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

    ?李顺蓉

    摘 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数据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本文介绍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大数据在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路径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246

    基金项目:雅安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院级科研项目“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以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YZY2018ZKB0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移动应用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大数据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教育行业的教学、学生管理、科研管理等领域,助推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的提升。科研作为高职院校重要工作之一,对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发展,扩大学院影响力,提升综合实力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科研工作的开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面对高职院校日益增加、种类繁多的科研数据,如何从中挖掘有效信息辅助科研决策,提高科研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动高职院校提升科研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应用大数据的必要性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用传统的数据库软件工具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快速的增长、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多样性、高速性和价值密度低等特征。大数据技术指从庞大的数据集合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技术,包含集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等重点举措下,凸显了科研工作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性,推动高职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科研数据急剧增加,具备大数据的超大规模、价值密度低、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价值巨大等特征,高职院校科研领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优势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统计分析各种科研信息潜在的、隐藏的内在联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为科研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管理工作量大,工作流程复杂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对接院内外几十个部门,负责院内外课题、纵横向课题管理、科研队伍管理、科研平臺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科研工作绩效考核等工作,工作内容涉及面广、种类繁多、数据规模大。例如:科研课题管理就涉及课题的申报、立项评审、立项通知下达、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归档、成果报奖等多个管理环节;而科研工作考核管理则涉及教职工的科研课题立项文件、纵横向课题到账经费、科研获奖、论文、著作、专利等诸多环节。每年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科研项目、经费、成果资料等数据文件,整理存档备案多,工作流程复杂且资料琐碎,需要花费科研管理人员大量的时间来处理这些工作,因此,科研管理人员无法保障高水平的科研服务质量。

    2.2 科研管理方法简单缺乏针对性

    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中,一直以来都由学院科研处进行统筹统管,采用上传下达、材料收发等"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科研管理岗位编制人员少,一般也就2-4人,且大多都由教师兼任,缺乏科研管理知识和数据敏感度。然而科研管理内容多、范围广、涉及面宽,因此在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仅局限于对科研项目、经费、成果鉴定、报奖等被动的统计、报 送;而对于科研指导主要面向全院教师开展一些科研学术知识讲座,邀请主管部门的领导或行业专家来学院传授一些基本的课题申报方法和技巧等。然而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小群体及个体的专业化和个性化管理极少,基本上也没有对每一位教师做个人的科研规划设计。

    2.3 缺乏数据共享理念,科研数据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科研人员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都比较独立,科研数据共享意识薄弱,基本还没有形成科研数据共享理念。这就造就很多同一学科科学研究重复性科研实验,科研数据没有被充分挖掘利用,科研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也不能满足交叉学科团队的组建及产学研的应用,不能跨专业、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融合发展,研究方向单一,创新性不足。其次,大多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都缺乏专业数据分析人才,在管理过程中只注重科研数据的量,大量的科学研究的相关数据会随着科研项目的结束而被封存,未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充分挖掘,造成科研数据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2.4 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低,重复性工作多

    由于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起步晚,相对科研项目数量不多,大多利用办公软件word、excel等对科研数据资料进行手工录入的方式。这种方式,在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初期发展的阶段还能满足学院科研管理存在的一般问题。但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扩大,日益壮大的科研队伍,仅依靠office办公软件对文件、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科研发展的需要。首先手工记录的方式增加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者的工作量,重复性录入、统计数据的工作繁多,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难以保障数据的统一性、完整性,更新也不及时;其次,手工记录的方式也不方便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数据共享,缺乏对隐藏信息的挖掘、分析,影响学院科研发展决策能力。

    3 大数据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探索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科研水平不断增强,科研数据不断增多,科研信息化管理存在上述相关的问题,对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要从实际出发,探索大数据技术在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具体应用,充分挖掘应用高职院校积累的科研大数据,推动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

