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蚯蚓!

    郑岚

    

    

    

    教育学科自诞生就一直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著名教育家卢梭、福禄贝尔、陈鹤琴都曾在自己的教育論著中提及自然对幼儿的重要性。自然是教育的重要内容。《3-6岁儿宣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幼儿的生活逐渐远离自然,部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违背了儿宣的自然天性与身心发展规律。如何在实践层面将教育与自然有机融合起来,是每一位教师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园结合自然教育理论视角下园本课程(以下简称“自然课程”)建构的研究,依托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118年度单位资助课题《自然教育理论视角下幼儿园主题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利用自然资源,创设游戏环境,遵循幼儿发展规律,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充分探索。

    一、明确“自然课程”中的生态教育内涵

    现代生态主义思潮的兴起源于对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人本主义”中隐合的理性至上、人权至上观念的批判。在国内生态与课程相关文献的研究中,学者经常使用“生态学视野下”‘生态式”等概念来解读阐释现代生态主义。有学者认为,生态式学前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应为:寻求和谐发展、回归自然、动态平衡和持续发展。然而,在当前研究中,生态教育、环境教育与自然教育的概念界限并不明显,存在概念交叉或等同的情况。

    基于我园课程研究的基础,本文对“自然课程”的理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让幼儿接触自然,在自然中学习与发展:二是在幼儿亲近自然、接触自然的同时,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追随幼儿对自然和生命的探索兴趣,适时、适宜地实施教学活动。因而,自然教育理论视角下,顺应幼儿发展规律,追随幼儿兴趣,围绕自然环境或事物,在自然环境中游戏与学习,包含或指向认识环境、感受生命目标的主题活动皆具有生态教育内涵和意蕴。

    二、打造“自然课程”需求的生态友好型环境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园结合自然教育理念,挖掘环境在主题活动中的教育价值,分析利用园本自然资源,进一步创造与自然相连接、适宜幼儿探索的环境。

    (一)园内自然资源分析

    (二)刨设亲自然的游戏、充满探索趣昧的环境

    在户外环境中,教师减少对幼儿的羁绊和约束,可以促使幼儿最大限度地放开自己的身体和思维,接受来自环境的刺激。我们在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从野趣和挑战两个层面出发,创设亲自然的游戏和探索环境。例如:在户外草坪处增设大型攀爬架式的组合器械,围绕大树建造树屋;在玩沙区投放各种材料,供幼儿与沙水互动;在池塘投放水泵、木质支架、PVC管、竹筒等,给幼儿提供玩水、探究水的空间。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园所场地宽阔的优势,创设自然教育环境,增强幼儿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例如,根据幼儿在种植园的操作情况,增设清洗池、工具存放处、鞋柜等,支持幼儿更好地开展种植活动。

    三、实施“自然课程”体系下的生态主题活动

    亲自然教育理念让幼儿能够亲密接触与主题相关的自然环境。我园教师有意识地将幼儿发生的问题或事件与幼儿的兴趣点及发展点有机结合起来,生成丰富的充满生态教育意蕴的主题活动。我们以儿童为中心,让幼儿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索、自主建构、表达与表现,不断提升其学习品质。

    现以我园中班主题活动“你好,蚯蚓”为例,浅谈自然教育理论视角下幼儿园生态主题活动的实施。

    (一)活动缘起

    班级种植园开展除草活动时,孩子们刚把草丛拨开,便惊奇地发现泥土里有一条小蚯蚓。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在泥土里扭动着的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这是蚯蚓。”“我们轻一点,别被它发现了。”“蚯蚓在慢慢往前爬。”“我爸爸说蚯蚓有五个心脏。”回到班级,孩子们还沉浸在有关蚯蚓的讨论中。由此,教师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以蚯蚓为主题的探索活动。

    (二)前期准备

    1.两次问题征集

    为了了解幼儿前期经验与探究兴趣,支持主题活动有效开展,教师首先对幼儿进行了问题征集。通过沟通发现,幼儿提出的问题大多集中在“蚯蚓吃什么”上,较为单一,可见幼儿的前期经验极为缺乏,需要一定的经验支持。于是,教师说道:“你们问了很多关于蚯蚓的问题,可是我也不知道答案,该怎么办呢?”由此引发幼儿新一轮的“方法”讨论。由于大部分幼儿都反对直接将蚯蚓从土里挖出来带到班级研究,于是教师在班级为幼儿提供了绘本《蚯蚓的日记》《看!蚯蚓》,支持其经验发展。待幼儿阅读完绘本后,教师进行了第二次问题征集,孩子们的问题变得丰富起来。

