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中的英语短剧制作探究

    

    摘 要:近年来,教育戏剧在全国蓬勃发展,形式多样的戏剧实践不断涌现。英语短剧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戏剧形式,被引入英语课堂,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欢迎。英语短剧把语言学习和戏剧表演结合在一起,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提高了学生对戏剧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本文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结合担任戏剧比赛评委的经历,阐述英语短剧的特征和制作流程,分析短剧演出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教育戏剧;英文短剧;戏剧制作引言

    近年來,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或Educational Theatre)在国内蓬勃发展。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工作者们积极探索,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在中国知网上输入“教育戏剧”这一关键词,可以搜索到数以百计的相关论文。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均把戏剧列为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从客观上推动了教育戏剧的发展。在形式众多的教育戏剧中,英语短剧以其灵活自由的形式受到英语教师和学习者的喜爱。在教学实践中,英语短剧往往起到促进语言学习和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双重功效。从2000年起,笔者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西方戏剧”和“莎士比亚戏剧”两门选修课,在课程中加入戏剧片段表演这一环节。在实践中,笔者曾因遇到困难而情绪低落,也曾因学生的积极反馈而欣喜若狂。此外,笔者也曾有幸数次担任英语戏剧比赛的评委,见证了参赛学生语言质量和艺术素养的日益提高,深刻认识到教育戏剧的独特功能。在本文中,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历的英语戏剧比赛为基础,阐述英文短剧的特征和制作流程,分析短剧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我将在教育戏剧的框架内,和大家一起探讨英语短剧的独特魅力和美育功能。戏剧文学和戏剧演出

    在展开讨论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戏剧文学和戏剧演出之间的关系。戏剧在英文中有两种表述方式,drama和theatre,前者通常指戏剧文学,后者通常指剧场,进而引申为同戏剧演出有关的所有活动,还包括导演、演员、剧场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戏剧文学通常指以剧本为载体的文学形式,和小说、诗歌构成三种主要的文学体裁。阅读剧本通常是大多数人接触戏剧文学的第一步。从戏剧发展史来看,剧本创作的初衷是为演员和舞台技术人员提供演出依据。在文艺复兴时代,剧作家们创作的剧本通常仅为他们供职的剧团使用。各个剧团为了获取其他剧团的剧本,甚至派人假扮成观众,依靠耳听心记的方法,把听到的剧本回去默写下来。由此可见,当时的剧本是为了演出而创作的,而不是为了出版而创作的。只有出版商认为剧本有出版价值时,才会大量印刷剧本。大文豪莎士比亚(1564—1616)的剧本在他生前只出版了一部分。1623年,他的朋友们为了纪念他,才把他的所有作品编辑成书,出版发行,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第一对开本(First Folio)《莎士比亚作品集》”。大部分剧作家的作品往往没有发行就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了。在西方戏剧发展过程中,剧本的商业发行出现在19世纪后期(Wallis & Shepherd,2010)。

    剧本的出版发行一方面增加了公众接触戏剧的机会,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戏剧阅读和戏剧欣赏的分离。中学教材通常包括《雷雨》《威尼斯商人》等经典剧本,学习方式以主题解读和人物分析为主。这种学习方式基本上是把戏剧等同小说来阅读,是用文学的方法来理解戏剧作品。如果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演出这些剧目,那么戏剧就从文本走向演出,从戏剧文学走向戏剧表演了。从这一角度来看,教育戏剧恰恰是戏剧本质的回归。正如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在他的著作《空的空间》中所指出的:“我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空的空间,把它称为舞台。一个人走过这个空间,而另一个人在观看,这就是构成戏剧的最基本的条件”(Brook,1968)。布鲁克在此论述的即是戏剧的本质。简而言之,即使只有一个观众在观看,一个演员扮演成其他角色在演出,那么戏剧活动就成立了。从这个角度讲,戏剧的演出场所可以是任何地方,如普通教室、操场上的一个角落、多功能会议厅等。对于从事教育戏剧的教师来说,只有抓住戏剧的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教育戏剧的相关问题。英语短剧的类型和特征

