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小学语言文字教学考察

    李霞

    西柏坡时期的教育是新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时期,这一时期的探索,为新中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试从西柏坡时期初小教学过程汉字书写的教与学、作业与练习、错别字的改正、造句与作文等对语言文字教学进行考察,分析西柏坡时期语言文字教学的时代特色。

    一、注重读音与书写

    西柏坡时期初级小学设国语课程,该课程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认知和运用能力。

    晋察冀解放区初级小学《国语》教材共8册,1-4册每册45篇课文,5-8册每册50篇课文。一般小学每课教学时间80分钟至120分钟(两节或三节)。教师通过课堂讲解课文,使学生学习、掌握该篇课文中的生字词。教授汉字读音时,一般是先由教师领读几遍,后由学生读,如此记住生字词的发音。对于生字的识记,课本编纂者有明确要求:“新学生字,必须强调多写,并分析字的偏旁结构,区别类似字的不同点,以便儿童记忆”。[1]部分教员还采取了识字牌方法。如唐县南唐梅小学教员马振山,利用硬纸夹等制作识字牌,将生字写上,“教国语时可利用它教生字用,把国语上的生字写上教学生念或写,特别是利用小先生教小的同学最好。学生去生产时,可带到地里去学习,带着又轻便,学习又便利”。[2]实际上,战争年代的教学往往是在作战的间隙展开的。据原石门地下工作者邢燕先生回忆,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学文化时,教写字的老师往往不是专职的,寻找部队有文化的人担任。以墙壁为黑板,石灰、土坷垃(土块)等为粉笔。“学生席地而坐,用一块石板、甚至在地上练习写字,就这样我从文盲学到了可以写文章。”[3]

    对于生字的书写,教员要求不可乱写乱画,要字整行齐。部分教员自写仿影,让学生照着仿影写。《冀中教育》1949年第2卷第2期中报道:“李峙周是深县清辉头完小的教师……他的办法是自己只写样子,叫高年级写字较好的照着写;写完后,再挑好的给低年级做仿影,这样又引起了高年级学生仿影的比赛。他在复式教学中,督促正在写字的班次时,要学生每写一句,心里要念几个过,并想一想怎么讲,写完后即能默读。这以写代读的办法,经他试验,有三分之二的人能做到。”[4]利用复式教学的便利与写仿影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写好字,并且激发了学生们的上进心。

    对于生字词的释义,教员们则采取生动形象的举例子,模仿等形式。如阜平石滩头小学教员耿明伦的教学方法是:“(一)读字音:遇到难发的音,易错的字,要多范读,令学生随读,逐一矫正的。发字音时,教师的口腔,要表演各种形状,使儿童容易模仿。凡两个字以上的词,要连在一起,使音域有自然变化,才能读出正确的音调。(二)解字义:字义的解释,要用各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明了,如教‘坐、跑、笑等字可用表演法,如教‘黑、白等字可用实物比较,如教‘什么、就造一句子说明,如‘这是什么东西,‘吃了饭就上学”。[5]教员的范读能使学生更为直观地学习字词的发音,避免个人领会错误;而教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解释字词意思,更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主动性。

    二、加强课后作业与练习

    西柏坡时期初小课本在每组课文后有相应练习题,以检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如华北新华书店1948年10月出版的《国语》初小第四册,全书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一套练习题,共有八套。每套练习有3-4道题,最常出现的题型主要是读读讲讲,将本组课文中学到的生字组成多个词语与短句,让学生多方面了解该字词的用法。在该册第一单元练习一中的读读讲讲就有:“午,上午,下午,中午,睡午觉,现在已到正午了;战,参战,战士,挑战,欢送新战士;拉,拉过来,拉着走,拉断了,请你拉拉这辆小车”等。另外有填词,形近字辨析,两字合一字,填写近、反义字等。练习由浅入深,并注意加强“词”与“术语”的记忆与运用,然后连词成句或造句。例如第三单元练习三中的造句题:“用‘缺少、‘能够、‘忘记、‘强壮各造一句话”。另有问答或讨论题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与语言表达能力。如第七单元练习七中讨论题“(一)咱们同学中有闹不团结的吗?(二)过去有人说地主的福气大,这话对不对?”而课后“做一做” 练习,则是将学生所学的字、词、句、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练习六中的做一做:“广安村政府,把小米三千斤送到七区区公所,请你帮助他们开一张送条”。实际上是对第六单元第33课《便条与收据》这篇课文知识点的应用。用生活中的常见事例,提升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正是西柏坡时期语言文字教学突出的特点。

