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思考

    摘 要: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北大木偶不仅是我国稀有的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在国际上大放异彩,享誉盛名。为了确保木偶艺术的薪火相传,除了剧团带班的方式,更是联合多方办学办班。本文以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木偶传习班为例,从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角度,着重分析高校非遗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对其实际的教育教学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川北大木偶;高校教育;人才培养;非遗传承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245

    基金项目:该项目为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项目,项目类别:青年项目,项目编号:NC2019C062,负责人:陈亚飞,参研人:王琴、任航、李桑冉、潘俊宏、李佳(单位均为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

    1 川北大木偶的介绍

    川北大木偶艺术是经过多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民族瑰宝,其背后包含着的丰富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作为植根于人民生活土壤之中的民间艺术,已在川北一带流传三百余年,2006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世界唯一的稀有剧种,早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赴前苏联、芬兰、新加坡演出,在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据考证,川北大木偶最早是在清初移民时杨姓人带到的川北仪陇县,后被仪陇县包场(今石佛乡)木偶艺人李约之所买,创建了“福祥班”又称“李家班”,后在川北地区活动频繁。川北大木偶系杖头木偶,所谓杖头木偶,就是用竹杖或木棒支撑木偶的躯体,表演者一手握住竹杖或木棒,像撑伞一样把木偶举起,另一只手操作木偶上的两根铁签,从而让木偶比划各种动作[1]。杖头木偶在我国的上海、西安、北京、湖南等地都有,但四川南充的川北大木偶有殊于众,它形体高大,近乎成人之高,由于它身高体阔,表演者还须借助腰间系着的布袋子,把一根五尺长的直杖插在袋里作为支撑点[2],然后完成各种表演动作。木偶造型多变、形象逼真,表演细腻优美、动作灵活,加上真人与木偶同台演出,达到了以假乱真、亦假亦真的视觉效果。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创造发展,使它融戏剧、表演、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2 川北大木偶现阶段的发展

    四川省大木偶剧院是“川北大木偶戏”的唯一传承单位,经历了从仪陇县木偶剧团、南充市木偶剧团的相继成立,到1999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审批,南充市木偶剧团更名为四川省大木偶剧院[3]。川北大木偶受到了中央、省、地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2009年川北大木偶被国家授予“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迄今为止,川北大木偶演出足迹遍及各大洲,先后到英国、俄罗斯、墨西哥等40多个国家演出,多次获得国际木偶节大奖。在剧目建设上也在不断推出新作,前有《玉莲花》、《小铃铛漫游记》等经典之作,后有《圣象峨眉》、《彩蝶的神话》、《龙门传说》、《丝路驼铃》等精品剧目。2012年参加第21届国际木联大会暨国际木偶艺术节,《彩蝶的神话》获最佳剧目奖。2013年正月初一,《千里共婵娟》节目参加了文化部春节电视晚会[4]。作为川北大木偶艺术的发源地——南充,2014年、2017年先后举办了两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世界各国的木偶艺术院团聚集于此参加演出,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和木偶艺术的健康发展。特别是2018年2月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中让人惊艳的两名“熊猫队长”,其创意源自于川北大木偶,由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耗时半年,数百次修改,创作而成。这是传统艺术与时代科技相结合的杰作,这对体型巨大、科技感十足的熊猫队长,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了川北大木偶的魅力。演出结束后,这两名熊猫队长已被接回南充老家,放置在南充火车北站的广场上,市民们争相参观和拍照,这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木偶艺术的真实和亲切,也有助于打造城市的文化品牌。

    3 对高校木偶艺术人才培养的思考

    川北大木偶的传播发展离不开一代代艺人的坚守传承,过去是以父传子,师父带徒弟,正是有了李泗元、李发海、胡玉林、胡兴映等老一辈艺术家苦奋斗、执着坚守的付出,才让川北大木偶逐步走到了今天。之后开始招收学员,以团带班,层层筛选淘汰,也留下了一批优秀的木偶从艺人员。这些前辈艺人们功不可没,但也面临从业人数少,队伍老化、年龄断档等问题,想要大木偶艺术更好的繁荣发展,需要不断增强人才队伍,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为了确保川北大木偶薪火相传,近年来,开始联合各大院校进行招生培养,先是选送学员到四川省艺术学院学习,后与南充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川北大木偶全日制学历教育传习班。

    针对高校木偶艺术非遗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分析他们的特殊性。就传习班而言,这是以学历教育的形式办学办班,该传习班是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充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在学校接受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和考核,学生毕业后由市国有文化院团公司择优录取就业。这批传习班的学生共60人,他们基本来自南充本地,实际入校的年龄在12到18岁之间不等,初中学历居多,整体文化课的学习程度较差,少数具备一定的美术、音乐、表演基础。这些学生思想活跃又简单,行为习惯不够规范,许多都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喜欢新奇的事物,但又缺少持久的热爱度和意志力。而木偶艺术是比其他学艺更为艰苦和艰难的,并不是几年的学习毕业就结束了,其中他们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要从事这个行业,一直坚持下去,这是多么艰辛和漫长的过程。在家庭背景方面,个别学生的父母就是木偶从艺人员,还有些是亲戚朋友从事的行业与木偶艺术相关。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或者属于留守农村老家的情况。这批传习班的学生存在着年龄跨度大,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家庭背景复杂等方面的特殊性。

