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京津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评价研究

    苑泽明 李萌 刘冠辰

    

    

    

    【摘 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将京津冀地区培育成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由此可见创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上市公司作为最具活力的创新主体,无形资产综合实力是其创新结果的重要体现。文章基于2019年天津财经大学无形资产评价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无形资产研究会发布的“2019年无形资产指数评价报告”,对京津冀区域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就无形资产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为京津冀上市公司协同创新水平的提升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京津冀协同创新路径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京津冀; 无形资产; 创新能力; 市场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0)11-0044-08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符合我国的现实需要,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兼具活力和效率的上市公司始终致力于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旨在掌握科技竞争先机。无形资产是展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资源[ 1 ],开展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评价研究有助于度量企业创新成果,提升上市公司及中国经济发展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由“分灶吃饭”的行政单元独立发展,过渡到区域间突破行政區划的“联合发展、协同发展”[ 2 ]。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地域相邻、资源互补,具有合作共享的天然条件。《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1982)中提出了“首都圈”的概念,标志着京津冀城市群开始建设;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京津冀区域肩负着打造成“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任务。企业作为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中的重要微观主体,将在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近年来,我国学者构建了京津冀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 4 ]、京津冀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5 ]等综合指标对京津冀创新水平进行评价,但是从微观视角评价京津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综合实力的研究极为罕见。

    天津财经大学无形资产研究团队自2010年开始关注无形资产指数研究,经过数年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2015年构建了“无形资产指数评价模型2.0版本”。该版本基于价值链角度,从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评价企业无形资产水平[ 6 ]。近年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无形资产产生较大的影响,为对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综合实力进行更全面而科学的评价,2018—2019年研究团队结合新技术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拓展,形成了“无形资产指数评价模型3.0版本”。该版本在保留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一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意见法并对指标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拓展了9项二级指标,以及29项三级指标。本文基于“无形资产指数评价模型3.0版本”,对2018年京津冀区域内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二、京津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报告——总体评价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京津冀区域内430家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鉴于金融保险类企业资产具有特殊性,在样本采集时将其剔除。此外,依据数据完整性和不含异常值两个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确定的有效样本共400个,数据取自CSMAR、RESSET、WIND、同花顺数据库以及巨潮资讯网站。

    (二)总体情况评价

    1.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情况

    表1列示了2011—2018年度京津冀上市公司有效样本数量,可以看出有效样本的绝对数量逐年递增,从2011年的146家增长到2018年的400家,涨幅超过两倍;通过与京津冀A股上市公司总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有效样本占京津冀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11年的52.14%提升至2018年的93.02%。以上表明京津冀上市公司愈发重视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且披露内容和披露质量不断改善。2018年京津冀地区共有400个有效样本,其中北京、天津和河北省分别有296个、50个和54个有效样本。

    2.京津冀区域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总体评价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采用百分制计数形式,分值介于0~100分之间,公司所得分值越高,表示该公司无形资产综合实力越强。表2是2018年京津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总体分值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京津冀上市公司总分均值为70.95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68分,样本中值为70.73分,可见京津冀上市公司整体无形资产综合实力相对较好。但最大值与最小值得分相差较大,高达25.61分,且标准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京津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综合实力两极分化问题较为严重。

    3.京津冀三地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总体评价

    由表3可知,2018年北京市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总分72.81分,高于天津的66.62分和河北的64.78分,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天津和河北省分别落后北京6.19分和8.03分,且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评价结果反映出京津冀三地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综合水平存在梯度差异,北京市集聚了丰富的创新要素,该地企业的无形资产实力雄厚,核心地位突出;而河北省囿于京津“虹吸效应”[ 7 ],创新要素集聚度偏低,企业无形资产实力有待提升。

