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学段中的教学策略

    徐岳华 徐济康

    摘要:文章通过对识字写字、汉语拼音、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写话习作五个板块的情境教学分析,借助儿歌故事、歌曲音乐、视频动画、角色扮演、诗歌朗诵、课堂游戏、社会实践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让学生爱上语文课,爱上学語文。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低学段;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感受语言的美妙和语文的趣味,同时还协调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因此,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低学段中的教学策略成为当下的研究趋势。

    一、情境教学法在识字写字中的教学策略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和学习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对于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目标与内容的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乐于识字、轻松识字。识字写字本身是非常重要而又比较单调乏味的教学内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尤为重要。在此现实背景下,情境教学法便成为了教师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模式。

    1.借助游戏,增强趣味性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爱玩是学生的天性,通过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持久、更稳定,而且还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记得牢、记得久。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不再像以往安排汉语拼音内容,而把识字放在教材的开始,这一显著变化提示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先学拼音后识字的传统教学方式。

    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设置了40个要求学生会认的汉字,其中有17个要求会写。这个识字写字量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大,笔者充分利用低学段学生爱玩卡片的天性,让所有学生自制生字卡片并带到课堂。卡片制作完毕,在课堂上进行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谁先把手中的牌打完则获胜。这种自制生字卡片的激趣识字法在开学初的语文学习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续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奠定了基础。

    为了让学生彼此认识,笔者让每名学生自制一个自己的姓名牌,写上拼音和汉字,在讲台前向别人介绍自己,并把自己的姓名牌与自己愿意结交的学生交换。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可以让其他学生认识自己名字中的汉字,可谓一举两得,学生也认为这样的汉字学习过程非常有趣。

    摘果子游戏也是小学低学段识字写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情境教学法。笔者出示一幅画着苹果树的画(如图1),上面挂满了带汉字的苹果,让学生制作果篮,将果子上的字读准字音、正确组词并造句,完成这些才可以摘下苹果,谁摘得多谁就是识字小能手。这种寓教于乐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2.依托生活,增加实践性

    通过对教材的培训学习和揣摩,笔者发现语文学习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一种凝练的方式。作为启蒙阶段的小学生,他们应该要学会从生活中汲取语文素材,进而服务于自己语文能力的培养。

    笔者安排学生将班级内的所有物品用便利贴标注带拼音的名称后张贴于该物品上,这样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汉字,并复习汉语拼音。一个月后,笔者利用中队活动课对学生进行日常物品汉字检测,通过率达95%。小试牛刀后,笔者又鼓励学生去认识自己家中的物品。推而广之,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去关注自己周围的物品,逐渐地会从电视、路边广告牌、家用电器、衣服品牌和生活用品等日常生活中学习汉字。

    为了增加学生的识字量,笔者从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物品入手,分类展示,归类识记。如图2,笔者协助学生归类整理认识了不同的文具、水果、蔬菜和各种运动项目。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二、情境教学法在汉语拼音中的教学策略

    文字改革活动家、语言学家倪海曙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动力,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教师必须要巧妙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拼音学习的兴趣,运用好汉语拼音这一语文学习工具。

    1.听读故事,区分重点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区分复韵母“ui”和“iu”有些难度,他们经常会把两者读错,而且还会写错。为了让学生记牢这两个复韵母,笔者编了一个拼音小故事。

    “u”就是乌龟,“i”就是蚂蚁。乌龟和蚂蚁比赛跑步,乌龟虽然很慢,但是比蚂蚁快多了,它立刻就爬到了蚂蚁的前面,而蚂蚁只好跟在乌龟后面追,所以“i”是“u”的尾巴,读作“ui”。但是,小蚂蚁却不服输,它爬呀爬,终于超过了乌龟,“i”跑到了“u”的前面,那我们应该奖励它一个大大的“优”字,所以“i”前“u”后就读作“iu”。总结如下:乌龟在前,蚂蚁在后,读“ui”;乌龟在后,蚂蚁在前,读“iu”。

    通过听故事学拼音,使学生兴趣盎然,而且记得牢,不容易出错。

    2.学习儿歌,记忆难点

    汉语拼音教学的开篇是单韵母“a,o,e”。为了让小学一年级学生感受拼音学习的乐趣,学习这三个单韵母时笔者与他们分享的是最简单的儿歌:女孩唱歌aaa,张大嘴巴aaa;公鸡打鸣ooo,圆圆嘴巴ooo;白鹅倒影eee,扁扁嘴巴eee。

    j,q,x和ü相拼是汉语拼音教学的难点。为了方便学生掌握j,q,x和ü相拼的拼写规则,笔者给他们编了一首小儿歌:j,q,x,声母淘气小兄弟,要和小ü站一起,摘它圆帽还念ü。

