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国有集团性投资企业信息化规划研究

    宋鑫+朱勇

    【摘要】信息化在当今企业经营管理中无论作为战略手段还是战术手段均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业务范围广、分支机构较多的集团性企业。本文通过阐述国有集团性投资企业信息化规划编制背景、原则,并对信息化现状、定位进行分析,描绘出了信息化总体架构及推荐原则和保障措施等。结合 “十三五”时期大背景,研究如何以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基础,着力推动企业业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工作效率,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规划;企业信息化

    一、规划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调整,经济增长结构从做强传统增长点向开拓新增长调整。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全面启动,国家陆续出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推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为根本点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加速期。同时,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营等,都将为城镇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新技术、“互联网+”等新理念改变现有竞争格局,移动互联网、自动化、物联网等新技术日益成熟。同时,“互联网+”正式上升为国家级行动计划,在管理思维与手段、智慧城市开发以及装备制造创新等领域将发挥重大作用。

    二、规划编制原则

    信息化规划编制应始终围绕企业总体战略规划要求,着力推动产信融合,以信息化建设驱动管理提升、组织变革以及流程优化等,通过企业运营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服务的全面融合,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信息化规划编制应坚持以下原则:

    集约统一、整体最优。以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坚持“大集中、大统一”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性,构建企业级、集约统一的总体信息化架构,实现全局资源整合与共享、业务协同与衔接,实现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优化。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充分参考、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实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技术在企业的落地与综合应用,着重研究“互联网+”与企业管理运营的结合,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思维、模式以及手段的提升。

    三、信息化建设问题与挑战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集中建设,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有较多问题与挑战。在信息化意识与执行力方面,企业信息化领导力、执行力和支撑力还有所不足。随着企业管理提升及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信息化、标准化、流程化将对企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但仍有部分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在业务梳理、应用系统建设以及持续优化等方面的参与度上有所欠缺,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目前仍主要依赖信息化部门推动,部分业务部门的参与度不高,只想当“裁判员”不想当“运动员”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应用效果。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总体而言还存在着应用不够深、范围不够广、整合不够强的问题。企业应用系统的建设运行与企业日常生产管理活动的融合程度仍较低,立意于“管”而非“服务”,较少实现信息化驱动、优化业务与管理变革。应用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与集成性均有待提升,纵向上下级单位间的协同,横向各业务间的协同均有断层。在数据架构建设方面,还需提升提高对数据资产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数据标准化程度与数据质量。数据资源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对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升核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企业对数据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仍较低,数据管控体系尚未建立。数据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全局性的主数据管理体系与平台,核心业务活动的数据标准仍不统一。在新技术方面,物联网、大数据、BIM等技术不断成熟,“互联网+”正以不可阻挡的态势深刻改变现有商业与管理模式。“十三五”时期如何实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与企业管理运营、产品服务等的深度融合,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需求,实现继承式创新,支撑企业战略实现是信息化建设发展工作的重点以及必须面对的挑战。

    四、信息化定位

    “十三五”时期,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将依托“互联网+”的先进思维模式与技术平台手段,以“产信融合”为核心原则,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企业促改革、转方式、强管理、防风险的重要作用,围绕企业战略发展要求,坚持管理创新和问题导向,大力推进“互联网+”与企业管理运营活动的融合广度和深度。着力推动企业管理运营的提质增效,着力创新企业管理及服务模式,着力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提升管理的标准化和流程化水平,着力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总体架构

    “十二五”时期,基于企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发展战略目标,围绕业务发展要求并开展了相关信息化建设工作。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十三五”时期,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将积极发挥“互联网+”投资业务对企业促改革、转方式、强管理、防风险的重要作用,落实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优化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形成“四大架构、四类系统、两种策略”,作为“互联网+”投资业务的核心载体,支撑企业战略发展。

    四大架构是“互联网+”投资业务的核心框架,即通过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基础设施架构以及信息化管控架构所构建的信息化总体框架支撑“互联网+”投资业务的落地。四类系统是“互联网+”投资业务的主要呈现渠道,即通过门户类、决策类系统、管理类系统、运营类系统的建设与运营,规范企业管理体系,实现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体系的持续创新。两种策略是“互联网+”投资业务的具体推进原则,根据企业业务体系,为提升“十三五”时期企业信息化的整体建设与应用效益,将对支撑共性活动的系统采取统建策略,对支撑个性活动的系统采取自建策略。

    六、实施推进原则与保障措施

    “十三五”时期,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工作将基于企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发展战略目标,采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投资”的实施推进原则。以“十三五”信息化战略规划为总指导,统筹设立全企业年度信息化目标实现统一规划。由企业统筹全局,协调各部门、各下属企业,统一开展企业应用系统、数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现统一建设。由企业统一制订信息化治理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的体系,包括工作标准、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基础设施及集成技术标准,企业各级单位在此标准框架下共同参与信息化建设,实现统一标准。基于“十三五”信息化规划,构建企业信息化治理体系,规范信息化组织与岗位体系,权责分工体系以及管理流程体系等,有序、有节地开展信息化工作实现统一管理。为提高企业信息化总体投资效益,加强整体性和一致性,由企业统筹信息化建设费用,按照共性统建、个性自建的策略,统筹使用信息化建设资金实现统一投资。

    在组织保障方面,通过进一步清晰企业信息化职责体系,优化企业信息化战略符合度、提升重点信息化项目推进效率,提高信息化内外资源的协调力度。业务部门应将与本部门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列入本部门工作目标,加以刚性落实与执行。在资金保障方面,推行信息化统一投资管理,各下属单位于每年年初上报本单位年度信息化预算计划,企业根据共性统建、个性自建的原则,经企业审批合格后的年度预算计划方可执行。在机制保障方面,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度体系建设,修编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等,实现“信息搭台、业务唱戏”,提升业务部门的主人翁意识。在人才保障方面,整合企业现有信息建设服务力量,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形成一支企业自有的、规模化、专业化的信息化团队,支撑企业信息化建设运维服务。加强信息化人员的配备和培养,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同时提高员工整体信息化水平,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

    七、结束语

    2016年7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信息化规划不仅决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方向、策略、步骤进而还会影响到企业战略规划落地。对于国有集团性投资企业来说,信息化无论作为战略手段还是战术手段,均已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三五”时期,国有集团性投资企业信息化规划应以提升企业在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工作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为目标,打通信息壁垒,构建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畅通沟通渠道,更好的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企业效率提升,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雷万云.《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赵捷.《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周晓梅,郑伟发.《企业管理信息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