    2.三类问题梳理

    收集好幼儿的问题后,教师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将其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通过观察就能解决的问题,如“蚯蚓是怎么爬的”;第二类是通过实验就能回答的问题,如“蚯蚓是怎么听声音的”;第三类是通过搜寻信息就能解决的问题,如“蚯蚓有没有骨头”。由此,教师预设了主题活动的脉络(见下图):

    (三)活动过程

    1.认识蚯蚓外形特征

    为了更好地解决幼儿提出的各类问题,教师和幼儿商讨后购买了两盒蚯蚓,放在班级进行饲养和观察。

    活动一:蚯蚓长什么样?怎么爬?

    小蚯蚓来到班级的第一天,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多感官认识蚯蚓。

    橙子:蚯蚓就像戴了领带一样.它的尾巴长长的。

    贝塔:蚯蚓是一节一节的。

    皓皓:它一点儿也不硬。软软的,轻轻的。

    佩佩:蚯蚓伸长、缩短就能爬了,但是它没有脚。

    骏骏:蚯蚓的背像小山一样拱起来.再放下来。就能往前爬了。

    于是,教师鼓励幼儿将观察到的内容表现出来,有的幼儿用简单的曲线表现蚯蚓的形态,有的幼儿画蚯蚓时特别突出观察到的“环带”,有的幼儿用小纸条、扭扭棒、绳子等表现蚯蚓爬行的动作,还有的幼儿将手指一屈一伸来模仿蚯蚓爬行的样子。

    2.了解蚯蚓生活习性

    活动二:蚯蚓吃什么?

    “蚯蚓吃什么?”这个作为大部分幼儿都好奇的话题,引发的讨论也格外的多。孩子们决定先看一看蚯蚓是否吃米饭或香蕉皮。“怎么知道蚯蚓吃没吃呢?”“米饭或香蕉皮变少了肯定就是被吃掉了。”“一天要看三次,每次观察到的量不一样怎么办?”“我们用一张纸记录下来。”“怎么记呢?”“可以用写数字或画点点来表示米饭。”“可以画一根线表示香蕉皮。”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制订了实验计划,并认真观察。经过几次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发现米饭和香蕉皮都有所减少,因此推断出蚯蚓两样东西都吃。

    活动三:蚯蚓能看到(东西)、听到(声音)或闻到(气味)吗?

    结束了关于“蚯蚓吃什么”的探索后,孩子们开始探究“蚯蚓能不能看到(东西)、听到(声音)或闻到(气味)”。同样,教师将问题交给幼儿来解决。孩子们讨论出:在蚯蚓前进时堵住它,看它是否绕开,以此确定蚯蚓有无视觉;用乐器发出响声,看蚯蚓是否有反应,以此确定其有无听觉;把醋放在蚯蚓身边,观察蚯蚓是否有反应,来确定它有无嗅觉。

    通过实验,孩子们认为蚯蚓有视觉和嗅觉,在确定听觉的实验中没有得出结论。于是,大家通过查找资料来解决自己的疑惑,并了解到:蚯蚓没有眼睛,但是可以感受到光线,能够分辨白天和黑夜;它听不到声音,但是可以感觉到震动。

    活动四: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为了让蚯蚓住得更舒服,孩子们对蚯蚓的生活环境进行了探究。根据孩子们的设想,师幼在调色盘中准备干燥的土壤、潮湿的土壤、水等三种不同环境,让蚯蚓能够自由移动、选择。结果显示:大部分蚯蚓都移动到了潮湿的土壤中,由此得出“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这一结论。

    3.萌发爱护之情

    活动五:怎样照顾蚯蚓?

    周末,孩子们都想竞选成为“蚯蚓照顾员”,将蚯蚓带回家照顾。为了竞选成功,大家各显神通,纷纷介绍自己的照顾妙招。

    佩佩:我把蚯蚓带回去以后.会每天看它的,睡觉前也会看它。

    桐桐:我会放米饭进去给它吃。

    成实:我会放一些小草和树叶进去.蚯蚓就会住得很舒服。

    维尼:我会放湿湿的泥土.再加一点水,但不能加太多。

    茼茼:我会给小蚯蚓讲故事。

    从幼儿的语言中,我们发现,他们在前期探索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了其“竞选宣言”的有力支撑。对于投票者而言,他们的前期经验则是评选“蚯蚓照顾员”的重要标准。

    活动六:小蚯蚓回家喽!

