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予和他的长篇巨著《雁飞塞北》

    熊坤静

    【摘 要】林予被誉为“北大荒文学的奠基人”,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在40年文学生涯中,共创作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逾300万字。其中以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雁窝岛、建设农场为生活原型而创作的《雁飞塞北》,是他最富盛名的代表作,也是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第一部长篇小说。本文叙述了林予如何走上革命文学道路及经典小说《雁飞塞北》的创作历程。

    【关键词】林予;《雁飞塞北》;北大荒;雁窝岛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95-02

    一、在部队的熔炉中茁壮成长

    林予,原名汪人颐,祖籍江西省上饶县,1930年6月出生于北平(今北京)。1933年,曾担任过北洋政府内务部和司法部佥事的祖父在北平逝世后,林予即随父母返回故乡。

    因父母分别毕业于北平大学、北平女子师范大学,都是知识分子,故在林予幼时便很注重对他实施早期教育。1936年,林予被送进上饶县中心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他因父母工作调动,先后在上饶县祝同中学、玉山县中学、江西省立上饶县中学等校就读,于1946年夏高中毕业。期间,他不仅研习、阅读了《古文观止》《论语》《孟子》和《红楼梦》等我国古典作品,还涉猎了我国近现代文学作品《秋海棠》《啼笑姻缘》和《家》《春》《秋》以及茅盾、郁达夫等作家的小说,奠定了坚实的国学基础,培养了浓厚的文学兴趣,而且还在母亲的辅导下学习英文。其中对他影响最早、最大的是作家巴金。林予写的作文,常被老师选为范文,推荐给全班同学学习。林予除了担任学校壁报的主编,还和同学们一起创办油印周报《呐喊》,排演抗日话剧等,其自由诗《桃花开了》、散文《艺术家与春天》等就发表在周报上。后因《呐喊》刊登了一些呼吁停止内战、反映民间疾苦的文章,被校方勒令停刊。

    1947年夏,在紧张复习准备高考期间,林予以自己在外白渡桥帮人推车赚生活费的辛酸经历为题材,撰写的千字散文《推车》被上海《大公报》发表,得到了一点稿费,使他深受鼓舞。随后,他又接连用英文撰写了数篇通讯,其中有5、6篇被上海英文报刊《密勒氏评论》刊发。次年,他终于考取了燕京大学外语系,却因国共内战全面爆发、交通中断而不能前往就读。他被迫进入南昌江西省高中进修班学习。期间,他深受民主同盟的影响,参加了新民主主义学会,阅读、翻印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还积极参加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爱国民主游行活动。1949年5月21日,随着南昌解放,林予投笔从戎,加入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兵团的行列,在政治部文工团主要从事编刊油印战报等工作。6月,他随部队离开江西,浩浩荡荡挺进大西南。

    林予在围歼国民党白崇禧部的扬江战斗中,因奋力抢救伤员而在火线加入共青团,这时新中国已成立两个多月了。火热的战斗生活,激励着他更加勤于写作,在《南方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战地通讯、消息等,其中以整版篇幅报道解放广东重镇韶关市的长篇通讯颇有影响。1950年,他调到广州市军管会文教部工作后,在《南方日报》发表了数篇介绍由周扬主持选编、新华书店出版发行的《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书评。在长达10余月、行程数万里的大进军中,他随部队纵横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四省,最后打到云南昆明,荣立二等功。同年夏,他调入云南军区政治部,历任文艺科干事、助理员、创作员等职务,期间曾到滇南、滇西的边防部队体验生活,并多次参加剿匪战斗。他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创作发表了许多反映大西南少数民族边寨生活和剿匪肃特斗争的优秀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风雨红河》荣获1952年云南军区文艺检阅文学创作一等奖,短篇小说《勐铃河边春来早》《界碑》《苏娅》荣获1953年西南军区文艺检阅文学创作一等奖。此外,他还创作发表了独幕剧剧本《朝鲜儿女》和多幕剧剧本《战斗在汉江南岸》。

    1955年夏,林予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工作,历任《解放军文艺》杂志社小说编辑、总政文化部创作室创作员,并于次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期间,他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处女作《寨上烽烟》、儿童文学《播种者》以及电影文学剧本《祝福边防战士》和《望夫云》(与他人合作)等。

    二、 转业北大荒创作《雁飞塞北》

    1958年初夏,林予被打为“右”派分子转业后,分到牡丹江农垦局第580农场当农工,随同10万转业官兵掀起了大规模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第一个高潮。他们在亘古荒原上播种、耕耘、捕鱼、修路,艰辛的工作,火热的生活,宏伟的事业,激起林予极大的创作热情,很快便写出了反映垦区生活的短篇小说《我们的政委》。加之,因剧本《祝福边防战士》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故事片《边寨烽火》,在垦区上映后反响很大,小有名气的他遂于同年冬被调到牡丹江农垦局宣传部,负责筹办《北大荒文艺》杂志,同时参与北大荒电影纪录片的摄制和编导工作。

