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摘 要:充分了解用户的信息行为有利于信息服务主体优化服务水平,激发用户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综述,整理信息需求、信息寻找和信息使用三个主要问题域的经典理论、模型及研究成果,就国内目前研究情况从完善信息服务配套机制、深入讨论各因素影响程度以及加强前瞻性研究等方面提出下一步深化研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170

    社会信息网络迅速发展,信息受众已由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准确把握用户信息行为是信息服务研究的关键问题,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用户信息行为包括信息需求、信息寻求到信息使用的一系列活动,整个过程会受到主体内在需求与外在环境共同作用。本文按信息活动的三个阶段整理回顾国内外关于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重要文献,并提出了下一步深化研究用户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建议。

    1 国外关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经典研究理论

    1.1 从信息需求出发的研究理论及模型

    Elihu Katz在1959年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受众的能动性为中心,分析信息行为动机的形成原因,受众在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中,部分行为以“需求”为出发点,部分以“兴趣”为驱动力。Robert Taylor 1962年讨论了信息需求的起源,通过描述用户在图书馆咨询的过程及其原因,对信息需求进行分类,他的研究成果是信息搜索领域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献之一,已被用于培训图书馆员等公共服务人员。而探索信息需求起源最大胆的尝试来自1972年Dervin提出的“意义建构理论”,它将信息研究的中心由“来源”转向“使用者”,强调用户的主体地位,用户的情感、认知、动机等心理因素激发了更多公共事业专业人员的关注,这一探索路径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搜寻。而今,全民阅读时代用户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该理论或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Wilson(1981)模型提供了由12个部分组成的信息过程示意图,从“信息用户”开始,表达了对信息行为过程中信息传递的认识。但它忽略了信息来源的特征,也没有针对信息行为的诱因提出假设验证与有效建议。在此基础上,Wilson引入若干变量,强调信息源及信息寻找,提出了信息行为背后的动机,建立了Wilson(1999)模型[1]。Wilson模型的演进引发了学者们对该领域所涉研究模型的比较与分析。Barbara Niedwiedzka于2003年对第二个模型提出了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形成信息行为一体化模型:明确“语境”通过中介变量影响信息行为的各个阶段,并用“压力”、“风险感知”来命名“激活机制”,但并未具体研究修改后的影响路径之间如何交互。

    1.2 围绕信息寻找展开的研究理论及模型

    Hardy于1982年明确,受众在搜寻信息时会基于“预期收益与成本”来选择信息渠道,这也是绝大多数信息搜集者之所以优先选择口头渠道来搜集信息的原因。早在1949年,Zipf就指出:由于个体的一系列行动都会遵循“最省力原则”,故任何资源的人为分配一般服从“谐波分布”。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学者们广泛讨论了信息搜集与不确定性、模糊性与好奇心之间的联系。信息即不确定性地减少[2],信息搜寻是人们在人际关系中面临不确定性时所作出的应对策略之一。1980年,N. Belkin提出的知识非正常态理论(Anomalous State Of Knowledge, ASK)指出:信息需求产生于非正常知识状态,将信息与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很大程度上印证了Taylor的观点。当用户感觉到实际与期望之间存在差异时,就会产生信息需求,而用户则会通过信息搜索行为来缩小这之间的差距,减少不确定性也是Carol Kuhlthau研究的重要内容。这种观点已广泛应用于信息系统开发及教育领域。早期对于信息查询行为的研究集中在学习和工作相关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行为的定性研究逐渐增多。Savolainen(1995)建立的日常生活信息寻找模型(Everyday Life Information Seeking, ELIS)明确指出,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行为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目的明确的、以问题为导向的信息查询过程,二是无目的、非正式的信息分享过程。

    James Krikelas(1983)模型注意到不确定性的激励作用,并强调自己和他人的记忆对信息寻找的重要作用。为响应延迟的需求,产生了信息寻找的行为,而需求反过来又会被某一事件或环境刺激。该模型是最早明确描述信息寻找的模型之一,因简单、直观而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因其产生的年代研究者在模型中强调文献记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Carol Kuhlthau(1991)信息查询过程模型(Information Search Process,ISP)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立足于图书馆开始研究用户的查询过程,强调不确定感产生的情绪和行动在激发信息搜寻行为中的作用。该模型是该领域被引用最多的经典模型之一,其演进过程中不断探索信息素养、信息影响和信息行为之间的联系,基于ISP的引导探究离不开图书馆和馆员的重要参与,更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

    Johnson(1993)模型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将潜在的中介变量归入“先行因素”,强调了信息源特征,提炼出三大板块下的七个因素。信息搜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先行因素作用于信息载体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差距的感知,受众在各阶段的信息行为也会发生变化。該模型虽没有具体阐释信息寻找行为的形式,却是目前该领域中涉及变量和实证研究时被引用最多的模型。

    1.3 关于信息使用行为的研究理论

    Jackson和Marsh (1996)将Csikszentmihalyi(1975)提出沉浸理论(Flow Theory) 拓展为沉浸体验的九因子模型,认为工作任务的难易与个人检索技巧的高低会影响用户情绪,进而影响其对信息的使用。知识管理专家Ikujiro Nonaka(1995)提出了知识转化SECI模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与内在化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高度内在化的隐性知识通过一系列潜移默化、系统建构、共享与传播,才能被使用者吸收与升华。

