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播“声音”的价值分析

    董高颉

    【摘要】在媒体融合的今天,广播作为一种以“声音”为传播介质的媒介,必须把“声音”发挥到极致,关注其最本真、最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从语言、音响和声音的有机结合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声音”如何在广播中得以最好的发挥。同时,笔者也提出随着广播声音在互联网平台的延伸和拓展,声音产品化成为传统广播探索融合转型的路径。

    【关键词】广播语言 广播音响 声音产品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优质音频内容的开掘和品牌化音频产品的打造,成为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在此过程中,传统广播不约而同地关注到广播最本真、最不可替代的优势,“声音”的重要性和价值被重新發现。笔者通过分析“声音”在不同广播作品中的呈现,提出声音产品化将成为传统广播探索融合转型的路径。

    一、挖掘语言魅力,以声传情

    广播是声音艺术和听觉艺术,语言在广播节目中不仅是沟通情感的工具,更发挥着反映社会与生活、传递情感的作用。广播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栏目为例,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十位人大代表,其中第一集专访了作家冯骥才,他思维清晰、观点鲜明,在与主持人的对话中展示了其精湛的口才,极大地为节目增了色。主持人和嘉宾默契的配合是对稿件的再创造、再提高,他们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对听众认识、理解、接受信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持人的亲和力、对象感,嘉宾语言承载的文化内涵、思想倾向,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看法和行为。

    广播访谈节目大部分单纯依靠语言来吸引听众,因此,记者必须对被访者做充足的了解和取舍,节目编辑、主持人和嘉宾应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如此,才能使访谈节目具有可听性,让受众在对话中感受精彩,广播声音的魅力才能自然呈现。

    二、捕捉现场音响,让声音更立体化

    广播中,来自不同场景的音响营造出不同的情境,广播节目中的大部分音响起到增加现场感、加强真实性的作用。

    在社会新闻中,充分利用现场音响可以真实地突出新闻事件的主题,例如:广播消息作品《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垮塌事故第六天》,利用现场音响真实性、鲜活感的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该作品通过记者自然、流畅的播报,清晰、严谨地串联起每段音响,为听众传达了准确、丰富的救援信息,节目整体温暖感人。在矿难救援进入第六天时,为了第一时间捕捉到生命探测仪在井下的作业现场,记者蹲守在救生孔口收集现场音响,完整清晰地记录了发现生命迹象时的声音。

    三、广播声音元素有机运用,营造艺术感染力

    声音是广播的灵魂,广播以它特有的声音优势,营造出画面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特别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是一部文化声音大餐,通过多频率联手、多体裁呈现、多渠道传播,发挥声音优势,充分运用音响,以人文视角追寻文化印记、呈现文化流变。

    《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推出了“方言季”“匠人季”“地名季”“戏曲季”四个系列,以每季五集的篇幅打造“广播纪录片”,突出声音元素,原汁原味讲述人物故事。每一季的系列报道虽然讲述不同的文化故事,但都以“声音的特写镜头”为表现手段,通过“动态的现场声音+独家对话”的形式讲述故事。“动态的现场声音”是指每篇报道用大量现场声音切入,重点采用最具代表性的音响,将听众带入人物故事的工作场景;“独家对话”则是文化传承者或亲历者的亲述,讲述内容包括专业介绍、事件经历和文化故事等,涵盖了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传承的期待。

    例如:“戏曲季”通过对戏曲剧种传承人和研究者的采访,探求剧种流变历程,展示传统魅力,展现当今戏曲艺术的生存状况和发展前景。《孤独的乾旦》《寻一段诗意生活》《古风犹在 遗韵难存》《谁还在唱二人台》和《花鼓声渐远 风光何处寻》五篇报道分别展现了京剧、昆曲、广西彩调、二人台和湖南花鼓戏等传统剧种,节目立意于挖掘戏曲艺术传统中蕴含的深邃思想,写情境之困、传承之难,探究剧种由胜而衰的原因。在简短的音响和背景介绍后,节目迅速切入主题,用写实的手法反映剧种面临的困境。通过对老艺人、新一代演员、观众和研究者的采访,对比反映曾经的辉煌和现今的衰败以及几代传承人的努力。