    (三)京津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分项能力评价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评价模型的二级指标包括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2018年度京津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分项能力评价结果来看(见表4),创新能力为32.62分,占比排在首位,且较全国均值高2.04分,表明京津冀上市公司具有过硬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19.94分略高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18.39分,尽管这两项评价结果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但得分仍相对较低,反映出京津冀地区上市公司尚不具备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持续性竞争优势具有较大提升空间,长期发展的稳定驱动力仍未形成。京津冀三地对比发现,北京市上市公司各项能力均位居首位,天津次之,河北省排名末位。这体现了北京“牛鼻子”作用的充分发挥,天津和河北省的上市公司仍需进一步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提升无形资产综合实力。

    1.创新能力评价

    (1)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得市场优势和超额利润、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创新是形成无形资产价值的源头。如表5所示,京津冀创新能力得分32.62分,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4分。从京津冀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分析,创新投入领先全国0.74分,其中人力投入和资金投入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6分和0.18分,可见京津冀区域上市公司为提升创新能力投入了丰富的人力资本和资金成本。与创新投入优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新产出仅领先全国0.19分,主要由于京津冀上市公司软件著作水平和专利质量分别高出全国0.1分和0.04分,由此看来丰富的创新投入未能充分转化成有效的创新产出,区域内企业创新效率有待提升。创新环境领先全国1.11分,这是由于京津冀上市公司科技财政投入、科技成果获奖情况、产学研机构所占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1分、0.60分、0.67分,但是专利保护程度相对低下,较全国平均水平低0.52分,专利保护水平掣肘了京津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创新环境。

    (2)京津冀三地创新能力评价

    由表5可知,北京市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以总分33.95分领跑津冀两地,天津市和河北省分别以29.45分和28.24分排第二位和第三位。具体原因如下:

    在创新投入方面,北京市上市公司在人力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双重推动下具有一定优势,河北省均居末位,与北京市形成强烈反差;在创新产出方面,北京市上市公司专利水平、软件著作水平、作品著作水平均表现突出,但是天津的专利质量水平即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以及河北省的专利申请成功率分别位列京津冀区域第一;在创新环境方面,北京市凭借首都区位优势,上市公司获得的税收优惠程度、科技财政支持水平、科技成果获奖数及产学研机构占比均优于其他两地,但河北省专利保护程度在京津冀区域中最佳。因此,北京市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创新环境方面均保持领先,津冀尽管创新能力不及北京但亦有其独特优势。

    2.市场竞争力评价

    (1)京津冀区域市场竞争力评价

    市场竞争力是企业领先竞争对手并获得超额利润的源泉,是无形资产价值实现的中间关键环节。从分数统计来看(表6),京津冀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得分19.94分,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63分。从京津冀上市公司市場竞争力的二级指标来看,行业竞争能力领先全国0.39分,主要优势体现在产业政策扶持和行业集中度分别优于全国平均水平0.16分和0.23分,可见京津冀内集聚的上市公司市场势力较强,且获得了大量的产业政策扶持。供应链竞争能力领先全国0.07分,京津冀上市公司在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和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高0.04分和0.03分,相较全国平均水平仅存在微弱领先优势,供应链竞争能力尚存较大提升空间。产品竞争能力领先全国0.17分,京津冀上市公司的品牌优势和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分别较全国高0.06分和0.08分,但是京津冀销售成本优势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尚存发展潜力。

    (2)京津冀三地市场竞争力评价

    由表6可知,北京市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总分20.22分,排在首位;天津市得分19.40分,排在次席;河北省得分18.96分,排在最后。原因分析如下:在行业竞争能力方面,北京市上市公司得分分别领先津冀0.52分和0.77分,原因在于北京市上市公司受到的产业政策支持较多且行业集中度较高,河北省两项指标评价得分均居末位;在供应链竞争力方面,三地得分仅存在微弱差异,北京市企业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具备一定领先优势,但三地企业在供应链中议价能力差别不大,天津市略强于京冀;在产品竞争力方面,北京市分别领先天津和河北省0.25分和0.39分,北京市上市公司产品所占市场份额、品牌优势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均表现强势,但天津市上市公司产品销售投入在京津冀中表现突出。

