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散文教学的切入

    张法清

    一、 品读“词语”,让其开口说话

    阅读就是寻找一种语感。王荣生教授认为,语感是私人化的语言经验,是对语言形式的一种直觉。比如要表达一个意思,我们会想一想怎么表达比较好,但我们不会想为什么这样表达比较好,这就是“语感”。语感不需要言传,而需要反复练习获得。

    1.由词悟境:把握文本情感基调。

    我的《背影》课堂,抛开了新课教学中单纯的字词疏通,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说说朗读“祸不单行、满院狼藉、惨淡、颓唐、大去之期”等生字词后的感受,这是要初步感知作品的情感基调。

    2.批注词语:品析作者眼中的父亲形象。

    通过词语批注,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活,在反复的品析中,自然而然悟出词语背后深沉的父爱。同时,这也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批注、品读陌生文本。

    3.一语双关:读出作品隐藏的沉重感。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与“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一组鲜明的对照,也是父爱之“重”与“我”的不谙世事之“轻”形成的鲜明的对照。问题设计:“大家想一想,这时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境况?文中有交代吗?”

    这一问题,是要引导学生将思绪聚焦到作品的背景中。细读玩味,从父亲穿的是布衣,给“我”做的却是紫毛大衣,结合当时家庭境况和父亲的处境,从而体味深深的父爱。

    4.对照比较:感受“非主要”词语的独特魅力。

    有时候换一种解读文本的思维方式,有意忽略那些本来要强调的词语,让学生自己与原文对照比较,自然而然地会悟出:有时候品析一些“非主要”“非重点”词语,反而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例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老师避开学生分析的动词“攀、缩”,着力分析“两手、两脚”,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状:年老的父亲,肥胖的父亲,为了爬上车站月台,手脚并用,甚至可以用“狼狈不堪”来形容,他真的已经尽力了!这时的“背影”还具有另一种深刻的象征意味,那就是父亲无休止的奔波和说不尽的辛劳的身世。

    二、提供背景材料,填补文本空白

    文本本身有许多空白,尤其是一些具有历史背景的文本更是如此。如果读者缺乏人生阅历,没有情感的交融点,那么初读文章,往往难以理解。这就需要老师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帮助填补这些空白。这样既缩短了作品的现实距离,也增加了文本的厚度。

    1.提供背景:引出作者隐含的写作缘由。

    问题设计:“读一读,这封不足30字的来信里,父亲到底想表达怎样的心愿?”此时提供朱自清的一封信,引导学生到文本中,到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最后将目光聚焦在父亲的信中,抓住文本的情感脉络,以此作为推动课堂教学的一个切入点。

    2.还原场景:解剖父子内心的情感纠结。

    问题设计:“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不相见”是不能见,还是不愿见?以此激发学生的悬念,借助提供的材料,共同探寻父亲来信的背后,遮遮掩掩之间,隐藏的父子之间的这场“情感战争”。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读到父亲的信,为什么会流泪?”将课堂向前推进了一层。

    三、课堂写作小练,读写结合,巩固、深化文本阅读成果

    让学生给父亲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父亲的爱》。

    总之,散文教学的重难点在于恰适而独到的切入点,老师需做到:解读文本,发现阅读点;解读学生,丰富感知点;解读课堂,点亮生长点。散文教学,要以阅读点激发学生读,以感知点引领学生读,以生长点教会学生读。

    内心向往着一句话:“最高的文本解读是雁过无痕的解读。”《背影》所传达出来的生命沧桑和喟叹是沉重的,如何解讀文本,特别是如何解读经典散文文本,使之常读常新、常教常新,这将是我不断实践、不断追寻的目标。