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多变,因“材”而用

    吴应海

    

    技法指导

    作文素材是一个万花筒,除了常见的人物类、故事类外,还有古诗文名句类、名人名言类、新闻类等多种。林林总总的素材,又因主题各异,变得更为复杂,这就给素材运用带来难度。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巧,迅速调取素材,合理运用,就会影响考场写作速度和质量,写作时甚至卡壳。毕竟,考场写作时间很短,分秒必争,耽搁不得。

    那么,考场写作时,如何才能有的放矢,把平时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作文素材迅速提取出来,做到因“材”使用,灵活多变,恰到好处呢?

    首先要用心积累。除了要有勤积累的意识,广泛阅读,认真观察生活,随时做好摘抄和记录外,更要注重素材的整理与分类,最好能采用卡片形式,依据素材内容,标注出类型、运用方向、适宜用在文章什么地方等信息;写出感想,定期汇总,装订成册,经常翻阅、记忆。长期坚持下来,大脑中的素材库就会“秩序井然”,一点儿也不零乱。需要运用时,很快就能把最适宜的素材检索出来。

    请看一名学生所做的作文素材卡:

    显然,这名学生如果能对此则素材稍加记忆,那么他在写机遇、自学、勤奋、努力、成功这一类主题的议论文时,就能“按图索骥”,迅速调用。

    同学们平时要多对素材模拟运用,积累实战经验。一方面,要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目的地调取作文素材,看看自己平时的积累是否扎实。另一方面,可进行“想象”作文,每天设定几个不同的主题,然后闭上眼睛,努力从记忆库中搜寻相关素材,中途可随时翻阅,这既能强化对素材的记忆,更能提高调取素材的速度,增强运用素材的能力。

    其次要因“材”而用。不同的素材有不同的特点,适用方向也有所不同。比如古诗文名句,字数少,易记忆,写作中经常使用。这类素材或写景,或抒情,或藏理,凝练,优美,所以经常被用于文章的开头、结尾等,既能营造诗意,又能激发读者兴趣。再如名人故事,往往讲述名人的奋斗和成功经历,经常被当作议论文论据,以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而新闻类素材,因为有时效性,公众关注度高,所以写议论文时都会以此作为由头,引出所要议论的话题,亮出观点,如此“蹭热点”更能吸引人。至于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经历,经整理加工成素材后,多用于记叙文和散文,很少被用于议论文,毕竟,用这类素材做论据,说服力不强。

    下面看几篇满分作文中的片段:

    1.《论语》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待发生后你才惊觉自己的举动愚蠢至极,但已追悔莫及。那看似不完美的一笔已镌刻在记忆的磐石上。人们多会认为,这样的遗憾回忆只会在日后徒增烦恼。殊不知,断臂的维纳斯是美的,遗憾的“蠢事”更为宝贵、亲切而令人怀念。

    (《往昔不可谏》——广东一考生)

    这一片段是文章首段,作者引用论语中的句子,引出话题,展开论述,非常自然。

    2.鲁迅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是啊,小事虽小,但它就像一颗马掌钉,看似微不足道,却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小事做好,亦能成就非凡之功。小事其实不小。

    (《小事》——江西一考生)

    这一片段是文章结尾,作者引用鲁迅的话,说明小事不小,从而引发结尾的议论。

    3.历史上严于律己的君子代代有之。东汉杨震在荆州做官时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推选他为秀才,后来王密做了县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的举荐之恩,于夜深人静时怀揣十斤黄金拜见杨震,并表示此事无人知晓。杨震义正辞严地拒绝了他,说出了“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的诤诤名言。王密深觉羞愧,愈发敬重杨震的品行。

    (《带秋风律己,携春风处世》——广西柳州一考生)

    这一片段是文中的论述段,作者运用了杨震拒金这一典故,生动论述了为人要严于律己这一观点。

    4.暴雨如注!暴雨如注!这个梅雨季节,雨带赖在长江中下游的上空不肯离去,电闪雷鸣,大雨滂沱。一时间,四处告急……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解放军战士的身影。从电视新闻中,我们看到,一队队解放军官兵,冒着狂风暴雨,去救人,去护堤。他们或背着老人,或推着冲锋舟,在汹涌的洪水中艰难行走;他们,或背着沙袋,或打着木桩,在危险面前奋不顾身……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就坐在路边啃馒头,啃完后继续投入战斗,那是一种怎样的坚强啊!