    从结构来看,戏剧主要有以下类型:多场次话剧(full-length play)、独幕剧(one-act play)和10分钟短剧(ten-minute play)。多场次话剧由幕(act)和场(scene)构成,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基本上是五幕多场次话剧,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话剧通常是三幕剧。这些剧的演出长度多为两个小时左右,中间有幕间休息(intermission)。演出长度超过三个小时的话剧通常会让观众失去耐心,也不符合人们的观赏习惯。独幕剧的演出时间则较为灵活,美国编剧乔纳森·多尔夫(Jonathan Dorf)把独幕剧定义为“时长为15分钟至一小时的作品,……最理想的长度是半小时左右”(Dorf,2020)。我们比较熟悉的独幕剧有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1928—2016)的《动物园的故事》(The Zoo Story,1958)和《美国梦》(The American Dream,1959)。1989年,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演员剧场(Actors Theatre of Louisville)开始举办10分钟短剧大赛,极大推动了这种短小精悍的戏剧创作形式的普及。

    近年来,短剧也受到国内英语学习者的欢迎。外研社举办的“阅读之星——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青少年阅读风采展示活动”包括短剧展示环节,要求表演时间不得超过八分钟。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主办的“首都高校英文短剧大赛”明确规定短剧的表演时长不得超过15分钟。根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把演出时间在15分钟左右的独幕剧、10分钟短剧、8分钟短剧统称为英语短剧。英语短剧篇幅虽短,但是也包括开端(exposition)、发展(development)、高潮(climax)和结局(denouement)等基本要素。部分短剧更注重通过语言的魅力刻画人物性格。

    在课堂教学中,短剧比较容易操作。笔者通常在课程的最后三周指导学生进行戏剧实践,要求每组演出不得超过15分钟。期末是学生最为忙碌的时候,如果演出时间超过15分钟,那就意味着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背台词和准备服装、化妆以及道具(以下简称服化道)与布景。在学生们还要准备其他科目考试的情况下,演出时间每增加一分钟,往往意味着要增加数小时的课外排练时间,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当然,如果学校有条件开设一个学期的戏剧表演课,那就可以为师生提供充裕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实践了。笔者认为10至15分钟的短剧表演既可以让学生体验戏剧表演的魅力,也不会给学生增加过多的负担,还能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实现教育戏剧的初衷。英语短剧的制作流程

    作为教育戏剧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戏剧实践是师生共同努力开出的花朵,也是检验戏剧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志。戏剧演出是一门综合艺术,从挑选剧本、选角、服化道设计到现场的灯光调控、演出海报的制作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专人负责。此外,制作英语短剧时还需要增加一个语音和台词教练,毕竟英语短剧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规范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戏剧演出无论长短,都要遵循一定的制作流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从美国戏剧教育家罗伯特·科恩(Robert Cohen)的专著《戏剧》中获益匪浅。科恩在这部专著中简要介绍了戏剧制作的流程(Cohen,2003)。他把戏剧制作划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preparatory phase)和执行阶段(implementation phase)。准备阶段包括剧本选择(play selection)、理念(concept)、设计师选择(designer selection)、设计(designing)和演员挑选(casting);执行阶段包括排练(staging)、演员训练(actor-coaching)、节奏调整(pacing)、合成(coordinating)和演出(presenting)。其中,理念特指导演的风格,这一环节需要专业的训练和长期的艺术实践。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教育戏剧中,这一环节可以省略。在多年的戏剧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遵循这一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教育戏剧的具体情况加以改进,特意设计了第三个阶段,即反思阶段,包括演后谈、论文写作等环节,改进后的戏剧制作流程如下表所示。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参加比赛,短剧演出基本上遵循同样的流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以上环节进行取舍。如时间充裕、预算充足,可以在服化道上面多投入。在准备阶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保留的主要环节有剧本选择(包括改编)、演员挑选和简单的服化道设计;在执行阶段,即正式演出前,坚持至少一次技术合成、一次彩排(dress rehearsal)。如条件不允许,也要坚持彩排,而且彩排的场地必须和演出场地保持一致。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组演出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出,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戏剧知识储备自发报名。在准备阶段,各演出小组首先选出导演和编剧,导演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制订排练时间、组织开会、协调进度等,也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头脑风暴确定剧目和表演风格。如果组里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学生导演,则有助于提高演出质量。英语短剧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英语短剧制作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纰漏。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1. 选择剧目要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

