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的美术线条绘画教学方式探究

    吕博雅

    摘 要:在对教学认知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体验式教学由于性质特殊,能让学生拥有更佳的课程体验,有助于学生课程知识情感的领悟和体验,可发散学生思维观念,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让其能更深、更近地了解学生动态成长趋势,为各项教学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为挖掘体验式课堂教学效果,文章在教学经验、学习培训及相关文献基础上,探究美术线条绘画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关键词:美术;线条绘画;体验式教学

    在当前教育知识体系基础上,相较于其他课程内容,美术对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情感输出更加重视,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1]。而尽管当前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重视学生情感体验,但或是对学生认知不足,或是教学方向偏差,其仍处于绘画技能和技巧灌输教学阶段,不利于学生情感的领悟,对学生多样性、个性化等素质培养的效果不明显。而教学实践证明,體验式教学能有效打破这一藩篱。由此可以看出,探究美术线条绘画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具有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一)内涵

    从体验式教学在各个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其实质是让教育对象同课程内容的输入和输出拥有更加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和情感的双重收获[2]。据此,其内涵主要表现为教师利用教学手段,在学生认知、性格及知识等基础上,设计对应教学活动,如游戏模式、情境再现模式等,并在交流互动基础上,引导学生同教师、作者及课程内容对话,以让学生在课程知识经历上,拥有更佳的课程体验,拥有更多感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从体验式教学运行轨迹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特征:其一,相较于其他教学理念,其在教学手法的应用上更加重视;其二,其不仅对学生的个体生命充分尊重,还关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氛围、师生互动,要求两者形成良性双向关系;其三,其要求教师主动改变教学观念,转变学生和教师课堂中的互动关系,并在引导学生正确了解知识构架的同时唤醒其热情和兴趣,让其主动接近知识,形成更加全面的知识观;其四,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拥有对应的知识技能,还重视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以满足学生精神世界的现实成长需求。

    (二)意义

    无论古代艺术或现代艺术,西方艺术还是东方艺术,艺术作品中线条都处于十分核心和关键的地位,是整个艺术体系重要的组成元素。在美术线条绘画教学过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拥有十分明显的意义[3]。首先,体验式教学符合美术这一学科的艺术特性。作为引导学习主体通过作品来描绘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绘画语言,美术教学更倾向于通过多样化的生活体验、艺术体验和情感体验来激发主体冲破现实世界的禁锢,从而展示出生命个体的艺术感染力和创造力,这同体验式教学的本质不谋而合。积极开展美术线条绘画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掌握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灌注,收获人生体验,从而实现充分的艺术创作。其次,美术体验式教学通过营造绘画体验环境,让学生畅游于艺术空间和现实世界,这种方式不但便于学生理解绘画知识,掌握绘画技能,也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最后,美术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激活和维持学习主体的学习兴趣。传统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过程乏味,极易导致学习者失去绘画的兴趣。体验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更多选用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将学习者各种感官调动起来,让学生自己运用线条进行绘画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美术线条绘画体验式教学形式

    (一)以参与式教学法为出发点

    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参与式教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除了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挖掘学生课堂潜能,还是学生学习乐趣和各项素养的重要基石,能发散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维视野,让学生以更佳的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探究其源头可以看出,参与式教学是体验式教学的源头,能够强化师生之间的联系,提升课堂效率,因此需对其予以相应重视。一方面,教师可依托问题导向法,打开课程内容。相较普通大学科目,美术线条教学的知识的启发要求更高,即应尽可能“零”灌输[3],要基于学生和课程内容实情,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分析、总结。以各个线条之间的联系教学为例,为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更多生命和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托实际图形进行启发式提问:你们看到这些图形有什么感想?如果这些线条象征生命的悸动,你能想象到哪些画面?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开展合作模式学习,让学生和学生之间或学生和教师之间合作探究课堂内容,在此基础上,能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课堂目标,培养合作思维。以《格尔尼卡》为例,在进行该项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自由组队,探究该画作作品线条的效果及其中形象的象征等,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式讨论,以集体形式拓展学生思维,以集体思维的碰撞点亮学生灵感之光。