    2 国内关于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成果

    2.1 信息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信息需求是信息行为产生的客观基础,信息行为动机、能力及触发点是用户信息需求实现的三要素。林平忠(1996)从用户信息行为动态理论研究入手,探索信息需求的动力,促使用户的信息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逐步形成信息热点和趋势,推动用户信息行为的产生与实现。陈佳祺(2011)认为信息意识是信息行为的起点,有了信息意识,才能认识到自身的信息需求[3],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会随着用户知识结构变化而变化。信息行为是信息需求的外化表现,李贵成(2010)从需求、认知、心理、意识和环境等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行为的形成机制,其中高校用户信息意识主要受到高校信息环境、科研氛围及专业知识的影响。

    2.2 信息寻找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赵芹荣(2017)将影响大学生信息寻找行为的个体因素归结如

    下[4]:1)问题认知程度,在学习情境中对问题的认知可以将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表现形式,从而影响到信息寻找行为的结果;2)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会对信息寻找产生一定的影响;3)心理因素,大学生在寻找相关信息的过程中,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否注意到有用的信息;4)自我效能,信息寻找过程中设定自我效能的信念越高,目标越高,期望越高,学习效率越高;5)电子资源搜索经验,一定的信息检索技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信息检索效率;6)个人特征,信息寻找过程中还会受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程晓宇(2018)指出认知风格、自我效能、信息质量等因素均会影响到用户的检索行为[5]。沈旺等人(2014)探究了用户认知风格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行为中的作用,发现认知风格对检索效果影响并不显著,但是用户的偏好和感知均与之显著相关。

    王伟(2013)应用扎根理论和非结构式访谈探索科研人员信息寻找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个体自然特征、组织背景、知识与认知结构是影响科研人员实施信息寻找行为的内部因素,也是信息寻找任务得以完成的关键因素;信息寻找任务的类型直接影响科研人员对信息检索与资源类型的选择;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信息寻找行为,会引发不同的信息寻找结果。毛昕雅(2019)基于扎根理论提炼影响高校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因素,结合网络环境这一特定背景,指出用户个体因素、图书馆环境因素、情境因素和信息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用户最终的信息寻找结果。

    2.3 信息使用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李晶等人(2020)综合Wilson信息行为模型和信息旅程模型,研究眼动追踪实验法在信息行为领域的应用,从主题选择、指标选取和实验设计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6],为推动该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启示。

    用户已有知识的存储量影响着信息选择与使用情况,不同知识储量的用户对信息的选择有明显差异,他们对信息的理解与各自的专业知识背景相关。孙丹(2012)认为多元化思维和宽容的心态可以减少信息内化的障碍,有利于信息的接收,积极配合的态度能够帮助用户尽快学会信息的使用方法与技巧。俞守华等人(2016)采用因子分析法,结合Wilson信息行为模型,确立影响因子和分析因子模型,研究表明由于用户个人特征对信息需求产生不同影响导致信息处理与使用的不同,这个过程中信息获取成本受消费能力约束的同时,也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学习效能的共同作用[7]。

    陈忆金和曹树金(2016)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感知水平与其信息行为显著正相关;到馆距离、使用其他图书馆与读者信息行为之间均呈负相关[8]。蒲筱哥(2016)指出,数字资源的数量、权威性、新颖程度、适用性、获得的难易度、专业类型及语种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着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使用效果和满意度。

    3 进一步研究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建议

    信息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对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整体较为全面,但由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需紧密结合全民阅读的大背景,对各个影响因素开展逐层深入与细化的研究。

    第一,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配套机制。信息活动重在全民参与,图书馆是用户信息活动的重要场所,社会化服务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但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缺乏政策支持、内部管理体系有待完善、馆舍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些外部因素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信息服务的质量与范围,需从优化外部环境、建设组织制度和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等方面建立科学的信息服务保障机制,优化信息服务水平,更好地推动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

    第二,深入研究各因素对信息行为的影响程度。关于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均是针对信息行为整体或某一问题域进行归纳总结,针对某一方面的影响因素展开详尽的分析研究则鲜有,可以适当强化各影响因素的针对性研究。将自变量控制在有限范围内,进行实验对照,通过因子分析检测特定手段干预前后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程度,分别得到各单一变量对信息行为的影响程度,建立起清晰、完善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当然,这一指标体系的建立绝非一己之力或一日之功,或将是复杂的系统性研究,涉及各方协作及长期的跟踪调查。

    第三,加强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就现有研究内容上看,对信息行为相关概念的界定、历史演进、策略解读等研究内容覆盖相对全面,但重复性研究较多,且更倾向于定性研究方法,在全民阅读视域下对用户信息行为的计量研究较少,国内关于信息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只在近三年略有增加,且绝大多数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国外学者丰富的研究方法值得广泛借鉴,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已开始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多种数据源混合及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用户信息行为。多样化研究方法有利于启发学界更多观点,应当通过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探索更具前瞻性的理论。

    参考文献

    [1]Wilson, T.D. Models in inform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1999a: 55(3),249-270.

    [2]Morowitz, H. The thermodymamics of pizza[M].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991.

    [3]陈佳祺.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1.

    [4]赵芹荣.大学生对开放学习资源的信息搜尋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7.

    [5]程晓宇,刘坤锋.数字图书馆背景下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8(07):84-90.

    [6]李晶,陈志燕,陈明红.眼动追踪实验法在信息行为领域的应用研究[J].情报学报,2020,39(01):90-99.

    [7]俞守华,曾茂菁,吴春迎,庄祥鹏,黄培鑫,吴嘉勇.基于因子分析的大学生手机用户信息行为模型构建[J].情报科学,2016,34(09):74-77+165.

    [8]陈忆金,曹树金.城市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6,36(03):56-64.

    作者简介

    王淑(1989-),女,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读者工作,信息行为,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