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苗族民俗研究

    内容摘要:岜沙苗族习俗独具一格,表现在:建筑多依山而建、就地取材,服装以自制青黑蛋浆布为主并精心刺绣花纹,饮食以糯米为主、米酒相伴,成年男性留“户棍”发型且出门时枪刀不离身,节日丰富多样、隆重有趣。岜沙人敬重祖先,崇拜树木,将生死置之度外而且婚姻观念开放。岜沙苗族民俗与岜沙人的迁徙历史、地理环境、生活状态、生产方式等息息相关。

    关键词:岜沙 苗族 民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靠口头传承。“岜沙”一词不读“bā shā”音,普遍地读作“biā shā”,在苗语中是草木繁茂的意思。这从侧面反映了岜沙的崇树观念。

    苗族依服裝颜色可分为青苗、白苗、花苗等,岜沙属于黑苗的一支。岜沙奉蚩尤为先祖,《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九战九不胜”[1](46)。苗人从三皇五帝时开始迁徙和战争,前方有野兽,后方有追兵,战火连天,饥肠辘辘,苗族多灾多难。岜沙在祖先“九黎”部落在接二连三的战败之后,从东方迁徙而来。秦汉时期迁至贵州从江,便在这里繁衍生息。

    岜沙处于云贵高原,这里沟壑纵横,植被种类丰富;这里“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这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走进岜沙,以为走进了“世外桃源”,便能放下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与不安,专注于岜沙的月色花颜,山水树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吸引着外界游客,带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岜沙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古老的习俗,朴素的建筑,欢快的节日等,服务行业,文化娱乐行业也得到相应发展。

    岜沙坐落于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相对闭塞的地理位置与岜沙人的思想观念结合,形成了岜沙独具一格的民风民俗:木质的吊脚楼,黑亮的甩裤,精致的百褶裙,尖耸的“户棍”,香醇的糯米酒,金灿灿的禾晾,令人望而生畏的火枪,多彩的节日,别具风味的礼仪等。崇树的自然观,敬重祖先,相信灵魂,开放的婚恋观让诸多学者深入考察。近年来,交通改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岜沙己由一个封闭聚落,变成了外界满怀好奇的旅游点。岜沙民俗研究有利于展现独特的岜沙习俗,分析岜沙民俗文化特色,也有利于继承并发展岜沙苗族的民俗文化,丰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本文以岜沙民俗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解读岜沙民俗,第一章着重从物质生活方面解读民俗,第二章解读岜沙人的观念,第三章讨论其民俗的成因及观念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希冀以此引起人们了解岜沙,关注岜沙。

    1.岜沙苗族的民俗

    岜沙民俗独特,主要表现在:木制的建筑,高耸的禾晾,精致的服装,“户棍”的发型,糯米为主食,佩带长枪短刀,节日丰富多彩、隆重有趣。

    1.1岜沙的建筑习俗

    岜沙房屋多傍山而建,石头垒成向外延伸的地基,盖全木结构吊脚楼,就地取材,杉树做墙,树皮做顶,少数人以茅草或小青瓦盖顶。室内摆设简单,主要的活动场所是火塘,占了房屋总面积的大半。吊脚楼多以两层为主,底下一层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二层前面部分是走廊,用于晾衣服、布匹。

    岜沙最有特色的建筑当属禾晾,禾晾高约十米。稻谷从田间割好即刻捆扎,挂在禾晾之上。禾晾构成岜沙一道道金黄的谷墙,错落有致,吸收阳光。

    岜沙建筑多就地取材,极少使用外购砖瓦,一方面是因为交通不便,相对闭塞;另一方面,岜沙人的眼中,没有“废物”这一说。生命是自然的馈赠,木材、阳光都是可充分利用之物,这样的建筑习俗体现了岜沙人崇拜自然的观念。

    1.2手工制作的服装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里描述苗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3]。岜沙服装从种棉花,种蓝靛,织布,蜡染,捶布,绘图,绣花等,都是手工精心制作。制服装由女性完成。学习针线、刺绣、染布、做百褶裙,是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是每个岜沙女孩的成长之路。

    贵州的湿润气候不适于棉花生长,但大部分岜沙人还是会种棉花和蓝靛,少部分人买纱线来织布。服装制作工序繁琐,首先是织布,织好再染。染布时取蓝靛叶加酒揉碎,布在蓝靛中泡上几天才不易褪色,且布匹充满酒香。染好的布匹放在牛皮熬制的牛胶上滚,滚好再晒,之后在石板上反复捶打。捶打之后在水中漂色,再晒,再泡,如此反复几十甚至上百次方可。如果是宴会服装,在捶布时还会加上鸭蛋清,变成又亮又滑的蛋浆布。

