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学视角下两性职业发展的性别平等问题

    【摘要】目前,两性职业发展性别不平等、竞争不公平、就业性别歧视较为严重是就业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女性就业存在较大压力,传统的思想观念、社会地位、性别气质、刻板印象等诸多问题影响着女性的职业发展。面对如此现状,本文从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三方面分析影响两性职业发展性别平等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试图为促进两性职业发展的性别平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发展;性别平等;性别歧视

    一、两性职业发展现状

    在当今社会,两性职业发展性别不平等、竞争不公平仍然是就业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城市中男女市民在权利、财富和机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女性在职业、社会阶层、收入和受教育水准等主要方面和男性相比仍处于劣势。在社会结构急速变化的今天,年轻人群获取社会支持存在多样性和自主性,尽管年轻一代的女性通过高等教育、个人权利和社会活动资源,较快地缩小了与同龄男性的差距,但两性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依然存在。

    二、影响两性职业发展性别平等的原因

    (一)个人因素

    1、两性生理差异。男性与女性生理上的差异导致其在职业发展上面临就业不平等的问题。女性的生理特征决定了每个女性都要经历月经期、怀孕期和哺乳期三种特殊时期,很可能会因生理条件而无法很好的完成这三个时期内的工作。因此,我们认为,女性职业发展存在一低谷以及两高峰。峰顶和谷底与其生儿育女有着必然的联系。两个高峰,是指女性初入职场未生育的前6-8年,另一高峰是指女性36岁以后的十多年,通常认为,生育后应为女性职业发展的最佳时期。一低谷即为女性的怀孕期和哺乳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女性职业发展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2、性别刻板印象。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女性素质低、能力差,即使靠自己能力晋升的女性也常常被人误解为是靠“女性”而晋升的。因此,部分女性宁愿通过自己的加倍努力来获得大众的肯定,求得职位的提升,尽管可能要付出比男性更多的努力。除此之外,归因偏差使人们形成刻板印象。男性容易将职业成功归于个人的能力,而将失败归于外界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大、运气不好等。女性常将职业成功归因于个人的努力。而这种习惯性的认知偏差使社会也常把男性成功归因于男性的能力,而把女性的成功归因于努力的结果或者所从事的工作难度小。这种归因法对女性职业成功的理解方面造成了严重的认知偏差,导致人们形成女性工作能力普遍不如男性的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

    (二)社会因素

    1、传统的思想观念。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父权制所形成的男尊女卑的历史文化是男女就业机会不平等的主要渊源。传统的“男外女内”、“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已经内化为人们对性别职业角色的评判标准,而“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不仅在男性中相当普遍,在不少女性的思想中也同样存在,致使部分女性在职业选择和职业投入方面更倾向于照顾家庭,直接或间接的造成职业性别隔离,使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性别歧视。同时,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导致部分女性在受教育程度上低于男性,而两性知识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男性在社会组织中占有了更重要的地位,女性就业机会相应减少。

    2、社会支持的差异。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来讲,男女得到社会支持的比例都较高,但女性得到的帮助仍少于男性。男性在以同事、同学、单位、社会机构以及朋友支持为主的强关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女性在依靠邻里老乡为基本对象的弱关系上往往会有更多的依赖。社会支持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性晋升机会的大小,在外界拥有更多强关系的男性更容易获得领导的青睐。

    (三)经济因素

    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使其在某一段时期工作效益会受到影响。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女性不仅可享受带薪休假和国家生育津贴,而且休假期间会对工作造成很大影响,工作完成度不高。雇用女性的经济成本增加,使用人单位不愿花更多的成本去雇用女性,导致了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三、促进两性平等就业的建议

    (一)摒弃传统思想,创建女性组织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性别意识已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逐步渗透到每个人的思想中,男女的受教育程度也逐步趋向一致。但在某些偏远的农村,这些传统思想依旧影响着女性接受教育乃至职业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各级各类教育者和管理者进行正确的性别知识、性别意识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成为营造性别平等社会氛围的积极主动的执法者和推动者;应着重加强人们对社会性别的认识,重新评价和认识两性关系,用性别平等的眼光来审视已被规范化、体制化了的性别角色模式,改变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消除对女性的性别歧视。保证两性机会平等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创建女性自己的组织,女性有能力比男性更民主、更富于参与性和合作精神。

    (二)完善相关社会政策,减轻女性生养后代的负担

    女性在就业、职业晋升等方面受到的发展限制,主要是因为女性承担了生育责任。而事实上,女性的生育问题不应仅是女性一个人承担,孕育后代更是为家庭、为国家、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国家、社会理应给予更多的支持帮助,共同承担女性的生育责任。因此,有必要完善相关社会政策,帮助女性减轻负担。如国家可增加发放生育津贴,一方面补助生育期女性,另一方面可以减轻用人单位的工资发放,从经济层面解决女性因生理因素而给用人单位带来成本增加的问题,让用人单位真正根据劳动者的素质而非性别差异来选择劳动力,以此扫除女性因生育而造成性别不平等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司静喆.我国公共部门女性职业发展困境及成因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4.

    [2]董海飞.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单位女性就业及职业性别隔离分析[D].内蒙古大学,2008.

    作者简介

    高林楠(1995-)女,汉族,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