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沙地克江 ? 米吉提

    

    每当提到科技新闻,首先出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就是一些高精尖名词,比如基因工程、载人航天等,而基层媒体难以与这些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联系起来,如此就让很多人不愿意报道科技新闻,对其存在很强的畏难情绪。但任何事物均有其两面性。如果基层媒体记者想报道好科技新闻,使新闻的视角更加与众不同,且具有新颖的内容,深受观众的欢迎,那么就必须积极开动脑筋,深入挖掘线索,尽可能增强科技新闻报道的贴近性。

    科技新闻应努力寻找平民化视角

    部分科技报道,尤其是科技成果报道之所以未引起受众的关注,其中一个很大因素就是因为对读者的心理不了解。一旦报道与群众相脱离,一味地生搬硬套、强制性的灌输,未贴近群众,不能把受众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么即使科技成果再重要,受众也会对其视而不见。

    新闻报道要注重贴近读者,“三贴近”既是党与人民要求新闻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的一点,同时和新闻宣传的内在规律相符,也是提高可读性的必经之路。那么具体该怎样操作呢?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需要立足于平民角度,找到和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内容,将其兴趣激发出来,引起他们的关注。

    其实大部分老百姓对于一些较为普遍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包括科技成果是怎样转化为生产力,以及科技和经济、知本与资本之间的结合等。为把以上问题有效解决,各地政府均在积极行动,例如,每年福建省都会在6月18日这一天开展项目成果交易会,这便是借助平台的构建,给予科技成果支持,将其转变成生产力的有效途径。2006年,专门开设了“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展上共计有200多项小发明、小创造成果,都是从大陆八个省市以及台湾地区来的,其中和人民生活相贴近的项目在六十五个以上。各大媒体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展会上,例如,《工人日报》中所提及的“谁为职工发明成果转化构建平台”,其便利用了生动的事例阐述了发明家和企业家当面交流、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以及发明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等情况。此文一经刊登,便被多家知名网站转载,包括新华网、新浪网等,引起了非常大的社会反响。大部分发明人都觉得“6·18”解决了后续很多问题。

    要想使科技报道更具可读性以及生动性,这就要求记者深入一线,走进基层,充分了解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尽量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作报道。如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便应和实际相贴近,多报道一些和百姓生活紧密相关,有助于提高生产力,实现收入增多的科技措施,并对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展开挖掘,以记者进入基层,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事实为中心,充分呈现出各级政府重视农业科技的程度和农业科技人员研究的科技成果,着重把农民科学种地、促进收入提高的具体效果突显出来,对科技调整农业出现的成果和新内容进行详细采写。如此报道不仅可读性强,且也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可以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推动其他地区以及群众更好地生产生活。

    科技报道千万不能只是到主管部门跑一跑,摘抄简报和拿相关文件。若这样做势必无法写出极具说服力的优质新闻,也极易让科技新闻宣传与群众相行甚远。

    借助增强科技报道的创造性思维,严格遵循“三贴近”原则,把切入点找准,进一步强化亲和力,确保科技报道水平和质量最佳化,一方面能够为打造新闻品牌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媒介的影响力以及公信力,同时显著提升媒体市场占有率。

    科技新闻要在科学严谨的

    基础上做到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科学与真实是科技新闻的必备要素,所以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严禁有夸大其词的情况出现。不论是在进行采访,还是编辑时,都要高度重视新闻的贴近性,在语言方面尽可能做到平实生动,表现形式尽可能多样化,从而对科学原理以及技术特点进行详细阐述,便于观众理解,并愿意继续听下去。

    科技新闻如果想把群众的眼球抓住,增加报道的信息量无疑是最开始便要去做的,以使受众的求知欲得到满足。相较于有关好人好事的新闻以及社会新闻,这部分新闻可借助一些奇闻异事以及感人故事将受众“抓住”,而科技新闻的制胜法宝则是信息量大、知识丰富、参考性强,对此便要避免繁琐、空洞的问题出现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在具体报道过程中,一定要把事实、数据利用起来,借助背景材料明确阐述科研攻关的整个过程,通过对比呈现的手段充分展现出科技新成果的“特”与“新”。如此方可把信息量增大,为受众解惑。

