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背景下的汉画像石课程建设实施

    王新明

    

    摘要:民族文化传承和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相结合,是培育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有效途径。学校以徐州两汉文化为背景确定了“舞动汉风创汉画、凝心培根铸汉魂”的课程育人目标,提出了“以画创美、以美润德、以德增智、以智育人”的课程育人路径,開发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融合课程、“汉韵”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建设了以“汉画像石”为主题的展示和体验空间,增强了学生对汉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了学生对汉文化创新的乐趣,唤起了学生对文化自觉的意识。

    关键词:文化自觉?汉画像石?校本课程

    民族文化传承和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相结合,是培育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校通过汉画像石课程建设,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依托系统的、创新的载体形成文化气氛和场景,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养成,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儿童中心:汉画像石课程建设的起点

    面对教育,所有问题的起点都要立足于儿童,学校最初以“汉画像石”作为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是系列实证研究的结果。

    一是家庭层面。城市里的学生父母基本上都是双职工,每个家庭都存在隔代抚养的情况。对孩子宠爱过度的祖父母在物质上会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需求,但精神上无法和孩子产生共鸣。在家校两点一线相对封闭的城市成长环境中,孩子缺失文化的涵养,造成孩子们有知识未必了解文化的现状。

    二是学校层面。学校对学生的兴趣做了充分的调查和了解,通过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喜欢美术和体育等动手动脑、参与度高的学科,对待传统文化学习兴趣则不高。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的成长环境下,学生在文化选择和判断上出现冷漠的态度或盲从的现象。在学生的成长转型期,这不利于学生在自身的精神文化世界里实现自主成长。

    三是社会层面。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祥地,“汉画像石”就是徐州一张名副其实的文化名片。汉画像石除了具有艺术价值外,其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学校充分调研学生们学习的需求后,针对汉画像石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利用身边的文化资源对孩子们进行文化熏陶和教育。

    二、整体建设:汉画像石课程建设的路径

    课程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最有力的“骨架”。学校用课程建设的实践再次证明,只有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形成理念,才能充分发挥课程的牵引作用,为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提供动力,才能体现汉画像石课程的价值。

    (一)寻汉画之“根”:文化自觉,以画育人

    费孝通先生指出:“文化自觉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

    汉画像石,是两千多年前汉代先民刻在石头上的画,可以说是一部“插图版”汉代历史。学校以汉画像石为载体,理清了课程建设思路,凝练了汉画像石课程特色,确定了“舞动汉风创汉画、凝心培根铸汉魂”的课程育人目标,提出了“以画创美、以美润德、以德增智、以智育人”的课程育人路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汉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乐趣,唤起学生对文化自觉的意识。

    (二)承汉画之“魂”:汉画课程,丰富涵养

    学校开发了与国家课程相融合的汉画像石课程、“汉韵”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三部分课程构成了汉画像石课程体系,参见图1所示。

    学校围绕汉画像石,从“知”“赏”“话”“创”等方面分别在语文、美术、音乐、体育、品德等学科中渗透汉画元素。学校设计开发的“汉韵”校本课程,设置“汉画之技”基础课程、“汉画之艺”主题课程两大模块。“汉画之技”基础课程包含水墨、水彩、水粉、素描、速写等十余种基础绘画技法,还包括剪汉画、雕汉画等内容。“汉画之技”基础课程按学生绘画水平分层次教学,跨年级进行重新组合,做到人人参与。“汉画之艺”主题课程主要包含汉韵文创节、汉韵竞技节、汉韵研学旅行节等模块。

    (三)铸汉画之“神”:环境浸润,滋养精神

    用环境浸润心灵,学校重新设计规划了校园空间,逐步形成“动静结合”的区间布局。学校以一楼风雨广场为界,北区为创意汉画工作室,南区打造成立体展示、平面宣传、欣赏互动的“汉韵”博物长廊。通过造型各异的展示墙和橱窗,将汉画像石拓片引入校园与学生们的创意汉画作品穿插展示,富有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时刻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用文化滋养精神,学校同汉画像石馆建立馆校合作后,每学期都会开展汉韵研学旅行节,学校组织不同年级走进汉画像石馆感受徐州两汉文化、品味经典汉画像石艺术。此外,学校的“汉画小小解说员”定期到馆里为游客讲解汉画故事,成为了一名徐州汉文化宣传小使者。寒暑假时间充足,学校将“汉画课堂”搬到了博物馆里,在真实的情境中用汉文化滋养学生们的家国情怀。

    (四)展汉画之“韵”:舞动汉风,创意汉画

    2007年国庆节期间,徐州市教研室和鼓楼小学共同发起创意汉画绘画大赛,当日近三千名家长和学生同时进馆,其场面之壮观是建馆以来从未有过的。学校经过多年积淀,于2013年在徐州美术馆成功举办创意汉画作品展。学校就建立专题网站“辛秋艺坛”进行课程成果展示,并与各地同行交流互动,网站注册人数共有7000余人,浏览次数达到20万次。2018年学校将课程展示平台转向移动互联网,开通了“微型画展”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课程建设的各项成果。

    三、解密心得:汉画像石课程建设的密码

    学校“汉文化”课程建设成果,得益于徐州市区域整体推进的学校课程建设策略和高校的引领以及馆校合作机制的建立。

    一是区域推进。学校课程建设首先要回归学生的生活,这种回归要求学校要重新审思自己的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利用好地方文化资源,逐步打造自己学校的个性和特色。

    二是高校引领。学校携手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将教育理论和课程实践密切结合,实现教育理论和实践回归统一。江苏师大协助学校制定了课程建设的发展战略,高校教授亲自参与到课程研究一线,指导学校教师开展课程研究,提升了教师教学理论素养和对课程研究价值的认识。这种学习共同体,促进了学校课程实践的改进和学校特色文化的发展。

    三是馆校合作。馆校合作使两汉文化资源在学校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经典的画像石是汉民族的心灵图像,构成了徐州两汉文化的脉络。学生们走进汉画像石馆,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在场馆中感受和了解更真实的汉画像石,不断涵养更深沉的家国情怀。实践证明,这种合作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尝试。

    费孝通先生说:“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总是需要找到一个地方和一群人来发扬一种风气。我想,当前的新风气就是文化自觉。”汉画像石传承和创新需要更多具有文化自觉意识的教师唤醒更多的学生,相信通过学校汉画像石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会得到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2]蔺红春,徐继存.论学校课程建设的文化自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4).

    [3]胡晓虹.让青少年在中华文化雨露中健康成长——馆校合作培育家国情怀的行与思[J].人民论坛,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