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导向的文言文教学探析

    盛红健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典范,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文言文,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增加语言储备,也可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了解祖国的发展历史,在古人智慧的熏陶下健康成长。创新文言文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主体,通过课堂模式的优化进行。为此,本文结合文言文教学实践作简要分析。

    一、以读为基础,引导学生多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以同桌为一组,相互朗读、倾听、纠错。教师结合学生读的情况,请学生示范朗读并进行指导。如《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可,可以。以,凭借。即“可以之一战”意为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故而要在“可”和“以”之间断开。学生读熟了文本则可引导学生边读边翻译,基本了解文言文句子的含义。

    在读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能读准确。如《鱼,我所欲也》中对“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中的“箪、羹、弗”等字,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提前查阅并读出其音,尤其是通假字和古今字,要让学生在读准的同时辨析意义。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其次,在熟读的基础上,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利用工具书,引导学生和同伴展开初步交流,把握文言文的基本含义。

    二、以说为手段,引导学生多表达

    在文言文教学中,只有转变了教师的角色,树立服务意识,多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经历文言知识的构建过程。

    首先,在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探究前,可利用情境来引导学生展开表达活动。如《岳阳楼记》中,图片展示岳阳楼,在学生观看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对岳阳楼的认识,然后再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学生对岳阳楼景色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又如《鱼,我所欲也》中先以“鱼和熊掌是否能兼得”引导小组学生展开辩论,再过渡到对庄子言论的探究,更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

    其次,对于课文内容,在引导学生翻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内容,在交流中生成感悟。如《出师表》中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引导学生围绕“先帝中道崩殂、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而展开交流,在交流中体会当时的局势。

    三、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多交流

    以合作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文言文学习,小组成员相互交流、思考,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内容、理解内涵。在教学中,要注重通过问题而组织小组学生进行探讨。如在《出师表》教学第一段中当时不利的条件是什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有利条件是什么?(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提出了什么建议?(开张圣听)提出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通过问题引导学生逐层逐句对文本进行讨论,然后教师再点拨,让学生能知其所以然。

    在小组合作中,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要适时给予补充,引导学生归纳。如《醉翁亭记》中“也”语气不尽相同,但大致却可表陈述、肯定和感叹,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并翻译,然后交流“也”的用法,教师再归纳。如陈述:“环滁皆山也。琅琊也。”如肯定:“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尤其是针对文中出现的特殊句式、实词和虚词的应用,要注重采用精讲的方式提出来进行点拨。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和“吾与城北徐公孰美?”两句进行辩析。

    四、以练习为辅助,引导学生多应用

    文言文教学中的课后练习,不仅形式要多样化,还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要让学生有练习的興趣,能在主动参与练习中获得巩固。在练习方式上,要以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子的翻译巩固为例,如《送东阳马生序》学习后对“余幼时即嗜学”“弗之怠”“硕师”“先达”“未尝稍降辞色”等词或句子的巩固,可根据小组学生的分组情况而展开小组间的互问互答竞赛并积累小组分。又如,在文言文的记忆和背诵过程中,一是可采用小组竞赛方式进行,二是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采用的方法。

    同时,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应用书面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差异性,采用分层练习的方式进行。如《出师表》文章较长,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要完成翻译很困难,故而在练习中要求分段进行,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在练习的题量上要控制。如对基础差的学生,根据教学需要,只要求完成基本的词汇或短语翻译即可。而对基础稍好的学生,则要拓展到整个文言文本。这样具有区别性的练习才能让具有差异性的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发展。

    立足于学生主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紧密围绕读、说、议、练而展开文言文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表现中体会,在交流中理解,在练习中巩固,多管齐下,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文言文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得到更好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初级中学(226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