    3.编写游戏,巩固知识

    教学每一课拼音内容时教师都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设置巧妙的拼音游戏,以达到寓教于乐、巩固提升的目的。当学完所有汉语拼音之后进行总结复习时,笔者让学生分组自制汉语拼音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卡片。课堂上,制作声母卡片的学生可以与制作韵母卡片的学生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两个好朋友碰到一起就可以组成一个音节,两名学生一起拼读音节,全班跟读,强化记忆。这种呈现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复习拼音的兴趣,营造了复习拼音的良好氛围,而且促进了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比一比的学习氛围,争先恐后,力争上游,整个拼音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情境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经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阅读教学是人与语言文字的内在交流。这种交流,语言学家称之为“言语主题与言语客体之间的信息转换”,心理学家把它称之为“同化”或“顺化”,哲学家把它称为“对話”。《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达成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开发资源,营造氛围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机。小学一年级正是学生入学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不仅重要,而且是最佳时机。作为学习主导者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主动、积极阅读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力量,集中家长的智慧,采购了近五十本适合低学段学生阅读的绘本和书籍。开学后,笔者利用下午一个小时的时间,每天带领学生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把他们的注意力全都吸引到故事中去。笔者与他们分享了《大卫,不可以》《三只小猪》《落叶跳舞》《我爸爸》《我妈妈》《爷爷一定有办法》《小猪唏哩呼噜》等绘本。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能够进行自主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而此时汉语拼音教学已经完成,学生可以自主借助汉语拼音来读懂故事内容,此时让学生自主阅读效果最佳。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低学段学生正如冉冉升起的朝阳,也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鹅卵石。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棒槌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教师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成长的快乐,给予他们如流水般细心的指导,而不是棒槌般犀利、粗暴的训导。

    教材一年级上册中的《江南》这首诗,它是一篇文质皆美的乐府诗,通过学习这首诗促使学生对江南产生美好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课堂伊始,笔者为学生创设了独具画面感的情境,出示几张江南水乡的图片给予他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他们赞叹不已,从而想走近古诗《江南》中去一探究竟。通过良好情境的创设为文本的深入学习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词,笔者不仅展示了方位图(如图3),而且还邀请他们参与,四名学生分别担任四个方位的角色,一名学生扮演鱼儿,一边背古诗,一边游动,同时识记了方位词。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年级阅读教学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而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教师必须针对这一学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创设独特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氛围,掌握基本阅读方法,持之以恒,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教学质量,提升低学段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情境教学法在口语交际中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渲染氛围

    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用多大的声音”。针对这一主题,笔者让学生在情境中去说话、体验。本节口语交际课,笔者先出示一系列的交际情境图片,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张图片描述的场地尝试与笔者对话,与他人对话。这些情境图片的场地有图书馆、电影院、医院、教师办公室、动车、公交站、会议室等。针对不同的场景,学生大多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声音来与他人沟通交流,个别不太恰当的声音也能够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明白交际的原则是“不对周围的人产生不良影响”。这样的交际情境创设,有助人学生理解“用多大的声音说话”这一交际主题。

    2.搭建平台,交流互动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都能够有开口说话、与人交流的机会和平台,笔者在班级小组长的设置上采用轮流制。每名学生都有机会担任小组长一职,担任小组长期间要负责作业的收集、小组纪律的管理等班级事务。通过这样的岗位设置,给予每名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很多学生因为有了这样的机会而倍加珍惜和努力,能够很好地完成收发作业的任务,也能够带领全组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达到了良性的循环与互动的目的。

    五、情境教学法在写话习作中的教学策略

    对于低学段学生来说,写话入门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是关键,观察生活是必须,方法指导是引领,强化训练是常态。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说过,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因此,笔者让学生每天写一句话或几句话上交给笔者,不限制写作内容、不强调写作格式、不要求写作字数,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完全处于自由的状态,让稚嫩、温暖的语言从学生的心灵流淌出来,为学生的写话开拓一片丰沃的土壤,进而开出鲜艳的花朵。随着写话时间的累计,逐步为学生创设一些写话的情境、提供一些写话的平台、设置一些写话的游戏,让写话真正成为学生乐于去完成的学习内容。

    1.观察自然,积累素材

    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关于自然主题的训练单元,这一主题下一共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有散文、儿童诗、古诗和儿歌,但无一例外地使用了简洁明快、轻松自然的语言,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对大自然的喜爱。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激发呵护自然的心,笔者开展了一场“我爱大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会更深刻,对语文学习也会更有兴趣。

    2.感悟生活,激活思维

    除了在语文课堂上随文教学时的說话训练之外,笔者还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例如,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课外书有哪些收获,用语言描述生活观察中有趣的事情或场景,等等。学生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讲给同伴听,然后在小组内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对于胆子比较小、性格内向的学生,先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说一说,逐步过渡到讲台上向大家讲述。

    在学校开展119消防安全应急演练之后,笔者在召开主题班队会时再次引入此话题。学生有了实践经验,能够从实际体验中得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互动交流时便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

    六、结束语

    《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既然是综合性、实践性的语言文字运用课程,就必须关注到语文学习的识字写字、汉语拼音、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写话习作中的每一个板块。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不仅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轻松自如,还可以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快乐,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每个板块的学习过程中都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而爱上优美的语言文字,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力量,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感到自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吴忠豪,薛法根,张祖庆,等.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4]魏星.语用:语文教学的新坐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韩兴娥,玄老汉.学拼音儿歌77首[M].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6]阮成武,江芳,蒋蓉.小学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