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永州境内舜庙考论

    尹华君

    

    【摘 要】《史记》曾云“德自舜明”,其言虞舜是中华道德文明之始祖。《史记》又云“(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言虞舜崩葬九嶷山。永州之野的人们对这位道德文明始祖多建庙祀之,或为追忆舜迹,或为景仰舜德,或为敬舜若神。历代《永州府志》和诸县县志对舜庙多有所载。拙文以明清方志为中心,对明清时期永州境内诸县之舜庙逐一考述,梳理方志,以资史用。

    【关键词】舜庙;永州;地方志;民间文献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6-0191-03

    虞舜崩葬何处,至今尚有争议,但“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最为可信。位于潇湘源头的永州与虞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宁远九嶷山的舜陵之外,永州诸县也多有或为追忆舜迹,或为景仰舜德,或为敬舜若神而建的舜祠、舜庙。本文以明清方志为中心,分析明清时期永州境内舜庙状况,拘泥于文献,略陈管见,以求就教于方家。

    一、明清时期永州诸县舜廟之概况

    (一)零陵之舜庙

    永州的府治零陵,既是舜帝南巡狩猎去苍梧九嶷的必经之路,也是永州官民祭舜的集散地,因此,零陵舜庙当多见于永州方志。然查永州府志,零陵之舜庙,虽有记载,多是语焉不详。

    零陵的舜庙,建自明前,洪武时庙已废,只剩遗址,“在县治西,遗址今入县廨。”[1]弘治年间,零陵城内又建有舜庙,“帝舜庙,在城南,世传舜巡狩,曾憩于此。”[2]隆庆年间,舜庙又废了,仅有舜庙遗址,“在城北,今废,建按察分司。”[3]降至清代光绪年间,“帝舜庙,在县治南。”[4]可见,零陵之舜庙,屡经立废。

    城中舜庙屡经立废,今不见迹,但城郊潇湘庙虽历多次废立迁址,至今仍存。潇湘庙又称潇湘二川庙,因庙建于潇湘交汇处,故有此名。弘治《永州府志》载:“潇湘二川庙,旧在潇湘滩西岸,贞元九年(793)三月,水至城下,文武官民祷而又感,至于水落,漕运艰阻,未有祷而不应。自是,凡旱干水溢,民辄叩焉。后徙庙于潇湘东岸。至正癸巳(1353),庙遭兵燹,遂移置于潇湘门内。洪武壬戌(1382),知县曹恭增置殿宇。洪武四年(1371),本朝敕封为潇湘二川庙。”[5]此文详言该庙建于唐前,初建地址为潇湘合流处的西岸,后迁徙至潇湘东岸,元朝因遭兵燹,再迁至潇湘门内。因水旱之时,官民祷而有应,甚是灵验,所以多次迁徙增修,至今仍存,现存潇湘东岸,仍名潇湘庙。

    据张京华先生考,庙内“碑刻称庙祠为‘潇湘圣庙‘潇湘神祠,称帝舜为‘皇爷,称湘妃为‘二圣”[6]。立于嘉庆十三年冬的《西岸重装》碑有“二圣皇爷金身新塑”[7]之文,立于光绪年间的《福主田碑》有“我庙二圣皇爷保障一方”[8]之文,二碑均言祀主为二圣皇爷,那么庙内可能同祀湘妃和帝舜。

    庙名“潇湘二川庙”始于洪武四年,来自朝廷敕封。而碑文之所以为“二圣皇爷”,而非“皇爷二圣”,妄猜为庙二妃是主祀,帝舜仅为从祀。因为该庙今人多称之为“二妃庙”[9],相传舜崩苍梧,葬于九嶷,娥皇女英二妃溯湘寻夫,在潇湘汇合处曾作停留,后人就在此修庙以祭之。

    (二)宁远之舜庙:是为舜陵

    关于舜陵变迁。洪武《永州府志》详细记载了舜陵的变迁:“虞舜庙旧在太阳溪,今不知处。汉以来置庙九嶷山,下至唐旧庙湮废。元次山遂建于郡城之西,置庙户,刻石,为表与论舜庙。 置庙户敕并刻子庙之南。僖宗时,贡士胡曾权延唐令,始复庙于九嶷,有记。宋初,刺史王继勋奉诏修焉。知制张澹奉敕撰碑,岁以春秋,降祝版邑官藏事。太史公云,舜南巡行,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皇览》云,舜冢在零陵营浦县。”[10]是文详言舜庙先秦时期旧在太阳溪,秦汉时建庙于九嶷山玉琯岩,唐朝元结迁庙至道州城西,再后来胡曾复庙于九嶷山玉琯岩。直到明初,朱元璋迁舜庙于舜源峰下。于是,明清以降,舜帝陵庙就一直定在舜源峰下。