    戏剧界有句谚语: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说明了剧本是戏剧艺术的支柱。从剧本创作的规律来看,一个职业编剧的养成需要进行正规的科班训练和长期的舞台实践。在教育戏剧中,能够进行原创的人才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改编(adaptation)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据笔者的观察,中小学教育戏剧中的短剧类型主要有童话改编短剧、小说改编短剧和英文经典戏剧片段等。在选择剧本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遇到一个尴尬的问题,即现成的剧本通常是那些经典剧本,多为成人创作。例如,莎士比亚的剧本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他的作品从人物塑造和情节构思基本上代表了戏剧艺术的最高水平。但是,莎士比亚的剧本是用素体诗(blank verse)写成的,包含较多的古雅用词和过时语法,对以英语为母语的演员来说尚具有难度,更不用说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小学生了。此外,其他的西方戏剧题材未必贴近中国学生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改编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改编的范围很广,可以将故事改为剧本,也可以将小说改为剧本。外研社的分级读物是很好的选择,以此为基础的戏剧展示活动也很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出现了由中国历史故事改编的短剧。因为涉及汉译英的问题,改编中国传统故事对编剧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选择演出经典剧目的片段,最好选择冲突激化的部分或者高潮部分,这样演出更容易出彩。

    2. 导演要身兼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在戏剧实践中,导演通常由学生担任,在排练中通常扮演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导演需要具有广阔的视野,最好对服化道也有一定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导演通常不要身兼演员,尤其不要兼任主演。在排练过程中,导演不仅仅是起到构思和指导的作用,还需要从观众的视角观察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是否到位。如果导演兼任演员,在排练过程中,他看不到自己的表演。如果采取观看录像再指导的类似影視拍摄的方法,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也不符合戏剧演出的特性。笔者曾经在教学中遇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学生在排练萧伯纳的《皮格马利翁》的过程中,同时兼任导演和主演,结果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演出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戏剧实践的整个过程,主要原因是低年级的学生自制力较差,更需要教师的帮助。

    3. 服化道要简约

    服化道是准备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同剧组预算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可以挑选美术功底比较好的学生来担任服化道设计。这样,即使这位学生没有表演的机会,也可以通过参与制作提高协作能力,初步掌握戏剧制作的流程。在进行场景设计时,笔者通常会建议学生采取简约原则。设计界有一个说法是Less is more(少即是多),传达的就是“简约即美”的理念。即使有足够的预算,也不要在舞台上摆放过多的、同情节发展无关的道具。近几年来,随着LED屏幕的广泛运用,舞台布景多使用事先设计好的幻灯片,这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舞美设计的负担,但是对设计人员的软件运用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预算不够的剧组,不妨大胆借鉴中国戏曲的写意原则,如用一桌二椅代表客厅、教室、会议室等任何剧情需要的场所。这种做法既节省开支,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理解东西方戏剧的异同,开阔视野,起到语言训练和学科训练一箭双雕的作用。

    4.演员训练要发挥学生主动性,同时要尊重表演规律

    在执行阶段,演员训练是一个难点。理想的情况是聘请一个有经验的表演老师来给学生作定期指导。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参考资料、定期参加培训来提高自身的戏剧素养。笔者通常会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戏剧情境来理解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台词的特殊性,简单地讲解台词的特性是动作性,是塑造人物的手段,然后让学生结合台词,自己设计各种动作,在排练中不断练习磨合,找到自己感觉最适合人物的形体动作,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对戏剧演出基本规律的理解。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遇到学生“背台”的情况。在一次期末演出中,有一个小组演出的片段是《威尼斯商人》中“法庭审判”那场戏。这个小组设计的舞台调度是法官在舞台正中的后部,面对观众坐在高背椅子上;夏洛克上台后,面对法官回答问话。在整个过程中,扮演夏洛克的演员一直背对着观众,出现“背台”的情况,导致观众看不到夏洛克的表情。在镜框式舞台中,“背台”是大忌,严重影响观看效果。幸好笔者在学生排练阶段及时发现了这个情况。笔者先给学生讲解戏剧的假定性概念,让他们理解舞台表演是给观众看的,生活真实不等于舞台真实。生活中,你可以因为遇到某事嚎啕大哭,但在舞台上表演这种情绪,就要有控制地、有美感地哭。如果情绪失控,反而会搞砸演出。同样,在这场戏中,假設法官的位置还是跟原来一样,那么夏洛克应该侧身站在舞台上,在朗读大段的独白时,也可以面对观众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经过上面的调整,这个小组的正式演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小学阶段的戏剧实践可以发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特性,不必刻意雕琢。笔者在担任2019年外研社组织的短剧活动评审时,对《龟兔赛跑》这个短剧印象深刻。剧中,两个小学低年级组的学生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他们完全是本色出演,只见舞台上的“兔子”一会儿快步走,一会儿趴下睡觉,天真烂漫,憨态可掬,再配上活泼的音乐,把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演绎得活灵活现。

