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与引导策略研究

    魏林 徐佳铭

    [提 要]随着国内短视频APP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短视频APP的参与行为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参与行为,基于江西省各高校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的现状和基本特征进行详细阐述,深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对大学生参与行为的引导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

    根据《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5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含短视频)规模达7.25亿,短视频用户占89.38%,短视频用户多以95后、00后的大学生群体为主。短视频APP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了解江西省各高校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的详细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江西省内5所高校530名大学生短视频APP的参与行为进行调查。通过SPSS分析,收取到的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数值分别为0.824和0.86,数据真实有效。

    一、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的现状

    (一)“00后”大学生占主导

    短视频APP内容的创作大多以UGC模式为主,创作门槛低、蕴含信息杂。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大一学生使用短视频APP的使用占比为51.3%,大二学生的占比为36.2%,而目前江西省各高校的大一、大二学生基本上都为“00后”。如同80后、90后将童年爱不释手的小霸王游戏机当作美好的青春记忆,在“00后”的成长环境下,玩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APP已成为他们追赶潮流的标志。短视频APP中各种泛娱乐、无底线、低趣味的内容不在少数,同时凭借信息碎片化的传播方式,迎合了不少大学生猎奇的心理需求。

    (二)男性占比反超女性

    女性是天生的信息传播者,她们爱生活,但更爱分享,每天都会有近1.4亿的女性在短视频APP平台上发布短视频作品或者分享别人的作品。但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发现,男性大学生参与短视频APP的占比为51.9%,女性大学生占比为48.1%,性别占比出现反转。出现男性占比反超女性可能是由于一开始女性学生群体参与短视频APP的比重要高于男性,但一夜暴富、一夜爆红、求异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男性学生群体参与到短视频APP的创作与使用当中。

    (三)短视频APP的使用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短视频APP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发展时间并不长,其最早于2011年产生在美国,2013年开始在国内掀起流行热潮。随着短视频APP的迅速发展,目前流行的短视频APP有“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等几十余种。但通过笔者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使用“抖音”的学生频数竟达361个,所占比重为55.7%,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次分别为占比8.5%的“快手”,占比2.8%的“美拍”,占比1.9%的“火山小视频”等。

    二、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使用时间上的碎片化

    在530份调查问卷中,选择“任意时段,一有时间就打开”的占比为45.8%。同时在笔者的访谈中,大部分学生表示:“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打开自己喜欢的短视频APP”。凭借“短” “精”“快”的独特优势,短视频APP往往用15秒钟就能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充满刺激、多样的娱乐性内容,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逐渐将碎片化时间用于享受碎片化的信息内容。同时由于“算法推荐”+“人工精选”的机制,学生群体在参与中的每一次点击、刷屏等行为,都会得到应用系统的实时反馈,让大脑产生一种“高潮迭起”的错觉。在这种错觉下,学生们的意志力被逐渐消磨,一打开短视频APP便很难再停下来以及希望能用下一个更high的视频来弥补自己的空虚。

    (二)浏览内容的泛娱乐化

    根据调研结果,在浏览内容中选择“搞笑段子类”的个案数为345,个案百分比为65.1%;在使用短视频APP的目的中,追求“消遣娱乐”的个案数为269,个案百分比为74.5%。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正陷入“泛娱乐化”的陷阱。所谓泛娱乐化,是指主要以享受主义为核心,以新媒体为载体,通过各种搞怪、戏剧化的滥情表演,放松情绪的一种现象。它是信息化与商业化的产物。为了博得人们关注,一夜成名,不少大学生在创作、上传的内容中,充满着五花八门的低趣味内容;为了追求“潮”“炫” “酷”“红”等标签,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在浏览的内容中,选择低俗、恶搞、娱乐等元素,缺少对国际时事、社会动态的关注。

    (三)参与方式的从众化

    从众是指当个体处在人群或者大环境中时,会让自己的判断、意识、行为受到多数人或者大环境的影响,并做出符合多数人意见的选择。在调查结果中,通过“家人、朋友、同事推荐”参与短视频APP的占比26.2%,通过“网络APP热搜排行榜”引导的占比20.9%,通过“节目广告宣传”影响的占比15.8%,通过“视频网站”了解的占比13.0%。受周围亲朋好友的影响或者多次推荐,加之好奇心的使然,不少学生群体成为短视频APP用户二次传播过程中新的用户群体。在各种网络宣传的大环境下,为了追求所谓的时代潮流,他们也会主动下载短视频APP,并积极参与其中。

    三、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娛乐至上,核心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较于中学时期的长期压抑,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使得目前大部分“00后”更加乐意去参与和接受短视频APP中的娱乐内容[1]。根据调查结果,选择搞笑段子、游戏、综艺、影视剧等娱乐类别的总比重超过了50%;为了消遣娱乐、关注网红、追星、表现自我、交友的总比重为42.1%。

    短视频的初衷是加强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帮助人们及时了解社会百态和国际局势。但受商业化影响和“娱乐至上”氛围的熏陶下,为了能够快速获得大量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娱乐作品充斥着恶搞、整蛊、扮丑、拜金、炫富等低俗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将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

