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的理论资源与路径探析

    林雯雯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但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问题则凸显出来,面临着物化意识、宗教幻想、虚无主义等的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批判错误思潮,构建具有优越性与科学性的新时代精神生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批判借鉴外来文化中汲取强大精神动力,并且在实践中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与话语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宣传工作,加强文化法治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 精神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9)04-0001-05

    DOI:10.19499/j.enki.45-1267/c.2019.04.001

    當代中国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关键的时代,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问题也凸显了出来:外在的生活日益丰富,内在的世界日益贫乏。由此可见,“扶贫”工作不能仅局限在经济层面,精神生活层面的“扶贫”工作同样刻不容缓。正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鲜明地提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因此必须构建好具有优越性的新时代精神生活,探究好其理论资源与实现路径,从而发挥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力量。

    一、新时代精神生活的问题及本质

    新时代意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面对着崭新而又复杂的境况。一方面,近年来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文化软实力与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总体上人民精神生活比过去更加丰富多彩。但另一方面新时代精神生活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面临着多重思潮的挑战,人们精神生活的质量良莠不齐。

    (一)面临物化意识的挑战

    在新时代,“异化”从经济领域逐渐蔓延到了精神生活领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生动地说明了当今市场经济催化了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追逐。人们将一切都量化,不停地进行计算和评估,人和人的关系疏远、人与物的关系颠倒,导致精神生活变得庸俗化、功利化,金钱和物欲使信仰沦为笑柄,于是人们逐渐成为“单向度的人”,丧失批判和超越的能力。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马克思从社会的生产方式人手,考察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似乎具有决定人命运的神秘力量,并把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他用商品拜物教理论揭示了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遮盖,导致人创造出来的物质力量反过来扭曲人、奴役人,这也就说明了物化的精神生活根源在于物质利益问题。同时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这种物化意识对精神生活的侵蚀是暂时的、具有社会历史性的。

    (二)面临宗教幻想的挑战

    在新时代,“不信马列信鬼神”的问题仍旧存在。宗教世俗化程度在不断加深的同时,宗教复兴的呼声不断,传统宗教信仰伺机而动,“有神论”把“无神论”诟病为信仰沦丧。宗教信仰对在现实中遭遇苦难的人具有精神慰藉的功能,同时也具有麻痹人的精神的副作用,一些人为了追求虚幻的幸福而放弃现实中的幸福,丧失了反抗现世苦难的意志;一些人寄希望于宗教信仰来弥补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导致的精神生活空洞。

    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的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一种超人的存在物……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自身的假象,寻找非人了。”宗教信仰所宣扬的彼岸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其构建的二元对立的世界也是不成立的。马克思点明了真正的精神生活应该是真实而非虚幻的,能够支撑起当代人的现实力量,宗教信仰终究只是“虚幻的太阳”,它无法真正地发出光与热。真正的精神生活应该立足于现实世界,使人们从虚幻中跳出来“采摘新鲜的花朵”。

    (三)面临虚无主义的挑战

    “虚无主义是绝对价值的丧失,没有目的,也没有对什么的回答”,无论是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福柯所说的“人死了”,还是海德格尔所说的“现代人的无家可归”,都点明了虚无主义造成的精神生活的坍塌、价值的解构、意义的瓦解。新时代,中国正面对传统和现代与现代和后现代的双重矛盾相互交织,当代中国人感受到的是对现代性的期待与焦虑的双重思虑,也就使虚无主义能乘虚而人,精神生活呈现出价值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倾向。

    “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马克思对虚无主义的理解同样是深刻的,虚无主义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症状而不是完成的结果。马克思从人的发展角度出发,一直重视人的精神生产活动,以唯物史观告诉我们,要解决精神生活问题不能只局限于意识领域的哲学批判,必须到现实生活中去找寻原因,在否定传统形而上学之后要建立新的精神世界。