    清时的《镇远府志》记载黔东南黑苗“男不穿裙,女不着裤……缠头裹足,布悉用青”[4]。岜沙苗族在服装上也沿袭了这种风俗。岜沙男人穿黑亮长衣裤。上衣无领,右衽或左衽开襟,饰以布扣、银扣或铜扣,衣长至臀部,远看像黑色吸油纸。直筒型长裤宽大,穿草鞋,甚至不穿鞋,走起路来精神抖擞。女性四季都穿百褶裙,冬季寒冷便会在腿上束带保暖,青黑是服装的主要色调。成年女性的百褶裙后片是白底,饰以彩色配饰,未成年的女孩穿湛蓝靛青的百褶裙。百褶裙的制作精细入微:将蛋浆布裁剪后放在平地上一褶一褶地折叠,折好后固定在竹笼上,风吹上几日便可定型。岜沙女人使用开水烫的方法来对服装清洗消毒。

    服饰的精巧还体现在刺绣上,岜沙人极爱配饰刺绣物品,如:衣裙后片、烟包、头巾等。刺绣图案体现岜沙苗族的图腾崇拜和精神信仰。妇女的刺绣技术精湛,图案种类繁多,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等。岜沙人相信龙是蚩尤的化身,因此龙是崇拜的图腾之一,代表吉祥安康,福寿双全。传说因为北斗星的指引,蚩尤得以逃过一劫。岜沙苗族知恩图报,绣日月星辰以告知后人铭记于心。蚩尤带领子民迁徙,途经高山低谷,大河小溪,历经坎坷,这种长途跋涉的无畏精神被物化为图案,以世代相传。刺绣图案是寄托希望和信仰的一种方式,刺绣水准的高低能体现岜沙妇女是否心灵手巧。她们“千针万线地秀上色彩斑斓的图案,即形成岜沙独特的苗族服饰”[5](111)。

    1.3成年男子留“户棍”

    余未人写道:“岜沙与众不同之处最直观的是男子的发式——头的周边都剃光,头顶上则蓄长挽成一个椎髻,苗语称为‘后棍”[6](20)。“后棍”即“户棍”,是男性发型的称呼,明显区别于其他苗族分支。和“户棍”最相似的是高五寨,他们的“户棍”是将所有头发捆扎起来形成的发髻。

    “户棍”发型沿于明代,据说当时村子里进小偷,村人因天黑,光线不好,抓错了人,此后岜沙人就留起了“户棍”,以区别外乡人。这种发型干净利落,威武耸立。最初“户棍”只是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发型出现。后来,岜沙人将“户棍”视为男子汉的象征,引以为豪,甚至将它视为“命根子”。而今,“户棍”俨然成为辟邪的护身符,认为“户棍”可远离灾祸侵扰,带来好运。

    男孩五个月大时第一次剃发,周岁后可以留发,但只能留中间部分。直到十五六岁,家族为孩子举行成人礼,即用镰刀剃头,然后挽成“户棍”。此后男孩便成为男子汉,“户棍”也将终身保留。小女孩多是短发;十一二岁时则是中等长度;适婚少女的頭发光亮整齐,在头顶右前方挽成髻;已婚妇人不可随意剪发,而将头发挽成髻置于头顶左前方并插上木梳。岜沙男女酷爱梳头,尤其是妇女,每天七八次不等。岜沙人用沉淀后的淘米水洗头,因此头发乌黑光亮。

    1.4糯米为主,饮酒不倒

    岜沙奉承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以种糯稻为主。岜沙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种稻方案且对土地了如指掌。他们清楚哪块地适合哪种禾苗,每家都藏有几种糯谷种子。

    锄头、犁铧、镰刀是常用农具。工具虽简单,但岜沙人收割糯谷的方式却很独特。割稻大多不用镰刀,用小而薄的刀片,割下后捆成束,由束集成挑,挂在木架上。稻谷在木架上要经历一月以上的风吹日晒才能收回谷仓,煮饭前直接去谷仓拿一把谷穗子,想吃多少舂多少。

