护之下繁衍生息……《航拍中国》关注人与自然的生存状况,以新的视角展现自然环境的现状与历史变迁,并借此映射出人类活动,记录中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所做出的努力,呈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状态和精神意蕴,彰显了中国共建绿水青山的观念。

    除了聚焦自然景观,《航拍中国》在论及人文城市建设时,抓住中心点进行深入探讨,描绘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我国五千多年以来的辉煌成就,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激起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及民族自豪感。《航拍中国》从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的客观记录中深挖人与自然的和谐议题,在宏大叙事模式下展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风貌,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

    2.“人类命运共同体”语系下的中国记忆塑造

    “形象”是带有主观强烈色彩的个体态度肖像。在“形象”的建构和评价中,视觉记忆更加快速和直观[1]。全球化趋势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须构建在民族文化认同之上。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向心凝聚的有力保障,自然人文纪录片作为民族文化价值的重要传输载体,其在艺术创作框架下实现了价值共享,彰显了民族文化自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推动中国话语体系走向世界,是寻求人类共同利益与价值内涵的新视角。

    《航拍中国》着重在文化特色上下功夫,综合考虑时空、文化、历史等元素,以“大、美、奇、变”为出发点,凸显了中华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构建了具有中国记忆的影像诗篇,为将来留下具有中国记忆的珍贵历史影像。《航拍中国》突破传统狭隘的视角,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风貌以及人文生活背景,通过拓展视角、空间创设、艺术修辞等多个维度挖掘独具中国记忆的文化价值符号,借助影像美学创设历史情境,塑造中国形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国人的民族文化自觉,扩大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强化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维护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稳定发展,在对外传播舞台上展示中国的大国形象,进一步推进多元文化的交融。

    在中国集体记忆的导向下,《航拍中国》挖掘具有明显民族标识的纪实影像符号,在宏大叙事框架中借由众多个体记忆拼接构建话语体系。影片既有对自然人文景观的刻画,又展现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新气象及人们的生活形态;既有三沙市的飞机、海南的环岛高铁、巴扎的贸易,也有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切入,呈现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的个体记忆及当下中国的嶄新面貌,在现实和历史中构建起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航拍中国》以真诚探触观众内心,借助视觉、音乐、解说,把祖国的壮美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内容契合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范式,激发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内心的自豪感,因此,该纪录片成为中国航拍自然人文影像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四、结语

    纪录片是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传播载体,也是国际跨文化交流、巩固及拓展中国特色的文化版图的重要传播形式。随着信息技术及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传播形态,纪录片的拍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航拍中国》借力新技术及融媒体,对中国大地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和社会发展进行多层次立体影像记录。借由历史的重现,空间的塑形和现实再造,构建带有中国色彩的文化记忆,表征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打造出了具有中国记忆的历史影像,稳固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的根基。

    《航拍中国》反映中国的时代诉求,创新了中国故事的叙事方式,实现了影像运动空间的塑造,开拓出新的空间变换方式,成为中国航拍纪录片的标杆。该片在国内外广受好评,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独具审美意蕴、哲学思辨的中国形象。在全球多元文化交融下,构筑中国话语体系既是对中国文化价值的肯定,也是中国历史的延续。

    |参考文献|

    [1]任悦. 视觉传播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虞国芳. “中国记忆”的影像建构[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