    二、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内涵及其理论来源

    应时代之需,十九大报告提到要“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精神生活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支撑,新时代精神生活需要一种全方位多领域的价值导向,从而有效地凝聚价值共识与引领全社会的精神生活,同错误思潮做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创建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的重点就是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地涵盖了国家、社会、公民各个层面的精神生活导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鼓励人们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价值引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倡导人们履行权力义务维持价值尺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平凡的精神生活里凸显了崇高的力量。而这些丰富内涵又源于科学理论与文化,我们只有把握好新时代精神生活理论来源的内在逻辑与优越性,才能真正对新时代精神生活产生认同感。

    (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新时代精神生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指明方向。历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中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的精神引领。正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时提到,“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以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终极目标,为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提供了终极理想的维度。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武装人的头脑、牢筑精神家园的思想武器,在新时代仍旧焕发着光辉。我们必须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才能保证新时代精神生活确立科学正确的主心骨,防止人们在精神上误人歧途。

    (二)以红色文化激励新时代精神生活

    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要求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望来时的路,清醒地走好脚下的路。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说到,“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凝聚了伟大革命精神。“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不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面临着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时代,要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胜利,同样必须发扬革命斗争精神。孕育革命萌芽的“五四精神”包含着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解放思想;象征革命诞生的“红船精神”包含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勇气担当;经历了革命低潮的“井冈山精神”包含着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精神,面临革命转折的“长征精神”包含着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与乐观精神;走向革命高潮的“延安精神”包含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迎来革命胜利曙光的“西柏坡精神”包含着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精神。必须以这样的革命精神激励时代新人立志、守志,提醒我们在新时代依旧要迎难而上,奋勇前行,同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作斗爭。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精神生活

    文化是构建精神家园的源泉,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不仅要有对未来的憧憬也需要历史的沉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积淀,但自近代西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挤压,使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丧失了自信,不少人以西方文明为中心,对西方文化一昧推崇。而实践证明了以西方文化的土壤嫁接中国的精神生活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只有对中国优秀文化恢复自信,新时代精神生活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与铸造了新时代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标识,并且在时代变化中历久弥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醒人们对仁爱伦理的传承;“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鼓励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激励人们对人生与世界意义的探寻。只有恢复文化自信,精神生活才能立得住脚,我们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与新时代精神生活构建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时代精神生活。

    (四)批判借鉴外国先进文化推进新时代精神生活

    我们既要看到中国优秀文化是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的源泉,也要以全局性的文化视野认识到新时代的精神生活不是与世隔绝的,西方先进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生活的质量水平与物质生活息息相关,西方的先进生产力决定了其总体文化目前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因此新时代的精神生活构建亦离不开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批判、借鉴、吸收。全方位的开放当然也应当包括精神生活的开放,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的开放要求我们“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开放包容平等的精神面向世界,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能让新时代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样,充满蓬勃生机。批判吸收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开放创新的精神有利于人们打破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调动人们积极参与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促进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同时要注意,我们既要把握好适度原则,避免走向极端的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文化,也要把握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吸收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发展相适应的外国先进文化精神。

    三、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具体路径

    新时代精神生活不是抽象的精神生活,而是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性的精神生活。“精神是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行为习惯的深化,来源于具体的生活实践,离开了人们具体言行和行为方式的选择,那么培养精神就无从谈起。”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需要将内在理论资源转为现实行动的过程,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析具体路径是将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落到实处的实践要求。

    (一)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与话语权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决定着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关乎着新时代精神生活的总基调。毛泽东曾说过:“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在新时代习近平同样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可见,必须将党管意识形态落实到位,才能保障新时代精神生活构建工作的开展。其一,要解决新时代多元社会思潮激荡造成人们的精神生活出现分歧混乱的局面,必须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为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树立权威和统一的思想凝聚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权一方面要做到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意识形态阵地的竞争;另一方面要把握总方向,驳斥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过时论,旗帜鲜明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二,要改变过去由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失声、小声而被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占据话语权、主导精神生活的状况,必须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取精神生活制高点的发言权。一方面要勇于发声,发挥意识形态话语权作为思想与话语的结合所具有的解释、批判等功能,积极澄清,才能彰显自己,提高意识形态的公信力与感召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发声,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既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要贴近群众、接地气,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亲和力。

