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孟立永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行为习惯,这使得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为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新媒体传播的长短,立足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挥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加强研究学习,转变教育理念,优化德育内容,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切实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德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3-0086-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习惯。而高校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重要群体,形形色色的信息传播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给高校德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正确认识高校德育环境变化,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优势,立足大学生身心特点,优化德育内容,改革德育传播方式,提高德育实效性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

    一、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环境

    (一)教育环境的复杂化

    新媒体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方面它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使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观点的碰撞,更能全面的了解事件的缘由。然而由于大学生思维方式尚未完全成熟、理性辨别力尚不稳定,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极易导致他们陷入价值观混乱、道德责任弱化、理想追求迷茫的困境;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的去中心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造就了多元复杂的文化生态,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社会道德标准被游戏化、边缘化,致使高校德育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二)教育客体的个性化

    新媒体传播的数字化、无屏障性、互动性、传播语境的“碎片化”等特点,滋生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信息产品,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诱导性,进而使得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加复杂化,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倾向日益强烈。一方面,大学生从自我需要的角度对德育提出种种要求,当这种心理预期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落差时就会对德育工作产生的质疑和对抗;另一方面在新媒体创造的虚拟环境中,人们的思维悬浮在虚拟空间中,摆脱了肉体的束缚,沉浸在充满数字情感的虚拟世界里。[1]这样学生在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中频繁地转换,会造成网络成瘾和人际信任危机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人格障碍,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三)教育手段的多样化

    传统的德育方式,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教育方法,通过课堂宣讲、个别谈心等方式来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等问题,教育效果不够理想。而新媒体的介入,使得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教育手段更加多样化。一方面教育者可以通过视频公开课、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等形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解答,提高了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学习相关的知识, 通过信息检索加深了对热点问题理解,进而增强了受教育者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有效解决了受教育者的思想和心理困惑。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德育工作者的权威性被削弱

    保罗·莱文森指出:“技术革命最令人吃惊的后果是其对那些专家们的权威构成挑战,因为它能够冲破任何人为设置的束缚。”[2]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强势介入,教育者在理论和知识上的优势不断被打破,而教育对象可以凭借新媒体技术进行信息检索获取更多、更全面的介绍,教师的主导作用受到了挑战。学生對教师的教育和观点总是将信将疑、半信半疑,尤其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网络上的一些负面信息会极大的削弱德育的实效,抵消德育努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他人的正面认知。[3]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师者”的权威性也被降低了。

    (二)主流价值观受到多元思潮的冲击

    新媒体传播的无屏障性和快捷性,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了解各国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但海量的资讯、真假难辨的信息使人们陷入了选择的困境和信任的迷茫。这种多元思潮的存在使主流价值观的“话语权”减弱,极易对缺乏社会阅历和辨别能力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德性的养成产生干扰,甚至会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扭曲,造成对道德规则的漠视和对社会责任感的淡化。习近平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4]因此,面对多元思潮的冲击,高校德育如何保证其主流价值观的舆论引导地位不动摇,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三)多彩的网络生活削减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接受教育的手段日益增多。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使生活更加丰富和便利,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天下大事,就可以买到心仪之物,就可以和亲友畅聊。“宅”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种时尚。“御宅族”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受到了挑战。一方面,“御宅族”沉迷于网络世界,对学习、户外活动等参与度降低,容易造成人际交往能力降低,变得孤僻、封闭,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多彩生活,不再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这使得日常的德育质量下降。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凭借新媒体技术,巩固高校德育话语权

    在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媒介的趋势下,大学生的心态更加复杂与多元。高校德育要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趋势,丰富德育渠道,增强德育话语权,巩固主流价值文化阵地。一方面,高校可以建立“红色网站”,遵循网络传播规律,立足大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坚持贴近社会、专业和生活,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等提高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力、公信力,增强大学生的免疫力和辨别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园论坛、微博、微信等媒介,精准定位受众,善于设置主题,打造健康、便捷的网络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展示校园文化,积极宣传学生身边的典型事迹,激发正能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快乐,健康成长,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二) 提升媒介素养,打造复合型、专家型的德育工作队伍

    尼葛洛庞帝指出“信息社会,最大的鸿沟横亘在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对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5](P.2)面对互联网技术的纵深发展,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增长,如何研判和分析信息,引导学生提高媒介分析能力,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这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熟悉和掌握新媒体技术并把握好分寸,遵循高校德育规律,优化德育内容,恰到其分的宣传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次,要精通传播学和教育心理学,掌握新媒体传播的规律,加强学习研究,精心把控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最后,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心态,平等交流,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尊重学生人格,激发学生主体精神,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化解其心理矛盾,释放心理压力,从而提升教育质量。

    (三)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回归日常生活世界

    高校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则是高校德育介入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它不仅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场所。这就要求高校要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的学生参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意志。一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学生专业和需求,精心组织活动主题,创新活动内容,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热情,让他们暂离虚拟世界,投入到现实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体人格的形成。二是借助新媒体,设置主题新颖、内容时尚的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媒介的力量,从而准确把握学生的网络心理,对症下药,引導他们形成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从而让学生体悟到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实现道德主体的自律。

    参考文献:

    [1]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 [D].山东大学,2012.

    [2]张青.教师的权威者角色在网络教育中的变化及其 社会学原因[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 (9).

    [3]尹晓春.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上 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4,(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论述摘编[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

    0808/c164113-25428563.html.

    [5][美]尼葛洛庞帝.胡泳等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 南出版社,1997.

    [6]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 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5).

    [7]赵宏.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3,(5).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