    关于舜陵规模。明洪武初建时规模可能不大,后经历代重修,规模渐大。 “(舜庙)在县南九嶷山下。堂三门,中供石,主拜亭三间,仪门三间,左右斋廊各三间。明万历三年靖守蔡光重修。国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县李应期谋及守僧,并给以膳田,资其护守。四十五年知县徐旭旦加修基址、阶砌,益加培固。”[11]再至乾隆年间,舜陵规模更大。“虞庙,庙制舜源峰下,正殿三楹,龙亭一座,后殿一楹,拜亭一座,东西朝房各三间,大门一楹,两傍碑亭各一座,周围墙垣六十丈。”[12]

    关于舜陵的守护。舜陵规模日大,需要专人守护。早在唐朝元结迁庙于道州城西时,元结曾具表奏请朝廷,免去舜祠周围农户赋税,这既有为民请命免赋生民之意,又有要舜祠周围农户兼护舜祠之意。乾隆《宁远县志》详载:“陵户四名,工食银共一十六两。”[13]陵户之外,还有僧道人士居庙敬香护陵。《祁阳县志》云:“祁邑神庙皆招僧道住持。”[14]祠庙招僧道守护,一来是僧道之人吃斋念佛,以修心养性行善渡人为己任,这与祠庙布道弘德之旨吻合;二来是僧道之人可以脱离俗务,不事生产,有充足的时间去敬香护陵。祁阳如此,毗邻的宁远大抵也是如此。

    守护舜陵,无论是陵户,还是僧道,都得开销。虽有朝廷工食银,但总是不够。于是,以田养陵的模式应运而生。“国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县李应期置祭田。”[15]祭田多达28亩多,乾隆《宁远县志》详载了这些田地的方位和数目:“瞻守陵僧田,洪君爵门口田六亩七分,大小十五坵;鸭婆洞田七亩七分,内一大坵;沈家门口四亩;九嶷营门口塘脚二亩三分,大小二坵;大塘头一担二亩五分,大小九坵;大塘头田一亩三分,大小三坵。以上共田二十八亩八分,前令李君应期捐买。永福寺僧善初田给赡同善庵居僧守护陵宫树木公馆、契载九嶷志。”[16]

    时间久了,护陵僧道也生懈怠之意,“文(按,指宁远知县钟人文)莅任后,祭甲时见庵情坍塌、盖瓦破败、佛像雨淋、亟捐资休葺。查庵僧德茂师徒,嗜酒怠惰,不守清规。旋即驱逐,另招僧持。”[17]这就需要调整原有的以田养陵的护陵模式。乾隆年间宁远县令钟人文将“原有膳田二十八亩八分,内将鸭婆洞十亩七分作每年完饷、检盖之资,余以给僧养赡。庶庵院永存,而舜陵宫殿可以长保无虞矣”。[18]

    (三)道州之舜庙:明清已废,只有遗址

    道州舜庙,建自唐朝元结为道州刺史时。元结在《舜祠表》中奏报朝廷,为何要在道州立舜庙,一是“以虞舜葬于苍梧之九嶷山,在我封内”;二是“是故申明前诏”,在州中立舜庙也是方便官民祭舜,以推行朝廷仁政。并言明奏报朝廷前已经“立祠于州西之山南”。元结的《舜祠表》作于永泰元年(765),而元结始为道州刺史是在广德元年(763),那么,道州舜庙当建于广德元年至永泰元年之间。

    然而,约百年后僖宗朝,时任延唐令胡曾奏报朝廷,复迁舜庙于九嶷山。大概由此之后,道州舜庙逐渐荒废。明清方志中,关于道州舜庙的记载,洪武府志称之为虞帝庙,弘治、隆庆府志中均为虞舜庙,清代方志多称为舜祠。名虽不一,其实庙宇早废,只剩遗址。洪武府志中仅记为“在县之西北”,不言庙之存废;弘治、隆庆二志均记为“古有‘虞山二字,刻尚存,庙废”,明言弘治年间,道州舜庙已废,只有“虞山”二字石刻尚存。降至清代,方志中直言“(舜祠)州西门外儒学旁,元次山立,今废”[19],想必“虞山”二字石刻也不见了。