    (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新时代精神生活的传统途径之一,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要做到“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其一,在空间上要做到全面覆盖学校、家庭、社会等各领域,在时间上衔接人成长的每个阶段的精神生活。在学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涉及教学、科研、行政方面;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在社区和企业单位中设置党政部门定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二,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侧重教育重心。共产党员作为新时代建设的先锋力量,一旦精神生活出现动摇或滑坡就会影响全局建设,必须严格加强党员理性信念教育,开展“两学一做”活动,锤炼党员纯洁性与先进性,“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发挥党员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带头模范作用。习近平说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新时代建设的中流砥柱,青年初出茅庐,相对而言缺乏坚定的意志,易误入歧途,我们必须加强挫折教育,鼓励青年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其三,要做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优化思想政治教材,选取生动具体、以小见大的优秀模范事迹;拒绝空洞乏味的说教和灌输,将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开展户外党团实践活动,如拜访革命纪念碑,重走红色文化旧址等。

    (三)推进宣传思想工作

    宣传思想工作是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的重要环节,新时代下大众传媒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契合,借助大众传媒手段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覆盖面,打造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有利于促进人们精神生活良性运行。其一,运用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胡锦涛曾说过,“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习近平也提出“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各类出版物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到正面宣传为主,抑制负面舆论;电视电影等影视作品要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在壮大主流舆论的同时,也要注意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兴自媒体相结合,鼓励与规范双管齐下。其二,重视互联网技术打造网上网下同心圆。新时代被称为网络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网络的高覆盖性和高时效性使信息的流通速度呈几何式的增长,同时又出现了信息分散、易变、难辨真假的问题,可以说网络也成为精神生活思想宣传的新兴而又关键的阵地,因此十九大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在内容建设上,要利用网络双向互动的优势建设集权威性、趣味性、技术性一体的网络平台,如2019年初刚上线的“学习强国”APP引发了人们学习党的理论的热潮;在综合治理上,必须把监管网络舆论与积极引领网络热点相结合,如改革微博热搜置顶头条。

    (四)完善文化法治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文化法治建设不仅是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文化强国的保障,法治建设是根本性与长效性的机制,推进文化法治建设能够为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优化顶层设计,为新时代精神生活提供法律支持与保障。首先,要建立健全更加完备的文化法律制度,使新时代精神生活有法可依。近年来文化法治建设初见成效,当前已经颁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剛起步,还不够完善,为了适应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发展需要,必须加快消除文化法治空白、滞后、模糊地带,同时细化、优化、系统化已有的文化法律法规。其次,要提高文化法治管理与服务水平,兼顾规范约束与鼓励保障的双重作用。一方面要发挥其强制约束力坚守红线的作用,以惩罚性法律法规打击文化领域的低俗、不良状态,维护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安全;另一方面,要发挥引导鼓励作用,通过奖励性法律法规扶持与引导社会力量向处于弱势的文化领域倾斜,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平衡发展。最后,要使文化法治建设深入人心,就要加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遵循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的主体,不是手段与工具而是目的和价值本身,在制定和实施各项文化法律法规时要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的主体性,才能使人民自觉生成文化法治意识。另外,要促进文化法治建设与德治建设相融合,如果说文化法治建设关系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及格线,那么德治建设则关系到优秀标杆问题。道德作为一种内在的反思性力量,能够为他律性的文化法治提供重要补充,为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提供自律性。十九大报告提出德治建设要进行全方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到这四个方面的道德立法与执法,更有利于切实推进文化法治与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发展。

    总之,构建新时代精神生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大工程,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我们坚守新时代精神生活的品质,不断根据时代的新变化做出调整与适应,挖掘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理论资源,创新更加贴近人民大众的构建路径,从而切实提高时代新人精神生活的总体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