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

    王赟

    在教育科技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合理化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这不仅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的明确要求,还是优化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

    就语文学科而言,教师善于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互渗透并有机融合起来,有利于拓展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涵,增加教学厚度,促进教学相长,有利于培养学生学用语言文字、感受人文精神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让语文教学更加优质高效起来。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拟就如下几个层面,试对此提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开展信息化教学,激发语文学习情趣

    眾所周知,情感难以产生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从学生这一主体力量来说,如果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们就会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与之相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以多媒体为主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营造喜闻乐见的良好氛围,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利于从潜移默化中攫取寓教于乐的“情绪智力”效益。

    以《安塞腰鼓》为例。这是一篇通过描绘黄土高原地域风情来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和精神风貌的抒情散文。语言质朴而又热烈,气势磅礴而显见力量。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网络下载并分段演绎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场如临其境的“视听大餐”,让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显现出来,让热烈壮观、气势磅礴的表演展示出来,让“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撞击过来,让蕴藏其中的多种美感元素显现直观起来,让学生在“视文互动”中能可观可感,怎能不激发异常活跃的课堂情趣呢?这种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开展信息化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任何科技产品都被打上了“人类制造”的深深烙印,然而科技力量却让人赞叹甚至是令人震撼。就多媒体技术而言,不仅有图文并茂、音像和谐、储备海量、动静自如等先进特点,能为各类课程教学提供无可比拟的良好支撑,而且它自带“流量”,以强大的“人机互动”和“操作便捷”等优势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如刘湛秋的《雨的四季》,课文不仅语言质朴、内容通俗,而且结构清晰、情感分明。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平台,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雨的形象和特点”分别呈现出来,让学生结合语言文字的刻画和描述进行个体化阅读体悟;然后在上述基础上,开展多人学习小组的相互讨论;最后在集体范围内,师生共同进行交流与梳理、总结与提炼。整个活动以“人机互动”为支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教师本着“愤启悱发”的原则,在动态化巡视中给予适时适量地引导和启发,基本是一个“坐在旁边鼓掌”的人。

    三、开展信息化教学,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无论何种体裁,还是何种题材,每一篇课文都会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重难现象”。对于其中一部分,往往通过教学语言的解读与描述,或者引导学生通过多元化的朗读与体悟,或者借助一般教学工具,就能收益良好。然而,并非所有重难问题都能如此解决的,或者说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对于后者,我们只有借助信息化教学的途径和形式,才能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

    以朱自清先生的《春》教学为例。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把万物竞苏、生机盎然的春景春色描绘得既活泼又生动,由于许多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欠佳,难以理解和想象这种“活泼生动”的样子,如“欣欣然”“朗润”“钻”“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等等。有鉴于此,笔者特别剪辑了与之相应的特写镜头,集中制作了“微视频技术”,并且与文字和谐搭配,让学生在“像文互动”中促进理解、加强意会,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四、开展信息化教学,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在“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在新课程“大语文教育观”的强烈呼唤下,“课程资源”这一概念已经形成教育业内的普遍共识并逐步地深入人心,而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呈现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强烈发展态势。时至今日,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和方式是丰富而又多元化的,然而我们不难感知,课程资源的信息化开发不仅最具活力,而且蕴藏着无可比拟的潜在空间。

    诸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等课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不仅可以直观演绎教材文本中所描述的“大自然语言”现象和“克隆奇妙”现象,还能够搜集并播放更多的相关资源现象,如“电鱼与伏特电池”“蛙眼与电子蛙眼”“水母的顺风耳与风暴预测仪”等现代仿生学现象,再如更为先进的一些高等动物克隆技术现象等。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善于把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介相互渗透并有机融合起来,科学、合理而又巧妙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有利于从中赢得最大化“科技附加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八中学(21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