    岜沙人还种蔬果,例如:椪柑、韭菜、黄瓜、丝瓜等。岜沙人平常吃得较为简单,节庆日会吃自制腌鱼和腌肉,鱼养在稻田里,猪养在圈里,重要日子还会聚集家族的人,杀牛宰鸡。

    岜沙人有酿糯米酒及饮酒的习俗。酿酒越多越好,越烈越香醇。岜沙人喝酒极少划拳,极少就下酒菜,但一定要唱歌。“客家人”往往是女子劝男子少喝酒,但岜沙则完全不同,女子不仅不劝,反而陪着喝,喝到畅快为止。用好酒招待客人,体现了岜沙人的热情。在岜沙,酒是最好的诏令,有要事通知,摆上好酒,村民便闻香而来。

    1.5最后的枪手部落

    岜沙有三样东西尤其明显:参天大树,男性的发髻及长枪。苗族迁徙历史久远,大致方向是从黄河流域到湖南、贵州、云南。在迁徙中,野兽出没,战争侵扰,生存条件恶劣,为了保家立命,岜沙人不得不养成英勇善战的性格。长枪、短刀是武器,能防身,捕捉野兽,猎取食物。据说别村来岜沙偷牛,岜沙人出动全村,扛着火枪去要牛,举枪朝天齐鸣,那阵势把偷牛的人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还牛。这一故事被传为佳话,不仅让窃贼知错能改,还能让准备偷盗的人闻风丧胆,无形之中,岜沙几乎成为“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7]的大同社会。

    在岜沙,小孩五六岁就能学习使用火抢。使枪成为岜沙男子最得意的事,他们肩扛长枪,腰佩短枪和短刀。枪成为精神支柱,象征勇猛。过去,岜沙人以捕获猎物为荣,女子挑选心仪男子的标准之一就是枪法要快准狠。百分之八十的男子考取持枪证,持枪在岜沙被视为合法行为,使岜沙被誉为“最后的枪手部落”。

    现在,国家禁止随意打猎,枪失去了打猎的功能,化为寄托信仰的媒介。岜沙人感谢大自然,感恩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这一宝贝,他们组织火枪比赛,以此彰显男人魅力。枪成为与祖先神沟通的媒介,用于祭祖祭神,而且枪成为表演的项目之一。此外,“火枪还有‘礼炮的功能,凡重大节日庆典岜沙人都会用它朝天空放。鸣火枪的巨响能直入人心,它所带来的庄重热烈的气氛远不是锣鼓鞭炮之类所及。”[6](71)鸣枪作为一种仪式,成为岜沙人迎接游客的表现。

    1.6多彩的节日

    岜沙隆重的节日有:农历正月初一的春节,三月春分前后的映山红节,六月初六前后的吃新节,十一月十九前后的芦笙节,十一月三十前后的苗年。播种前的祈福,种植时的仪式,丰收时的喜庆,岜沙的节日大多和稻作有关。在岜沙,节日期间,欢饮畅谈,对歌取乐,热闹非凡。

    除夕和春节是岜沙最为重视的节日。除夕前要除尘,割草,清洗房屋,准备吃食以迎接新年。岜沙与“客家”不同:“客家”早早杀年猪,开水烫猪毛。岜沙则等到除夕当天才杀并使用大火烧毛,这样能使猪皮香脆。岜沙平日里只吃腌猪肉,这天,无论造访哪家都可以吃新鲜的猪肉。除夕夜当晚,岜沙人闻鸡起床,然后不约而同地鸣枪,这意味着辞旧年迎新岁。春节前几日,岜沙男性不做农活,妇女不织布造衣,老人不编箩筐和草鞋,小孩不学习,痛快地玩上一两周。正月初一,男孩们换上新装,女孩戴上珍藏的银饰,燃放爆竹,在家中祭拜祖先。然后相约燃篝火、爬山闲聊、放火炮、打火枪、对歌。春节还有预测来年的习俗,鬼师任选日子,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架柴置锅,煮十二个鸭蛋,鬼师捞出鸡蛋观察,以此预测新年的收成和是否顺利。

    映山红节正值春分前后,适宜播种。映山红节来源于传说,据说岜沙先民定居后,为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会于三月三后的丑日,结队到河边祭祀龙王,以求风调雨顺。此后,这个日子成为祭祀日,时值映山红开放,因此叫映山红节。岜沙人会如期参与映山红节,盛装出席,相约爬山,摘取映山红装扮自己,吹芦笙,跳舞。这天,人们还会追野鸡,追到野鸡就意味着这年将会大丰收。经过一系列仪式之后,才能插秧。尤其是种糯稻必须严格遵守古规。在这一天之后,岜沙人会暂时收起笙箫管乐,专心务农,等吃新节时再取出。