    关于道州舜庙遗址的方位,明清方志中基本一致,洪武时“在县之西北”[20],弘治时在“西门外儒学傍”[21],这与元结《舜祠表》中记载“立祠于州西之山南”吻合。

    (四)东安之舜庙:从都舜岭到大庙口

    1.东安舜庙之方位。洪武年间,东安境内有舜庙留存,府志言“都舜岭下,建自前代,今存。”[22]弘治年间,东安境内舜庙仍然存在,“舜庙,在都舜岭下,建自前代,今存。”[23]隆慶年间,东安境内仍然有舜庙存在,“在都舜岭下,建自前代。”[24]可见,明朝时,东安舜庙在都舜岭下。都舜岭又名舜岭,弘治《永州府志》卷之二《山川志》曰:“舜岭,在县西三十里。其脉于九嶷,高接青天。云雾冠其巅,则雨;间之,则霁。下有舜庙在焉,取舜峰环翠。为一景。”[25]其言舜庙在舜岭下,舜岭为九嶷之余脉,舜庙依山而建,舜峰环翠。这里山岭高耸,时雨时晴,景色怡人。既是县内人们拜祭舜帝之近地,又是一处山水胜地。之所以立舜庙于都舜岭下,因为永之东安有舜山、玉陛源,皆祀有虞氏。东安近九嶷,舜巡狩所经也。由此可见,明朝的东安境内的舜庙不在县治,而是在县西三十里外的都舜岭下。

    降至清代,光绪《湖南通志》载:“帝舜庙,在县西阳江源。”[26]可见清朝时东安舜庙在阳江源。阳江源又叫杨江源。现在的舜皇山又叫舜岭、舜峰山,《湖南通志》记载:“舜峰山在县西四十里,即玉陛源清溪水出此。”[27]那么玉陛源出自舜峰山。其实,杨江源也出自舜峰山。据后人考证,“舜峰山麓的玉陛源口及其右侧的杨江源口均建有舜庙,杨江源口舜庙规模尤为壮观。清嘉庆六年爆发的特大山洪将舜庙冲到了下游三百米处,后人便在此又建大庙,据说庙内原有大型尧舜塑像,并有戏台、游亭、石狮,石碑甚多,大庙口得名于此。”[28]由此可见,清朝东安境内的舜庙在阳江源,也叫杨江源,就是现在的大庙口镇。

    2.东安舜庙之变迁。东安的都舜岭下舜庙建于明前,至洪武、弘治年间,该庙尚存。至隆庆年间,都舜岭山麓玉陛源也出现了祭祀虞舜的祠庙,“永之东安有舜山、玉陛源,皆祀有虞氏。”但隆庆府志秩祀志中只记舜山舜庙,大概是它比玉陛源舜庙要年代久远和规模宏大。当地人认为八月十三日为舜皇生日,故每年的八月十三日前后十数天,都有相当隆重的民间庙会活动,直到解放前夕庙宇被毁,庙会活动也因此湮灭。

    (五)祁阳之舜庙:从虞帝庙到潇湘庙

    1.虞帝庙。明洪武年间祁阳有座舜庙, “虞帝庙,在平乐乡。”[29]建自何代,规模如何,不得而知。自弘治《永州府志》以后的明清方志中,未见该庙记载,估计该庙在弘治年前已毁。

    2.潇湘庙。祁阳县城内有座潇湘庙,既祀虞舜,又祀虞舜二妃,这是永州境内确知的“家庭团圆版”虞舜庙。

    关于祁阳潇湘庙的方位。道光《永州府志》载:“在县治东潇湘门内。泮水从此入湘。” [30]此处泮水当时流经学宫前的祁水。徐霞客《楚游日记》载:“祁江从北至此,南向入湘;而甘泉活水,又绕学前,透出南胁,而东向入湘。乃三交会之中,故桥曰潇湘桥,亭曰潇湘亭,庙曰潇湘庙,谓似潇湘之合流也。庙祀大舜像,谓巡守由此,然隘陋不称。”[31]由此可知,潇湘庙位于祁阳县城东潇湘门内、祁水与湘江的交汇处。