    3.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1)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获取超额收益,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增长,无形资产评价的终点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表7可以看出,京津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为18.39分,领先全国平均水平0.60分。从京津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二级指标来看,人力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全国0.48分,特别是员工学历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0.40分,总体上京津冀高水平人才供给较为充沛。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全国0.08分,主要原因在于利润水平和留存收益分别优于全国平均水平0.03分和0.03分。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高于全国0.04分,原因在于纳税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0.04分,然而捐赠水平与全国平均得分持平,京津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意识尚有提升空间。由此可见,尽管京津冀上市公司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领先优势微弱,企业应当着力优化企业财务水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京津冀三地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由表7可知,北京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18.64分排名京津冀第一,天津与河北省分别以17.77分和17.58分位列第二和第三。就评价结果分析,在人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北京市上市公司的员工学历、员工工资及员工稳定性均为三地之首,河北省受到京津两地“虹吸效应”的影响,难以吸引并留住高水平人才,人才可持续能力居于最后;在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北京市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长、利润增长、资产增长及留存收益均高于津冀两地,但是由于河北省上市公司的留存收益水平和资产增长水平分别较天津高0.03分和0.01分,故河北省的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优于天津,由此可见天津市上市公司亟需提升其资产增长规模和利润水平,优化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天津和河北省上市公司得分基本持平,天津仅纳税水平得分优于河北省0.01分,北京市以微弱优势领先,三地上市公司应当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为上市公司赢得赞誉和口碑,提升声誉和品牌价值。

    三、京津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报告——行业评价

    (一)行业总体情况评价

    1.区域行业样本分布情况

    京津冀区域的有效样本共涉及14个行业,將制造业按二级标准进一步分为十大二级行业类别,最终进行分析的行业合计为23个。样本占比超过5%的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25%),制造业机械设备(15.75%)和制造业电子器件(10.75%),房地产业(5.5%)和建筑业(5.25%),详见图1。

    2.整体得分情况

    通过评价京津冀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得分,得到表8所示的各行业2018年的得分及排名情况。总体得分来看,2018年京津冀无形资产综合实力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77.20分,制造业电子器件73.97分,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73.75分,与全国行业排名相比,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取代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跻身前三甲,说明京津冀受环保政策的影响,环保产业发展迅猛,该行业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土壤,无形资产综合实力较强。排名后三位的行业依次是制造业食品、饮料64.99分,制造业造纸印刷64.81分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4.36分。京津冀前三名行业总分均值呈现阶梯式分布,而后三名总分均值差异较小,说明无形资产实力表现平庸的行业间彼此差异较小。由京津冀无形资产指数得分排名来看,居于前列的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或环境友好型行业,且大多伴有新兴产业特征;而处于中下游的行业多为伴有劳动密集特征的传统行业,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压力。

    (二)行业分项能力评价

    1.创新能力评价

    分项能力方面,通过对京津冀各行业创新能力得分进行评价并计算(表8),排在前三位的行业与全国创新能力排行一致,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7.18分,制造业电子器件35.13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4.31分。在丰富的创新投入和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下,京津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电子器件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分别高于行业全国平均水平1.95分、2.12分和0.89分。