    吃新节处于稻秧含苞吐穗时。吃新节就在于“新”字,吃食必定是以新为主。取几穗新的稻苞蒸熟,蒸熟后切碎均匀洒在糯米饭上供奉祖先,祈求稻谷丰硕。吃新节正值农闲时间,现在吃“新”逐渐淡化。吃新节又叫秋千节,相当于情人节。岜沙人在当天除了祈福、祭祖,“未婚男女青年则相约来到森林繁茂的秋千坪,吹木叶、唱山歌,荡秋千,尽情玩耍。”[5](109)未婚男女会抓住这个时机,寻找心仪对象。

    芦笙节可谓是岜沙最为重大,最为热闹的节日。芦笙节是庆丰收的日子,秋收以后,岜沙人不愁吃穿,钱袋鼓胀。芦笙节前一天家族会凑钱买牛。男人杀牛,妇女烧火做饭。当天,成年男性会隆重打扮,带上芦笙,二三十人组成一个队伍,面向太阳,边吹边跳,由山腰倒退慢走至山顶,到山顶后再正向吹跳走至芦笙塘。苗族的始祖来自东方,太阳东升西落,因此太阳成为东方的代名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感谢祖先,铭记苗史。到芦笙塘之后,岜沙人唱歌跳舞,跳完便鸣枪示意换下一曲。这样适婚男女也可寻求爱侣。

    2.岜沙人的观念

    岜沙人认为财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岜沙人热爱、尊敬,这种特殊情结值得人们学习与提倡。

    2.1崇拜树木

    岜沙人自古崇拜树木,信仰树神,树是岜沙人的自然图腾。[8](214)他们认为,每一株树都是祖先的魂灵,魂灵庇佑岜沙。因此,岜沙人以保护树木为责。孩子出生时,家长会为他种一棵树,树与人一同成长,等到这个孩子变老去世时,他的子孙会砍下属于他的那棵树,做成棺材,与他长埋地下。同时,还会在坟头种一株树,这树就是逝者的魂灵。

    村中处理重大事务的地方肯定有树,比如芦笙塘。岜沙医疗条件不发达,在孩子生病时带他祭拜树神。采草药时,岜沙人会在草药旁洒一把糯米,象征对草药的感激并请求药植的原谅。岜沙人不会把草药全部采光,会留下一点让它繼续生长。岜沙每户村民都有十几甚至是几十亩的山林,种植杉树、松树、枫树、绿竹、果树等。砍伐树木必须得到村里的批准,“岜沙的村规民约规定,如谁私自乱砍滥伐,发现后即先叫他植上两倍数量的幼苗,再进行处罚,有钱的罚钱,无钱的宰杀其牲畜,分给大家吃,以示警告”[9]。爱护植物的观念似乎是岜沙人的天性,在行动中,他们表达了对树与自然的崇敬,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2生死自然

    在岜沙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10]。客家一般设有祖宗的牌位,但岜沙没有。他们祭祖时以酒倒在火塘前,或者鸣枪。岜沙人相信人死后会投胎到自己的家中,投胎时性别相反。有人逝世必须当天埋葬,除非是夜晚死亡才留到第二天下棺,棺材是现做的。在岜沙,几乎看不到光秃秃的坟墓,能看到的是一株株代表亡魂的树。岜沙人在棺木上盖土,土上植树,以这样的方式让生命归于自然。树作为媒介,能把死者的灵魂带往天堂,从而达到永生。从岜沙的土葬与树葬文化中,可以窥探出岜沙人不畏惧死亡,人自然而然地生,自然而然地逝世。这种习俗更好地将祖先、神、树联系在一起。“死者进棺入土后,不留坟头,不竖碑,只在埋葬死者的地方再栽上一棵树,喻意死者的生命又通过另外一种形式得到了延续和再现”[11]。

    生是大自然的馈赠,死也应当回归自然的怀抱。生死自然的观念存于岜沙人的心中,虽然他们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这种观念,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奉行在实践中。而这种实践长期就形成了民俗,比如树葬的习俗。

    2.3婚恋开放

    岜沙人婚恋观开放,至今,仍有“闹姑娘”的习俗。“闹姑娘”就是在农闲或节庆时,罗汉(对岜沙男子的称呼)三五成群,前往未婚姑娘家,喝酒对歌。“闹姑娘”是岜沙常有的现象,是青年男女沟通感情的方式之一。就连已婚罗汉也可以参与。罗汉到达姑娘家时,大门紧闭,罗汉们唱情歌,引姑娘与之唱和。姑娘如果有意,便会留门让罗汉进屋,然后给罗汉备上酒菜,以对歌方式聊天。母亲不会干预女儿,甚至帮助她对歌。被“闹”的次数越多,说明女儿贤良能干,这是值得自豪的事。