    关于祁阳潇湘庙的祀主。道光《永州府志》言“上祀虞舜暨二妃”[32],祀主为虞舜和舜之二妃,二妃当是娥皇、女英。光绪《湖南通志》言“祀帝舜及湘君湘夫人”[33],祀主为虞舜和湘君、湘夫人。二志都肯定虞舜是潇湘庙之祀主,至于另外两个祀主湘君、湘夫人是否就是娥皇、女英,留待后考。

    关于潇湘庙的变迁。潇湘庙初建最迟于明隆庆年间,隆庆《永州府志》中祁阳首次出现潇湘庙,“在城外小江口。”[34]该庙旁风景秀美,“突起石岗,约五亩许。石多玲珑,崱屴若画家斧劈。马齿诸皴、嘉木竹箭从石罅生出,掩映于睥睨之间。”[35]然而有如此美景的潇湘庙明时曾因“扩城废之”[36],入清后它历经多次重修,顺治十四年总戎陈德重修之,乾隆十年僧力峄又募众于庙右叠石建亭。如今,潇湘庙仍存于祁阳县城外,为清代建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明清时期永州诸县舜庙庙名及方位表

    三、结语

    其一,宁远九嶷山之舜庙为舜帝陵,建庙历史久远,规模宏大,明清时期庙宇最为固定,是官民祭舜的首选地。据光绪《宁远县志》载,明清两朝钦差代表皇上来九嶷山祭舜次数多达48次。

    其二,九嶷山舜陵建庙由来为舜葬九嶷,而永州境内其他各县舜庙建庙由来多是舜帝巡狩的止宿处。如道光年间永明县之虞舜庙,“在县东三里,舜南巡止宿处,后人建庙祀之。”[37]

    其三,以永州为中心的湖湘人士多有建庙祭祀虞舜之举。明清之际,衡州府、宝庆府、桂林府也有舜庙留存。光绪年间,衡阳有帝舜庙,“在县西仙山上峰”[38],邵阳县也有舜庙,“在县北十里”[39]。洪武年间,灌阳县就有舜祠,“在华山上”,还有一个禹祠,在“湘江滨”[40]。

    其四,永州之民建庙祭舜的同时,也为虞舜周围的人建庙祭祀。全州“城南江外”[41]有二妃庙,祀主为舜之二妃;营道有个皋陶庙,“在县北四十五里,名曰士师庙”[42],祀主是皋陶。皋陶,相传是虞舜的司法官。弘治府志曰:“皋陶庙,旧名士师庙。在营乐乡。昔随大舜南巡至此。民感其德,立祠祀之。遇岁旱,祷之即应。”[43]皋陶又名咎陶,是虞舜的左膀右臂,舜帝南巡,皋陶陪行,其言可信。就连多次谋害虞舜的象,也有祠庙在永州。洪武年间,营道还有一个庳亭庙,“在县北六十里,旧传为象祠。柳子厚记,薛伯高尝斥之舟,度泷险过者必祷之。”[44]

    参考文献:

    [1][10][20][22][29][40][41][42][44]虞自明,胡璉.永州府志[M].洪武十六年刻本(卷五),页11,24,23,25,22,25,22,23,23.

    [2][5][21][23][25][43] 姚昺.弘治永州府志[M].上海书店,1990年12月影印本,197,198,201,200,121,201.

    [3][24][34]史朝富,陈良珍.永州府志[M].隆庆五年刻本(卷十),页2,5,5.

    [4][15][26][27][33][37][38][39]李瀚章、裕禄.湖南通志[M].光绪十一年刻本(卷七十五),页24,42,31,42,29,47,3;卷七十六,页4.

    [6][7][8][31] 张京华.中国最早的爱情故事——永州潇湘庙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5):16,17,18,15.

    [9]杨金砖.潇湘文学散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263.

    [11][19][30][32]吕恩湛,宗绩辰.永州府志[M].道光八年刻本(卷六),页40,31,28,28.

    [12][13][16][17][18]胡奠域,于纘周.宁远县志[M].乾隆二十七年刻本,卷九,页2,3,3,3,3.

    [14][35][36]陈玉祥,刘希关.祁阳县志[M].同治八年刻本(卷七),页1,4,4.

    [28]陈泳超.永州之野觅舜迹[J].中国典籍文化,1999,(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