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动画电影:身份指认、文化想象与他者建构

    申磊

    从传播学、美学的视域来看,动画电影通过输出工业艺术品、引导受众获取审美体验的形式,有助于完成对于文化主体在地身份建构、他者认同机制确立等社会文化诉求的负载功能。在跨文化传播的语境场域中,动画电影凭借其无限释放的文化想象张力,描绘出倾注感情和思想的心灵图景、富含省思意味的社会景观,由此愈发成为一种跨越种族、性别、阶层的文化媒介。尤其是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欧美动画电影,借助影视特效对文化要素进行奇观呈现,并利用多样化的故事书写,试图以价值超越的形式,去言说所谓的普世观念,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跨文化所引发的文明冲突、话语对抗,使电影文本在凸显文化主体身份、建立他者认同的同时,也有效塑造了正面的民族国家形象。所以,通过解构当代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文本结构、艺术表达策略与思想能指,剖解其在跨文化表征下所隐性传达的主体身份意识、他者认同逻辑,既可以更为全面地解析西方电影的文化内核,又能为中国动画电影的革新提供可行的借鉴。

    一、主体身份的在地性指认

    在电影文本之中,对于民族主体身份意识的彰显,可以视作一种先在性的艺术表达本能与文化自觉理念。而在观影的过程之中,受众也会“通过瞥见、亦或知晓其所指,去证实公认的、权威的文化形式”(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1]因此,在跨文化传播的空间场域中,电影文本通过对留存于民族文化群落中的神话故事、传说典故、风俗传统等要素进行编码与解码,完成对于本民族身份认同的想象与重构,使存在文化差异的、不同地域的受众,也能从中获取感官刺激、情感波动等观赏经验,进而去体认影片在文化意识层面上的深层所指。而电影文本中对于主体身份的在地性表述,基于文化基体的地域性而建构,多以呈现人物的心灵图景、解析叙事在隐性层面的人文指涉为书写样式,最终指向高度的情感归属、价值认同。而动画电影因其基于现实而又能够释放无限想象力的表达特性,更能以抽象、具象两种书写形式,去对比呈现民族文化中的符码意象、精神内涵,使其对于民族身份的在地性指认,显现出更为直观、纯粹的表征。

    在当代欧美动画电影序列之中,其大多都会采用直接重现民族文化要素的表现手法,对极具辨识性的文化符号进行想象再造,营造融合历史记忆与现实投射的视觉奇观,去勾勒清晰的西方文化的主体轮廓,形成丰实、多样的身份指涉,从而建构起文化在地性的指认逻辑,由此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去有效塑造民族国家的正面形象。[2]

    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历来崇尚对民族文化的多元化投射。在跨文化语境之中,好莱坞动画电影对族群文化、民族主体意识的表达,普遍都会采用更趋多样性的表现手法,将文化符号、历史想象、现实言说融为一体,形成层次纷繁、涵义丰富的文本结构。如《辛普森一家》,展现了自信、幽默、豁达、开拓等所谓的美式精神,在隐性层面指涉自由、平等、个人主义等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以情感共鸣、个体身份的认同,去召唤民族精神意识,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之中,发挥了强化、凝聚民族归属感与向心力的正面作用。如《狮子王》《小马王》《勇敢传说》等,又与美国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民主国家等历史记忆建立了联结。[3]又如《疯狂动物城》《机器人总动员》《玩具总动员》等,则以西方世界的文化逻辑建构叙事空间,借助拟人化的表现手法,以更能打破现实逻辑、话语秩序的方式,去展现个体、群体之间,从否认、对抗到认同、聚合的转变,营造出以追寻生命经验与价值、询唤主体身份意识为核心的人文景观。其中,《疯狂动物城》的言说主题,明显对接了跨文化语境中的开放、协作、共赢等基本语义,围绕个人成长展开对于各类社会议题的省思,最终通过消除区隔、超越阶级、寻求融合的愿景表达,试图将“动物城式”的乌托邦空间建筑在后现代社会场域之中,以形成带有“理想国”想象意味的人类文明生态。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救赎、和解、共存等语义所对应的西方普世价值的参数,也均指向了民族主体身份意识的再确认与再强化。

    因此,在跨文化场域中,动画电影所负载的审美意蕴、道德规范以及行为范式等人文能指,无疑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博大母体之中。而基于民族性衍生出的主体身份的在地性书写,不仅强化了族群成员的文化身份认同意识,而且也愈发成为推动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交流、互通的关键媒介。

    二、文化想象的影像固化和形塑

    作为承载文化想象的重要媒介,电影普遍都将凸显民族性视作投射情感、传达思想的呈现视点,由此去建构指涉丰富的想象主体。而民族性的形成,源自族群成员对于在地文化的认同,以强有力的精神归属、身份指认,借助电影的影像化表达,去言说个体生命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切体认,最终融入民族国家认同这一博大的人文基体之中。在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欧美动画电影序列之中,其文本对于文化想象的呈现,普遍都会围绕颇具象喻意味的固化符号展开重塑,通过对历史记忆再现、社會景观还原以及未来图景展望进行聚合呈现,将美国民族文化群落中的核心要素,拆解并重新组合为具备标识性、辨识度的意象集合,由此打造出了跨文化传播场域中的“他者之镜”。[4]