    当时,林予是《北大荒文艺》编辑部的唯一名工作人员,只能独自怀揣一枚刚刚制成的编辑部印章,挎包里装了一沓子宣传部信笺,深入农场去为创刊号组稿。他昼夜兼程从牡丹江种畜场赶赴八五九农场,一路上乘火車、坐木船,有时还要搭汽车甚至步行,奔波跋涉在交通极不方便的各个农场之间。直到他组织了第一批稿件返回垦区时,从别处调来参加编刊工作的其他两位同志才到位。同年11月27日,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当100多个页码、飘着油墨芳香的《北大荒文艺》创刊号终于面世时,立即受到垦区转业官兵们的热烈欢迎,也引起黑龙江省文艺界以及首都文艺界和文艺报刊的重视。创刊号的作品被各报刊竞相转载。

    林予除了编刊,还经常深入农场采写稿件,其中八五三农场筹建开发雁窝岛分场(四分场)的许多感人事迹,引起他的高度重视,遂决定在此蹲点采风、进行创作。这里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境东北部,挠力河南岸,是一个由挠力河、宝清河和镜面湖环抱的荒岛,方圆200平方公里。该岛三面环水,一面沼泽,每逢春夏秋三季,岛上草茂柳密,有很多大雁、仙鹤、天鹅等飞禽在此筑巢栖息、繁衍,故名“雁窝岛”。八五三农场于1957年3月组织垦荒队,肩背手提着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徒步穿过茫茫沼泽地,来到雁窝岛安营扎寨。10月1日,雁窝岛分场即宣告成立。垦荒队员克服车马难进、蚊虫叮咬等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以顽强的毅力和巨大的牺牲,征服了“沼泽地” “大酱缸”,当年就开荒2万多亩,并部分播种,取得丰收。

    初具规模、欣欣向荣的雁窝岛分场,已然成为全垦区农场建设的典型。这时,林予奉命负责编一部真实反映转业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革命事迹的报告文学集《雁窝岛》。在组稿编书的过程中,他深为这些拓荒者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革命精神所震撼,遂萌生了创作一部小说,让他们的英雄事迹流传后世、教育大众的想法。因为这些拓荒者多系南方人或者中原人,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告别父母亲友,投身于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伟大事业,并将长期扎根在这塞北偏远之地,所以作家将这部小说定名为“雁飞塞北”。

    要写作《雁飞塞北》这样一部长篇巨著,仅凭编辑《雁窝岛》时所收集掌握的资料是远远不够的。林予遂又数次来到雁窝岛,和岛上的转业官兵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召开一个个座谈会,访问了很多职工家属,整理了大量的采访笔记。

    一番精心准备和认真构思之后,林予便在雁窝岛分场开始了创作。时值三年困难时期,也是北大荒垦区最艰苦的年代,他靠着每月9元钱的生活费勉强度日,所住的“马架子”也仅能避风遮雨。他还四处找来木头,自己动手拼了一张十分简陋的桌子,从此便伏案笔耕,夜以继日。那些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情节往往如潮水般涌上脑海,令他激情难抑或悲或喜,非奋笔疾书不足以跟上思路。历时半年多,他就完成了《雁飞塞北》初稿,又经过反复修改、润色,于1962年11月交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耗费了他大量心血、由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写书名的《雁窝岛》也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关于当时创作的有关情况,他在《雁飞塞北》初版后记中是这样回忆的:“艰苦而激动人心的四年垦荒生活过去了。现在已经是1962年的夏天。当我将要把依据自己四年来的生活感受所创作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敬献给读者们的时候,我就深深感到自己无论是在生活实践上或创作实践上,都还远远没有达到党所冀望我应该具有的水平。这也就是现在当我做完了小说出版前的修改工作的今天,不能不仍然像四年前那样惶惑不安的原因所在。这部小说里所描写的人物,几乎全是我们同时代的劳动者。他们有老红军、抗联战士、经过抗日战争考验的老干部;也有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人;还有北国荒原的老北大荒人和农村青年干部。我让小说的主人公围绕着农场建场方针上的矛盾和冲突,来展开他们各自的生活画页,并把人物集中地放到北大荒的一个孤岛——大雁岛的垦荒斗争里来加以描绘,是为了情节的集中,便于概括;同时企图通过大雁岛的垦荒斗争从而反映整个北大荒炽热而复杂的建设生活的全景。”

    洋洋44.9万字的《雁飞塞北》面世后,已调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的林予,依然专程赶赴八五三农场、宝清一带与读者座谈,认真征求听取他们对小说的意见,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该小说后于1983年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发行,并于2008年被列入“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丛书第二次再版,成为陪伴和教育新中国几代人成長的红色文学经典。

    《雁飞塞北》问世之初,便倍受国家文化部部长、著名作家茅盾赞赏,称其为当时的优秀之作;2002年,由彭放主编、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黑龙江文学通史》更是给予高度评价:“在黑龙江文学艺术发展史上,20世纪50年代末期,异军突起的垦区文学是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小说创作隆起的第一座艺术高峰,而林予与他创作的长篇小说《雁飞塞北》则是这座高峰的奠基石。”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