    3.1 应用大数据助力科研管理决策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其科研数据覆盖面广,不仅仅是科研研究产生的数据,还有外部环境产生的数据,这些科研数据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中,无法形成集中的资源池,严重影响对科研大数据的统一管理和价值挖掘。因此,利用互联网建立科研大数据平台,整合科研数据,充分挖掘科研数据有用信息价值,辅助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决策。

    在大数据背景下,科研管理者应借助大数据技术优势,洞察科研数据发展方向,通过建模,形象化的处理抽象的数据,找到影响科研信息化管理的内在因素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科研大数据,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辅助制定具有科学性、可持续性发展的科研发展规划。

    3.2 应用大数据助力科研选题

    科研项目选题和申报工作是高职院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科研立项率。在科研项目申报立项过程中就包含团队成员信息、课题选题论述信息、课题思路设计论证信息、参考文献信息等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对科研项目的选题是否有创新性、科学性十分重要。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设计论证时通常都缺乏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无法对课题论证的关键因素进行综合查询分析,从而影响科研人员的主观判断,因此会出现低水平的、重复性的、无创新性的选题。然而应用大数据技术正好能避免选题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为高职科研人员搭建院内外项目申报数据库,数据库之间建立映射关系,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筛选方法,辅助科研人员选题。

    3.3 应用大数据助力科研评估

    科研评估能够较好地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对科研项目进行准确的可行性分析,从而为科研项目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科研评估建立在数据分析基础上,离开数据分析科研评估就是一句空话。应用大数据技术整合高职院校内外部数据资料,从科研人员库、科研项目库、科研成果库、科研经费库、科研设施库等资源数据库中采集数据,应用挖掘算法、聚类算法等技术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并建立数据综合评估模型及各类科研项目评价指标,为科研评估的专家提供可靠的科研数据支持,保障科研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科学性。

    3.4 应用大数据优化科研资源配置

    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一直以来都比较短缺,这主要是因為高职院校的科研起步相对较晚,投入少,科研资源配置不平衡。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覆盖科研项目实施整个过程的科研数据资源库,加强对原始数据的采集,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结合高职院校各专业、学科实际情况建立科研成果的计算参数和规则库,借助科研考核结果分配校内科研资源,实现科研资源最大化高效应用。对于高职院校校外的科研资源,目前已有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高职院校科研人员提供相关的科研仪器设备共建、共享、共用,满足科研人员科学研究所需,同时也实现科研资源优化应用。

    3.5 应用大数据助力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科研项目的管理是随着科研项目的生命周期进展而进行的,在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中往往重视科研立项、结项,往往忽略了过程的管理。在高职院校科研人员都是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专职教师,也是科研人员,而高职院校教学任务繁重,因此有一部分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在立项以后就停歇下来了,完全没有按照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工作,以至于立项率高,结题率低。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从项目的申报、立项、任务书、合同签订、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报奖等全过程的管理、控制,同时也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定时提醒项目负责人及时开展科学研究,保质保量完成科研任务。

    3.6 应用大数据助力科研管理人员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效率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多、范围广,数据繁杂,而科研管理人员少,因此科研管理工作效率普遍高。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帮助科研管理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科研数据,并能应用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技术提取有用的科研数据信息,辅助科研信息化管理,提高科研的工作效率,促进科研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还能及时、快捷的为科研人员传递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信息以及地方企业、行业及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需求、社会热点,帮助科研人员找准自我的科研方向,围绕现实需求、社会热点开展科研工作,进而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应明确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利用大数据带来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广泛地运用于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起规范、科学、高效、灵便的科研大数据管理平台,为科研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决策支撑,助力科研管理工作者做好科研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朱一梁.大数据环境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

    [2]李炜.大数据环境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职业,2020(3).

    [3]钟苏婉.大数据背景下科研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J].大连教育学报,2019(12).

    [4]王莉莉.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2).

    作者简介

    李顺蓉(1986-),女,四川雅安人,助教,研究方向:科研信息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