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的关键在于廉心

    郭占雄

    古今中外。大凡从事一项事业的人,廉政为首要,廉则为人正,正则为人直,直则是非明,不为物所惑,不为名所诱,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品质,一则有益于国家、社会,二则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是一件千古留名,彰显益德的大事。如果心中充满欲望,那么再好的制度也难以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因此,廉政的关键在于廉心。

    在我国古代。有关廉政的事例不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还有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三百两。这种为政清廉的作风似一股春风吹来沁人心扉,让人感慨不已。

    时下。廉政者在世俗人的眼中就是吃亏,被认为“傻子”,甚至有人嗤之以鼻。不少人认为人来到这个社会,就像司马迁说的:“路人嚷嚷,皆为利来;路人熙熙,只为利往。”甚至有些人认为,人来到这个社会,就是吃喝玩乐,享受生活。有些干部的心目中就存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宁可当鸡头,不当凤尾。”等封建思想,个别领导干部利用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收红包,用公款大吃大喝,生活腐化堕落,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社会各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很重,还需要我们不断创新,锐意进取。如果我们的国家干部都想着来当官,谁都不愿意当兵,那么这社会主义宏伟大厦由谁来建设。大家都坐享其成,即使一座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而作为一个人最关键的就要有一种志气,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不要整天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忙忙碌碌,无所事事。

    早在新民主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了跳出“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防止出现“政亡人息”的悲惨局面的根本方法,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党、监督政府。建国前毛泽东同志就向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谆谆告诫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建立后,看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仍旧像往常一样保持着革命的本色,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问寒问暖,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基层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在那个物质匮乏,生活贫困的年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出了可歌可泣的业绩。

    那么这一切良好的风气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勤政廉明,政通人和,上下一心,共同奋斗,干部群众,同甘共苦,攻克难关,就像饥饿的时候有了面包大家分着吃一样,如果一个人独吞,或者偏心多吃多占,那结果就可想而知,小的方面来说伤和气,大的方面来说继而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如今的贪污腐败分子已不是过去的多吃多占,小打小闹,而是一经查出就是几百万,上千万地中饱私囊,让人不寒而栗。

    廉政一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难就难在控制人的欲望,就如同一出泉水一样,如保护好了清澈荡漾,沁入心扉:如果欲望控制不好,就像污浊的河水一样不能饮用,害人害己,贻误事业。

    因此,作为国家机关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政,首先一定要做到廉心,心是门户,要阻止邪气,吸纳正气,只有心里没有杂念、欲念,心底纯正,就在各种利益面前才能站得正,才能控制自己欲望做出正确的抉择,如果平时心里就充斥着杂念,充满贪欲,那么在各种利益面前,就很难坚定立场,即使有一百个制度也难管住那双贪污的手,心就会被物欲左右,最终就会滑向罪恶的边缘。那么要做到廉心,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做到自警、自省、自励、自强。

    第一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不论在工作和生活中,人的世界观决定着人的行动,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导致什么样的行动。要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就要不断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更新思想观念。要用市场经济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一名党的国家干部,尤其是一名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树立立党为公,立党为民,树立全局观念,摒弃一些自私自利,好高骛远,不求实际的工作作风,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二要淡泊明志。名利过重的人必然做事浮躁,不求实际,因此不论什么工作都要必须脚踏实地去做,如果脱离了脚踏实地的这个工作作风,就必然造成浮夸。要有改革创新的思想意识,不为名,不为利,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着想。就像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样,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气,更要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中埋头苦干,才会创造出不朽的业绩。

    第三要洁身自好。环境可以造就人,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常说:“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生活不能脱离其工作和生活环境,不能脱离社会这个群体,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处处留意,时时留心,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自律精神,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前不久,州纪委发的一条廉政短信“面对诱惑有正气,面对困难有志气,面对危局有才气,面对挑战有勇气,面对工作有朝气,面对群众有和气,这样的领导才有人气。”说的非常恰如其分,让人看了舒适。在现实生活中就要大家相互提醒,时时关照,就会相对好一些,廉政工作者就是要常起警示作用,就要“常举刀,少砍人。”因为人毕竟是高级动物,大多数干部是党多年培养起来的,有些人无意之中不慎湿了鞋,其品质和本意是好的,就以教育为主,而刻意去追求利益,贪图腐化的干部也毕竟是少数,如果大家都在时时注意廉心,时时用党纪条规警示自己,那么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会慢慢地被消除,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四要注重提高自身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格素质要靠自觉的修身养德,既要树立忠于党、忠于人民事业的“大德”,也要培养待人处事行为规范的“小德”,而后者是达到更高思想境界的基础。在我们干部队伍中,要倡导个人修养、内省、自律,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日省三身”“君子慎独”的孔子,到“我养吾浩然正气”的孟子,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到“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是我们应当追求的高风亮节。不要心浮气躁,随波逐流。要养静气、清气、正气,不为习俗所累,不为时尚所惑,在修身方面保持点清高,讲求点文雅风度。《礼记·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治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修身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一个领导干部若不屑于修身,就开始治县、治市、治省,就会出现“市长一句话,一幢幢楼房建起来,一场风雨到,顶楼就漏了:市长一句话,泥泞路变成柏油路,几天后,路面就破了;市长一句话,街道两边绿化了,几个月后,植被全毁了…”这种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如果遇上个败家子,那国家和人民就更遭殃了。就象安徽最大的贪官王怀忠,其在位时,光他一个人配备了二十三个副秘书长。再加上一个正的,共有二十四个,就说这二十四个秘书长两袖清风,但光开给他们的工资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更何况他贪污的几千万元不在话下。

    因此,廉政的关键在于廉心,每一个领导干部只要做到心底纯洁,排除私欲杂念,注重自身修养,再加上健全机制,腐败现象就会逐渐消除,我们的事业也定会兴旺发达。

    (作者单位:海西州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