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分析与培养策略

    陈淑萍

    [摘 要]当前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对科技人才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河南省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的分析发现,科技人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差异显著,应多渠道获取信息,参加多层次跨文化培训,全方位实践跨文化交流,以提高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增强文化敏感度、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及交流技巧。

    [关键词]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文化认知能力

    [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志码]A

    当前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日趋频繁,中国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和日益增多的对外联系,对科技人才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据统计,中国大约有70%的跨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失败是由于跨文化交流方面的问题造成的。[1]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调查分析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现状,并提出发展策略,迫在眉睫。

    一、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内涵

    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一个具有多维度丰富内涵的概念,一般指基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所具有的使交际得以成功进行的综合能力,可以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行为层面进行分析。在认知层面,跨文化交流能力主要指对异语言文化的认知能力,包括语言认知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语言认知涉及外语知识和在具体场合对语言进行得体应用的语用知识。Canale和Swain将它细化为:“语法能力掌握语码,如词汇、句法、构词规则、语音语调、正字法等;社会语言能力:说话者在不同语境下的表述,如说话目的、对象、场合等;话语能力:学会将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形成篇章和话语;对应能力:掌握言语和非言语的交际策略,用以弥补交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误解。”[2]在这些语言能力中,对语言基本功的掌握是最基本的层面,对语言应用的语境等要素的掌握是语言能力的关键体现。

    文化认知指通过学习和经历而获得关于文化的知识,特别关注不同文化的差异及其对交际的影响。文化认知可分为表层文化认知和深层文化(隐性文化)认知两个方面。“隐性文化层中包含的主要成分是观念,包括人权观、劳动观、婚姻观、发展观、宗教观、法制观、道德观、个体与群体观等。价值体系是各种观念的核心……它是文化的深层内核,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3]在科技领域中的文化认知要特别注意隐性文化的差异。如思维方式上,西方文化张扬个性,中国文化重视中庸;沟通方面,西方人重直接,中国人重迂回;制度方面,西方重法,中国重人情等。如果缺乏对这些文化差异的了解,在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合作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和冲突。这就要求科技人员能够敏锐地觉察到这些差异,并能够根据跨文化语境进行客观公正的解释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成功交流。在情感层面,跨文化交流能力主要包括对异文化的宽容、认同和移情能力。在这个层面,Gudykunst提出的标准包括:对新事物思想开明;与来自异文化的人能心灵相通;能准确辨识异文化与己文化的异同;对不理解的文化现象倾向于描述而非简单地贬斥;敏锐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更善于同异文化的人建立和发展关系;较少文化中心主义诸方面。该层面特别强调对本国文化思维定势的克服。“文化定势是指一个群体对另一群体所持有的过于一般化、简单化的信念或态度。”[4]科技人员由于对外语知识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所以很容易形成文化定势。只有在立足于本国文化的同时,了解、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文化,灵活地处理文化冲突,才能尽快地融入异文化环境中。

    在行为层面,跨文化交流能力主要包括文化适应能力和交际完成能力。它指的是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觉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跨文化交流实践,灵活地克服交际障碍,化解交际冲突,采取恰当的行为方式来完成交际任務。

    二、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分析

    为调查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现状,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南省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问卷包括对科技人员在语言文化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的反映与分析,其中涉及语言文化认知层面的问题7个,情感层面的问题2个,行为层面的问题6个。问卷问题的选项均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等级来描述被调查者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反应。

    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6份。调查对象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机关等部门的科研人员,学历结构从大专到博士。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知,就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语言认知和文化认知层面而言,绝大多数科技人员学习外语超过10年以上(79.24%),但是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获取相关信息的只有3.77%,基本熟练的占59.55%,不熟练的有38.68%,有近一半的人(48.11%)有时或经常用外语撰写科研成果的摘要或学术论文,42.45%的人曾经翻译过本专业领域的文献。当问及他们在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语文献的难易感受时,感到非

    常顺利的只占13.21%,有61.32%的人可以借助词典来理解,有25.47%的人感觉困难较大,只有30.19%的人有时或经常在日常工作中用外语交流。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河南省科技人员的外语水平现状不容乐观。

