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财务管理风险与控制措施

    王锦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经营的重要环节,加强财务管理风险防范能力有助于企业的良性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国有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地提高竞争力,提升对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水平,成为当前国企财务管理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不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财务管理存在着很多风险,国企财务管理需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地控制措施积极应对,逐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国企;财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企需要提高风险防控意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加强财务监管制度,为我国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相关概念及构成要素

    1.财务管理定义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财务活动的开展、财务管理的要求、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共同构建而成,并且可以对财务关系进行处置应对。

    2.财务管理的内容

    财务管理一般指的是为达到某个财务管理目标而对财务经营活动开展组织、处理和财务相关的财务关系、对内部、外部财务出入想的监督审查,以及用以提升资金应用率等的管理对策及方法的统称。财务管理作为国有企业进行管理的核心,是保障其生存、发展的根本,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企业的财务开展组织、分析、分配以及处理财务管理等各项工作,比如,企业的生产、销售、进出口等经营活动,还包括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收购以及破产等。

    3.财务管理风险的构成要素

    财务管理风险一般是指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及评价,并且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以保证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使国有企业尽可能少的发生风险,企业必须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保证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财务管理过程中,时刻存在风险,按照因果联系和事物发展过程可以将财务管理风险分为四个部分:风险因子、风险事实、风险期望和风险结果。

    二、国企财务管理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风险难以避免

    为了加快国企改革,国企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强,但是投资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风险,况且有时国有企业对市场经济规律把握不准确,规划不够合理,导致国企投资面临不少安全风险,影响国企财务管理工作,甚至会造成经济亏损。

    (二)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企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健全的制度进行约束,而国企受传统运营模式的影响,风险防范意识较为薄弱、制度缺失,使得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工作并不能够真正的付诸实践,风险防范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给财务管理带来不小的威胁。工作的开展只是流于形式,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缺乏必要的实践保障,即便是存在漏洞,也无法及时的发现并改善。当国企面对全新的运营模式时,控制制度的不合理、不健全,导致财务管理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三)财务管理的主体与责任划分不明确

    国有企业的发展首先必须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次,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做好资产的整合与重组,有效地利用资源,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的优化,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过,当前国有企业主体性质不明确,责任划分不够有效,导致国有企业在遇到财务风险的时候,无法及时找到导致风险的根本原因,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时间长了,会严重制约国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四)财务风险意识薄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长期改革,使我国市场经济出现了强劲、持续发展的势头,推动了国有企业有私有企业共存局面的形成,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大,是我国经济的支柱,积极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依靠政府部門的干预,国家作为国企的坚实后盾,其经营、生产的资源很多都来自于国家拨款,受到政府的影响较大,不像私有企业那样“自负盈亏”,国有企业员工的薪资比较稳定,而且各项福利待遇比较完善,另外,工作压力相对较小,长此以往导致员工对于国企资产流失的重视程度不足,缺少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和责任心,财务部门对其他部门作用较小,很容易出现财务管理风险的问题。另外,当前市场经济竞争较为激烈,最终导致国有企业财务经营不善、出现负债的情况,有的甚至出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给国有企业带来了不小的财产损失,导致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受阻。

    (五)国企财务管理形式有待转变

    国企的部分经济活动,如产品的采购、销售等需要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来完成。另外,国有企业为了实现自身改革的目标,也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对各项业务进行远程控制,通过多种管控形式来促进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过,当前仍有不少的国有企业依然采用落后的财务管理方式,没有利用起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工作,导致员工办公效率低下。并且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使财务管理决策更容易出现失误,造成更大的风险。无法达到新时代环境对企业发展的要求。另外,还有一部分国企采用较为简单的财务管理方法,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

    三、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

    (一)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增强财务管理监管力度

    对于企业经营发展而言,财务风险难以完全规避,不过,为了降低风险爆发时的影响及破坏力,国企需要对财务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完善与优化,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过程控制体系。在风险发生之前做好控制,对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合理预判,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以提高国企的更显应对能力。在风险发生的时候,做好财务工作的有效监控,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财务活动进行必要调整。在风险发生之后,针对以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与此同时,国企还要加强财务监管力度,对财务管理过程进行动态化监督,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提高财务风险的控制能力,尽可能将财务风险直接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保证国企财务管理主体,明确责任划分

    责任主体划分不够明确,也是国企财务管理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这严重影响着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所以,国企必须要做好主体和责任的划分。首先,明确企业及法人的去权利,提高财务人员管理能力。其次,构建完善的企业权利及债务处理责任体系,通过债务的重组及转化,有效处理过期的债务问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基础。

    (三)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建立完善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当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第一,加强过期财务制度的改革与建设,有利于过期进行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国企应依据自身发展情况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第二,国企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机制和措施。第三,明确各个部门的智能范围,加强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有效降低国企财务管理风险。

    (四)提高国企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国企需要全面的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第一,作为国企的领导层,需要认清风险控制的重要意义,要依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构建风险防范的相关制度。第二,作为国企的会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学会分析、总结常见的风险,提高风险防范的有效性。第三,国企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也需要具备一定风险防范意识,认识到自身工作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风险时能够及时地向负责人员汇报。第四,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体系。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首先,要明确财务部门在财务风险防范中的地位,加强对企业相关员工的培训,使员工可以及时掌握市场的变化规律,从而制定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其次,建议完善的激励机制,积极调动员工的创造性与主动性,提升财务部门对财务信息的分析能力,最后,强化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与交流,营造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氛围。

    (五)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财务管控方式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运用网络在线管控平台来远程控制各项财务信息及财务管理环节。另外,国有企业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信息素养。从而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其长远、健康发展。此外,國有企业深入研究财务信息系统,提升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效率,积极探究网络交互技术及移动应用技术,使移动端能实施显示财务主营指标,提升财务信息系统应用的效果及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企要实现有效的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其管理工作者要依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保证财务管理主体,使各个部分职员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加强财务管理监督机制,督促国企职员严格执行,通过加强职员的学习、培训提高风险意识,构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做好提前预警,确保国企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新.完善国企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探讨[J].财会学习,2020(09):224-226.

    [2]包琼早.试论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J].中国商论,2020(05):115-116.

    [3]余芳.国企转型升级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分析[J].财经界,2020(10):188-189.

    [4]王荣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为例[J].纳税,2020,14(0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