    (《有那樣一抹色彩》——江苏盐城一考生)

    这一片段运用了突发洪涝灾害这一新闻素材,非常新颖。

    考场写作调取素材时,一定要根据素材特点,合理使用,做到恰到好处。否则,即使拥有再好的素材,也难以写出好作文。

    最后要灵活多变。素材运用上的灵活多变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一材可以用于多个主题。由于内容丰富多样,许多素材都具有这一特性,比如前面素材卡所列举的运用方向,其实就是一个个不同的主题。积累素材时,能充分挖掘它的适用话题,就等于变相扩充了自己的素材库。

    二是一材可以有不同用法。同一则素材,既可以用于文章开头,引发下文;也可用作议论文论据,证明论点;还可以注入情感,扩充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当然,也可以在记叙其他事情时,引入文中,丰富文章内容。请看下面这则素材:

    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重庆市万州区长江二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一辆大巴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上一辆正常行驶的红色小轿车后坠江,造成10多人死亡。

    据相关部门查实,事故原因是一名女乘客因自己不慎错过下车点与司机发生激烈争执,多次用手机殴打司机头部,司机还击之余来不及控制方向盘,致使车辆失控冲断护栏坠入江中。就这样,十几条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

    这一素材,写戾气害人害己,我们必须拒绝戾气,不做“垃圾人”这一主题的议论文时,无疑是最好的议论由头,同时也是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论据。如果你对一这恶性事件了解得比较详细,也可用这一素材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事情的经过,用残酷的事实警示人们,凡事要克制,不要冲动。另外,在写自己乘坐公共汽车的经历时,也可将这一事件巧妙引入。

    三是可以将多个主题或内容相关的素材,合并在一起使用。比如“雷海为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一夜爆红,他的奋斗史引发无数人关注”这则素材,与“上海复旦附中00后高中生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连续击败三期擂主,获得‘才女称号”这则素材,相同点较多,写成功、勤奋这类主题的作文时,就可将两者揉合起来运用。

    同学们,如果把写作比喻成享制菜肴,那么素材就是食材。不掌握烹制方法,“食材”再好,也做不出可口的“菜”。因此,一定要重视素材的运用技巧,力求用手中的素材写出高分作文。

    ●文 ?题

    习技艺,修品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方式的“充电”。习近平主席就曾经提出一个“蓄电池理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以“充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病 ?文

    充 ?电

    一考生

    对于充电,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比如手机没电了,充电后才可继续为我们服务。其实,充电不仅仅指给电池补充能量,人类通过学习,补充知识,提高技能,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也称之为“充电”。无论是谁,都需要不断“充电”,这样才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

    这方面例子举不胜举。比如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大比拼,终于获得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他的成功,就是不断充电的结果。

    雷海为生于湖南,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背诵古诗词。雷海为最初背诗的兴趣,是源于诗词的音律美。小时候,在父亲的熏陶下读诗,他读不懂诗词的含义,但觉得诗词平平仄仄非常好听,朗朗上口,非常喜欢,读着读着就会背了。就这样,雷海为从小便沉醉于诗词的音律美之中,这一背就是30年。兴趣对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不妨再来看看雷海为是如何在打拼之余拼命背诗的。他一天要送餐50多单,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却在等餐或者休息的间隙阅读古诗词。时间倒回2004年,他在上海一家礼品公司打工时,意外在一本《诗歌写作必读》的书里学到了格律等一些诗词门道,从此他一有空就去书店背诗,回家再默写,第二天再去一趟校对一下。你看,雷海为对古诗如此喜爱,总是不停地充电,在央视的舞台上一赛成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反,一个人不充电,不学习,终究会“泯然众人”。方仲永便是最典型的例子。除此之外,天才少年班的一些大学生,最终未能如人们所愿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卓越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相关资料显示,上个世纪的1978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里,频频被媒体报道的几位“正面典型”,后期的发展都不是太顺利,这些当时的“神童”后来大都表示,“如果青春可以重来,决不会再读少年班”。当年在班里默默无闻的同学中,却有不少人发展得很不错,成为了行业翘楚。专家分析,习惯不好,心态有问题,学习不刻苦,是造成这些“神童”陨落的重要原因。