    2.市场竞争力评价

    京津冀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表8),位列前三的行业分别是综合业23.44分,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1.75分及建筑业21.63分。三行业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原因体现在:归属于综合业的企业行业集中度较高,供应链中议价能力强,且品牌优势较大;在大力推行环保政策的背景下,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受到了较好的产业政策扶持,所占市场份额优势显著;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建筑业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供应链中商业信用融资能力强。京津冀市场竞争力排名前三位的行业与全国差异较大。全国各行业中市场竞争力排在首位的是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21.21分,较京津冀该行业得分高1.09分;排在次席的是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20.92分,较京津冀该行业得分高0.21分。京津冀这两个行业均囿于行业竞争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表现不及该行业全国平均水平。采矿业市场竞争力以20.76分位列全国第三名,而京津冀采矿业得分为21.28分,位列第六名。采矿业表现强势主要是由于“无形资产指数评价模型3.0版本”中加入了反映行业竞争力的行业集中度等指标。以京津冀采矿业得分为例,代表行业集中度的赫芬达尔指数得分5.14分远高于全国平均的2.79分,体现了采矿业的行业垄断特性。这主要是由于国内采矿业企业面临众多政策、环保及成本等压力,种种压力无疑增加了小规模企业的经营负担,从而进一步加快了行业结构的调整。且在世界经济周期性震荡和中国经济换挡的宏观背景下,矿业正处于转型期,节约资源、降本增效、加强环保、重视技术成为矿业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3.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京津冀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见表8),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9.31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9.02分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8.97分,与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行业排名结果基本一致。全国行业排名中位列第三名的房地产业,在京津冀范围内同样表现优异,以18.89分位列第四名,且全国行业中列第四位的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行业异军突起的原因如下:人力可持续角度,京津冀房地产行业本科以上员工占比以及员工平均工资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4分和0.39分;财务可持续角度,房地产行业利润增长水平高于全国1.33分;社会责任可持续角度,即从社会责任履行来看,房地产行业的社会捐赠和纳税情况分别优于全国平均水平0.02分和0.12分。

    四、京津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报告——产权性质评价

    (一)不同产权性质企业样本分布情况

    将研究区间的有效样本按照第一大股东最终控制人性质不同,分为国有控股、民营控股、外资控股及其他控股4种类型。从有效样本整体构成来看,京津冀民营企业有220家,占该区域上市公司的55%;国有企业171家,占比42.75%;外资企业3家,占比0.75%;其他企业6家,占比1.5%。由于其他性质企业包含类别较多,本文仅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方进行深入分析。

    (二)评价结果分析

    2018年京津冀各产权性质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总分均值如表9所示。民营企业为72.10分,排在首位;外资企业为69.89分,排在次席;国有企业为69.66分,排在末位。对比全国各产权类型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评价结果可以发现,三类企业排名一致,但京津冀上市公司各项能力得分均高于全国,可见京津冀各类产权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实力较好。

    从分项能力来看,创新能力方面,民营企业遥遥领先,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依次位于二、三位,与总分排名一致。对比全国,三类企业的人力和资金投入优势明显,但是专利质量落后于该产权类型企业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京津冀各类型上市公司创新质量有待提升。此外,京津冀三类上市公司在科技财政、科技成果获奖及产学研机构占比方面均领跑全国,但专利保护水平表现平庸,说明创新环境整体较好但仍有发展空间。市场竞争力方面,京津冀国有企业超过其他企业,位列第一,这是因为在本次指标完善的过程中,加入了反映行业集中度、供应链中议价能力、商业信用融资等指标,而部分国有企业在行业中具有垄断优势,特别是京津冀国有企业行业集中度为3.02分,领先全国平均水平0.23分。对比全国,三类企业均在行业竞争力方面显著高于该类企业全国平均水平,可见京津冀各产权类型企业均受到了较多的产业政策扶持,且行业集中度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发面,国有企业超越外资企业,列次位,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员工学历、工资及纳税水平分别领先外资企业0.18分、0.05分和0.03分。对比全国,三类企业利润增长水平均不敌该类企业全国平均水平,影响企业财务层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京津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指数报告——上市板块评价

    (一)不同板块企业样本分布情况

    将京津冀上市公司样本根据所属板块,分为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3类。对京津冀上市公司的板块构成进行分析表明,在主板上市的公司有216家,占比54%;在创业板上市的有115家,占比28.75%,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有69家,占比17.25%。

    (二)评价结果分析

    2018年京津冀各板块上市公司的得分及排名如表10所示,创业板上市公司得分73.74分,位列第一,中小板和主板分别以70.91分和69.60分列第二和第三。对比全国各类板块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评价结果可以发现,各板块得分由高至低为创业板、中小板、主板,但京津冀上市公司各项能力得分均高于全国。

