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解读

    韩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它立足于哲学思维的高度,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运用于中国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为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夯实了理论基础,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 ;哲学解读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1-0071-02

    2014 年12 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第一次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常态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四个全面”中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环环紧扣,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战略布局,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光芒。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品质,也是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

    一方面,“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形成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最终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前进上升的,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永恒的不可抗拒的规律。小康社会是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理想和追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审视小康社会可以发现,其内涵、外延、特征等方面都呈现出不断丰富、拓展、完善的发展逻辑。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里的表达了远古先民对安定、宽裕生活的恒久守望与期盼。后来儒家把比大同社会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之为小康。《礼记》中提到的“大同世界”、汉代何休推崇的“升平世”、东晋陶渊明描述的“桃花源”,可以说都是对小康一词内涵与外延的拓展和深化,从那时起小康社会就成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而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是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到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小康生活,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过着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种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达到丰衣足食。党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主要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把小康社会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步。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形成了“两个全面”的布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一次进行了新的部署,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使小康社会的行动路线更加明确。在2014年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又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构想,表明“三个全面”的思想已经成型,2014 年 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提到 “三个全面”,同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又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至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终形成。这一战略思想又一次将党的治国方略提到了新高度,必将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迈上新台阶。

    另一方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领导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全党同志必须在思想上真正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长期保持下去的,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2]”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执政环境,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基石。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同现存社会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要求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变革,经济基础的这种变革,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3]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是生产力发展对于生产关系变革的诉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通过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才能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改革才能取得实效。全面深化改革,深层次的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要目标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构建起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些都彰显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三、全面依法治国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哲学基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更加重视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全面依法治国,其宗旨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受侵害,就是保证人民群众基本权利的有效行使,就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构建崇尚人格、尊重人性、讲求人道、保障人权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以法治代替人治,以理性代替感性,以彰显和保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同时,社会历史的发展又遵循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全面依法治国,也是立足于中国实际,遵循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重要举措,包含着一整套制度的制定、贯彻、落实和监督,规范着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运行,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遵循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与社会发展规律的辩证统一。

    四、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外因都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内因是第一位的,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外因是第二位的,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形象、威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针对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复杂形势,立足于党的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治国治党的规律,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加强党内外的双重监督。内在监督,主要是通过党员个人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在思想上、组织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贯彻执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某。外在监督,主要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个人权利的合法、合理、合规的运用,在全社会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将对于党员的外在约束力贯穿于防范、制约、监督、反馈的各项机制的全过程,这就是法律和制度对党员个人的外在约束和要求。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统一。一方面,由党员个人的内在约束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牢固思想防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防腐拒变能力。另一方面,以制度建设的外在约束来规范党员的行为。为此,要建好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特殊和例外,以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由外而内的治理过程,达到外在约束与内在自律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N].人民日报, 1979-12-06.

    [2]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 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