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导之有效 生悟之有道

    万秀芝

    摘要:发现法作为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文章以“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图象”(第1课时)为例,尝试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现、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应用过程。

    关键词:发现法;指数函数;教学课例;教学反思

    一、教学课例背景

    发现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是给他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与我们现在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笔者执教的人教B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必修)》“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图象”一课尝试运用发现法,搭建了一个引人入胜、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思维平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问题,习得知识,悟得方法,提升素养。现将其整理并进行简要反思。

    二、教学过程简录

    1.创设情境,经历过程

    教师发给每名学生一张A4纸,让学生多次对折。

    师:你能对折几次?

    一般学生能顺利对折6次,第7次就很难做到了。

    师:如果你有一张面积无限、强度无限,厚度为0.1毫米的纸,如果折叠能力无限,那么多次对折,纸张的厚度会变成多少呢?

    学生思考、讨论、猜测,然后教师播放相关视频。对折10次后,厚度为10.24 cm,差不多和手掌一样大;对折14次后,它的厚度几乎达到了164 cm,直追人类身高;对折20次后,厚度就能达到104 m左右,远超地球上目前体积最大的生物;在对折27次后,厚度约为13.44 km,这个高度超过珠穆朗玛峰;对折到了42次,这张纸从地球出发,目前已经抵达月球,登月成功了。最后,根据粗略的估计,在103次折叠时,纸的厚度到达了可观测宇宙的极限,930亿光年……

    师:你还记得我们这张纸最初的厚度吗?一张薄薄的纸,折叠出惊天的气势,蕴含着神奇的数学知识。如果把纸张的初始厚度设为1,经过x次对折后,纸张厚度y与对折次数x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设计意图】例1层层递进,同底数幂到不同底数幂化为同底数幂,理解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例2是对知识的逆用,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5.归纳总结,拓展升华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

    师:很好!弄清楚底数a>1和0

    生:通过作函数图象來研究函数的性质。

    师:本节课我们主要是从图象来研究函数的性质,那么你们能尝试从解析式入手来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吗?

    【设计意图】不仅复习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还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研究函数的一般方向和方法。最后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引向课外,从形延伸到数,思维得到新的拓展。

    三、有关发现法教学的思考

    1.发现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发现法之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方法。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现、概念的深化、疑难点的突破、知识的应用等各个环节。一方面,学生的潜力被激发出来,智力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种兴奋感和自信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发现法既需要教师有相当的专业能力,能够站在一个合适的理论高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和相应的思维水平,能够发现问题,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的,必要时结合其他的教学法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发现法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同时他还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那么,如何做一位教人发现真理的好老师呢?

    首先,教师要营造一个平等、开放、融洽的课堂氛围。在这个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可以平等对话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团队协作、踊跃表现、优秀成果等,会得到教师由衷的认同和表扬,同时学生的困惑和不完美要被接纳和包容,并得到及时的修正和指导。

    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在发现法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更多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善于提问,或设问或反问或追问,或者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或者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方向,或者为概念原理的深入挖掘提供思路,或者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一种延伸的空间。在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讨论与交流、修正与总结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学会了获得知识的方法。

    参考文献:

    [1]J.S.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邵瑞珍,张渭城,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章建跃.中学数学课改的十个论题[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0(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