    通过和蚯蚓近距离接触,孩子们收获颇丰,也对蚯蚓产生了更加亲密的情感。但是,人工创造的环境毕竟不是蚯蚓最好的生活场所,孩子们最终决定把小蚯蚓送回大自然。送别蚯蚓之前,大家纷纷和蚯蚓告别,诉说自己的不舍和祝福:“小蚯蚓,我会想你的,你不要随便跑出来,不要被别人挖到了。”“谢谢你陪我玩了这么久,希望下次去种植园还能见到你!”“我们以后到种植园去的时候走路轻一点,不要吵到小蚯蚓了。”

    (四)活动实施感悟

    1.注重感知体验,创设自然之“境”

    幼儿获取经验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接感知。当幼儿真正走进大自然,在真实的环境中接触花草树木、虫鱼乌兽,他们才会从怕泥土弄脏手和衣服,到捏泥人、跳泥坑;从怕被雨淋湿,到在雨中奔跑、收集雨水;从对周围事物习焉不察,到主动寻找毛毛虫、小蚯蚓、小蚂蚁,并进行探索;等等。教师应尽量带幼儿走进大自然,让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去观察、去倾听、去品尝、去触摸,获得直接而深刻的体验。

    2.立自主探究支架,发现自然之“秘”

    每一个主题活动的探索都有其内在逻辑,幼儿自主探索的背后是教师对儿童兴趣的关注,以及对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蚯蚓”这一主题活动从幼儿的兴趣中萌发,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在一系列看似简单的探究背后,需要教师收集和梳理探究对象的相关学科知识,思考引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方式方法,并将各种知识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式传递给他们。探究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难题”留给幼儿,层层设问,为他们提供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促进其联系生活经验、同伴讨论等不断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教师在活动中尊重和支持幼儿的想法,鼓励并提供各种材料和方法帮助幼儿实践想法,进行探究验证。这不仅促使幼儿获得主题活动的探究结果,更有益于幼儿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路径,形成積极参与、主动思考、大胆表达、乐于探究等良好品质。

    3.重视表达表征,内化自然之“识”

    语言和符号是思维的外化,每一次表达与表征都是整理思维、将认知转化为抽象“符号”的过程。例如,在主题活动中,幼儿对蚯蚓的观察感知、经验内化和表达表征是相互促进的。细致的观察和经验的内化,使得幼儿的表达表征更为生动和丰富,进而促使幼儿画出特征明显的作品;而表达表征的需求又促使幼儿进行更为深入的观察和感知,不断探索并得出结论。因此,教师要重视表达表征对幼儿思维和认知的作用,在主题活动中有机融入美术、建构、语言、表演、思维导图等不同类型的表达表征活动,促进幼儿理解主题内容,内化主题经验。

    4.贯穿生命教育,感悟自然之“义”

    自然、生活、生态、生命的概念是相互关联的,生活总是和特定的环境及条件联系在一起,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充实着生命,完善着生命。在“生态”理念中,“人与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一方面,自然作为包容所有生命体存在的物质环境,以其广袤、丰富、神秘吸引着人们对其不断探索;另一方面,在干百万年的演变发展中,人类个体、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及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时刻引发人类对天地万物的思考与情怀。教师在生态主题活动中贯穿生命教育,通过丰富的活动促使幼儿体晤、感知、尊重、敬畏自然与生命。在和蚯蚓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感知到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提升了探究能力;在自然环境里,在活动的点滴瞬间中,孩子们还学会了爱护生命,与自然、同伴友好交往,这也是自然教育的独特魅力。处于自然教育视角下生态主题活动中的教师,首先要拥有自然的情怀,然后才能更好地抓住教育契机,滋养孩子内在生命的成长。

    卢梭说:“孩子从小应与自然保持一致,在与大自然的充分接触中,拥有愉悦的生命体验。”下雨了,—起去听雨声;起风了,一起去追风;晴朗的日子里,一起去感受树林里光影的变化。春天草木萌动,夏天电闪雷鸣,秋天落叶簌簌,冬天雪花飞舞。回归自然,为孩子的心灵,也为我们自己的心灵寻找一片美好的栖息地。回归儿童,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成长。

    处于自然教育视角下生态主题活动中的教师,首先要拥有自然的情怀,然后才能更好地抓住教育契机,滋养孩子内在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