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素学习策略举隅

    王雄

    语文要素是统编版教材在编写体例上的一大创新,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抓手。教师探寻语文要素的教学策略,才能用好统编版教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文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学习为例,谈一谈我的认识与思考。一、明确目标

    在统编版教材中,高年级学生学习“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被列入了语文要素的训练之中,如五年级上册安排的训练有“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结合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等,这些训练都是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安排学生学习的,推进学生有效地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五年级上册的学习要求中有“初步体会”的要求,说明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有效区分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本方法及不同结果,学生形成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本认识,就达到了学习的目标。五年级下册安排的训练还是静态和动态方面的内容,但学习要求明显提高,由“初步体会”变为“体会”,而且所体会的内容是从“描写”提升为“美”,而“美”中就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无论是“静态美”还是“动态美”,其中都蕴含着作者对美好心灵的追求。当学生从课文中读懂了作者描写的事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时,也就能够比较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二、朗读训练

    进入高年级,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课文,高年级的课文在内容和表达上的难度明显高于中低年级,有不少课文远离学生的生活,多是站在成人的立场上来表达的,高年级的学生还是很难领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事实上,要求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的课文不在少数,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困难。

    对于这种情形,如果教师觉得学生启而不发就直接将文章的思想感情像贴标签一样让学生抄写、记背,时间久了,学生还是没有学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路径、方法。如果回到古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就会发现,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慢慢地就能够入情、动情,这就是学生初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需要强化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意识,努力做到:不读则已,读就要读出感情。带着这样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一些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课文时,学生就会努力琢磨如何读出文章中相应的感情来。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学生对五壮士最后跳崖壮烈牺牲的行为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时,需要先想一想五壮士那么做是为了什么、为了谁,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没有关系;然后再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对先烈的敬仰之情。三、情境体验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教师要经常开展相关的阅读训练活动。因此,学生不能只用有感情地朗读这一种方法,还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文本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更多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不是大道理,更不是贴标签学生就能够体会到的。当学生朗读不能解决问题时,教师就需要采用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營造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使情感得以迅速传递开来,这种传递还能够使情感变得越来越浓厚,可以方便学生获得更真实的感受。如体会悲伤的情感,朗读文字就不如播放相关画面再配上伤感的音乐的效果好。学生在如泣如诉的音乐声中,更能体会那种直击心灵的情感。

    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挖掘班级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潜力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让他们用朗读、表演、写作等方式来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思想感情,并让他们给其他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以此带领其他学生进入自主体会思想感情的队伍中。当然,教师还需要注意分层教学,对于那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确实有难度的学生,帮助他们掌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一些有效的方法。

    文章的思想感情总是深藏在语言文字之中的。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多练习,才能提高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