    在跨文化交流的情感方面,能非常熟练地使用外语获取相关信息的人员中,对中外文化差异有强烈意识的有50%;而不能熟练地使用外语获取相关信息的人员中,对中外文化差异感兴趣的占12.20%。在能顺利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语文献的人员中,64.29%的人表示非常认同异域文化;能借助词典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语文献的人员中,32.31%的人对异域文化有好感;而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语文献困难较大的人员中,认同异域文化者占29.63%。

    就跨文化交流的行为来看,能非常熟练地使用外语获取相关信息的人员中,经常或有时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或与外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高达75%;能基本熟练地使用外语获取相关信息的人员中,经常或有时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或与外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占36.07%;而不能熟练地使用外语获取相关信息的人员中,经常或有时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或与外国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仅占9.76%。

    可见,科技人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层面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差异显著,从共性而言,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的意愿非常强烈,但是跨文化交流能力不容乐观。这一状况的形成有其内在和外在原因。在外因方面,缺少交际机会和外语水平的制约是影响跨文化交流的两个障碍;在内因方面,一是科技人员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理解过于狭隘,将其局限为外语语言能力,二是具有文化中心主义的心态,习惯于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将汉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异域文化。

    三、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策略

    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有两个目标:直接目标是使科技人员获得具体的异文化知识和交流技能,了解文化差异,以开放、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流;终极目标是培养双文化或多文化人。“多文化人是这样一种人:他将自己的智力和情感都投入人类共同的利益,同时他承认、接受并欣赏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根本差异。”[5]多文化人的观念是建立在Habermas的交际行为理论基础上的,根据这一理论,外语变成了自我解放的工具,以满足建构具有国际意识的人的要求。随着对异文化的了解增多,科技人员将逐渐形成开放的文化心态,实现在情感思维行为模式上与异文化互通,逐步成长为双文化或多文化人。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言能力是其基础,对文化差异特别是对隐性文化差异的理解是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前提。要正视文化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文化冲突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调适心态,选择恰当的跨文化交流的途径。

    1.注意从多渠道获取信息,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跨文化交流能力往往通过语言知识和语言使用能力体现出来。科技人员要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首要任务是提高外语知识和外语应用能力,特别关注那些在交流中容易产生误解的要素,如母语和外语的差异性、外语的结构模式、外语使用方面的特点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打下基础。可以通过书籍、网络资源、原版影像资料等获取语言文化知识,并通过与外国人的接触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是一个便捷而有效的措施。英语所具有的国际性语言特点在网络世界最为明显。网上查询有用的科技信息一方面可以获得专业知识,跟踪科技领域的前沿;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参与目的语社会文化语境的机会。而在电子邮件、视频音频附件中用外语介绍自己的国家概况和文化风俗,通过麦克风和网络相机参与在线交流等,可以提高外语应用能力。

    2.重视多层次跨文化培训,增强文化敏感度

    根据Hanvey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流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认识,即对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它通常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识;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被认为是不可思議又缺乏理念的显著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持有者的角度感知异文化。[5]因此,要加强对科技人员的多层次跨文化教育和培训。通过专门培训和系统学习培养科技人员对于异文化历时和共时的

    分析能力,促使他们实事求是地分析各民族各文化的差异,增强文化敏感度,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偏见,理解差异中的互补性和相通性,以获得交际的成功。

    3.全方位加强跨文化交流实践,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及交流技巧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的时候,对异文化的心理调适能力及处理技巧非常重要。跨文化交流是一个由紧张到适应、由适应到进展的逐渐积累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之初,正如Lackoff所言,“人们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判断他人的行为,在对他人行为进行推测和解释时也往往依据自己所熟悉的标准,而不会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来考虑,往往会简单化地以甲文化的阐释方式判断乙文化的交际行为,虽然有些行为是带有普遍性的,但是忽视文化特殊性和必要的翻译过程,无疑会导致误解的产生”[5]。科技人员要充分利用与异文化接触的机会,超越本文化心理模式的局限,采取开放的心态,在心理、情感和价值观念上通过感知异文化特征而产生认同,并根据跨文化交流的需要自如地进行心理调控,与异文化实现互通。在心理调适的基础上,科技人员可以通过实践体验交际中的困难、应对交际中的问题,得出比较得体的应对策略,掌握交流技巧。此外,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定期参加国际会议,加强科技人员的国外培训等,都是增强跨文化适应能力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