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时间管理与无聊倾向的关系

    袁建群

    

    

    〔摘要〕为了探讨中学生群体时间管理倾向、正念水平和无聊倾向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问卷、正念五因素量表和无聊倾向问卷对214名不同年级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正念水平及无聊倾向在性别、年级上均无显著差异;时间管理倾向与正念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无聊倾向与时间管理倾向、正念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正念水平在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无聊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得出结论:为了改善中学生的无聊状态,应关注其时间管理的方式和效率,同时可通过提高其正念水平,如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正念训练或传授一些可运用于生活中的正念技巧,来降低无聊倾向。

    〔关键词〕时间管理;正念;无聊倾向;中学生

    一、引言

    无聊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们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人们通常觉得无聊的存在是正常的,或许这是因为无聊不像愤怒、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那样给个体带来强烈的体验。相反,人们更倾向于认为,无聊对自己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妨碍。相比其他更为强烈的情绪状态,人们对无聊的关注更少。研究者通常将无聊情绪分为情境型和特质型。情境型无聊是个体在特定时刻、特定情境中的短暂体验,是状态无聊(state boredom),比如工作无聊、学习无聊、人际无聊。特质型无聊(trait boredom)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无聊倾向,是具有弥散性的心境,面对同样的情境时,高无聊倾向者更容易产生无聊感,产生无聊的频率也更高[1]。无论对于状态无聊还是特质无聊,人们的态度都是宽容的,因为它的存在似乎并没有对于个体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或者说,由于无聊的低情绪体验性与弥散性,人们没有意识到无聊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事实上,无聊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有联系。研究者在对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进行研究时发现,无聊倾向与注意力缺陷呈显著正相关,而注意力缺陷往往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的效率[2]。另外,无聊倾向还被证实与问题行为有关,高无聊倾向者为了摆脱无聊,会倾向于进行一些具有感官刺激的甚至是破坏性的活动,包括酗酒、赌博、暴食等,可见无聊倾向有碍于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再者,无聊倾向与许多负性情绪显著正相关,包括抑郁、焦虑、孤独、绝望、愤怒等,而长期处于这些情绪之下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最后,还有研究指出,高无聊倾向者的人际关系相对不和谐[3]。可见,无聊情绪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对于特质无聊的个体而言,无聊很可能已經成为个体生活、工作的伴随状态,以至于个体已经习惯了无聊感的存在,甚至察觉不到有何异样。而事实上,从前面的论述可看出,长期处于这种弥漫性的、低体验的无聊心境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可能存在很大的威胁。对无聊情绪的研究有其独特的意义,了解无聊的作用机制并将其运用到对无聊心境的改善中去,对改变现代人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对于中学生而言,“无聊”这个词似乎经常被挂在嘴边,成了口头禅。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很多同学感觉生活单调乏味,倍感无聊。

    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对时间的态度、计划和利用等的认知特点,也是个体对时间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4]。有研究表明,低效的时间管理与高无聊倾向存在相关关系。如果个体的时间管理倾向真的与无聊倾向相关,那么或许可以通过改变个体的时间结构和对时间的组织来降低其无聊倾向。但是时间管理倾向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人格特质,提高个体的时间管理能力可能是长期且低效的,找到一种相对快速和高效的应对方法是研究者所需要的[5]。

    近年来,正念疗法迅速地发展起来,它被运用于心理疾病的治疗、负性情绪的改善,甚至是各种生理疾病的辅助治疗中,正念疗法所呈现出来的疗效受到了普遍关注[6]。那么,能否将正念疗法作为改善无聊心境的应对策略呢?

    有研究指出,正念水平与无聊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正念(mindfulness)是指个体对此时此刻的内在刺激及外在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以一种不判断的方式去注意观察。正念强调个体以不判断的、耐心的、接纳的态度来注意和觉察当下所发生的内在和外在的客观体验,这里所说的“体验”包括个体当下所想到的、客观感受到的、个体此刻的躯体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等。目前,正念研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各种正念疗法的应用上。许多实证研究证明,以正念为基础的各种疗法不仅可以缓解各种生理上的痛苦,而且对许多情绪困扰也有显著的疗效。主观感受上的变化或许并不足以说明正念疗法对个体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些研究为正念疗法所带来的生物因素的改变提供了证据。以正念减压训练项目(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MBSR)为例,受训者的左前额叶皮质活动增强,该区域的活动已被证实与人的积极情绪相联系;同时,受训者的免疫力也得到了提高[6]。

    国内研究证明,正念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正念水平,有效地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增强积极情绪、缓解压力。而更具建设性的是,受训者可将所学到的正念技能融入日常生活中,以自助的方式帮助自己缓解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调节负性情绪。正念水平的高低可能并非与中学生的无聊倾向直接相关,但是鉴于正念训练在改善负性情绪相关的应用中取得的成效,或许正念训练中的一些方法可以借鉴用于降低无聊倾向。因此本研究将正念水平这个因素纳入时间管理倾向与无聊倾向关系的研究中,旨在为将正念技术用于改善无聊倾向找到依据。

