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刘俊利新编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讲述了19世纪40—60年代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与现行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特色,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本章共分为七节: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

○杨子坤“历史特征”(特点、特性、特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是一项普通的内容,可以说是教师的一个口头禅。但在新的形势下,教学中要让“历史特征”规范化、结构化和体系化,要充分发挥其素质教育的功能,尚待大家探究。一、历史特征——历史事物的个性形态在学科体系中永远居于第一位的是历史过

○高岱在殖民主义史研究的过程中,殖民主义史的分期问题是一个有着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因为通过对殖民主义历史进程的分阶段考察,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殖民主义的发展线索,进一步了解不同时期殖民主义的特点,深刻认识殖民主义兴衰的原因和必然性。所以,殖民主义史的分期问题在英、美

○蒋大椿(五)世界史研究进入新的时期。新时期世界史学界在认真批判和清理“左倾”思想、教条主义对历史研究消极影响的同时,逐步清除了前苏联十卷本《世界通史》的简单化、公式化倾向对我国世界史研究产生的不良影响。我国的世界史研究开始形成自己的新的学科体系。对此作出最大贡献的是

○徐建平“庚子之变”后,清政府为维持其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统称为清末“新政”。宪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从清末宪政改革的成果看,主要是在中央成立了资政院,在各省成立了谘议局。中央资政院、各省谘议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立法机构的雏形已经产生。这一新的立法机构诞生后

○王月梅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源于民族精神,即中华一体的凝聚精神和关心社稷的爱国精神。反思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更加坚信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会持续发展。一凝聚中华民族,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强盛,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目标指向。当日本侵

○郭晶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居住地区不同②体质特征不同③取火方式不同④社会组织形式不同A.①②③B.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2.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

○韩春英晚清重臣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张之洞研究也是令人瞩目的课题。新近,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黎仁凯、钟康模的《张之洞与近代中国》。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学术专著。该书以25万字的篇幅,选择了张之洞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时期、重大事件中的言行,进行深入剖析,

○严志梁五、资本主义经济“滞胀”时期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滞胀”时期,即经济发展停滞,伴有严重的通货膨胀,两者并存。这种奇怪的“结合”,并不是短暂的,而是较长期的,约有十来年时间。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实属罕见,西方经济学家称之为“滞胀”。在此期间,

○马执斌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年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编写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科书。2000年秋季,这套教科书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开始在十多个省、市使用。最近,教材的编写者接待了来访的省、市教研员和教师,并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