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策略

杜伊 金云峰 周晓霞 范炜



摘要:以佛山新城城市型绿道规划设计实践为例,结合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提出指导佛山新城城市型绿道实践工作的五个规划设计命题,对佛山新城绿道网规划以及滨河绿道一期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在讨论总结佛山新城绿道规划设计的特色与创新基础上,提出城市型绿道建设的景观设计策略。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道;城市功能;城市风貌;以人为本
引言
珠三角是我国最早进行绿道建设的区域,其规划建设依据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先后进行“区域一城市一社区”三个层次的绿道规划建设活动。实际上相比区域型绿道,城市型绿道对人的日常使用和丰富城市功能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从另一方面来看,相比于更加注重生态因素的区域绿道,城市内部的绿道更有助于对城市风貌的塑造。随着当前我国各地逐步开展绿道建设,绿道在城市生态、文化以及游憩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本文以位于珠三角地区的佛山新城城市型绿道为例,探索如何通过绿道建设促进城市功能与风貌的升级。
佛山新城位于佛山市中南部,以东平河为界,跨禅城、顺德两区,是佛山未来城市新中心。佛山新城作为佛山市级中心、未来佛山的“城市名片”,成为佛山城市升级和环境再造的先行军。2009年,广东省提出在珠三角率先构建绿道网的构想。在此宏观背景指导下,佛山市提出打造岭南“绿城”的目标。《佛山市绿道网建设规划(2010-2020)》中,将佛山新城作为佛山市绿道示范区。
绿道示范区总面积约31 km2,现状绿地包括佛山公园、东平河滨河绿带、村落公园以及新建的道路绿化用地;已有地标建筑包括世纪莲体育中心、佛山新闻中心、文化综合体等,新城东南部为生态住区与传统村落建筑;示范区范围内地表水资源丰富,水网密布,鱼塘众多,独具岭南水乡特色,如东平水道、生态河涌及村落河涌等主要水系。
1.佛山新城绿道规划与设计概况
1.1规划设计愿景及分析
分析现状可知,作为城市新区的佛山新城,其功能与基于地标建筑的城市风貌均已见雏形。同时,项目基地内丰富的水系、独树一帜的岭南风情是佛山新城的重要资源。绿道建设拟从整合城市主要资源出发,通过绿道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活力与魅力。基于此愿景,本项目聚焦绿道对资源以及现状条件的整合利用方式,探索适合城市型绿道的规划建设模式。目前该研究的相关文献及案例可概括如下:
在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方面,金云峰等认为面对城市用地紧张问题,绿道规划需与城市规划对接,并对现有用地资源进行整合。王招林、何昉认为绿道规划应该成为城市发展的战略指引,便于区级以下阶段的城市规划与之协调及具体落实,改变当前绿道规划从属于总体规划的专项误区。魏明等对比美国greenway认为我国绿道需突破目前“绿”主要依托于“(城市)道(路)”的简单组合结构,形成整体土地保护的网络系统。
在水系利用方面,国外很多绿道积极利用现状水系,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新加坡人口密度大、土地稀缺,利用城市排水道缓冲区规划整个城市的环形绿道,形成了各环节的良性循环;美国迈阿密河绿道提高了河道的可达性与实用性,促进了周边工业活动繁荣发展,提高了土地价值,新增的旅游设施更使得河道成为目的地景观;相似案例还有丹佛南普拉特河绿道、亚利桑那州与马里兰州水系绿道规划,它们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贡献卓越。
文化景观资源的整合利用方面,香港根据绿道长度与使用难易,策划了十多种特色路径;捷克和斯洛伐克中部地区的摩拉维亚乡村建设了一条名为“摩拉维亚葡萄酒之乡”的绿道,远近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因此,适度并准确挖掘地方文化景观,有利于促进绿道建设的主题性及特色性。
