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杨先富++廖飞++莫兴虎++赵孝木

    摘要: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09-0013-0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股双节RNA病毒科双股双节RNA病毒属,无囊膜,单层衣壳,二十面体对称,直径为55~60nm。IBDV分为2个血清型,血清I型对鸡有致病性,而血清Ⅱ型无致病性。IBDV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等淋巴组织,破坏B淋巴细胞前体,使机体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其他病毒、细菌及球虫的易感性增高,因此了解并掌握本病毒的检测方法在养鸡业上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法氏囊病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1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传统的方法是采取病鸡的法氏囊或脾,研碎后加入灭菌的生理盐水,制成1∶5~1∶10的混悬液,离心取上清液,青霉素、链霉素处理后,接种于法氏囊病阴性种鸡或SPF群的9~11日龄鸡胚的绒毛尿囊膜。鸡胚常于3~5 d出现死亡,胚体充血、出血,肝有斑点状坏死和出血斑。鉴定分离出来的IBDV可与阳性血清在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中做中和试验,内外一些学者直接用原代IBDV细胞培养方面开展很多工作。1994年陶素华等报道,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至第4代,接种后第5天出现明显的致细胞病变作用,TCID50达10-9/mL以上。1995年日本学者kenji等筛选到禽淋巴肉瘤病鸡的B淋巴细胞LSCC—BK3细胞株和与之配套的ELISA检测方法,灵敏性比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鸡胚肾细胞(CKC)和BGM一70细胞高,为大规模分离培养IBDV原代病毒找到了一种简便有效的细胞学方法。

    2 抗原检测

    2.1 血清学方法

    琼脂扩散试验(AGP)。1968年Wagner等首次运用AGP试验检测IBDV。此试验通常用病死鸡的法氏囊或内脏悬液,与IBDV标准阳性血清进行AGP试验。Ajinkya等(1980)用IBDV标准阳性血清检测IBD病鸡的内脏悬液,阳性率为100%。McNuhy等分离到野毒株与标准I型IBDV毒株都做AGP实验,结果两者沉淀线形状有差异,故提出用此法来鉴别病毒是否属于变异毒株。赵云英等[1]也报道了,应用血清学AGP试验结果可见明显的白色沉淀线。甘辉群等[2]采用鸡胚接种法从某发病鸡群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琼脂扩散试验等确定该病毒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有学者在抗原的处理方面进行了改进,将3%PEG(聚乙二醇)加入到普遍AGP中制成改良的AGP,由于PEG具有浓缩、沉淀、纯化病毒抗原的作用。因此能使病毒浓度大大提高,促进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沉淀。试验证实了此法检测IBDV的检出率比常规AGP高出18.8%,同时在检出的阳性病例中,用改良AGP比常规方法检出IBDV抗原的滴度高出1~2个倍比滴度。AGP试验操作简单方便、无需昂贵的仪器,在临床中应用较多。但因敏感性较低,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在感染早期不能诊断出IBDV,与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相比有许多不足,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2.2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PAGE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是利用蛋白质分子量的差异将不同的蛋白质在电泳介质中区分开,通过染色对目的蛋白作出鉴定。此法不仅可检出病毒特异性蛋白,而且可以区分出毒株间的差异。国外众多学者应用本法对IBDV的特异性蛋白作了广泛研究,利用PAGE技术可从IBDV中检测到VP1~VP5五种主要蛋白,另外还可测出某些前体(即未加工成熟的)蛋白。其中VP1由病毒的小片段(B片段)基因组编码,VP2~VP5均由病毒的大片段(A片段)基因组编码。VP2和VP3是IBDV的主要结构蛋白,分别占病毒蛋白总量的51%和40%,而VP1和VP4则分别只占3%和6%,VP5是新近发现的,其含量和功能目前还不清楚。

    综上所述,对IBDV诊断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从目前来看,一些地方解决生产上的问题还是靠常规方法如病毒的鸡胚分离、AGP检测等。条件较好的地方采用了更加快速、灵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进行诊断,由于我国在IBDV方面已作了上述研究,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经验,因此我们认为,我国在IBDV诊断技术研究方面将会取得更大进展。

    参考文献:

    [1] 赵云英,张燕欣,张文生,等. 一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离鉴定[J].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6):207-211.

    [2] 甘辉群,刘明生,管远红.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