    如此看来,一个人即便天赋再出众,如果不能时时“充电”,日日进步,最终也会沦为普通人。总之一句话,无论是谁,都应树立终生“充电”的理念,常“充”不懈,方能走得更远。

    ●诊 ?断

    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开篇亮出观点——“无论是谁,都需要不断‘充电,这样才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随后,列举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结束全文。整篇文章看似结构紧凑,论证严密。其实,只要细细推敲,就会发现,作者在使用论据时,只追求论据的新颖、可读,却忽视了论据的有效性,雷海为从小养成背诵古诗词习惯、天才少年班大学生未能取得卓越成就等两则事例,与主题关联不大,冲淡了论证效果,拉低了文章的等级。

    ●升格建议

    一是对两个偏离主题的论据进行调整,增加新的素材,使论据能紧扣文章主题。

    二是对部分词句进行修饰,使表达更准确。

    ●升格文

    充 ?电

    一考生

    对于充电,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比如手机没电了,就需要充电,这样它才可继续为你服务。其实,充电不仅仅是给电池补充能量,人类通过学习,增加知识,提高技能,也称之为“充电”。无论是谁,都需要时时充电,这样才能不断充实自己,取得成功。

    这方面例子举不胜举。比如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经过9场精彩而紧张的大比拼,终于获得了央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他的成功,就是不断充电的结果。这个小伙子,从小就对背诵古诗词感兴趣,长大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学得更勤了。2004年,他在上海一家礼品公司打工时,意外在一本《诗歌写作必读》的书里学到了格律等一些诗词门道,从此一有空就去书店背诗,回家再默写,第二天再去校对一下。到杭州送外卖后,他一天要送餐50多单,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但仍不忘诗词,利用等餐或者休息的間隙阅读古诗词。你看,雷海为如此不停充电,最终在央视的舞台上一赛成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如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存浩,一直在“改行”。他获得“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根据国家需要,先后参与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研究、火箭推进剂研究、化学激光器研究,在每个领域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在这背后,每改一次行,他都要夜以继日地充电,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相反,一个人不充电,不学习,即使天资再好,也会“泯然众人”。方仲永就是例证,他5岁就能写诗,但后来没有继续学习,最终成为一个普通人。天资聪明的人尚且如此,普通人如果不能时时充电,结果更是可想而知,不是江郎才尽,就是被时代的列车甩下。比如现在电商发展如火如荼,可还有人不会上网,你说可叹不可叹?

    看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终生“充电”的理念,只有常“充”不懈,方能走得更远。

    点 ?评

    修改后的作文,删除了偏离主题的论据,正反两方面各增加了相应事例,使得论述更加充分、有力,主题更加突出。

    ●升格启示

    一些考生在写考场作文时,为了强化作文的可读性,选材专挑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者权威性强的事例,甚至是一些离奇之事,以至于步入误区:只求有味,引人注意,而无视主旨,偏离主题。最终适得其反,影响得分。

    如何避免这一现象呢?

    一是要坚持素材为主题服务的思想。选素材时,首先要考虑适用性,而不是可读性。

    二是要养成列写作提纲的习惯。提纲不要复杂,只要画张简图,把主题思想、行文思路(比如写几件事,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或论证等)列举出来即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直观地看到某一素材是不是与主题相契合,避免文章写到一半,发现素材偏离主题,却无计可施。

    三是要学会“救场”,如果确实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素材运用出错,这时也不要慌,要立即停笔,想方设法把文章往主题上引,尽可能不留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