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阅读,巧导方法

    郭燕青

    本文根据不同文本的文体特点,针对学生缺少生活积累、缺少观察、缺少思考、缺少体会等四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距离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初中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设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强调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虽然教材中的选文都经过编者精心挑选,但因为时代背景、生活经历、年龄特点等因素影响,学生与文本之间难免存在着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所以学生不一定会对文本产生兴趣。除此,学生缺少生活积累、缺少观察、缺少思考、缺少体会,也导致学生在很多时候无法正确理解文本内容,无法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存在隔阂,便产生了心理的鸿沟,也导致了学生阅读的心理障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阅读教学需要学生经验、情感和思维的参与,因此,教师要适时地做出合理的引导,让“作者情感——学生感悟——教师体验”三者呈现出一个强烈的情感共鸣状态,以扫除学生阅读的心理障碍。

    针对上述问题,下面将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介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走近文本,对文本产生阅读的兴趣。

    一、搜集资料,走近文本

    诗歌、文言文、寓言等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只是它们的创作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对古代生活也缺乏足够了解,所以,文本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未必能完全读懂作者的意图,亦未必能正确掌握文本的内涵。为提高此类课文的教学成效,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以了解创作的背景,掌握足够的信息。通过走近文本,走近作者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主题与内涵。

    以七年级上册蒲松龄的《狼》为例: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中生而言,这篇课文篇幅稍长,许多词句难以理解,很多学生不太愿意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利用各种资源查找出与《狼》相关的主题资料、内容相似的故事,并进行对比阅读,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内容做好准备。从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学生明白了狼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形象和内涵,理解了寓言的现实意义。学生提前做了充分准备,走近了文本,对文章有了阅读期待,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浓厚。

    二、亲自实践,走进文本

    教材中写景状物类的散文文质兼美,描写细致,情感丰富,语言富有感染力,能给平时缺少观察的学生带来很多启示。如果让学生先亲身实践,尝试创作内容或主题相同的作品,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个性化认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再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走进文本,根据个人的兴趣学习文本中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就能在有限的认知中感受到文字表达的无限可能,进而获得阅读写景状物类散文的美的体验,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以八年级上册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为例:在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过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掌握了描写雨的一般方法,教授新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练笔,描写广州的雨,接着挑选出描绘得较为形象的句子,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点评。再引入网友对《昆明的雨》的评价:“文章选材集中写昆明的其他事物,而非雨,文不对题的写法实在不妥。”让学生就这一看法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因为受到《雨的四季》的影响,多数学生集中用正面描写广州的雨,在判断时也受到了思维的限制,但也会有个别学生提出个性化的体验。不同的观点碰撞,促进学生们走进文本,积极地结合文中语句解决疑问。当学生深入阅读,细细品味后,便会懂得,文中所写事物均与昆明的雨相关,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极多的菌子、很大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无不因为昆明的雨而彰显其独特的神韵,更衬托了雨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特点,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获得了新的知识、新的方法,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也随之提高。

    三、贴近生活,对话文本

    初中生开始系统地学习说明文、议论文、新闻、传记等实用类文本,对于这类文本,教师既要传授文体的基本知识,又要指导学生解读文本内容。虽然实用类文本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十分密切,但由于学生缺少观察思考,对很多信息不太敏感,难以融入到文本的学习中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把文本内容联系现实生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很快进入解谜者的角色,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

    以八年级下册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为例:授课时呈现木棉花开的照片、落叶飘零的视频和播放蝉鸣的声音,再提问它们所代表的季节,绝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回答,从这一点说明,学生也掌握了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也读懂了“大自然的语言”,因此,教师可以适时对文本题目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同揭晓大自然的奥秘。只要教师找准文本与生活的契合点,让学生领会到说明文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往往能感受到阅读说明文的趣味和意义。

    四、发现自我,体会文本

    教材所选的写人记事类的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让学生寻找到熟悉感、亲切感,甚至能让学生直接从文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相同的成长经历、相似的内心情愫,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推动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授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文本中触动心灵的片段,并主动代入角色,缩减与文本的距离,与文本的灵魂产生交流,体验作者的真情实感。

    例如,七年级上册《窃读记》以“窃读”为线索,传神地描绘了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文学知识的渴望。很多学生都有“窃读”的经历,不过,他们的窃读是在上课时遮遮掩掩地读课外书,或是在房间里瞒着父母看闲书,还有学生在课堂上“窃玩”手机,在家里“窃玩”电脑,这种相似的经历,让学生感同身受:“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学生感觉到作者与自己是没有代沟的,仿佛彼此是作为同龄人在分享感受。当学生边默读边划出感动自己的语句时,“快乐激动”得“险些撞到树干上去”“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等作者的体会,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感染他们的情绪,引发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认真阅读文本的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搜集资料、亲自实践、贴近生活、发现自我四个方法,能解决學生缺少生活积累、缺少观察、缺少思考、缺少体会这四方面的问题。当学生走近文本,阅读兴趣提高,有了阅读的动力时,他们的语文素养才可能得以提高,这也为教师实现“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第三中学(5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