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复合型外语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赵英驰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本研究从江苏大学实际情况出发,发现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外语网络教学平台的天然联系,构建了一个适合江苏大学外语教学的复合型外语教学体系,以期为江苏大学今后外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外语教学 互联网+

    1.引言

    自“互联网+教育”提出以来,网络教育已经日益成为外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教学方法个性化、学生学习时间灵活等优势,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帮助。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长期以来实行“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因此,网络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教学管理,导致学生外语学习网络平台实际使用中的学习效果不佳。

    以往对外语网络学习平臺的有效性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学生自学能力和效果的调研上,往往忽视了网络学习平台与传统外语课堂之间的天然联系。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脱离了课堂的指导,单单凭借外语网络学习平台自学是不够的。因此理想的外语学习模式应该取传统外语课堂教学之精华,吸收“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可行性成果,将二者有机结合。使学生科学有效地吸收优秀外语学习资源。

    本研究从江苏大学实际出发,意在提升江苏大学外语教学质量,以期为江苏大学改进外语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2.调查研究成果

    2.1调查方法

    2.2调查对象

    2.3研究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1,2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承认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网络因素对语言学习存在影响。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对外语网络教学平台并不陌生,且认为外语网络教学平台存在先进性。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学习者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学习方式较为灵活等。外语网络学习平台的出现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扩大了学生的选择空间,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外语学习资源的利用率。据了解,江苏大学已有部分教师已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了课堂之中,比如利用超星学习通发布学习任务,在英语作文批改网上利用信息技术自动批改学生作文。这些外语网络教学平台既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便利,也为学生带来了创新的学习体验。

    从表3中可以看出学习者对结合传统课堂教学与外语网络教学的学习需求。外语网络教学平台虽方兴未艾但并非能完全适应我国外语学习者。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外语自主学习能力表现欠佳。这个现象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我国教育已经长期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自学能力不强。第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落后于西方国家,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的驾驭能力有限。第三,网络教学平台虽然方兴未艾,但并未全面普及。学习者对于网络学习平台的熟悉程度和接受程度还不是很高。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外语网络教学平台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存在。另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也并非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落后的教学方式,它也有外语网络教学平台无法取代的优势,比如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业问题。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尽量做到扬长弊端。复合型外语教学体系的构建即旨在将网络平台的先进性和便捷性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即时性巧妙结合起来,将二者各自的优势都发挥到最大值。

    3.基于“建构主义”的复合型外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3.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一位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该理论强调环境对认知结构的重塑和同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获得的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来的,而是学习者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从而自主地形成意义的建构,最终获得知识。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

    复合型外语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在复合型外语教学体系中,教师应提供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并给予学生适时的帮助指导。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不能发生变化。这与建构主义强调的“学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这一中心思想完全吻合。因此,复合型外语教学体系的构建选择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

    3.2复合型外语教学体系

    3.2.1课前教学环节设计

    (1)教师整理课程资料并设计学习任务

    该环节要求教师在对课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在教学系统上发布教案、视频、PPT等教学资源。在该环节内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教师之间应做到优质资源(如电子教案)平台共享,并名师课堂板块,整合整个教学体系中与该课程相关的优质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料,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相关内容。

    学习任务的布置应体现多样性和针对性。在系统投入运行后,设计者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系统中各类课程的真实体验和评价,以便后期进行相应的改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在系统运作的过程中要体现实用性和针对性,比如学生的听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听力课程模块就需要布置常速和慢速两种速度。

    (2)学生在系统内完成自主学习

    该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学生登陆教学平台查看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布置的任务,在查阅后自行安排学习计划。然后,学生点击课程资源,观看学习教师发布的教案、视频、PPT等学习资料。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对于课程重难点和自己不理解的部分可以反复观看。如果学生依然对课程的某部分任务有疑问,可以在讨论区发表帖子,与其他学生展开探讨。学生也可以选择教师“在线答疑”板块,直接请求教师帮助。在充分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可选择系统内的“在线测试”板块在试题库内随机抽取题目检测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2.2课堂教学设计

    (1)“翻转课堂”导入

    课堂教学采用“翻转课堂”的授课方式,由教师进行课程的导入。首先,教师应根据网络平台的数据统计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浏览记录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析,同时对挑选评论区的学生所提出的共性问题给予讲解,并为学生布置本节课的课程任务。

    (2)课堂讨论

    教师在课程群中发布与课程相关的探究题目。学生自由分成小组,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题目并进行小組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参与其中,给予学生适时指导。讨论后,学生小组选取代表汇报探究题目的课堂讨论成果。此环节可以将学生课前自学引入到课堂当中。

    讨论后,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依然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任务,并将共同研讨结果以视频或PPT形式发布在“作业区”内进行展示,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2.3课后评价及延展

    教师对学生的全部学习流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是网络平台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在评价时要做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统一。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综合性。同时系统上也应提供延展性学习板块并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此板块内学生可与同学与教师进行研讨。延展性学习板块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得到升华,也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4.结语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混合型外语教学的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外语教学系统在设计上力求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本研究并未全盘否定传统教学,而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外语网络教学平台融为一体,以求最大程度上发挥两种教学方式各自在实际教学中的优势。(2)本研究从江苏大学实际出发,意在提升江苏大学外语教学质量,以期为江苏大学适应“互联网+教育”大背景提供参考。(3)本教学系统能满足多样化的教学需求。一方面,本系统辅助教师工作。教师可以在系统内共享使用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还可以通过系统的智能检测统计实时查看评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针对性教学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系统中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同时,在线测试和在线咨询功能也使学生便于实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应筱艳,吴星阳.信息技术助力英语翻转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5).

    [2]王虎.软件需求分析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3):148-149.

    [3]周绍景,唐艳,邱发林.浅谈软件需求分析方法[J].科技信息,2007,(2):37-119.

    [4]邵华,喻惠群.基于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5).

    [5]罗莎.MOOC环境下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6,(1):87-93.

    [6]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