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剧在心育课堂应用中的困惑、误区及对策

    刘娟

    〔摘要〕对心理剧概念、功能、价值认识模糊,以及缺失舞台,使得心理剧在心育课堂中的应用存在诸多困惑。这些困惑使得心理剧在应用时存在重表演、轻体验;重主角、轻配角;重演员、轻观众;重品德、轻个性的误区。文章认为可以从呈现真实问题、激起深度思考、引发多维对话、促进积极改变四个方面,使心理剧应用于心育课堂之中。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心理课;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2-0078-03

    校园心理剧作为一种备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应用到心育课堂教学中,既是一种教学内容与资源的创新,也是一种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在应用的过程中,产生诸多困惑在所难免。在对困惑的持续追问中,会逐渐产生对应用误区的思考。结合心育课堂应用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才能消除困惑,厘清误区。

    一、困惑的原因

    心理剧是舶来品,校园心理剧在其基础上逐渐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内涵。对于校园心理剧究竟怎么用于心育课堂,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意义,研究者甚少,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我在校园心理剧应用于课堂教学时,也经常会追问自己:选择是否正确?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一)概念模糊

    从字面来看,心理剧和戏剧及表演有关,这种戏剧呈现的内容肯定和人的心理有关。如何将人的心理活动通过表演呈现出来,并引起表演者及观看者的思考无疑是心理剧的本质规定。其中,角色扮演是核心[1]。心理剧作为一种心理疗法,或多或少会给人一种“消极心理教育”的感觉,认为心理“有病”了,才会采用心理剧干预。这使得广大教师在应用时不得不采取审慎的态度,防止给学生带来意外伤害。

    校园心理剧针对的是学生,它是把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或问题借助舞台,通过戏剧的形式进行表演或讨论,帮助所有参与的学生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问题的团体心理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校园心理剧和心理剧之间究竟有没有本质的区别?课堂中的心理剧和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剧在内容、价值、表现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与讨论。

    (二)价值弱化

    心理剧并非道德剧目,但它和道德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相互取代。遗憾的是,目前校园心理剧的指导者大多是班主任,缺少专业背景。心理剧基本由学生编写,内容大多为后进学生的转化,表演过程也过分突出“说教”,学生的感悟与共鸣较少。究竟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心理剧的心育价值?在编写、改写和使用时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心理冲突并有效地表演出来?如何让表演者和观众心理得到发展、行为得到改善?这些困惑或许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

    (三)舞台缺失

    心理剧是在生活的大舞台上进行表演,还是借助一块固定的场地进行表演?尤其是校园心理剧,是在真实的场景中不断切换,再现问题,还是在专门的或固定的场地创设虚拟情境?心理剧表演需要“舞台”,这个舞台有多大?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心理剧大赛的评选活动,很多作品确实表演真挚、生动感人。但是,这些作品中,家长角色就是家长来扮演、老师角色就是老师来扮演。教室里发生的事情就在教室,家庭和社会上发生的也一样。正是由于太“真”了,反而让我觉得对学生心灵的触动不大。学生并没有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其实,问题不必复杂化。戏剧表演需要舞台,心理剧也是如此,这里的舞台就是供表演的台子。在舞台上通过道具呈现情境、在情境中再现冲突,更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四)功能错位

    心理剧是一种能唤醒学生自发性与创造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增强学生的互助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心理剧兼有戏剧和小品的特点,更具有表演性,但是,在具体的表演或应用中,往往流于了形式,成为单纯观赏的或一般性的戏剧表演活动。学生只是在表演,没有思考;没有演身边事,没有说心里话,没有解决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互的安慰、鼓励、支持和劝导;没有体验角色的内心世界,没有学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误区的表现

    心理剧在课堂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让学生观看心理剧,在观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二是编写心理剧,在编写的过程中,重新思考、学会表达、审视内心。三是表演心理剧,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感悟、改变认识、改善行为。无论哪种形式,我发现都存在四个误区,影响了心理剧功能的发挥。

    (一)重表演、轻体验

    心理剧,顾名思义,是戏剧的一种,当然需要表演。但是,心理剧是一种特殊的戏剧,它呈现的是一种心理冲突。由于表演者不是专业的演员,因此,呈现得好坏反而不是非常重要,重要的是表演者能否把自己带入角色的内心世界,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同时在表演中发现问题、体验困惑,在具体的情境中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不少老师还是追求心理剧的形式,不少学生还是习惯于语言的连贯、配合的默契、道具的震撼等。表面上看,课堂内容丰富了,形式多样了,氛围热闹了,但是,学生明显体验不够、感悟不深,行为没有发生改变。

    (二)重主角、轻配角

    校园心理剧有导演、主角、配角、观众及舞台五大要素,前四个是人物,舞台属于场所。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把两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在相互的交流分享中获得积极的改变。其中,主角是心理冲突最严重的、处于挣扎状态的学生,在表演中将他们凸显出来无可厚非。然而,不少心理剧缺少了配角,于是主角就缺少了影响者与帮助者。这使得心理剧中主角的变化令人生疑,或者让人感觉莫名其妙。可见,对配角的合理安排,让人觉得一切的变化都在情理之中。主角与配角只有“戏份”多少的区分,没有地位高低的区别。