    每集“动态的现场声音”,突出“戏曲”题材本身音响丰富的特点,人们对经典唱段耳熟能详,这为主题表达带来便利。演员彩排和演出的音响以及从音响资料库和个人长期积累的资料中寻觅的相关历史音响,丰富了“独家对话”声音的内容。访谈、唱段、剧场演出有机统一,互为补充,整体的节目风格以代表传承人物的经典唱段开篇,音响的率先进入起到场景置换的作用,增添了语境的画面感和纵深度;节目以演唱作为结尾,起到点题的作用。

    例如:《古风犹在 遗韵难寻》(节目稿节选)

    【山水背景声,压混

    (混)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顺着流水,飘来了刘三姐的歌声。

    【歌曲“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压混

    (混)这歌声已经成为一份遗产、一则神话、一种符号,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刘三姐”最初是出自广西的传统戏曲——彩调。70多岁的黄婉秋是电影刘三姐的扮演者。

    黄婉秋:我觉得没有彩调的话,怎么能拍好刘三姐(电影),虽然也加了很多歌——民歌。在彩调的基础上,把刘三姐发展起来,彩调功不可没。

    再比如:音乐专题节目《听见童年 相会祖先》,选择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音响,藏地的儿歌声、寺庙的法号声、僧人的诵经声,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层次分明,这些广播元素不断交替地引导听众进入不同的故事情境。

    《听见童年 相会祖先》(节目文字稿节选)

    【雨棍效果声

    才让旦:这是我通常用的,我所有的,现在给孩子们的这些乐器是最接近大自然的。我平时是这样的,让孩子闭上眼睛,让他去聆听。聆听之后,最有意思的是孩子们的回答,明明是雨声,他知道是雨声,他不会说是雨声,会说是风的声音,天上打雷的声音。

    【《菩提心》前奏

    才让旦:记忆中草原的黄昏是很特别的,太阳的余光把一切都染成了金色,赶着牦牛群的人们唱着山歌从不同方向,慢慢地向帐篷的方向走来,吃了一天草的牛儿们快乐地哼哼着,自然地融合到人们的歌声中,就像是谱好了的低音曲子。帐篷里飘出袅袅炊烟,老人们打酥油茶的声音和孩子们欢乐的嬉戏声融成一片。热闹了草原,也弥漫了我的童年。

    【《菩提心》歌声扬起,压混

    《听见童年 相会祖先》节目是才让旦老师亲自讲述他的教学故事以及传承藏族民间音乐的过程。整个节目从头到尾采用才让旦本人独白,相应出现环境音响、采访音响、原声音乐等声音元素,在简单的叙事结构中体现不平凡的人物故事。编辑在不同素材相互连接时注重融合感,语言节奏和音乐进入的时间恰到好处。该节目的音乐和文字带给听众的艺术感染力正是广播声音特色的最好呈现。

    四、声音在互联网平台的延伸

    随着传播渠道和人们收听习惯的改变,需要对声音产品有新的理解,需要有对声音观念的创新认识。在制作生产广播节目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节目的可听性,让声音被“看见”,让广播的价值被重新挖掘。

    2016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春节特别节目《中国声音中国年》(金猴篇)当中的“喊红包”环节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短6小时里,有1552万人次的大声呐喊,其中红包口令“老爸老妈我爱你!”节目播出后,一位听众留言说,感谢中央电台,这辈子他儿子都没说过这么多次的“我爱你”!这就是声音内容设计的魅力。2017年中央电台春节特别节目《中国声音中国年》(雄鸡篇)在保留“喊红包”的基础上,还加入“过年了,我想对你说”这一互动板块,听众把自己想说的话通过“央广新闻”客户端直接发送给栏目组,在大年三十当天,以语音留言的方式参与到直播节目当中。自2016年12月27日以来,来自央广网的统计数字显示:平均每天数千条语音从世界各地传来,新媒体和传统广播实现了一次完美的结合。

    2017年《中国声音中国年》在一年的盘点中,有家国的宏大叙事、地域的风情画卷,而归根结底,一切关于中国故事的点点滴滴都是通过声音展示出来的。如今,这些原来只能从电波中传出的声音不仅可以在直播间进行音视频的同步直播,还能同时与多家互联网直播平台合作,开展多平台的融媒体传播,广播的“声音”魅力借助新媒体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五、结语

    媒介环境的变化使广播的优势愈发体现“声音”特点,声音的强渗透性和情感化赋予了广播独一无二的价值。声音产品化,是传统广播探索融合转型的路径。广播应深挖自身优势,呼应移动互联时代对传播新的要求,打造以声音为核心的广播产品。

    (作者單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艺节目中心)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