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术后腹股沟淋巴漏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陈慕贞

    【关键词】阴茎癌;腹股沟淋巴漏;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6..02

    阴茎ca是阴茎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阴茎ca具有结步进式转移的特点,易引发淋巴转移,可从腹股沟转移到盆腔淋巴结,其发生率约为23.6%。除此之外,此疾病以局部浸润为典型的临床症状[1],所以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可有效清除轻微病灶,也可以让医生明确患者的病理分期,但是此种手术易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极大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淋巴漏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0~36%[2],如未及时处理,可使患者放疗及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术后感染,低蛋白血症,大量液体丢失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本文就淋巴漏发生的原因、治疗及护理进行综述。

    1 淋巴漏发生的原因

    腹股沟是人体淋巴管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在解剖上腹股沟淋巴结分浅、深两组,浅部淋巴结又分上、下两群,分别沿腹股沟韧带下方平行排列和大隐静脉末段两侧纵行排列,主要收集腹前壁下部、腹外侧壁、臀部、会阴部、外生殖器及下肢大部分浅淋巴管的淋巴回流。这些淋巴管纵横交错,与其相连的淋巴结混在一起,淋巴管本身细且透明[3],在该区域进行手术操作很容易切断淋巴管,因此在操作过程若淋巴管残端较大,则可通过缝合闭合的手段处理;若患者淋巴管偏细则可采取全部闭合方式。另外,在手术过后,患者皮瓣一般会因皮瓣下方缺少填充组织,导致皮瓣无法与基底组织完全贴合,术后易容易出现残腔。这就成为清扫术后淋巴漏的根源,也有学者持有不同观点,认为患者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出现淋巴漏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晰,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医源性因素。例如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的分离解剖较为广泛,导致局部淋巴管发生病变,从而出现淋巴液回流增加或淋巴管受损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死腔,其次术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都有可能诱发淋巴漏。此外,若患者出现炎症或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是淋巴管压力增高或者淋巴漏出现的风险因素。 周兴立[6]等学者主要将局部静脉压力升高和淋巴管损伤作为淋巴结术后淋巴漏形成的诱发因素。目前尚无明确的淋巴漏定义,有学者认为,自清扫术后第3天起,引流管引流>100ml/天的淡黄色液体连续2天,即符合淋巴漏的确诊条件[3],也有学者认为定位和诊断淋巴漏较为方便准确的方式为于患者皮下注射亚甲蓝[4]。

    2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淋巴瘤的治疗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吕噗等认为[7],淋巴漏一旦确诊,局部处理为主,早期充分引流,换药,切忌负压吸引,每日漏出量小于50 ml加强局部换药,50 ml以上,200 ml以下可采用局部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填塞。中度淋巴漏患者可使用硬化剂堵塞,皮下注射泛影葡胺可造成局部脱水、收缩、淋巴回流减少,致淋巴管粘连、堵塞。放射治疗的机制主要是抗炎作用,其效果个体差异较大[8]。闫波等[4]觉得经过加压包扎漏仍不能停止者应尽快采取手术淋巴管结扎术。在对患者淋巴管进行缝扎时,若患者伤口较深且有水肿等并发症则需对淋巴管进行结扎或者使用亚甲蓝确定淋巴管损伤的位置。 周家权等[2]提议伤口引流时需使用半负压,再更换为集尿袋。最后在加压的前提下将原有引流退出,采用皮片引流。K LODE等[9]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聚多卡醇泡沫疗法属于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可有效预防术后淋巴瘤,能使淋巴漏时间降低,从31 d降至4 d,未见明显治疗相关并发症。

    (2)近年随着负压治疗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证实,负压治疗对创面及其周围组织可形成正性压力和吸引推压血管而降低水肿液和血浆的漏出,甚至使淋巴水肿的严重症状的组织皱缩[10]。我院从2016年开始采用自主研发的微型负压吸引仪实行阶梯式双负压治疗,效果良好。该治疗方法立项研究课题批准单位为梧州市科学技术局,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投入于临床实践。其方法为应用自主研发的微型负压吸引仪(体积12x7x4 cm,重280 g)作为负压源,伤口材料选用的是自粘性无菌辅料,该辅料产自广州信工贸公司,(内含海绵)及英国施乐威公司生产的生物薄膜,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后置管,连接负压吸引仪和引流瓶,调节压力为-50 kpa,切口原引流管亦连接负压吸引仪引流瓶,调节负压为-20 kpa,这时创面上方接受-50 kpa压力,促使局部组织紧贴从而使淋巴管快速闭合,而淋巴液产生减少,为创面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同时采用边吸引边退管的方法,可使管腔因负压的作用而快速愈合[11]。