    (三)重演员、轻观众

    校园心理剧中的演员与观众,不同于一般戏剧中的演员与观众。校园心理剧中的观众不是旁观者,而是心理剧的参与者。观众的表现会影响心理剧的开展,观众的观察、反馈和讨论是心理剧本身的一部分,不是心理剧之外的一种延伸。心理剧作为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形式,在课堂中应用时,理应面对全体学生,而不应仅仅只惠及表演的学生。而有些老师(导演)由于缺乏经验,使得演员与观众脱钩,只重视演员的表演,忽略观众的参与。心理剧的表演因此只能在“静止”的氛圍中开展,使得心理剧的效果大打折扣。

    (四)重品德、轻个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当下教育的迫切要求。校园心理剧的确能将道德教育渗入到学生的心理体验当中,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2]。但是,校园心理剧关注的是学生深层次的心理体验。如果聚焦到学生的道德行为与道德判断,就失去了“心理味”。这样的操作,会让学生觉得“被德育”了,从而不再进行心灵的表露。品德教育重共性,心理教育重个性。在心理剧的应用过程中,重品德、轻个性的做法虽然有其合理性与现实性,但是,由于它缺少对学生心理冲突的关注和对心理问题的挖掘,会逐渐失去吸引力。

    三、应用的对策

    心理剧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多元、多层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3]。在应用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心理困惑(问题)是什么,然后去理解困惑、解释困惑,直至解决困惑,是让学生在表演中和讨论中自己去体验、感悟并形成答案,最终改变行为,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答案。

    (一)呈现真实问题

    校园心理剧是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来展现各种典型的心理问题(心理困惑),它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影响学生正常学习与生活的困境。正是由于它的真实性,学生才能真挚表演,真诚交流。如果问题是虚假的,离开了学生现实的生活,演员的表演就会苍白无力,观众就会无动于衷,整个课堂就会僵化呆板。

    例如,关于挫折应对的心理剧《一米阳光》,呈现的就是真实的问题[4]。大多学生都会遭遇各种挫折,挫折势必会带来情绪问题,情绪问题也会伴随各种行为问题。把情绪问题通过心理剧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镜我技术”把内心的冲突暴露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催生了表演者自己的反思。路人的遭遇使主角小米顿悟到生活没有她想象中的糟糕,失败体验也是宝贵的经历,只要努力,就不会后悔。最后,小米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收获了成功,唤醒了自信,消除了负面情绪。发生的一切就在学生身边,改变的方法唾手可得。

    (二)激起深度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考的课堂是低效或无效的,心育课堂更是如此。学生缺少深度思考,就不会产生顿悟,改变行为。把现成的心理剧作为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观看时,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心理剧表达了什么,反思自己是否有相同的困惑,方法是否对自己有用。编写心理剧时,需要让学生思考人物之间的关系,思考心理冲突呈现的方式。表演心理剧时,要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情感流露是否发自内心,方法是否水到渠成,是否符合逻辑。

    心理剧《一米阳光》通过“黑白辩论技术”,引发主角和观众深度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使学生知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道理,从而作出理性的选择。

    (三)引发多维对话

    课堂离不开师生、生生以及人和文本的对话,可以说,没有对话,就没有教学。无论是表演心理剧还是直接播放心理剧,都要营造自由开放的氛围,使学生敞开心扉,适当地进行自我暴露。就心理剧本身而言,对话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心理剧实施的效果。角色扮演需要彼此间对话,通过对话产生共鸣。空椅子技术通过与自己对话深化体验、发现问题。雕塑技术通过对话加深理解。独白、镜像、替身等技术也都是通过对话使主角、配角和观众觉察自己的内心世界。

    比如心理剧《较量》中“恶魔”与“天使”的对话,将学生心里的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心理冲突可视化[5]。心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步步为营,引导学生自己发出“我要逃离虚拟世界,回归现实世界”的呐喊。这就是对话的力量与魅力。

    (四)促进积极改变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课堂上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应用心理剧,都不能忘了“为了谁”。让学生通过观看或表演心理剧,进一步探究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效解决心理冲突,积极改善行为习惯,这才是“初心”。如果没有发生这些改变,也就是说,没有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就说明选择的心理剧不适合课堂教学,或者编写的心理剧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要。

    《一米阳光》中,小米通过表演顿悟到了自己的问题,回归“阳光”。学生观看《一米阳光》也能引发思考、检视自己。老师在《一米阳光》中也能找到学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学会了理解与尊重学生,改善了教学行为。导演、主角、配角、观众都发生了积极的改变。

    课堂是变化的,心理是复杂的。在实践中学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心理剧的功能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郭小艳.校园心理剧的功能和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1):39-41.

    [2]黄燕娜.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校园心理剧[J].职业技术教育,2008(20):86-87.

    [3]梁辰.基于心理剧技术的翻转课堂设计[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15-19.

    [4]孙玉伟.一米阳光[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7):77-80.

    [5]赖舒旋.较量[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1):40-43.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等专业学校,扬州,225200)

    編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