    目前还没有研究者对时间管理倾向,正念水平与无聊倾向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这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本研究所关注的。因此,本研究拟主要探讨如下问题:(1)探讨中学生群体中时间管理倾向、正念水平、无聊倾向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2)检验正念水平是否在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和无聊倾向之间起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与方法

    通过两种渠道发放问卷,一是通过网络平台“问卷星”向中学生发放网络问卷,二是方便取样向本地中学生发放纸质问卷。剔除作答时间明显短的网络问卷及漏答的纸质问卷,最后共收到有效问卷214份。

    (二)研究工具

    1. 时间管理倾向的测量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5]。该量表共44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3=不确定,5=完全符合)。该量表有三个维度:时间价值感,其中又分为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时间监控观,其中又分为设置目标、计划、优先级、时间分配和反馈性;时间效能感,其中又分为时间管理效能和时间管理行为效能。该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 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

    2. 正念水平的测量

    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该量表主要用来测量个体平时生活中正念的水平高低。该量表共39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3=不确定,5=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正念水平越高。该量表含五个因子:观察、描述、不判断、对内部体验不反应、有觉知地行动。中文版由邓玉琴、刘兴华和Rodriguez[7]翻译修订,该量表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448~0.843之间,除对内部体验不反应因子外,其余因子在中国样本下的信度均达到0.65以上,重测信度系数在0.512~0.741之间 。

    3. 无聊倾向的测量

    采用中学生无聊倾向问卷。该问卷共30个题目,采用7点计分(1=完全不符合,4=不确定,7=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无聊倾向越高。该问卷由黄时华、李冬玲、张卫等[2]在无聊倾向问卷(Boredom Proneness Scale,BPS)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中学生实际情况添加了人际关系这一新维度编制而成,使问卷更加适用于我国中学生。问卷参照BPS,设有两大维度: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其中外部刺激反映个体对环境刺激的低度感知性,具体包括四个因子,即单调性、孤独感、紧张感和约束性,单调性反映外部刺激的复杂性,孤独感反映个体的内心体验,紧张感反映人际交往,约束性反映对外界约束的体验。内部刺激反映个体自我创造兴趣活动的能力,如果个体有良好创造力,爱好广泛,以及能在不同环境中保持自我充实,往往不容易体验到无聊情绪。它包括两个因子,即自控力、创造力,自控力反映个体注意力,创造力反映个体思维活跃性。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7,两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7和0.70,重测信度为0.80。

    (三)统计方法

    用SPSS 16.0進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中学生在三个量表上的得分差异

    在时间管理倾向、正念水平、无聊倾向三个量表上,被试均未见性别、年级上的显著差异。

    (二)相关分析

    时间管理倾向、正念水平与无聊倾向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见表1,时间管理倾向与正念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无聊倾向与时间管理倾向及正念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

    (三)中介效应检验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2)显示:(1)以无聊倾向为因变量,时间管理倾向为自变量,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2)以正念水平为因变量,时间管理倾向为自变量,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3)以无聊倾向为因变量,正念水平和时间管理倾向为自变量,无聊倾向和时间管理倾向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因变量无聊倾向和自变量时间管理倾向之间呈显著相关。当加入了自变量正念水平后,无聊倾向和时间管理倾向之间的回归系数降低(偏回归系数从-0.703降到了 -0.616)。故正念水平在时间管理倾向和无聊倾向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 介 效 应 与 总 效 应 之 比 为 [B2B3正念水平/( B3时间管理倾向+B2B3正念水平) ]= 0.123,直接效应与总效应之比为0.877,即在时间管理倾向对无聊倾向的效应中,有87.7% 是直接效应,另外12.3%是通过中介变量正念水平的间接效应起作用的,如图1所示。

    四、讨论

    (一)关于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正念水平与无聊倾向

    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可见时间管理倾向并不因性别不同而不同,这有悖于人们普遍认为的女生更加自律、更善于安排生活的观念。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在年级上未见显著差异,说明自主组织时间的能力并没有因为年级的升高而增长。中学生的正念水平无论在性别还是年级上都未见显著差异,看来,性别和年级并不是影响正念水平的因素。中学生的无聊倾向在性别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中学生的无聊倾向并不会随着性别的不同所带来的休闲娱乐方式的差异而产生变化。中学生的无聊倾向在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无聊心境的产生并不由空闲时间的多少来决定。可见无聊感虽与空闲时间有关,但是其作用方式复杂,无所事事的人会感到无聊,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安排一些事情让自己充实起来;忙碌的人也会感到无聊,可能是因为他所忙碌的事使他感到枯燥无味。