    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故事改编而来的短剧在最近的戏剧比赛中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当演员穿上中国的传统服饰后,教师在指导学生形体的过程中,不妨借鉴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方式,如用京剧中的“手眼身法步”训练学生。总之,对学生演技的指导一定要结合他们的年龄段、语言水平和演出内容等具体情况,无一定之规,以自然为好。

    5. 彩排必不可少

    正式演出前要进行技术合成和彩排,这两个环节要求所有演职人员到位。两者的区别是技术合成时,演员的服装可能还没有做好,道具可能还没有完全到位,但是演员的走位需要固定下来。彩排和正式演出是一样的,而且和演出的场地必须一致。这样,演职人员可以记住走位和道具的摆放位置。在刚开始带领学生进行戏剧实践时,笔者曾遇到过因彩排场地和演出场地不同而影响演出效果的情况。有一次彩排的场地很小,演员说完三句台词就走到了舞台中央。而正式演出的场地大,三句台词说完,演员还站在舞台的侧面,导致场面很尴尬。这件小事足以说明彩排的重要性。如果是参加比赛,那么彩排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了。

    6.反思阶段全方位提升对戏剧的理解

    反思阶段是对戏剧实践的总结,可以采取演后谈的形式,由教师点评,学生讨论,在问答之间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可以采取书面汇报的方式。笔者通常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演出中承担的任务来撰写论文,如演员可以写演员手记,导演可以写导演阐释,服化道设计人员可以写设计理念,没有参加演出的学生也可以写剧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范例供他们参考。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要求学生用英语撰写这些反思性质的文章并作为课程评估的重要部分。因为有感而发,学生往往能够写出精彩的文章,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而敷衍了事。为了写出有深度的论文,学生积极阅读同表演相关的论文,学习专业术语,反复观看自己的演出片段,有效地提高了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要求一个演出小组把所有组员的文章简单编辑成一本制作手册(production book),这样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教师可以把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教学有机地融入上述环节中,如在排练阶段纠正学生的发音;在研读剧本阶段,指导学生根据剧本的上下文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学生表演的是自己改编的短剧,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把原文的书面语改写成口语化台词,在反复修改中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在反思阶段,教师可以要求具有中等水平的学生用英文写出自己的演出体会。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可以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在实践中学习各种戏剧知识,提高自己的戏剧欣赏水平,同时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会与人沟通,体验丰富的人生。结语

    英语短剧是教育戏剧中颇受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国内教育戏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教学形式既具有教育戏剧的普遍特性,也具有英语教学的独特功能,丰富了英语教学的形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推动了教育戏剧的全方位发展。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必须对教育戏剧的初衷和本质保持清醒的认识。教育戏剧需要借鉴专业的戏剧知识,但不等于照搬专业的培养模式。专业院校(如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的目的是培养从事演艺事业的专业人才,教育戏剧则是运用戏剧表演这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公民,重点在育人。教师对戏剧知识的引入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心里播下热爱戏剧的种子,让其提高戏剧欣赏水平,体验丰富的人生。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英语短剧表演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也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值得广大教师尝试和实践。

    参考文献

    Brook, P. 1968. The Empty Space[M].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Cohen, R. 2003. Theatre: Brief Version(Sixth Edition)[M]. New York: McGraw Hill.

    Dorf, J. Playwriting 101[EB/OL]. (2020)[2020-07-26]. https://www. playwriting101.com.

    Wallis, M. & Shepherd, S. 2010. Studying Plays (Third Edi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2.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20.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周炜,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西方戏剧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