    造句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基本方式,初小课本中便有较多该类练习。如1948年10月华北新华书店出版《国语》初小第四册中练习四第2题,用“哦” “咦”“啊”各造一句话,如:“咦!怎么我的书找不到了?哦!原来在这!啊!怎么他这样不听话呀!”[6]。练习八第1题,“用下面的词,各造一句话:纪律,克服,军鞋,损失,醒了,开心,相信”[7]。以上这些词语中有名词、动词、语气词等,对不同词性的词语进行句子创造,不仅使学生更深刻理解、运用字词,更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联想能力。除造句外,接写句子也能提高学生语句运用能力。该册练习五中第1题,“接写下面的句子:一、秋凉了我……二、妹妹把一只家雀……三、北风刮得很大,气候……”[8]。接句练习中,学生须分析出所缺成分,继而连接下去。此类练习可提高学生造句、作文的能力。

    除课内练习外,课外语句练习也在教学中得以提倡,如唐县南唐梅小学教员马振山制作的识字牌,能帮助三四年级的学生联词成句[9]。

    巩固新知识的最佳方式便是运用,因此,作业与练习在西柏坡时期语言文字读写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认真纠正错别字

    为规范解放区语言文字的应用,西柏坡时期语言文字教学中,非常注重错别字的纠正。

    (一)对学生错别字的改正。较为常见的是教师标出错别字,引导学生自行修改;定期温习,检查错别字的改正情况;进行汉字测验,在校园内张贴标语口号,引起学生注意等,部分教员还采取其他方法。如教师对学生错字情况进行统计备注,制定针对性措施。“教师改文时,备差白字一本,以学生为单位把写错的字登记,如该生一字写错两次即予批评。”[10]“在检查学生笔记和批阅作文时,都要注意到里面所发生的错别字,除于字旁注差错符号外,并随时把发现的字分别列表记载下来,以备统计各种字、词弄错的人来。”[11]将错字进行系统性登记备注,有助于教师针对每位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对错别字的改正。

    (二)对教材中错别字的修改与更正。1946年6月,晋察冀边委会教育处编写的《国语》初小课本中出现不少错别字,解放区教育杂志《教育阵地》1947年第2期予以更正。如将初小国语第1册第42页“一斗碾米七斤半”中“斤”改为“升”,第7册第5页,“付新华书店新儿童边币参百元”中“参”改为“叁”。如安国中阳由北丰在《冀中教育》1949年第2卷第4期来信指出“初小国语第七册第十二课‘二十四节的‘殼雨和二十课‘自大的蛀虫的‘蛙虫笑着说,这个‘殼和‘蛙是否错字?”编辑部回答:都是错字,“请改为‘穀雨和‘蛀虫笑着说”。[12]教材是教学的最基本工具,随时纠正其中存在的错字,体现了解放区教育工作者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

    四、精心训练小学作文

    作文是考验学生词句语法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学生要写好一篇作文须经过多阶段学习。首先教师要选文让学生多读,选文的词句尽量简单,内容较易理解,方便儿童借鉴与吸收,如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感与语言连贯性。其次,题目的选定是关键。对于写作能力不高的学生,教员需要命题;而具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最好让其自主命题。行唐三完教员孙眉寿总结教作文课经验时讲到,“学生程度低的时候,不妨由教师出题目,同时也不要多出。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到题目的范围,与儿童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要出超过了儿童的思想范围以外的题目,程度高的学生,他自己有了命题的能力,最好是由他自己来命题”[13]。

    批改作文时,教员们也注意到不能只批写“简单明了”,“不通”,“顺畅”等简单批语,要详细具体给予批改。孙眉寿在《教育阵地》1947年第2期发表教研文章认为:“应该首先找出他这篇文章中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在这个毛病上,应该特别严格的进行修改,比如说他词句中,可有可无的字太多,这时教师要逐句一一的替他勾掉,使学生一看便可知道这次最大的毛病是什么,下次便会注意克服的。”[14]教员利用宏观、微观两种视角进行作文批改,对症下药,杜绝敷衍草率,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作文问题。

    五、西柏坡时期语言文字教学的思考

    (一)在中共历史上学校教育语言文字中的地位

    西柏坡时期初小语言文字教学是中共教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相比抗战时期的语言文字教育,政治化稍稍减弱,实用性更为强化。与华北人民政府后期和建国初期的教育相比,稍显片面与不足,理论教育欠缺。

    西柏坡时期的小学国语教育,借鉴了抗战时期教育的优点。如1948年1月晋察冀新华书店出版的《国语》初小第二册第35课《霸王鞭》:“小竹竿,栓铜钱,手里拿起霸王鞭。打几打,转几转,红红绿绿真好看。又打鼓,又打锣,停了锣鼓就唱歌。唱个胜利歌,大家真快乐”。“霸王鞭”起源于山西榆社,课文用简单的词汇描绘出民间艺术“霸王鞭”的活泼欢快场景,便于儿童理解与接受,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怀。由此可以看出,西柏坡时期解放区小学课本的编纂上,注重把地方化、儿童化的语言素材吸纳为课堂教学内容。