    荡秋千是岜沙人过情人节特有的方式。粗壮的树系上麻绳就是秋千。坐秋千时,借助身体使秋千绳来回荡起,加大摆幅时秋千越荡越高,高度落差有时可达十几米,而秋千所在的位置是山坡,没有保护措施。岜沙人相约至秋千坪,姑娘不会扭捏,反而豪爽大方,荡得越高越好。底下的男子如果心仪姑娘,就会上去一同荡秋千,如果双方都有好感,他们就会在秋千上畅所欲言。秀花包也是岜沙男女表达爱的方式。岜沙人的婚恋观十分开放,落落大方的性格似乎是岜沙人与生俱来的。

    勤劳朴素的岜沙人拥有着自然淳朴的观念,这些观念在现代文明中依然有其可圈可点的一面。

    3.岜沙苗族民俗成因

    岜沙苗族民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因素都发生着相应的作用。

    3.1民俗的成因

    民俗的内容广博,不仅包括建筑、服饰、发型,还包括神话、传说、信仰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俗的形成,从根本来说,这取决于当时社会经济的生产方式,民俗的内容也取决于当时的经济制度。敬树尊树,崇拜枪刀与他们的迁徙历史相关。丰茂的树林使岜沙人易于藏身,躲避追兵。迁徙途中必须使用枪刀来对抗敌人,捕捉猎物。岜沙建筑之所以多依山而建,底层为空,这与贵州的山地高原地形以及湿润的气候息息相关。依山建屋能节省用料,空着底层能使房屋通风透气,甚至禾晾也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吸收阳光,使食物干燥易储存。远古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岜沙苗族也不例外,服装只能手工自制,只能依靠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

    岜沙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不管是服饰,“户棍”;还是钟爱酒,崇尚火枪以及隆重对待节日。这些民俗都与岜沙人的迁徙历史,地理环境或者生活状态,生产方式息息相关。

    3.2观念与民俗的关系

    民俗之中体现着观念,观念中存在着习俗的影子。岜沙苗族的民俗与观念休戚相关,互相作用。岜沙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崇拜自然,敬畏祖先,相信灵魂的观念。观念与民俗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崇树观在岜沙苗族的建筑、服饰、发型当中都有体现: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户棍”发型宛如小树;舂米的木制工具,播种的农具;染料取于植物,捶布工具等。这些民俗现象都与崇树观念有关。婚恋开放的观念,也使岜沙人注重节日,尤其是吃新节。在饮食方面,饮酒能助兴,兴头大起来人就更加豪爽和畅快,这对岜沙开放的婚恋观有一定影响。

    在一定时期形成一定的观念,民俗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形成之后,便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性质。它能适应于社会存在的发展,也可能会超前或落后社会存在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状态影响人的观念,而远古时期留下来的观念、思想和习惯形成民风民俗,它在历史长河中诞生,也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身的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迁徙历史,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这些形成了岜沙苗族独特的民风民俗,民俗在历史中以其独特的方式向前发展。

    近年来,岜沙交通改善,旅游业逐渐发展,岜沙的民俗已经成为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游客和学者。岜沙苗族民俗的研究有利于展现岜沙文化的特色,也有利于继承并发展这种民俗文化,丰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岜沙苗族的民俗不仅是岜沙为之自豪的文化,也是一笔不容小觑的遗产。然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岜沙的民俗是否能真正得以保留?岜沙独特的魅力是否会消失殆尽?这是值得所有中国人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曲辰.黄帝与中华文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2][东晋]陶渊明.陶渊明集[M].江苏:江苏广陵书社,2016.

    [3][南朝]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4][清]镇远府志[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5]贵州省名族村镇保护与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贵州民族村镇[M].贵阳:天马彩印有限公司,2005.

    [6]余未人.千年古风·岜沙苗寨记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7]郑玄.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5.

    [8]夏红兵.从江县志(1991~2008)[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

    [9]范生姣.岜沙苗族的民俗文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4).

    [10]余秋雨.摩挲大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11]何瑛.旅游真实性视角下的民族村寨旅游透视[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5).

    (作者介绍:钟小茵,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美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