1.2规划设计实践的命题
促进城市功能升级与风貌提升是佛山新城绿道规划设计的焦点,利用绿道的规划建设,保护地域文化,改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游憩机会,同时也提高城市自身竞争力与吸引力。规划设计重点从以下五个命题展开:
1)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为先行原则,在保证规划引导力和控制力的同时,烘托出岭南特色主题的生态新城。2)充分利用基地现状水资源,打造水陆结合的慢行系统,突出岭南水乡的意境特色。3)绿道规划强调与上位规划及下位规划的互动衔接,同时在空间形态、平面布局上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耦合。4)充分发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通过原型提炼的设计手法,将抽象岭南文化元素进行巧妙地形态化表达。5)从功能多样化、设施便利化、服务多元化等方面体现绿道规划的人本关怀。
2.佛山新城城市绿道网络规划
2.1环境先行,主题建设
第一个命题——环境先行,提出“控制先行,分步建设”“蓝绿相融”“人绿相随”三个规划策略引导佛山新城绿道规划与建设的整个过程,使得绿道从绿化数量可观到质量上乘,从整体实现连通到细部追求精致,实现人群活动空间与绿化空间的渗透融合。
将“生态绿城,活力水城、飘香花城”的规划主题理念作为凸显佛山新城特色的绿色名片。“水”“绿”“香”作为主题理念被运用到线形绿道和节点的规划中。“水”代表着佛山新城固有的优良基质,为该地区的市民提供亲水、玩水、观水的机会,为动植物提供稳定多样的生境,增强了绿道的生态性、可参与性与可亲近性。“绿”是人们对生态健康的永恒追求,内容包含了绿色环保工程技术的使用、植物群落的营造、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香”则激发民众对岭南地区自身丰富植物资源的喜爱,以“花香、芳草香、果香、茶香”营造无以复刻的岭南风情。三大主题理念一方面各有侧重,独具特色;另一方面又高度统一,价值一致,体现出绿道系统的丰富多元和完整统一。
2.2水系利用,特色营造
巧用水资源是第二个命题。新城范围内河网密布,小船在佛山历史上就已是重要交通工具。本次绿道规划通过对基地现状与历史文化的考证,规划了水上慢行系统。水上慢行系统根据河道网现状及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道路竖向设计综合确定(图1)。水上慢行道第一期设计两条路线:一条为新乐路(西段)——佛山公园——大墩村,以“寻绿探源”为主题;另一条为天成路沿线,以“活力CBD”为主题。水上慢行道第二期新增四条路线:其中两条分别串联腾冲村、荷村水系,以“新城古韵”为主题;一条沿着百顺道连接CBD和细海公园,另一条连接细海公园和东平大道。水上慢行道第三期新增一条长路线:绿道沿荷岳路——三乐路贯穿新城南路东西方向。通过对现状水系的再梳理和新利用,一方面创新地构建了水上慢行系统;另一方面积极探索了水系保护和利用的新途径(图1)。
2.3衔接耦合,协调规划
与城市规划实现互动是佛山新城绿道规划的第三个命题。绿道结构的科学合理是绿道发挥系统效能的关键,然而城市绿道网络的合理构建,不仅要确保绿道的连通性及层级性,还要保证绿道实施合理,实现与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协调。
2.3.1绿道网络合理布局
本次规划参考拓扑网络结构的相关理论,采用“分层-叠加”的分析论证方法,对城市绿道系统影响到的各个不同层面(开放空间、视觉景观、文化景观、生态系统)进行适宜性分析,通过叠加、保留、增强等筛选过程,得到满足各层面要求的、合理的绿道网络系统结构,确定出佛山新城的绿道拓扑网结构为“田字型+放射型”,实现绿道空间形态和平面布局在多层次上与城市空间骨架协调耦合(图2)。
2.3.2协调控规,差异化建设
根据该片区控规的划定,佛山新城被划分为六个功能片区,分别为新城核心区、传统商业生活区、现代商务综合区、产业服务区、生态居住区以及特色村落居住区。在充分分析片区功能性质和环境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绿道设计策略,力图在每个功能区实现绿道建设的人地和谐和可实施(图3)。例如在新城核心区,提出“建设人气、商气、艺术气高度聚集的城市主轴,高标准的现代化绿色核心”的目标,以此作为该区域绿道网的核心生态源。
