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四步训练法 夯实作文基本功

    费春城

    中学语文教学最难的是什么,大凡有一定教龄的语文教师都会有同样的答案——作文教学;中学生语文学习最怕的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也惊人的一致——作文。按常理,初中学生经过小学中、高年级写作训练,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这时学生写文章应该得心应手。然而,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发现,仍有许多学生怕作文,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规律可循。究其原因:一是作文材料匮乏,二是写作基本功差。为改变这一局面,我采用写作四步训练法,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夯实学生作文基本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步——“观”,也就是观察。俗话说,处处留心皆文章。观察不仅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作文写什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写作的基础。只有经过认真仔细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在这一步,我以《春》一课为例,启示学生:《春》这一课,作者在抒写中精妙地铺写了春季的六个节气;抓住春的特征,依次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 “迎春”五幅画面,每幅画面都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并分别融入了自己的感受。作者不作长期的观察是无论如何写不出这样的“文中有画,文中有诗,诗画合璧”的名篇的,所以观察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

    第二步——“记”,也就是做笔记。只看不记是不行的。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事情有很多,亲身经历也不计其数,在当时也许记得清楚,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便淡化了。待到想动笔时,则早已忘却,结果什么也写不出来,更不要说当时的情感了。所以,只有在观察或经历之后,把观察到的情形或过程及时记下来,写出的文章才能生动具体。我启发学生,《驿路梨花》一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彭荆风在云南边疆长期生活体验的表达,是他及时做笔记的结果。由于他在云南竹楼里作过客、养过病,也曾和边疆人民一起跋涉远行,钻老树林,睡过无人的山间小茅屋……所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赞美和弘扬雷锋精神,作家根据他的笔记和记忆,想到了当地百姓为了方便过往客人,为那深山大岭里的小茅屋默默打柴、背水的感人故事。作者一气呵成,仅用4个小时即写成了《驿路梨花》这一作品。如果是一般人也许说说讲讲,早就把这件事忘记了。而作者平时就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及时把这件事记下来,后来才能写出这样脍炙人口的佳作。由此可见,我们平时就应该养成勤做笔记、爱做笔记的好习惯。

    第三步——“选”,也就是选择材料。有了上述的“观”和“记”,就为今后的写作备足了材料,写作文时就有话可说了。但这只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只有将材料选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去,材料才有效;也只有选准了材料,写出来的文章才具体生动。那么怎样“选”呢?这就要讲究“规则”了,这个规则就是每次的写作要求。如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新闻写作”。为此,我启发学生回忆在采访中都记了哪些事,根据本次写作要求选择一下,决定选择哪一件。“这则笔记新闻有无注意新闻的‘六要素”;然后再与同桌或同组或全体同学议一议: “选择的新闻好不好”“是否符合写作要求”“新闻‘新在哪里”“针砭什么时弊”“颂扬什么精神”,以及“如何‘画龙点睛,让新闻的主题得到升华”……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对新闻材料的选择和同学们对所选新闻内容与主题的议论,使学生所写新闻真实准确、主题鲜明、富有时代性。

    第四步——“改”,也就是修改笔记的材料。我告知学生,任何一篇名篇名作都是經过了无数次修改的。如同学们曾经学过的王安石所写的《泊船瓜洲》诗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据史料记载,作者为了一个“绿”字,修改了十多次……要求学生“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根据作文要求将‘素材(选择的原笔记材料)改为‘题材(根据写作要求初步加工后的作文材料)”。因为选择的材料还不一定完全符合写作的要求,需要考虑作文原材料怎样修改才能完全符合写作要求。将素材改成了题材后,要思考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点题,材料层次之间怎样过渡;同时还要参考同学的“议”,怎样使题材中心更为突出,观点更切入热点,主题更加鲜明。第二阶段是“读改”,即边读边改。作文改完之后,并非整个写作都已完成,仍需认真诵读。在诵读时,还要融入自己的感情。经过读改不仅可以加深对作文整体的鉴别,深化文章的主题,还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水平。

    数年来,笔者坚持以上四法的训练,不但使学生作文有话写,有事写,懂得怎样写,夯实了学生作文的基本功,提高了全体同学的作文水平,而且使学生养成了勤观察、做笔记、写日记,乐于写作交流、反复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形成了具有真情实感的良好文风,使学生能作文、爱作文,有的甚至成为各级各类报刊杂志的撰稿人,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