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匠心独具—海南椰雕工艺美术品研究

    李涛学 袁晓莉

    摘要:海南椰雕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海南人民历史的见证。本文从海南椰文化,海南椰雕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制作工艺和现状进行详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海南椰雕继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海南椰雕;传统手工艺;非遗保护

    中图分类号:J3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0-0025-03

    1 海南椰文化

    1.1椰树传说

    海南是我国最南端的一个省份,属于热带气候,这里不仅孕育着勤劳勇敢的黎族人,同时也为椰子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自古以来椰子就与海南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不乏许多的传说故事。传说在很久之前,椰子果是越王头所变。越王是海南岛西部部落的一个首领,他骁勇善战,深受族人爱戴。有一天得胜归来,举行庆功宴,在越王喝醉之际,邻近部落的邑王收买了越王的部下,并且刺杀了越王,把越王的头挂在了一棵小树上。不巧的是,小树一夜之间长成了一棵高几丈的椰子树,而越王的头变成了坚硬的椰子果实[1]。还有传说,相传很久之前,有一位黎族的姑娘阿梅,非常的美丽,勤劳能干,她和丈夫恩爱和睦,幸福美满。不幸的是有一天头人为抢占阿梅为妻,将她的丈夫杀死。阿梅的丈夫死后心里惦記着阿梅,身躯变成了高大的椰树,头发变成广阔的椰叶,为阿梅留下了乘凉的栖息之所。更有民间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之前有一对年轻的黎族夫妇。有一天男的出海捕鱼,至今未归,美丽的妻子在岸边带着饭食等候了很久,一直期待着丈夫的归来,不知过了多久,这位美丽的妻子变成了翘首以盼的椰树。在这些传说故事当中,都体现着黎族人民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1.2物质文化

    椰子文化不仅体现在传说故事,也体现在黎族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椰子陪伴黎族人已经相当久远,聪明能干的黎族人也将椰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椰子当中含有充足的水分,深受海南黎族苗族人的喜爱,进而演化成了一种待客之道。从远方来的贵宾,黎族苗族人都会爬上树梢,采摘新鲜的椰子供贵宾享用。当代海南工业发展迅速,椰子也被做成了各种具有海南的风味小吃,以礼品的方式赠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除了椰汁和椰肉是供人食用之外,椰子的壳、椰子的棕丝在心灵手巧的海南人手中变成了许多的工艺美术品。有椰子棕丝做的沙发床垫,也有椰子壳做的椰雕艺术品。早在很久之前,岛上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椰子被广泛运用在黎族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当中,有椰子做的杯子,有椰子做的碗,也有椰子做的帽子。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海南,椰子被运用得相当广泛。

    1.3精神文化

    椰子文化不仅体现在黎族苗族人的物质生活方面,也体现在精神层次方面。海南黎族人把椰子树视为太阳的恩赐,是吉祥之树。每逢村寨里有大的活动,都会种下几棵椰子树。就拿黎族人青年男女结婚来说,两位新人亲手栽下几颗椰子树,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椰子树当中,希望两人的感情像椰子树一样坚固,长长久久[2]。在海南的某些地区,椰子也被作为挑选合适新郎的必考题,每当有黎族苗族家的女儿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上门提亲的年轻小伙必须要迅速爬上椰子树梢,用砍刀砍下两三颗椰子供女儿家品尝,一是为了考验小伙的身体素质,二是象征甜蜜的开始。到了黎族人有了孩子这一阶段,大人们也会为新生的婴儿满月时周岁时亲手栽下几棵椰子树苗,大人们希望小孩子能像椰子树一样快快长大,越长越高。在海南民间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有阴鬼节的民俗,在七月十五的夜晚,孩子们都围着一个椰子蹦蹦跳跳转圈,大人们则在旁边点燃灯火。椰子被海南人视为吉祥圣洁的象征,海南人认为椰子能够给他们带来驱邪避害的功用。椰子陪伴着海南人许久,逐渐被神化了,椰子对于海南人来说,充满着很多的情感。