3.滨河绿道一期详细规划与设计
对佛山新城绿道一期即滨河绿道进行详细设计,进一步推动绿道建设的实际落实。滨水环境自古以来是人类所向往的景观场地,为城市形成最富吸引力的绿道提供可能。选择佛山新城北至东平河、西至东坡新城荷村涌、南至天虹路、东至南海大道围合的区域作为绿道一期详细设计的范围,面积约56 hm2。
3.1原型提炼,文化发掘
发掘地域文化资源,凸显岭南风格是第四个命题。绿道除了利用较少的土地而发挥较大的生态效益以外,也被赋予了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的职能。设计中汲取岭南传统园林之精髓,并赋予其现代生态景观内涵和形象化表达,例如运用古典“庭”空间理念,在人工干扰斑块与自然基质之间规划“庭”式缓冲环境。提炼“佛山武艺”以及“石湾陶艺”,赋意于形将其运用到绿道形态、结构的设计中。在景观小品、标识系统以及色彩设计等方面,发掘、提炼具有佛山特色的剪纸、铁画艺术等作为设计原型,诠释出具有文化共鸣的地域特色(表1)。
3.2关注民生,以人为本
3.2.1探索绿道规划设计体系
以民为本,提高居民对绿道的使用率是第五个命题。目前我国缺少城市型绿道规划实践参考和相关规范标准,本案基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城市型绿道的规划体系内容,将景观系统规划、交通系统规划、服务设施系统规划、标识系统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雕塑系统规划、种植规划等纳入城市绿道考虑范畴,并在此基础上,为新城绿道规划了更完善的照明、标识体系和休憩、服务设施,还考虑了面积受限下的生态效益问题,植物配置更注重丰富垂直结构上的设计。
3.2.2丰富城市绿道功能
关注民生,从居民的实际使用需求出发,除了注重常规慢行道路系统的建设外,还规划各种类型的服务设施,包括露天泳场(图4)、儿童乐园(图5)、青少年滑板运动场(图6)等,将“关注民生”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绿道功能多样化和设施便利化(图7~8)。
4.总结与讨论
佛山新城的绿道一期项目已全面建成,完善了城市功能,满足市民对开放空间的需求,使岭南风情在城市风貌中得以表达,也成为推动佛山新城向宜居型岭南生态新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将城市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与转化的佛山新城绿道网规划与详细设计是本项目的亮点,通过此次实践获得的景观设计策略,可以被运用到未来更广泛的城市型绿道建设中。
1)在面对当前严峻的城市环境问题和后工业化中的城市生态等问题时,绿色基础设施应该作为一种生态的规划设计手法,和城市规划设计相互融合(图9)。城市绿道规划应遵循整体观、系统观,通过绿道实现将城市绿地、文化遗产等化零为整,绿地效益发挥最大化,以及1+1>2的功效等目标。
2)千篇一律的设计会直接影响城市开放空间的塑造,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只有借助地域文化与空间特质,才能实现物质与精神兼顾的规划,提升该地区的空间可识度与认知度,同时增强城市未来发展中的竞争力,成为整个城市的灵魂、形象与品牌。
3)绿道给人提供交往、环保教育、绿色通勤、健身活动以及应急避难的场所。其建设本身就为民众提供一种甚至多种更幸福、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让公民享受到与机动车道隔绝的、具有多种活动游憩场所的绿色空间。因此在绿道布局中应注重与人的行为活动分布密度之间的关系,为各龄级市民提供平等、公平享用良好环境资源的权利,促进城市人际环境的友好。
4)绿道设计不应停留在生态、美观的层面,而应挖掘雕琢本土文化,这是长期积淀而成的,是对民众珍贵情感与记忆的人文遗产的延续。“原型”是人类历史认知和历史经验的凝聚,具有广泛的公众基础。运用基于“原型”的设计方法,有助于公众在情感上将城市的过去印象与未来憧憬结合起来,也是绿道特色化塑造的创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