    创新能力方面,创业板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创新环境方面均领先于中小板和主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板上市公司各项二级指标得分均排在末位。对比全国,京津冀各板块上市公司的专利数量及专利质量不高,且专利保护力度不足,京津冀各板块企业尚存发展空间。市场竞争力方面,主板上市公司得分躍居首位,原因是主板在供应链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创业板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领先中小板0.17分,主要是由于上市公司行业竞争力领先中小板0.27分。对比全国,京津冀及全国各板块得分差距较小,且京津冀三板块各项三级指标得分普遍高于全国得分,但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产业政策扶持及商业信用融资方面较该板块全国平均水平表现平庸。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各板块排名与总分排名一致,创业板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领先中小板和主板0.48分和0.51分。对比全国,京津冀各板块企业利润增长水平有待提升,是财务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六、结论

    (一)发现的问题

    第一,京津冀无形资产整体发展水平较好,但亦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创新能力层面,京津冀上市公司创新投入水平较高,然而创新产出不佳,改善创新效率迫在眉睫;市场竞争力层面,京津冀企业行业竞争力的确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供应链竞争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均仅存在微弱优势,尚存发展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层面,京津冀上市公司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提升潜力,捐赠水平不敌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京津冀内部两极分化,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均为北京领先、天津次之、河北最后,且北京市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评价综合得分遥遥领先,天津及河北省甚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行业分析表明,尽管京津冀地区上市公司总分排名靠前的行业与全国一致,但通过分析二级指标可以发现,伴随新兴产业特征的行业市场竞争能力严重不足,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技术密集行业亟需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四,产权性质分析表明,京津冀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囿于创新能力的匮乏,总体实力不及民营企业,但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亟待提高。且与全国各产权性质企业评价结果对比发现,京津冀各类产权性质企业专利质量水平、专利保护程度以及企业利润增长水平表现不佳。

    第五,板块分析表明,京津冀创业板上市公司独占鳌头,中小板和主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不足,两板块分别位列二、三名。对比全国各板块评价结果可知,京津冀三板块企业在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专利保护程度以及企业利润增长水平方面均不及该板块全国平均水平。

    (二)对策建议

    第一,追求高效创新,提升专利水平及质量。应培育京津冀上市公司科研人员的专利意识及创新意识,促进创新主体积极进行发明创新,并通过申请专利的方法保护知识产权,从而提升创新产出水平。与此同时,政府要通过专利诉讼等方式做好专利保护工作,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第二,打造优质产品,扩大盈利优势。企业应当以质量上乘的产品打动消费者,提升产品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超额收益和利润增长,增加留存收益,提升财务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公益事业。企业可通过扶贫济困、关爱弱势群体等方式主动回馈社会,在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同时,也为上市公司赢得赞誉和口碑,提升声誉和品牌价值,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结合,变革生产方式,实现传统产业智能化,积极引进并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五,进行跨区域合作,实现京津冀三地高效联动。充分利用三地的创新要素,创新协同机制,在北京上市公司辐射外溢作用下,实现科技成果在三地间转化推广,缩小企业间无形资产水平差距。

    【参考文献】

    [1] 崔也光,陈乐巩.我国经济区域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现状研究: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的比较[J].会计之友,2016(16):48-53.

    [2] 祝合良,叶堂林,张贵祥,等.京津冀发展报告(2018):协同发展的新机制与新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2-4.

    [3] 赵瑞芬,王小娜.基于全局熵值法的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比较[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4):114-121.

    [4] 孙丽文,李跃.京津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4):47-53.

    [5] 叶堂林,毛若冲.京津冀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耦合[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21(6):68-79.

    [6] 苑泽明,金宇,王天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评价指数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2015(5):72-79.

    [7] 张贵,李涛.京津冀城市群创新产出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8,32(1):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