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科医生签约模式的社区慢性病防治研究

    许灵敏

    

    

    【摘要】目的 探究全科医生签约模式应用于社区慢性病防治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被确诊为慢性病患者116例。采用双盲、随机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n=58)和研究组(n=58),常规组行常规社区随访治疗、干预方式,研究组行全科医生签约模式,分析两组患者慢性病的防治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CDSMP)、疾病了解程度、治疗依从度评分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达标效果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全科医生签约模式的治疗、干预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减小慢性病对机体的影响。该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认知程度,提高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全科医生;签约;社区;慢性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8..02

    慢性病的病程较长,无传染性,长期患病会危害人体的心脏、肾脏、大脑等脏器。常见慢性病包括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此类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造成患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全科医生签约模式是一种临床效果较好的服务模式,该模式以家庭为单位,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能防治慢性病的发生。本文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病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疾病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被社区医院诊断为慢性病的患者116例,行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8例。常规组男38例,女20例,年龄49~82岁,平均(64.25±3.60)岁,组中有糖尿病30例,慢性呼吸道疾病18例,心脑血管疾病10例;研究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50~85岁,平均(65.30±3.14)岁,组中有糖尿病患者28例,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18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例。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患精神性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随访治疗、干预方式,要求常规组患者及时配合医院的随访工作,随访工作内容包括心理教育、病情指导、生活干预、健康教育等服务内容。

    1.2.2 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全科医生签约模式的治疗、干预服务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全科签约模式宣讲:医生应告知患者全科医生签约模式的治疗、干预方式,签署《知情同意书》,让患者明白医疗人员的治疗、干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医疗人员应采用宣讲的模式向患者、患者家属说明该模式与传统随访模式的区别,要求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医疗人员的治疗及干预服务。当患者对某一服务内容产生疑问时,医生应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告知此项服务内容对防治慢性疾病的作用。

    (2)全科签约模式的实施:该模式实施中需采用设定系统的治疗、干预方式进行。①院方应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患者病程、病情等个人数据。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系统、完善的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提供专业度较高的防治服务内容。②了解患者家庭环境及其生活环境,设立个人信息档案,将患者的实时情况记录于动态档案中,帮助院方、医生根据病程变化及治疗进展设立可靠的治疗方案[2]。同时,院方应及时要求患者进行全身体检,体检模式采用随访模式,根据随访情况记录患者信息。记录内容应涵盖病情、病程发展、药敏情况、体质变化情况以及花费经费等内容,让医生掌握患者慢性病的治疗进展情况。

    (3)病情评估: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综合评估,予以系统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饮食、作息、家庭环境及家庭成员等,要求患者家属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惯。另外,医生应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需要求患者提出对慢性病的看法,并对患者进行细节教育,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此时,医生应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向患者家属介绍治疗措施,评估治疗效果,分析该模式治疗对病情的影响。最后,医生应汇总周、月、季度的慢性病进程情况,根据患者的生活情况设立系统的干预、防治计划,做好生活、用药方面的指导建议,提升签约服务的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1)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DSMP评分、疾病了解程度评分、治疗依从度评分数据。

    (2)分析治疗180d后,两组患者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率。

    1.4 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录入入组者的研究数据,各项生化指标经x±s和t表示检验,当P值在0.05以内时,可判定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CDSMP、疾病了解程度、治疗依从度评分比对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DSMP、疾病了解程度、治疗依从度评分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指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討 论

    慢性病治疗周期长、治愈率较低,对患者身体有着极大的危害。传统随访治疗,干预中,可能不能全面的评估、收集患者慢性病情况。另外,部分患者不配合医疗人员的随访工作,加大了慢性病防治的难度,致使医生不能给予系统的疾病防治措施,导致防治效果一般。

    全科医生签约模式动员了患者、患者家属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能让全科医生记录患者的慢性病信息及其情况。通过分析其患有哪些慢性病,同时予以系统的、完善的治疗措施,能提高患者的积极性,使其自发性的参与随访工作或全身体检工作,有利于医疗人员将患者慢性病情反馈至患者家属,从而提高家属的认知度[3]。总之,该模式创设了更为全面的治疗、干预服务,提高了患者的依从度,加大了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使患者本人更愿意配合治疗,进而塑造了优秀的全科医生职业形象,巩固了疾病防治效果。

    总而言之,利用全科医生签约模式的治疗、干预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减小慢性病对机体的影响。该模式能够提高患者对慢性病的认知程度,提高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洁雯.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模式对社区老年患者慢性病防治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8,047(005):91-92.

    [2] 赵 佳.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药前沿,2019,9(25):239-240.

    [3] 吴小亚,王皓翔,罗 汀,等.我国社区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下的慢性病防治与实践模式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026(011):87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