    在跨文化格局尚未完全确立之前,好莱坞动画电影工业就一直占据着全球动画文化的话语主导权,影响着动画电影艺术的创作思维与表现样态。其基于美国主流文化内核塑造的经典动画形象,如米老鼠、唐老鸭、兔八哥、大力水手、达菲鸭等,成为当时美国文化全球流播的代表性符号。这些充满生命活力、言说生活趣味的造型,以意象隐喻的形式,彰显了美国人的精神面貌、美国的现代化生活理念与方式,在不同程度上负载着对于美国现代社会生活图景的理想化想象,由此也引发了受众对于“美国梦”“美式精神”的无限想象,并能够延伸到工业文明、民主政治、尖端科技、娱乐产业等多个现代性的社会议题之中。

    全球化时代的全面到来、跨文化语境的渐次形成,则为好莱坞动画电影构筑多元化的影像景观、进一步释放其巨大的文化张力,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接受情境与传播空间。随着《玩具总动员》《怪物史莱克》《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等好莱坞动画巨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巨大的商业成功,借助极具观赏快感的想象书写与超越式的价值言说,引发规模化的观影风潮,其中的主要角色,继续形塑着鲜明、独特、丰富的“美式”形象,成为当下美国文化全新的投射载体,建构起了指涉更为多样的文化符号群落。[5]而基于象喻符号所构筑的文化想象空间,也通过引导其由浅层感知进入深层体认,使其能够建构对于美国社会的正面想象:一个经济极度发达、政治高度民主、文化极为繁盛的后现代化的国家实体。之前一度带有负面色彩的“霸权国家”“世界警察”“新帝国主义”等身份标签,则开始渐次被“开放”“多元”“包容”等更具积极涵义的指称所取代。

    在文化想象思维的驱动下,受众通过观赏好莱坞动画影片,体认象喻符号所指涉的价值,可能会促使其将对于美国社会的自我想象作为参照对象、标准,去形塑自身对于历史文化、民族国家等的认知,进而影响主体身份的建构。随着软实力开始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全新参照对象,文化作为构成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也在近年来显现出与电影工业进一步整合的发展趋势,驱动动画电影艺术去革新视听语言、形式。而动画电影所具备的形塑民族国家形象、彰显核心价值以及意识形态等功能,也成为跨文化时代强化主体身份意识、影响话语权争夺的重要因素。

    三、从超越到互动的他者认同

    依托可以尽可能释放想象张力的生成机制,动画电影建构起了一种能够挣脱有限的地域空间限制、同时又指向文化在地性语义的表达样态,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文化部落主义”的发展格局。在跨文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的当下,超越自我文化的蕃篱、增进与他者文化之间的互通,是一种基于全球化逻辑的必然选择。正如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中所言:“通过对象征符号的交换、分享,得以在地球村中延伸人体与文化。”[6]而基于跨文化传播建构的文化空间、资源的共享形态,则为动画电影缝合在地文化与他者文化,从隔绝、孤立,到碰撞、冲突,再到认同、互动等过程之中的先天裂隙,奠定了一种想象共同体式的接受基础,使得“在地性”“陌生化”之间的对接,能够以镜像映照的方式完成耦合。其中,基于“原型”这一意象而衍生出的文化符号,不断生发出新的、丰富的人文涵义,成为动画电影在跨文化浪潮中实现他者建构从超越到认同的不可或缺的媒介。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原型无疑根植于民族文化母体,是基于历史积淀、文明演变而生成的意象集合。在后天的演进过程之中,原型成为了梦境这一复杂的人类心理活动的投射对象,言说人类丰富的情感、思想与发展愿景,由此在推进代际之间纵向传承的基础上,又驱动着包括电影在内的人类艺术的横向传播。而与其他影片类型相比,动画电影因其在视觉语言表达上侧重于对抽象形式的美学追求,因此也更为强调通过还原、改变原型物象,去营造包含写实、奇观等多种元素的观赏氛围。[7]尤其是在好莱坞动画电影文本中,原型的来源既有在地文化的本体元素,也会涉及他者文化中的诸多意象,从而去契合不同受众群体的观赏期待,建立情感联结、价值取向上的认同。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跨文化交流、碰撞的持续升级,“在地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的联动发展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态势。在此背景下,好莱坞所输出的一系列动画电影,如《冰雪奇缘》《寻梦环游记》《驯龙高手》《疯狂动物城》等动画名篇,均在凸显原型的基础之上合理导入了一定数量的“异文明”符号原型,在借助影视特效打造视觉奇观的同时,又进一步淡化了“模式化”的故事书写,尝试以价值超越的言说方式,诠释人性、成长、和解等主题,得以覆盖不同年龄、知识层次受众,从而在愈发频繁、深层次的跨文化交流样态之中,寻求在地文化与他者文化之间的互动,愈发演变为建构民族国家形象、提升话语权的重要工具。

    正是在跨文化浪潮的洗礼之下,电影与科技、媒介之间的文化边际,也因在地文化不断溢出自有空间与他者文化持续合流,不再有明晰的界限,而是演变成为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的文化共同体。所以,对于动畫电影而言,如何在坚守在地文化主体身份的基础上、建构和他者文化互动的共赢发展空间,既是发挥电影引导受众建立情感、价值认同等作用的关键所在,又成为了借助电影增强意识形态辐射力的文化课题。

    参考文献:

    [1][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52.

    [2]马阿婷.跨文化视角下美国生态文学与电影[ J ].电影文学,2016(24):29.

    [3]涂青青.民族性与普适性:典型国家跨文化电影传播评述[ J ].电影评介,2018(20):41.

    [4]宋苏晨.电影跨文化的分层解读[ J ].电影艺术,2004(06):97-99.

    [5]刘军.电影“奇幻”消费:《指环王3》的跨文化观众接受效果研究[ 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3):53.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79-83.

    [7]刘弢.试论数字化调色对于跨文化电影语言的建构[ J ].当代电影,2017(0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