    2 海南椰雕

    2.1椰雕历史

    自海南从汉朝开始划入我国的版图,便从汉朝开始种植椰子。从汉朝开始,椰子在海南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至现代椰子的地位才逐渐降低。海南是我国椰子的主产地,在这里诞生了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椰雕。椰雕的主要材料是椰子的壳,在古代经济工艺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椰子壳是极易获取的材料。海南岛的黎族祖先早在很久之前就用椰子壳制作椰子碗、椰子杯、椰子勺等生活日常用品。这一工艺直到汉朝影响到了汉族人民,使得汉族人民也像黎族人民一样,利用椰子制作各类生活器具。虽然汉朝椰子制品工艺略显粗糙,但足以见得椰子的运用非常广泛。唐朝时的陆龟蒙曾认为用椰子壳做的酒杯有消毒的功效,在《奉和袭美寄琼州杨舍人》一诗中写道:“酒满椰杯消毒雾,风随蕉叶下泷船。”这种消毒的功效也记录在《琼州府志》:椰子内有坚壳,大者为碗,小者可为杯,并以白色为贵,注酒遇毒则沸起。唐朝时进一步肯定了椰子的功能作用,此时椰雕艺术呈现朴实简洁的风格。唐朝椰雕工艺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直至宋朝这一工艺才变得精良起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宋朝士大夫阶层的喜爱,椰雕艺术也呈现出一丝文人气息,许多的宋朝诗人也为其写赞诗。宋朝大诗人苏东坡被贬在海南儋州时期,在《次韵子由椰子冠》中写道:“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诗中的意思就是说椰子汁喝完以后,椰子的壳还可以做成帽子来戴,具有文人雅致的风尚。北宋诗人黄庭坚为答谢友人赠送椰雕的诗:“硕果不食寒林梢,剖而器之如悬匏。故人相见各贫病,且可烹茶当酒肴。”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庭坚认为椰雕茶具是精美的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明清之际,海南椰雕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受到了皇族的喜爱,曾多次进贡于皇宫,因而有“天南贡品”的美誉。民国时期,海南的椰雕工艺美术品远销海内外,受到近代战争的影响。直至新中国成立,海南椰雕才得以成立工作场和合作社。此时的海南椰雕虽然制作精美,技术精湛,但受到现代工业化的冲击,影响力较小。海南椰雕生活器具基本消失,主要停留在高档层次的工艺品上。1999年澳门回归,以文传述为首的三十余名工匠历时十个月制作两件海南椰雕工艺品《椰树传说》《天涯欢歌》,赠送给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现代除此两件作品之外,至今未出现如此精良的海南椰雕,这两件作品算是现代以来海南椰雕少有的旷世之作。海南椰雕就此由鼎盛逐渐走向衰落,让人惋惜。

    2.2椰雕工艺

    海南椰雕主要以椰子壳为原材料进行雕刻制作,也有以椰子壳为主,贝壳、金属、椰棕等材料的镶嵌或组合而成的椰雕工艺美术品。海南椰雕的制作工艺流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选材选料,第二个阶段是打磨割棕,第三个阶段是描绘图案,第四个阶段是雕刻,第五个阶段是二次打磨二次抛光[3]。以上五个工艺流程阶段都是海南椰雕最基础的部分,当然也有其他高档产品的制作工艺,都是建立在这五个基础之上的。一件好的海南椰雕工艺美术品,选材选料是最基本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了后面的工艺制作。椰子的不同部位,根据工艺以及创作想法,会运用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椰子也会制作不同的器具,都是有一定考究的。选材选料主要是从椰壳的,三个方面来考究,一是形状,二是颜色,三是厚度。形状要求匀称饱满为佳。颜色偏黄的椰壳为嫩,偏灰偏暗的椰壳为老,嫩的椰壳雕起来不费力,老的椰壳雕起来费力。厚度不需要很厚,体态圆满,厚度一致,不要出现坑坑洼洼的现象为佳。选材选料之后便是进行打磨和割棕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为后续做一个良好的铺垫,把之前选好的椰子壳进行处理,把不需要的部分去除,使椰子壳更加圆润匀称,改善椰子壳原本粗糙的表面,进行打磨光滑,为描绘图案提供一个理想的画板。也可根据创作的需要,有些地方可以不进行过多的打磨,留下天然的肌理。绘制阶段是把想要雕刻的图形图案绘制在之前打磨好的椰壳表面上,为了要达到更理想的立体效果,可以用雕刻工具进行简单的勾勒,使得之前画好的平面图形图案有了初步的雕刻立体空间。描绘图案之后进行海南椰雕最核心的环节——雕刻环节。雕刻的刻刀有很多种,以平刀为主,兼有左斜刀、右斜刀、拼刀。雕刻手法分为平推、挑和刮三种。雕刻技艺上有镂空、浮雕和沉雕,海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吴名驹开创了海南椰雕的圆雕技艺,弥补了海南椰雕没有圆雕的空白。雕刻完成之后,要进行二次打磨和抛光,使得雕刻的工艺美术作品具有光泽感,更加平整。采用砂纸打磨,一开始用较粗的砂纸打磨,越到最后砂纸越来越细,表面越来越光滑,椰子壳内本身含有椰子油,打磨之后变得亮丽起来。以上是海南椰雕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在制作更为精良的椰雕时还会采用其他的工艺手法。在1999年澳门回归时,文传述送给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两件旷世之作的花瓶当中,采用了造模拼接的方法,把花瓶几个不同的部分整合在一起,装饰手法上也多了镶嵌、通花、修饰等工序。