    (二)以活动教学方法提升课堂互动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丰富的活动持有浓厚的兴趣,可以在对应活动中汲取教学知识,不仅达到教师的课堂期望,还能丰富学生情感世界[4]。首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充分研究学生基础、个性偏好及课程内容等,以在满足学生知识成长需求的同时,强化师生课堂互动,拉近两者距离。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将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其尽情发挥,当然教师需扮演好指导者角色,及时纠正学生偏离的方向,及时引导学生找出对线条绘画知识的偏差理解。最后,应制定对应的课堂规则。尽管学生为课堂主体且具有较好的素养,但其仍可能会受到人为、环境及其他因素影响,从而降低课程效率。具体而言,需限定学生行为范围,限定学生课堂纪律等。以鉴赏费钦画作为例,教师依托学生对线条的理解,和对画家的掌握,设计“看图说话游戏”,让学生说出该画作的意义、情感、及象征等,谁说得多、说得近、说得对,即为获胜者。同时,该活动还能以比赛形式开展,当某学生完成“说画”后,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点评,并引导全体学生找出其误区,并纠正其中错误方向。此外,还可在此基础上,开展帮一帮环节,学生可向教师求助,教师利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得到问题答案。通过该教学方式,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及总结能力,能让学生和教师拥有更强的互动关系,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效果的目的。

    (三)以情境还原法提升学生情感体验

    从情境还原法在美术教学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其实质是指将原内容利用语言、情境等进行再现,以让学生从其中获取更佳的情感体验,以让学生对美术课程内容中的景物、事件、情绪及人物等有更深的理解,以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对应情境,从而还原作画时的场景,让学生同作者近距离对话,了解作者所思所想,进而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化技术,如视频、音频等方式,将美术作品直观而立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作品生命脉络的把控更加准确。以《竹》(郑板桥)作品鉴赏为例,若单单让学生去理解该作品的含义,找出其中知识内容,由于学生对该画的理解有所欠缺,对课程内容可能会陷入误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利用对应的视频故事、古琴音乐等手段,还原作品创作情境,让学生了解该画的背景故事,了解作家作画时的情感状态,以促使学生在形象化、立体化的课程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让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体验式教学在美术线条教学中的反思

    (一)需强化内心阅读,降低功利心理

    在线条繪画教学过程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时,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堂效能输出,还应关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解读,在学生内心阅读上给予更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会直接体现在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因此其课程内容获取也会有一定偏差。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理清其中关系,不能急功近利,以耐心、细心等心态开展教学活动,尤其在利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后,发现学生并未有明显进步时,不能对体验式教学予以否定,或片面地认为学生没有美术天赋。

    (二)需强化临摹和写生

    在体验式教学背景下,学生会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参与课程内容,而学生自身个性的形成需要一定量的练习[5]。基于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更多临摹和写生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了解各个大师的风格,进而为学生风格的形成奠定一定基础。同时,尽管临摹会让学生画得像,但这不是真实教学目的,还应让学生的画作“有神”,故而需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以生活为背景,获得更多情感体验,以让其获得对应知识技巧的同时,拥有一定的学习动力和乐趣。

    四、结语

    在当前美术教育环境下,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于教师和学生成长而言,拥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有助于两者共同成长,有助于两者形成更加现代化的知识构架体系。因此,相关教师和对应教育单位应对其予以重视,并应依托教学实情,及时丰富自身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向,填补自身技能、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不足,为学生美术素养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忠奎.师范院校美术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389-390.

    [2]谭雯.情感交互背景下大学生选课APP界面设计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3]康丽丽.江西偏远地区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4]鲁璐.探究体验式教学在农村普高美术鉴赏课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7.

    [5]李沛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河南中小学美术体验式教学的现实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