    (二)时间管理倾向与中学生无聊倾向的相关关系

    时间管理倾向与无聊倾向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时间管理能力越差的中学生,更容易体验到无聊且频率更高,即无聊倾向越高;相反,越善于管理时间的学生无聊倾向越低,这与之前的一些研究结论相同[8]。邓凌和陈本友[9]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与焦虑、抑郁等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和邓麟[10]的研究也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消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积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可见,时间管理倾向确与一些负性情绪存在着联系,无聊作为一种负性情绪或许受到了相同机制的作用。娄霞和张永红[8]的研究发现,时间管理倾向与无聊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并且时间管理倾向通过无聊倾向的中介作用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也就是说时间管理倾向首先可能影响无聊倾向。时间管理能力较强的中学生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无聊体验较低;时间管理能力较弱的中学生容易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无聊体验也较高。对于中学生而言,若能有效地管理时间,则很有可能减少无聊感。因此,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训练,或可成为摆脱无聊感的良方。

    (三)时间管理倾向与正念水平的相关关系

    时间管理倾向与正念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越高,正念水平也越高。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对自身的行动的计划、监督、控制和评價等,个体进行操作的客体是他本身的活动而非外部世界。与此同时,个体会对其自身产生更多的关注,以便对自己的活动进行监控和评估,这便产生了个体对自身内部世界的更多关注。而正念正是一种个体关注自己内部世界的特殊注意状态,时间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有更多关注自己内部世界的经验。虽然在进行时间的计划、组织和监控等活动时,个体对自身的关注不同于正念概念中所包含的“不判断”,但是二者仍有相通之处。而时间管理能力较弱的个体对自己行为的监控能力弱,可能没有办法很好地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因此其正念水平也较低。

    (四)正念水平在时间管理倾向与无聊倾向间的部分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正念水平在时间管理倾向和无聊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时间管理倾向对无聊倾向的效应中有87.7%的直接效应,另外的12.3%是通过中介变量正念水平间接起作用。时间管理倾向通过正念水平对无聊倾向产生影响,即时间管理倾向可能首先影响中学生的正念水平,时间管理能力强的中学生正念水平也较高。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特别是较高的时间管理效能感,会给个体带来更加积极的体验,有助于产生各种积极的情绪。同时,较高的正念水平侧面说明个体平时的注意力集中状态较好,而注意涣散又是易于产生无聊感的原因之一,因此时间管理能力较强的个体会较少体验到无聊情绪。反之,时间管理能力低的中学生正念水平也较低,他们的日常计划安排较为混乱,常感到茫然失措、生活乏味,从而容易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同时,较低的正念水平也说明他们的行为常处于一种“自动化”“不觉知”的状态,注意力转移快,因此时间管理能力较弱者更频繁地、更容易感到无聊。可见,正念水平在时间管理倾向和无聊倾向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高时间管理倾向者由于提高了正念水平而表现出较低的无聊倾向。这种中介作用提示研究者对高无聊倾向者频繁出现的无聊感该如何进行干预,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中学生独立自主地管理时间的能力来降低无聊倾向;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正念训练,或教给他们一些生活中就可运用的正念技巧,以提高正念水平,从而降低无聊倾向。对中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进行训练可能成效较慢,因为时间管理倾向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因此,对学生进行训练的目的,主要在于将一些有效组织时间的策略教给学生,并让他们在生活中多多加以运用。而进行正念训练或者正念技巧的传授,可能对无聊倾向的改善见效较快。专门的正念训练一般开展八周,通常一期的训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如疾病中的疼痛、抑郁症、各种负性情绪等)都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在正念训练中学习到的很多技巧也可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对受训者后续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若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于改善无聊倾向,或许会成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一切还有待在实际应用中考察。

    五、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正念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正念水平与无聊倾向均呈显著负相关。

    (2)正念水平在中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无聊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时华,张卫,胡谏萍. “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35-141,162.

    [2]黄时华,李冬玲,张卫,等. 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3):86-92.

    [3]钟泳如,黄时华,熊松滨. 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7):1086-1090.

    [4]黄希庭,张志杰. 论个人的时间管理倾向[J]. 心理科学,2001(5):516-518.

    [5]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1(4):338-343.

    [6]陈语,赵鑫,黄俊红,等. 正念冥想对情绪的调节作用:理论与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0):1502-1510.

    [7] Deng Y Q ,Liu X H ,Rodriguez M A ,et al. The 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J]. Mindfulness,2011,2(2):123-128.

    [8]娄霞,张永红. 无聊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5):97-101.

    [9]邓凌,陈本友. 中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主观时间压力与抑郁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0):659-684.

    [10]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邓麟.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6):649-653.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惠州,516007)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