    还需多注意报道的标题。拿有关尾矿种菜的新闻来说,若以《借助尾矿渣无土栽培蔬菜的技术获得成功》为题,无疑太过平淡,也很难充分体现出在尾矿再利用问题的解决中这一项新技术所发挥的社会作用。记者反复思量最终把《蔬菜“吃”矿渣绿色再循环》定位标题,通过对拟人化的手段予以采用,不仅使标题变得更加生动,也把此则新闻的主题点了出来,也就是在废弃资源的利用中使用现代高科技农业的绿色方式。

    对新闻的开头部分要予以高度重视。如果开头较为精彩,既可立即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新闻的主要内容点明,从而使观众对后面的内容充满好奇。拿上述新闻的导语来说,“在矿渣中能将食用的新鲜蔬菜种出来吗?最近,此项新技术在我市获得了成功……”设问式导语也很快就让观众陷入到了思考之中,并将其好奇心抓住,使之想要继续看下去。

    应切实运用好语言和同期声。科技新闻的语言必须具有准确性、平实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应将多种手法灵活应用起来,包括细节描写、比喻、拟人等,尽可能巧妙多变地应用数据,从而使报道的层次更加丰富,内容多样。对一些很难理解的技术内容以及科学内容,可以运用相关专家的同期声,使之借助多种方式,如做比较、打比方等,简明扼要地阐述较为复杂的道理,便于观众理解。例如,《承钢世界首创“电铝热法”工艺制造航天钒铝合金填补国内空白》这一则新闻,为了让观众对冶炼航天级钒铝合金的不容易有更深刻的认识,记者专门将专家的同期声引入到了報道中,同时通过比较展开了相关说明:“普通钒铝合金的生产,我国主要是对4~5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控制,而就航天级钒铝合金而言,国际上给出的标准是对30余种元素进行控制,所以很难制定工艺参数和产品标准。”

    科技新闻报道需要从采访上下功夫

    和翻译文章时先要把原著弄懂相同,若是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科技报道,就需要记者深入采访,对科研人员的声音予以认真倾听,弄清楚自己到底要采写什么内容。科技领域中的新创造、新理论和新发明均是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所得到的结果。如果记者只是单纯地只凭借一份成果鉴定,再象征性地打听和询问便开始对稿件进行编写,最终导致的结果必定是外行不能理解、内行看笑话。这种简单、毫无深度的采访是不能写出优质科技报道的。因此,记者应真正进入到科技圈中,把自己报道的内容完全理解,从而使自己写出的新闻作品更加通俗易懂。

    与此同时,还应做到用心观察。记者在确保科技事件赚钱、科学的基础上,应竭尽全力化抽象为具体,将逻辑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阐述科技原理,借助人们经常接触的事物、常识或者各种修辞、形象化的手法进行表达,以此降低读者的理解难度。这就需要记者认真观察,密切结合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事情,通过现场描写将读者带到现场,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让科技新闻更具可读性与感染力。

    科技新闻报道应多关注科技人物

    人们感兴趣的往往都是人及其生活、命运。相同的道理,所有科技成果的创造者是人,其凝结了科技人员的心血。随着科技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出了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使得更多的读者开始关注科技工作者。这部分人员除了拥有普通人的情感外,也对科技事业充满热情,深思社会问题。在科技报道领域,他们是非常重要的新闻资源,拥有丰富的储藏。对其事业、思想、生活以及情感世界展开深入挖掘报道,能够增强科技新闻的感染力与启示性,在见成果的同時,也见人。

    除此之外,还需对一线的“土专家”多加关注。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企业的每个岗位上,均有身怀绝技的人存在。其小发明、小创造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若记者能够多对基层人物进行采写,那么能够把基层工人科技创新的热情极大地激发出来。

    总之,科技新闻报道应有效缩短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变陌生为熟悉,化繁为简,将本来冷门的科技新闻报道打造成一个有力的武器,将科学知识普及给广大群众,使大众的科学意识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张玮荣.也谈科技新闻报道的科学性[J].甘肃科技,2010(24):108-110.

    [2]丁向东.电视新闻报道如何增强贴近性[J].青年记者,2013(17):52-53.

    [3]薛净.浅析如何增强科技报道的亲和力[J].新闻世界,2010(09):57-58.

    [4]董锐.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和实践探索[J].记者摇篮,2020,No.594(0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