    西柏坡时期的小学国语教育,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的恢复、改造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后,即着手恢复发展教育,并重新编写了部分课本。如1948年下半年编写的课本,在晋察冀版课本基础上进行了些许改动,保留了原课本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等特点。该时期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也为新中国建立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西柏坡时期语言文字教学的特点

    1.语言文字教学具有较强实用性。冀晋行政公署于1947年5月2日作出《关于进一步贯彻教育与生产结合实行以工养学方针的决定》,以通过教育与生产的合作互助,实现双收。例如1948年1月晋察冀新华书店出版的《国语》初小第二册,全书共45课,在内容上与生产劳作相关的有12篇,其中第36课《砍柴拾粪》,第38课《纺棉花》等,都是提倡学生进行实践劳作,带动学生课余时间的生产。另有《眼的卫生》《身体怎样才会好》《卫生模范》《感冒》等,课文内容均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每课的生字,如算、分、工、谷、玉、粮等,都是生活生产中的常用字,充分体现出汉字的实用性。又如《国语》初小第四册,其中有关劳动生产、卫生常识等单元,都是从实际入手编写课文,便于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政治教育单元则在土改与解放战争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该部分生字如痢、疾、拉、泻、炸、雷、裁等,在日常生活中有较高的使用频率。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该时期学校教学条件较差,多为复式教学。教员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采用多样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比如,课外文字学习方法颇为丰富。涉县前宽漳小学教员在放假摘花椒时给每个学生制作识字牌,早上叫儿童领牌识字,黄昏时到校汇报成绩。由于教育方针及教学方式的革新,适龄儿童入学率普遍提高。“群众对学校和自己子弟的学习也非常开心。”[15]较为新颖的还有阜平四板峪店小学教员段绣三组织学生到山坡、草地上,见到妇孺、动物,学生便会争先恐后写起字来。“在山上有不少小学生写到四五十个字,真是兴趣高而收效大。”[16]

    3.语法教学较为欠缺。“在语文知识方面,没有注意更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儿童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能力,而是大量采用了‘路条和‘收据之类的零星材料”。[17]虽然1948年1月和10月出版的小学国语课本,语言简单,结构明了,但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地语言、语法教育,授之以“鱼”而未授之以“渔”。

    (三)西柏坡时期语言文字教学的影响

    西柏坡时期语言文字教育具有实用性、通俗化、丰富性的特点,学生学到的开收条、算账目等内容以及秋耕、上粪等具体劳动常识,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改变了群众中存在的教育对实际生活无用的思想观念,吸引了更多的适龄学生入校学习,使解放区广大人民接受了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然而,课堂教学中过分侧重语言文字的实用性、通俗化,以致出现了过于口语化、甚至庸俗化倾向。这种倾向的存在和发展,势必影响到学生对书面语体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对语言背后的思维方式的传承。

    注释:

    [1] 德頫、刘松涛、黄雁星、项若愚:《国语》初小第四册,华北新华书店,1948年10月,第1页。

    [2]马振山:《识字牌》,《教育阵地》1947年第2期,第32页。

    [3]邢燕,河北安平县人,1927年3月生。1944年开始从事地下抗日工作,1947年11月随军参加解放石家庄战役。1947年石家庄解放后,被分配到石家庄市政府秘书处工作。1952年7月调任石家庄市卫生局秘书干事。1962年任石家庄郊区防疫站任站长。1977年到石家庄市防疫站任职。1988年离休。引文据2014年11月采访录音整理。

    [4]宋砥刚:《李峙周是怎样教低年级学生》,《冀中教育》1949年第2期,第22页。

    [5]耿明伦:《读音与解义》,《教育阵地》1947年第2期,第32页。

    [6]德頫、刘松涛、黄雁星、项若愚:《国语》初小第四册,华北新华书店,1948年10月,第32页。

    [7]德頫、刘松涛、黄雁星、项若愚:《国语》初小第四册,第61页。

    [8]德頫、刘松涛、黄雁星、项若愚:《国语》初小第四册,第39页。

    [9]马振山:《识字牌》,《教育阵地》1947年第2期,第32页。

    [10]赵有福:《纠正差白字》,《教育阵地》1947年第2期,第22页。

    [11]《怎样改正学生的错别字》,《冀中教育》1949年第2期,第21页。

    [12]《问答·国语》,《冀中教育》,1949年第4期,第47页。

    [13]《潞城等县纠正偏差后小学教育大有转机》,《人民日报》1948年9月13日,第2版。

    [14] 段绣三:《看见什么就写什么》,《教育阵地》1947年第2期,第32页。

    [15]人民教育社编:《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经验片段》,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9年,第290页。

    [16]孙眉寿:《如何改作文》,《教育阵地》1947年第2期,第21页。

    [17]孙眉寿:《如何改作文》,《教育阵地》1947年第2期,第21页。

    本文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2014年度调研项目 “西柏坡时期语言文字工作调查与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YY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