    (二)盲目效仿,缺少理性的自我判断

    在530名调查对象中共有111名调查对象参与过短视频APP内容的制作和上传,占总人数的20.9%;有200名调查对象曾经分享或转发过自己、他人的短视频,占总人数的37.7%;有57名调查对象表示参与短视频的制作和上传仅仅是为了展现自己,有39名调查对象表示想模仿网红。同时在访谈中,不少学生表示自己喜欢一些娱乐内容的原因是觉得酷、潮、炫等。

    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塑造和形成,对周边新鲜的事物往往会存在好奇,并且乐于向外界展示自己和表达个性。所以,短视频APP中各种动作夸张、吸引眼球、扮酷耍帅的内容往往会深深吸引着他们。这种吸引在好奇、刺激、新鲜等心态的驱使下,也往往会让大学生盲目效仿、跟风,最后在周围的同学中产生“蝴蝶效应”。但学生心理还不成熟,缺少独立的判断能力,也无法辨别其中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如果刻意、盲目地去模仿其中的高难度动作、不合理消费、无厘头恶搞等,不光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自我成长,甚至会危及到他们的人身安全。

    (三)沉迷其中,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

    目前的短视频内容极具观赏性和多样性,不少以“时尚”“刺激”“潮流”为标签的短视频非常契合当代大学生的口味,满足他们猎奇的心理需求。此外,目前各个短视频APP均采用基于点击率的“算法推荐”+“人工精选”机制,即用户点赞、评论或分享自己喜欢的内容之后,应用软件会继续推荐类似的内容。由于推荐的内容完美契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加之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不是很强,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他们往往会沉迷其中[2]。

    有259名调查对象表示在任意时段,一有时间就会打开短视频APP,大量碎片化时间被消耗;有222名调查对象使用短视频APP的时间集中在18:00至24:00,课后时间被大量占据。大学里的时间原本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充实自己的宝贵时光,但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大量学生却沉溺在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的虚拟世界当中。在这样“房茧化”状态下,大学生缺少和身边的老师、朋友进行沟通交流,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在校期间的自我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大学生短视频APP参与行为的引导策略

    (一)顺应潮流,强化价值引领

    短视频APP的初衷本来是为了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正能量,对高校学生群体的教育和认知起到积极作用。在现实中,受社会氛围的影响和为了寻求捷径,不少短视频故意用歪曲历史、恶搞他人、肆意拜金等方式来追求节目的关注性、趣味性和刺激性。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大学生容易在其中迷失自我。但短视频APP的迅速发展,正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反映。所以对于如何做好大学生参与行为的引导,相关教育部门要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可在诸多短视频APP中开设自己的官方账号,将反映优秀文化、民族精神、国家进步的正能量信息通过流行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强化价值引领。各高校既要开展线下思政教育,也要结合短视频的优点开展线上思政教育,改变传统思政教育的单一模式,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思政教育课程风趣化,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平台。辅导员、班主任也要了解短视频APP的发展历程,清楚的认识到短视频的巨大作用,开拓新平台、新阵地,在积极参与中不断拉近与00后学生群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学生参与的行为规范[3]。通过以上多种举措,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切实将短视频APP打造成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二)多方参与,形成监管合力

    在短視频APP中,各种内容充斥其中。目前“00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还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弱,容易受到其中一些内容的吸引,从而做出一些超出自身能力或者危及自身安全的行为。要引导大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参与行为,就要通过各方的监督,从源头做好平台的管理。首先,网络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短视频监管体系,成立专门的监管队伍,推进监管能力的现代化,及时有效制止不良短视频内容的广泛传播,避免负面信息可能在学生群体中引起不良反应。其次,各短视频APP平台要牢牢遵守行业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增强自律意识,加强对短视频作品的审核和发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算法推荐”+“人工精选”的机制,做到对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群体推送符合其年龄段成长的内容,防止大学生受到其中不良信息的侵害。第三,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低俗短视频内容的监督意识,允许社会大众参与平台的监督,建立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4],一起营造良好的短视频传播环境,帮助一些大学生改掉长时间沉溺短视频虚拟空间的不良习惯。

    (三)提升素养,传递青春能量

    在不同短视频内容爆炸式的冲击之下,解决大学生参与短视频APP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从自身做出改变[5]。新时代大学生要不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从怀疑和求异的角度来审视五花八门的短视频内容,培养自己追求真理、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不做他人的精神奴隶,不被短视频中的错误信息所蒙蔽,守住自己思想的自留地。学会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遇到的热门短视频先不要主动去转发扩散、评论观点和点赞捧场,先观察短视频内容的来源、立场以及其中蕴含的情绪,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被轻易地煽动、欺骗和利用,让谣言止于智者。学会理性表达的能力,牢记大学生的初心和使命,担负起自己身上的责任,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多与老师、父母、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转发和上传正能量的短视频内容,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结语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行业蓬勃发展,短视频APP成为继微博、微信新媒体后大学生高频使用的又一款APP应用软件,并且深深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短视频APP相结合,既可以用流行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通俗化、在宣传上具体化、在实践上生活化,又可以用主流意识形态来引导大学生的参与行为,让他们更好地展示自己、认识世界。

    [参考文献]

    [1]畅军亮.短视频APP推动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9,(4).

    [2]曲新宇,高榕.大学生短视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9).

    [3]骆郁廷,李勇图.抖出正能量:抖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2019,(3).

    [4]王士焕.短视频平台的运营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J].试听,2019(7).

    [5]余柔婉,刘钊,蔡少武.抖音短视频社交平台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以及对策——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4).

    [责任编辑: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