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称谓词的历史流变及构词浅析

    

    内容摘要:亲属称谓词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自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并反映这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化,亲属称谓词也会产生相应的发展变化,其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便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仅选取“父”、“母”两词作为称谓词的代表研究其历史流变及语素构成,并通过简单的中英对比分析发现其特点,希望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父母称谓词的讲解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父” “母” 历史流变 语素构成

    中国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自古以来,“天地君亲师”便一直是中国人祭拜和尊敬的对象。中国人尊敬天地,是对大自然的感激和敬畏;尊敬君主,是多年来的封建体制所造成;尊敬师长,是对于传道授业解惑之人的感激。唯独这个“亲”字,是骨子里抹不开的浓浓的血缘之情。“亲”,进入人伦者为亲。狭义的说,“亲”即为双亲,就是父母。中国人注重孝道,于是“父母”的称谓也在历史中被赋予了多种多样的形式。

    一.“父”、“母”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的历史流变

    汉语中,表示“父亲”、“母亲”意思的称谓有很多,这些称谓出现在不同的朝代,并且最终演化成“父亲”、“母亲”的意思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受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和婚俗的影响,表示“父”、“母”的称谓呈现出多样性,主要有如下几种: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2)“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3)尊:古代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4)爷:古代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魏晋南北朝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6)继母:如果自己的母亲去世、离异或被父辈逐出,则称续娶之妻为继母、继亲、后母、假母、续母。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8)生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本生母”。

    (9)庶母: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如果自己的生母是正妻,则称父亲之妾为“庶母”、“少母”、“诸母”、“妾母”。

    (10)家家和姊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11)姨:在古代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无论自己的生母是妻或妾,对父亲的妾都可以称为“姨”、“姨姨”、“阿姨”。

    (12)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13)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14)“考”和“妣”在先秦时是对父母的异称,无论生死均可用。秦汉以来,父母死后仍可称为考妣,但生前不再称考妣,考妣只用来对死去的父母之称。而且,考妣不仅用来称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辈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辈均可用考妣相称(在先秦时则是对先祖的泛称)。

    除此之外,“父”、“母”称谓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更容易总结出不同历史时期称谓词的特点来发现其历史流变规律,现不完全统计见附表。

    二.“父”、“母”各种形式语素构成分析

    虽然“父”、“母”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分析其语素成分,其组合方式和组合特点任有一定规律可循。结合上面所列的多种形式,我们可以发现其语素构成方式有如下几种:

    1.词根单用:如“父“、“爷”、“爸”、“爹”“君”“翁”、“母”、“妈”、“娘”等。

    2.叠音词:如“大大”、“家家”、“姊姊”等。

    3.词根重叠构成重叠式复合词:如“爸爸”、“媽妈”等。

    4.词根加前缀:如“老爹”、“老娘”、“大人”、“大君”等。

    5.词根加后缀:如“老子”、“妈子”等。

    6.词根加词根:如“父亲”、“母亲”、“家慈”等。

    由以上的几种构词方式可见,在“父母”称谓词中的构成方式中占主要地位的还是还是复合式构成法,其中大部分为联合式和偏正式。其中联合式的有:“父亲”、“母亲”、“爹娘”、“椿萱”“家尊”、“家慈”等,偏正式有:“高堂”、“尊亲”、“严君”、“大君”、“慈母”等等,另外,受古代婚俗文化的影响,表示非血缘上的父母称谓也多为偏正式,如:“继母”、“继父”、“出母”、“庶母”、“义母”、“义父”等,因此,偏正式的父母称谓语所占比重较大。偏正型合成词中,词根语素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后一个词根语素是中心词根,前一个词根语素是修饰或限制后一词根的。如“高堂”,“高”是修饰成分,“堂”是中心成分,“高”修饰“堂”这一中心词根。结合上文来所列的称谓词看,构成中心成分的语素主要有:“父”、“母”、“堂”、“君”、“亲”、“尊”、“慈”等,而起修饰成分的语素主要有:“高”、“严”、“尊”、“大”等。从这些构词语素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待父母的孝道,在称谓词上处处体现着恭敬和尊重。

    三.与英文中“父”、“母”的称谓的差异分析

    在汉语中,“父”、“母”同属于亲属称谓词中的一类词,亲属称谓是表示互相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婚姻、法律等关系的亲戚和亲属的名称,其归属地位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迹象特别明显。中国的亲属称谓繁多复杂,《尔雅》列专章“释亲”分宗族、母党、妻党、婚姻四大类来解释古代的亲属称谓。亲属称谓不仅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婚姻关系,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信息。

    与中国纷繁复杂的亲属称谓相比,英语国家的亲属称谓名词要少得多,而且笼统模糊,一词多义。就“父”、“母”的称谓而言,英语中只有“father”、“mother”以及表示父母的“parents”,以及口语化的“dad”、“mom”、“daddy”、“mommy”,不像汉语中有各种各样的尊称以及书面语。之所以汉语中有这么复杂的亲属称谓词,这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所造成的。首先,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家族为中心,又实行一夫多妻制,自古以来家族中都有人丁兴旺的传统,有很强的家族观念。中国人忌讳没大没小、没老没少。同时,中国社会的传统是实行嫡亲长子继承制,因此必须把宗亲、外亲、妻亲、血亲、姻亲分得清清楚楚。其次,宗法社会结构成是中国社会最典型的传统结构。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高度重视等级差异、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而儒家思想的宗法、家庭、伦理观念也反映在汉民族的家庭、亲戚的称谓关系上。再次,中国自古就是典型的农业社会,以农业自然经济作为主体经济的文化形态占主导地位。在长期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人们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家族组织具有经济、教育、政治等职能。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强化了家庭、家族观念。在这样的物质生产体系中,家庭、家族对个人来说是生活的重要保障,作为个体的中国人习惯在日常生活、创业等各个方面依附家庭、家族。所以,中国人数千年来都习惯聚族而居,大家族观念浓厚,亲属称谓也就繁多复杂。

    现在,虽然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复杂的称谓体系始终在我们生活中延续和发展,这也反映了我们始终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注重人伦和亲情,重整体和谐而轻个体散漫的优良文化传统和美德。因此,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要着重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中英亲属称谓词的差异,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理解为主。用英语来解释汉语中“父”“母”的各种称谓方式虽然简单而有效,但也要注意辨别,是口语还是书面语,在哪种场合下该用哪种词也是教学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胡奇光、方環海著.《尔雅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鲍海涛,王安节.亲属称呼辞典[Z].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4]余志和著.《称谓通鉴》,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5]梅勇桂.浅议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6]高璇.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素组合特点初探[J].现代语文,2011,(4).

    (作者介绍:李丹蓉,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汉语教育)

    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