    3 护 理

    3.1 术后常规护理

    嘱患者卧床休息,术后给予0.5 kg沙袋分别于双侧股沟伤口处压迫,指導患者卧位或翻身时如何将沙袋放置在正确位置,在患者按压期间,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每隔一小时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并明确患者当前感受,同时需注重患者压迫部位皮肤变化情况的观察,注意观察观察供血情况,记录患者上下肢温湿度和双足背动脉跳动。同时,在腘窝处垫上软枕使双下肢抬高30度,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及淋巴液回流。要求患者进行肢体训练,加强脚腕和脚趾部位的活动,促进该部位的血液循环避免其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2]。

    3.2 负压治疗护理

    实施负压治疗前向患者讲解负压治疗的方法、目的,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负压治疗期间,指导患者保持创面的有效密闭式,防止管道脱出。本院在负压治疗中使用的负压治疗仪可放置于两个小挎包内,患者将小挎包挂于肩上,可进行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处理,当卧床休息时,將小挎包悬挂于床档上,同时指导患者充电方法。

    3.3 观察患者的伤口处的皮肤变化

    若伤口仍有渗出等现象,则需及时进行清理,使伤口处保持干燥卫生。通常情况下若引流管畅通便极少会出现伤口渗出液,但如果出现此情况则代表引流管堵塞或贴膜漏气,这时要及时查看伤口及引流管情况。

    3.4 饮食的护理

    淋巴液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相当于组织液的2~3倍[13],因此患者出现少量的淋巴液对自身不造成较大影响,但若患者出现大量外漏则会降低其免疫力[14],除按医嘱补充营养物质外,应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易消化食物。

    3.5 心理护理

    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直接影响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尽量宽慰患者心理,让患者明确淋巴瘤是实施清扫术的常见并发症,使其在了解淋巴外漏的情况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让其安心养病。

    4 展 望

    陰茎癌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医护人员也在积极地研究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本院自主研制的微型负压吸引仪应用于淋巴漏的治疗,效果明显,开拓了治疗淋巴漏的方法,但研究的病例较少,有待扩大研究范围。相信随着临床医护人员的深入研究,必定能找出简单有效的方法处理阴茎癌术后并发的淋巴漏。

    参考文献

    [1] Zhu Y,Zhang HL,Yao XD,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nomogram to predict ingu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atientswith penile caneer and clinically negative lymph nodes[J].J Urol.2010,184(2):539-545.

    [2] 周家权,朱 耀,叶定伟.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策略分析[J].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2012,10[4]:278-279.

    [3] 黄志敏.腹股沟区术后并发淋巴瘘的处理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21(3):264-265.

    [4] 田 鹏,玉 芬.60%泛影葡胺,局部治疗腹股沟切口淋巴漏,12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74-75.

    [5] 闫 波,叶 丹,胡志国,等.手术后腹股沟淋巴16例的处理方法[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8):762-763.

    [6] 周兴丽,陈翠菊,郭楚光,等.超声消融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并发腹股沟部淋巴漏原因探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13(1):10-11.

    [7] 吕 璞,王 建,吴 冽.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后淋巴漏6例的诊治体会[J].江西医药,2015,50(9):902-903.

    [8] 高振利,孙德康,王 琳,等.泛影葡胺皮下注射治疗肾移植术后淋巴漏,附14例报道[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6,27,759-760.

    [9] Klode j,Klotgen k,Korber A,et al,Polidocanol foam sclerotherapyis a new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ost-operative lymphorrhea and lymphocele[J].J Eur Aead Dermatol Venereol,2010,24(8):904-909.

    [10] 王文津.双层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术后淋巴瘘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1] 美国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北京,科学献出版社,2005,29-36.

    [12] 吴莺燕,耿娇霞,叶和松.阴茎癌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06-907.

    [13] 刘执行玉,淋巴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58-166.

    [14] 孙 健,唐健身,庄胜梅,等.上肢弹力绷带包扎法治疗腋下术后淋巴漏[J].临床外科杂志,2006,14(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