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王传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目标和内容中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那么我们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应该怎样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习作课堂这一主阵地,结合生活实际,精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认为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应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习作教学中,创设情境,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

    在小学习作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那情境的创设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呢?

    首先,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是小学习作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活动情境,最容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最有帮助。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尽量创设一些接近生活实际的情境,设计一些“生活化”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情境中去感受、去想象,从而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

    其次,创设兼具多样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是小学习作课堂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目标。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从儿童生活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引出问题、驱动思考、生成联想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真正调动起来,学生的想象热情得以激发。

    二、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学习意识

    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已成为当前教育的主流。小学习作教学课堂中尤其需要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在小学习作教学课堂中,要让学生明白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不是一种强制,而是一种自愿与主动。在习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培养缜密的思维习惯,是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合作学习意识的重要措施。

    三、在习作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文章题材及形式的拓展与创新

    针对学生习作题材及内容匮乏这一现象,我们号召学生挖掘身边的资源,写身边的人,写身边人发生的事,也可以结合本地的风俗人情,写一写本地的特色项目,如家乡的山水、特色乡村游、节日风俗习惯等,其实平平常常的身边事物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再就是在写好身边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由写身边的人,拓展到寫远方的人,写想象中的人;由写身边的事,拓展到写远方的事,写想象中的事;由写本地的特色项目,拓展到写远方的世界,写想象中的世界。针对学生习作形式固定呆板等问题,我们在习作课堂教学中加入了形式的创新,例如小古文写作、镜头式写作、书信体、日记体、童话故事创作、科幻故事创作、小标题的运用等,这些形式的创新对学生的习作启发非常大。

    文章题材及形式的拓展与创新是我们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在习作教学中,打破传统评价方式,增加鼓励性评语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尤其是对学生习作的评价。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习作课堂评价中,应该以鼓励性评语为主,少批评多表扬,少否定多肯定,可以适当地应用一些体态语来对学生在习作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分析出更适用更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提升习作教学的水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