    2.3椰雕现状

    海南椰雕曾经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为黎族人民带来了良好的天然材料,为黎族人的历史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績。从原始最简单的雕刻打磨,制作简单的器具,再到明清时期的崛起,工艺制作的不断精进,直到现代受到工业化时代到来的冲击,逐渐走向衰落,渐渐被人遗忘,这也是海南椰雕当前遇到的最大窘境。为此我国在2007年把海南椰雕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说到当今的海南椰雕得从“椰雕村”谈起,海南椰雕村位于海口市龙桥镇富道村,2007年我国把海南椰雕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主要是保护海口市龙桥镇富道村的海南椰雕传统手工艺,所以龙桥镇富道村的海南椰雕意义非凡。富道村曾经家家户户以海南椰雕为生,在这里生存了现在仅有的几位懂得海南椰雕技术的手工艺人[4]。龙桥镇富道村最有名的海南椰雕手工艺人莫属于文传述老先生了,文传述十二岁的时候和父亲开始学习海南椰雕,对海南椰雕工艺了解非常全面,一生当中雕过了无数件海南椰雕作品,其中有不少精品。为了打破海南椰雕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传统手工艺传承方式,让海南椰雕后继有人,文传述把自己的海南椰雕传统手工艺传给了吴名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吴名驹是文传述的关门弟子,现在年轻人想要把海南椰雕传承下去的几乎没有。造成如此窘境,最大的原因莫过于海南椰雕与现代生活不相符合逐渐被淘汰。随着海南椰雕的工艺技术不断精进,越来越多的巧妙工艺品诞生,海南椰雕的价格也不断攀升,作为曾经日常使用的生活器具,价值过高普通民众消费不起,民众转而使用工业化产品进行代替,海南椰雕也从生活器具转而变成制作精良的艺术品。目前正在广泛流行的海南椰雕产品,主要是大工业化大机械生产的海南椰雕产品,他们制作粗糙、价格低廉、实用性并不高,制作精良的手工艺产品又卖不出去,这也使得民众对海南椰雕的全面了解甚少。正如某位收藏海南椰雕的收藏家所说,收藏购买海南椰雕,不仅仅是在收藏这一工艺美术作品,更多的是在保留海南椰雕曾经过去辉煌的历史。

    3 保护海南椰雕措施

    海南椰雕目前已经有失传的危险,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和海南人民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拯救海南椰雕工艺的失传。即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未能根本上改变海南椰雕与现代生活不相符合,海南椰雕传承方式单一这两方面的根本原因。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物件逐渐被人们遗忘,传统的手工艺逐渐失去了价值,被新的工艺品所替代。要想让海南椰雕传承下去,就必须开发海南椰雕的新价值。1992年海南曾经举办国际椰子节,连续举办过八届,影响也较为深远,使得海南的椰子文化让全国人民乃至让全球人民得以知晓[5]。目前应继续举办海南椰子节等大型活动,赋予海南椰雕更多的人文价值、商业价值,让海南椰雕走得更远。传承方式要打破传统的学徒制,建立起一套数字记录方式,以视频或者图册的方式进行记录海南椰雕传统手工艺,数字记录的方式让海南椰雕传统手工艺技术不会失传[6]。在传统的海南椰雕手工艺基础之上,还得加以更多的开发。目前海南省各级各大高校的师生论文大部分处于对海南椰雕的介绍,可以进一步对海南椰雕进行深入开发研究,为海南椰雕注入新的生命力。

    4 总结

    海南椰雕作为海南省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具有相当价值的文化地域特色,虽然目前海南椰雕遇到种种问题,但希望通过海南椰雕的详细论述,能够引起大众对海南椰雕的重视,去开发海南椰雕更多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立浩.绿色生态椰文化[J].琼州大学学报,2005(1):42-50.

    [2]王玉平,黎曦.黎族与椰子文化[J].民族团结,1996(4):43.

    [3]刘珵澔.浅析海南椰雕技艺传承现状[J].创意设计源,2018(2):70-72.

    [4]刘园,宋国强.被遗忘的天南贡品[J].中华手工,2011(7):78-81.

    [5]邓琼飞.海南椰雕的传承现状及其旅游商品开发[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30-31.

    [6]张祥永,于鲸.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海南椰雕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开发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7):68-69.

    (责编:王锦)

    作者简介:李涛学(1996—),男,江西抚州人,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通讯作者:袁晓莉(1980—),女,甘肃平凉人,博士后,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