    在教育管理上,安排由两名辅导员帶班,除了高校的辅导员,另外还有一名专门负责他们的院团老师,也是传习班的辅导员。虽然这些学生年龄偏小,但对他们都是严格要求,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要让他们学会自立、自律和吃苦耐劳,培养良好的作息规律和习惯。无论寒暑,他们都要坚持早晚练功,专业老师陪同指导,辅导员监督记录。由于整体而言,社会对木偶艺术事业的认同感较低,所以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我们都很注重多方面的宣传和传播,以增强他们对木偶艺术的认知和价值,让他们感受到作为非遗传承人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一方面,我们通过专业老师的现身说法、老艺术家的讲座,加强学生对木偶艺术的了解和热爱,同时我们利用班会主题,寝室文化建设,在他们的教室、寝室装饰布置与木偶艺术相关的条幅、照片等,营造良好的专业艺术氛围。除了专业老师要求上课统一着装之外,我们还专门购买和制定了班服,服装胸前绣上了大木偶传习班的字样,从这些生活中的细节来建立学生的集体感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入学之时辅导员就建立了家长群,经常在里面分享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训练演出的视频和照片等,让他们时刻了解自己的孩子动态,了解大木偶艺术的相关信息,也便于家长和教师及时的相互沟通,共同教育管理这些学生。

    在教学课程上,他们周一到周五的课程基本是排满的,加上早晚功,但每周留出了半天的课余时间和周末两天休息。学生们已经适应了这种紧锣密鼓的学习状态,觉得非常充实和有节奏感。传习班分设了两个专业,一是木偶与皮影表演,二是木偶与皮影制作。其中表演专业人数较多,制作专业的学生不到20人。以往招收过表演的学员,但在木偶制作方面是第一次招生办班。在课程设置上,文化课除了语数英之外,还包含计算机基础、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律、体育与健康等,注重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艺术品格,表演专业课有声乐、舞蹈基训、戏曲唱腔与表演、古典舞身韵等;制作专业课有素描、色彩、泥塑、手工、木偶制作等,使他们掌握木偶艺术的基本能力,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文化大大课两个专业一起上,由学校的老师教学授课。专业课方面,表演的同学有专属的舞蹈教室,并且分成男班和女班,大部分是由剧院的专业老师给他们上课,还有些是专门聘请的行内专家、教授来上课;制作的同学也有自己的画室,他们的的专业课是由学校艺术系的专业老师和剧院的木偶制作老师共同给他们上课。他们的专业期末考试采取汇报演出的方式,根据他们各门课程的教学,会将编排好的内容一一串联起来,以舞台感、现场感组成一场小型的汇报演出。邀请学校和剧院的相关领导、老师进行观看指导,也有少数家长到场。辅导员会录制视频和拍照,一来可以在班群、家长群、教师群进行分享,二来便于存档记录、资料收集。

    在教育教学方面呈现出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常规教学和演出活动并存的情况,这基本说成为一个常态。学生们对文化课的学习不及对专业课的积极热情,特别是对于一些演出活动表现的比较活跃,这也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专业特点有关。通过一年多的学习积累,传习班先后参加了学院建校晚会,南充市春晚、南充市庆祝建国70周年晚会等,通过这些校内外的演出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从选人、编节目、训练、彩排、正式演出以及这一过程当中,同学们之间的相处、磨合,让他们逐步感受到本专业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感受到班级团队的荣誉感,特别是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许,对自己是木偶非遗传承人而自豪。传习班的全体学生和老师还有幸参与了欧美偶电影大师工作坊的活动,同学们与国际偶电影顶级专家互动学习,包括偶电影观看赏析讲座、影偶动画短片制作流程分享等,特别是制作班的学生还得到了德国让先生的授课,传习班的学生切实感受到木偶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发展。由于木偶从艺人员经常会有国外演出的活动,因此学生们也意识到学习英语等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一次次的训练演出和活动中,他们不仅收获了经验,同时也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会反过来更加认真的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在当前全国一片”非遗”的热潮中,许多优秀的传统地方传统艺术不是越来越没有特色,就是在挣扎中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川北大木偶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离不开一批批木偶艺人的艰辛付出、执着坚守,要想更好的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下去,人才培养是关键,我们需要不断壮大和增强大木偶艺术的人才队伍。办传习班,培养后备人才是我们不断探索践行的脚步,如何整合各类资源,培养与我国文化建设相适应的非遗人才,建立和完善更为合理的、长久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对非遗事业有着极大的意义。只有如此,川北大木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才会延续更生,呈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吴小丽.木偶走向市场的可行性分析———以南充市川北大木偶发展现状为例[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17(2),第133-134页.

    [2]吴应学.川北大木偶艺术[M].四川民族出版社,2014.5,第13页.

    [3]唐国良.文化的坚守与突围——川北大木偶知行录[J].四川戏剧,2015(1),第51-55页.

    [4]唐国良、唐军.木偶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思考[C].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如皋市文广传媒集团.如皋·首届全国木偶皮影艺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11-23,第6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